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賈康
本文發表于《群言》2021年第9期
放眼人類社會全球化的發展進程,當今世界正經歷由數字化信息技術所支持的新經濟發展,這通常被稱為新技術革命。從互聯網的興起開始,到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新技術革命已進入了從移動互聯到萬物互聯,再到智能化的發展階段。迎接數字化時代,促進數字化發展,必須大力推動為其打造具有基礎設施支撐力的新基建,并在這一過程中發揮好民營企業的積極作用,這對于實現可持續的創新發展和全局的共贏發展至關重要。
第一,以數字化發展引領中國高質量發展,既是當務之急,又是長遠支撐。從現階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急務來看,在從抗疫常態化直到最終戰勝疫情過程中,擴大內需、促進形成以內循環為主體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關鍵事項之一在于新基建。疫情突發后,數字經濟對維持經濟社會的基本運轉功不可沒,在以“持久戰”思維持續應對疫情的努力之中,亟須以新基建支撐數字經濟,使其在高質量升級發展軌道上不斷地、更好地發揮作用。在這個過程中,我國的內需會由此形成非??捎^的發展潛力釋放機制和應對外部不確定性的抗御機制。與此同時,還要看到我國在面對“十四五”規劃乃至2035年遠景目標、對接“新的兩步走”的現代化進程中,為了真正把握好戰略機遇期,完成新舊動能轉換,形成高質量升級發展的后勁,新基建的意義和功能極其重大。因此,在加快數字化發展的進程中,一定要充分發揮新基建在新時代現代化戰略貫徹實施中的基礎支撐作用。
第二,新基建在中國具備大有可為的發展空間,中國經濟社會的成長性是其客觀基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生產力發展已有長足的進步,但總體來說,我國工業化仍處于從中期向中后期與后期轉變的階段,未來的成長空間相當可觀。而工業化的完成必然伴隨城鎮化進程的持續推進,也必然得到市場化、信息化、國際化等的助力。這就是在不斷釋放中國成長過程中作為全球最大人囗規模的新興市場經濟體的無與倫比的巨大需求,相應的,這個需求得到的供給將是基于中國以內循環為主體并和外循環相互促進所形成的全球有效供給。因此,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變并非一句空言,而新基建將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滲透于我國全面經濟社會成長過程的重要積極能動因素。
第三,新基建必須緊密結合中國的制度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在改革深水區進一步地充分發掘數字經濟和民營企業的潛力空間。在20世紀末期至今并不太長的時間段內,以民營企業為主的一批市場主體,敏銳地意識到“互聯網+”的發展機遇,并在試錯、創新中表現出極強的進取精神和敢闖敢拼的膽識與魄力。經過市場經濟的大浪淘沙,一批扛過了痛苦的“燒錢”瓶頸期的“頭部企業”脫穎而出,使中國的新經濟發展得以緊追由硅谷所引領的“顛覆性創新”潮流而亮點紛呈。但需要正視,若干已頗有影響力的民營電商平臺公司,在發展中也出現了壟斷因素等問題,民營企業在繼續吃好“定心丸”謀求發展的過程中對此應怎樣對待、如何處理好糾偏與整改,已形成了其發展中的考驗。應當強調,有關部門的整改安排目的在于糾正偏差而實現這些民營企業創業創新的可持續發展,糾偏、罰款等措施決不應理解為否定這些民營企業已取得的成績和作出的貢獻。堅定不移地支持民營企業在數字化大潮中發揮優勢創新發展,無疑應當成為我國的一項重要和長遠的政策。在新基建推進的過程中,作為中國經濟重要力量的民營企業,應當也必將積極參與其中,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形式的發展中,抓住可能的機遇,深挖中國經濟成長的巨大潛力,進一步煥發活力、銳意創新,從而實現新發展格局之下更為全面的高質量發展。
(本文作者介紹: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責任編輯:李琳琳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