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者 夏春
在上海酒店隔離,一邊為組建銀科控股研究所線上面試眾多的候選人,一邊為幾個非常有意思的研究課題進行準備。不知不覺中,已經進入到隔離第9天。
房地產稅的三條“靈魂拷問”
昨天,在微信群看到一個圖片,列舉了與房地產稅相關的三個問題,既然社科院的專家都被難住了,絕對稱得上“靈魂拷問”。
“今天的研討會上,有個社科院的學者大談房地產稅,有人提出問題:
第一,到底是“房產稅”還是“房地產稅”?如果是“房地產稅”,則沒有道理,因為土地不是我的,是國有的,你沒有道理向我征稅;如果是“房產稅”,那么,我只是租用國有土地70年,在上面建房子,征稅就必須去掉土地的價格;
第二,征稅是以房產購買時的價格還是以現在的市場價作為標準?如果以市場價為標準,那么誰來評估呢?評估費誰承擔?如何保障評估價公平?
第三,房產屬于固定資產,而固定資產就必須折舊,房產的使用年限為70年,是不是要按照逐年折舊來進行征稅呢?他支吾半天也沒有說出個所以然。”
百度了一下,這個問題在2018年6月首次在微博出現,隨后多次在不同平臺反復出現,但評論區鮮有認真討論。
房地產稅背后的邏輯
我昨天看到這三個問題的微信群,幾乎云集了中國頂尖的財經專家,但也沒有人直接回答。本人并非房地產稅專家,不揣淺陋,嘗試回答一下。
其實第一個問題和第三個問題可以合并。房產,在土地上的建筑物部分,與汽車等固定資產一樣,只要使用就會面臨消耗與折舊。但現實中,房產之所以不斷增值,主要來自于與房產相連土地的增值。
因此,針對房產擁有權的稅,準確地說,應該叫“房地產稅”。汽車等其他資產持有人,則無需為擁有權賦稅。
對房地產稅持否定意見的人,經常會指出在購房時已經支付了“土地使用費”或“土地出讓金”,但這個并不包含未來土地增值的部分。
類似的,汽車購買者同樣要支付與“使用權”相關的費用,因為利用了國家或地區修建的道路及配套基礎設施公共品,但無需為“擁有權”而付費。
土地的增值不僅來自于其稀缺的屬性,更與國家地區經濟發展建設密切相關。例如地鐵開通后周邊房價會上漲。
通常來說,房產價值的增加與持有期間土地的增值緊密相關,但與持有人個人的努力相關性不大。擁有良好地段房產的人,可以什么也不做,躺著也掙錢。
有人說,只要愿意買的人多,房產價值也會增加。但歸根到底,大家愿意買,自然是看好房產所在地區的經濟發展前景。
對于這類來自個人努力之外,與國家經濟建設相關的資產征稅,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從稅收的“公平與效率”原理上來說,是講得通的。
與之類似的就是其他國家普遍征收的“資本利得稅”,買入好的股票,同樣可以躺著掙錢,但在賣出獲益時,就需支付利得稅。當然,如果虧損,也可以用于抵扣其他獲利的部分。
當然有人會說,我在賣出房產時,有時也需要支付增值稅,如果還要繳納房地產稅,豈不是要為同樣的增值支付兩次稅,這明顯不合理。
但是,別忘了,增值稅通常只限于持有期短的交易,國內通常持有期超過2年就無需支付增值稅。香港則要求持有期超過3年。增值稅的本意是防止短線投機炒作,與房地產稅的征收本意有明顯區別。
類似的,資本利得稅同樣會針對持有期的不同而設置不同的稅率,例如美國對股票持有期一年內的稅率,要比持有期超過一年的稅率高出一倍。
資本利得稅同樣會對特定群體實行免征,考慮到中國的特殊國情,相信在10個城市的房地產稅試點期間,同樣會對滿足條件的群體實行免征。實際上,10年前在重慶和上海的房產稅的實施條件,就十分寬松。
房地產稅有助縮小貧富差距
過去,中國資本相對勞動稀缺,因此沒有像其他國家那樣普遍征收資本利得稅,相反,勞動承擔了較高的稅負,這種局面有待改變。
研究顯示,中國家庭的貧富差距70%可以歸因于擁有房產的差距。通過稅收來縮小收入與財富差距是全球普遍的做法。
任何稅收都會產生一定程度的扭曲,但從“公平和效率”原則出發,針對存量的房地產進行征稅,是扭曲程度最小,效率最高的做法。
必須指出,過去對資本采取低稅和減稅的做法,是基于一種理論假設,即資本具有很高的流動性,而勞動不具有流動性。向資本征稅很難,向勞動征稅很容易。
但其實這種理論假設經不起嚴格推敲。全球企業所得最低稅率就是為了解決資本流動性而提出的新稅。而房地產恰恰是一種“不動”的資本,在征稅上的難度一點也不高。
這里簡單回答第二個問題,關于房屋的估值,技術上并不復雜。我們要避免行政的干預,但要相信市場的公平、公正和公開。在香港,各家貸款銀行對幾乎現存的每套房屋都有估值,免費公開可查。沒錯,你可以查詢你家上下左右,以及其他每個房屋的實際成交價和銀行估值(少數房屋需要測量師上門估值)。
在巨大的市場與激烈競爭環境下,銀行不僅愿意為先進的估值技術付費,而且彼此之間的估值差距不大。
實際上,香港政府也為每個房屋進行估值,每個季度估算房屋的租值(出租可獲得的租金),以此為基礎計算差餉(警察維持治安或政府管理的費用,針對房屋使用者征收)或地租(土地使用費,針對房屋的擁有者征收)。
每年,香港媒體都會根據政府計算后可查詢的房屋租值,為各大富豪擁有的房產價值進行排名,個人隱私權都要為之讓位。
此外,政府直接針對房屋擁有者出租獲得的收入征收物業稅。房屋買賣印花稅更是政府調控房屋市場活躍度的重要工具。
不要被“詭辯”誤導
特別要強調的是,房地產稅的征收,與土地的屬性是公有還是私有并無直接關聯。過去,房地產界的KOL圍繞土地公有私有大做文章,其實只是一種貌似高明的“詭辯”。
如果把中國與西方國家的差異都與土地的性質進行掛鉤,那么就會得出結論,中國不僅房地產稅不能征收,其他與西方國家類似的制度也都不該實施,因為前者土地公有,后者土地私有。
就在前幾天,北大的周其仁老師提到,政府聞稅則喜,各路專家提供源源不斷的增稅根據。
我的理解是,周老師希望政府能夠精簡規模,而無需開征更多新稅。前者我舉雙手雙腳贊成,但對后者,我的態度是應該以好的新稅種去取代有損“公平與效率”的舊稅種,力爭老百姓的整體稅負下降或者不變。
我絕對無意為房地產稅的征稅提供根據,但認為絕對有必要厘清目前社會上各種站不住腳的“詭辯”。
當然,考慮到個人學力不逮,很有可能論述不周不準。涉及到稅收的專有名詞紛繁復雜,經濟學家也很容易犯錯,很多問題需要法學家來詮釋與指點。
房地產稅對房價的影響
在目前經濟明顯下行的情況下,征收房地產稅的時機的確值得商榷。我和許多人一樣,認為根據中國的現實情況,征收“房屋空置稅”要比“房地產稅”更有利于公平與效率。
關于房地產稅,幾乎人人都關心的一個問題是其從無到有之后對房價的影響。從沒有影響到有很大負面影響的觀點都不少見,但嚴格的論證卻極為少見。國外文獻也很難找到有影響的研究,我的猜測是房地產稅引起房價大跌的例子極少,無法吸引學者們的關注。
清華大學的白重恩,李奇和歐陽敏曾研究過房產稅對重慶和上海的影響,利用沒有引入房產稅城市和省份的房價信息,通過計量方法,發現引入房產稅使得上海的平均房價相對于理論估計值降低了11-15%,但是使得重慶平均房價上漲了10-12%。這主要因為兩地的稅制設計不同,例如重慶的稅制可能使得原本要購買豪宅的人,轉向了普通住宅市場。
最后,想起一件往事。國內兩位德高望重的老經濟學家,對于前面提到的為國家或地區建設帶來的土地和房屋增值,到底應不應該繳稅的問題,就持有截然不同的意見。
他們都會引用北美經濟學界對此問題的爭論,例如有復雜的理論模型論證不應該為此繳稅,但同樣有復雜的理論模型,稍微改變或者引入一個合理的假設,結論就完全相反。
我不認為兩位經濟學家真的理解或者在意模型的假設和推導過程。他們可能有基于自己認知,不涉及任何利益的判斷。
但是,對于大部分人來說,對待房地產稅的態度截然不同,恐怕還是因為觸動利益要比觸動靈魂更難。
(作者是銀科控股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與所在機構無關)
(本文作者介紹:諾亞控股首席經濟學家)
責任編輯:張玫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