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任澤平、曹志楠
摘要
保險是經濟助推器、資金融通器、社會穩定器,縱覽保險行業四十余年發展歷程,發展質量顯著提高。1)市場端,近20年實現保費收入年均18%高增長,躋身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機構數量擴容至235家,形成壟斷競爭格局。2)產品端,保險產品日益豐富,保障屬性大幅提高,原保費收入占規模保費比例從2016年64%提高至2020年80%。3)渠道端:個代渠道占比提高、銀保渠道壓縮,互聯網渠道興起,2020年分別占57%和30%、6.3%。4)投資端:保險已經成為A股繼公募基金之外的第二大機構投資者,累計年化收益率達5.4%。取得矚目成績的同時也存在諸多問題:負債端保費增速放緩、人海戰術紅利消耗殆盡,投資端面臨長端利率下行和久期缺口考驗。甚至個別保險公司偏離主業、公司治理嚴重缺陷,危害行業健康發展。高質量增長階段,保險行業面臨多重轉型壓力,大企業謀求二次轉型,中小企業謀求跨越式發展。
保險商業模式,從資產負債角度可分為“負債驅動型”和“資產驅動型”,從利源角度可以分為死差、費差和利差。大中型公司多偏好依靠負債經營,重在拓展負債廣度和深度,小型公司更依賴資產經營,注重成本控制和杠桿經營。我們選取47家保險公司樣本,根據其對保險負債的依賴程度從高到低分為四組,進一步細分為四組,1)對保險負債依賴高于70%的歸為“強負債驅動”組,數量占比30%,多為單一從事保險業務的大中型公司,具有規模優勢,勝在產品銷售能力較強。2)對保險負債依賴介于50%-70%的歸類為“弱負債驅動”組,數量占比40%,多為在保險產業鏈延伸和多元化布局的公司,得益于較高的銷售能力和較低的風險成本,承保利潤最為優異。3)對保險負債依賴介于30%-50%的歸納為“弱資產驅動”組,數量占比24%,投資收益最高,成本控制較好;4)對保險負債依賴低于30%的“強資產驅動”組,數量占比6%,資產規模和盈利能力最低,杠桿水平較高,抵御風險能力較弱。
現實中不同保險發展模式各有千秋。“負債驅動型”是保險公司長期恪守的傳統,但并不意味著只能走老路。1)平安走的是大而全的綜合金融集團發展之路。從深耕保險、到金融控股、再到金融科技,形成涵蓋金融、醫療、汽車、不動產龐大的生態版圖,幾乎涵蓋了所有金融服務場景。2)泰康打造的產業鏈閉環成為精細化管理的典范。瞄準長壽時代“醫養”產業鏈,重資產建養老院、醫院、殯葬行業,通過產品創新和差異化服務,提高客戶粘性和附加價值。“資產驅動型”模式雖然在當下我國尚未走通,但在全球已經出現成功案例。3)以安邦為代表的一些保險公司,將理財包裝為保險,利用銀保渠道大力推廣,投資端風格激進,頻頻舉牌上市公司,短短兩年躋身便前三大險企,當自有資本無力支撐擴張時,釀成嚴重的經營風險和法律風險。4)巴菲特執掌伯克希爾,經營車險和再保險,積累了大量成本低廉的浮存金,投向股票和實體企業,以滾雪球的方式實現了巨大的財富積累。其成功原因在于,一是保險板塊經營本身穩健,嚴防償付和流動性風險;二是投資能力突出,對垃圾資產避而遠之,對產業整合也不感興趣,踏踏實實的做事業,最終形成了投資活動與承保活動有效聯動。
展望保險行業未來發展,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人口結構變化、金融科技方興未艾,對外開放競爭壓力,中國保險業機遇與挑戰并存。1)受風險保障、資產配置、金融服務三大需求支撐,保險行業市場需求依然廣闊;2)經營模式上,從規模擴張到價值挖掘,從同質化競爭向差異化、專業化轉變;3)資產配置上,險資將發揮長期性、穩定性優勢,致力于解決養老問題、服務實體經濟,REITs等另類資產重要性提升;4)金融科技與保險業務融合性高,或重塑核心價值鏈。
風險提示:行業格局分化,政策推動不及預期
目錄
1 保險行業發展脈絡回顧
1.1 第一階段:恢復發展(1978-2000年)
1.2 第二階段:快速擴張(2001-2010年)
1.3 第三階段:松綁創新(2011-2016年)
1.4 第四階段:規范發展(2017年至今)
2 保險業現狀與發展質量
2.1 市場端:市場規模顯著擴容,從規模擴張轉向質量提升
2.2 產品端:業務結構分化,保障屬性提高,投資屬性下降
2.3 渠道端:傳統渠道轉型壓力大,新型渠道待破局
2.4 投資端:長端利率下行壓制投資收益率,另類資產偏好提升
3 保險公司發展模式及典型案例
3.1 保險商業模式分析框架
3.2 負債驅動型
3.2.1 平安:大而全的綜合金融集團
3.3.2 泰康:深挖養老和醫療產業鏈
3.3 資產驅動型
3.3.1 安邦:激進擴張,資產驅動型模式試錯
3.3.2 伯克希爾:行穩致遠,資產與負債有效聯動
4 趨勢和展望
4.1 需求端:三大需求支持,保險行業發展前景依然廣闊
4.2 負債端:從規模擴張到價值挖掘,從同質化競爭向差異化、專業化轉變
4.3 資產端:險資配置將發揮長期性、穩定性優勢,注重服務實體經濟
4.4 技術端:金融科技與保險業務融合性高,或重塑核心價值鏈
正文
保險是經濟助推器、資金融通器、社會穩定器,在經濟社會中具有重要作用。新時期如何發揮保險積極作用服務實體經濟,保險公司發展模式如何轉型以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
1 保險行業發展脈絡回顧
中國保險行業自1979年恢復,發展至2020年,共計235家保險公司,總資產達23萬億,保費收入4.53萬億元,近20年年均增速分別為24%、18%,躋身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
1.1 第一階段:恢復發展(1978-2000年)
在市場端,1979年國家逐步恢復國內保險業務,保險市場從中國人民保險獨家經營,擴展到平安保險、太平洋保險獲批組建。1992年上海試點引入友邦保險,帶來豐富的保險產品和代理人銷售經驗。在政策端,1995年隨著《保險法》頒布,確立產壽險分業經營原則,1998年保監會成立,監管體系初步搭建。1994-2000年保費收入從376億元增至1598億元,年化增速約27.3%,保險公司達到33家。
早期保險業發展迅速,但也充斥混亂局面。宏觀層面,90年代中期經濟過熱,利率維持高位,壽險公司保單成本過高,導致大面積利差損。微觀層面,低價競爭、違規銷售等層出不窮,埋下行業發展隱患。
1.2 第二階段:快速擴張(2001-2010年)
市場端急速擴容。2001年加入WTO以來,保監會多批次下發保險牌照,同時設立了一批保險中介公司,市場主體日益豐富,大型險企改制上市,截至2010年保險公司總數達到142家。
政策端大力支持。2003年以來保監會出臺一系列舉措,如車險費改、放寬分支機構經營區域,放寬險資投資渠道。2006年國務院發布《關于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即“國十條”,交強險、健康保險等政策紅利極大促進行業發展,保費收入從2001年2109億元大幅提高至2010年1.45萬億,保持年化24%高速增長。
但2008年次貸危機傳導至國內保險業,對保險投資收益沖擊明顯,負債端投資型保險產品引發退保潮,壽險公司償付能力面臨考驗,財險由于南方雪災、汶川地震亦遭遇危機。監管層開始重視防范風險、整治市場,2008年《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規定》引入資本充足率指標,構建起償付能力監管、市場行為監管和公司治理結構監管的三支柱監管體系。
1.3 第三階段:松綁創新(2011-2016年)
2011年,加息周期疊加銀保新規,保險業陷入瓶頸期,保費收入首次出現負增長,監管層定調“整頓、松綁、改革”。2012年保險資金運用市場化改革,批準下發保險資管牌照,大幅拓寬投資工具,提高險企權益投資上限;2013年人身險費率改革,廢除2.5%預定利率上限,產品吸引力上升;2015年代理人資格考試取消,代理人渠道爆發。2014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即“新國十條”,對巨災保險、農業保險、商業養老、健康保險、責任保險等各領域改革進行部署。多重松綁之下,保險業2011-2016年保費收入從1.43萬億突破3萬億,維持16%年化增速。
在此期間,一批中小保險公司利用萬能險彎道超車,在資本市場高調投資、頻頻舉牌,成長為資本大鱷,直接引爆2015年寶萬之爭,引起社會高度關注。
1.4 第四階段:規范發展(2017年至今)
2017年以來,“保險姓保”,強監管、補短板、治亂象、防風險成為監管導向。壽險方面,監管叫停快速返還、附加萬能賬戶類產品,重點發展保障型產品;財險方面,二次費改全面推開,整治車險亂象;保險資金運用方面,對保險頻繁舉牌上市公司、干擾公司治理等行為進行監管;強調全面風險監管,實施償二代監管體系、資產負債管理等。2018年,銀保監會成立,將銀監會和保監會職責整合。這一階段,保險行業從規模導向轉變為風險導向,市場整體下滑,2017-2020年保費增速降至7.4%個位數增長。
2 保險業現狀與發展質量
2.1 市場端:市場規模顯著擴容,從規模擴張轉向質量提升
中國保險行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2000-2020年實現保費收入年均18%高增長,2016年首次躋身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保險機構從少數幾家擴容至235家,涵蓋保險集團13家、產險公司85家,人壽公司89家,再保險13家,此外還有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保險中介機構等多元化專業化主體。2020年,保險業總資產達到23.3萬億元,約占金融業總資產比重6.7%。過去40多年保險行業規模快速擴張,背后驅動因素是經濟高速增長、政策導向鼓勵行業做大、人海戰術擴張、中短期產品搶占市場……但也滋生理賠糾紛、違規銷售等問題,甚至個別保險公司偏離主業、公司治理嚴重缺陷,危害行業健康發展。
保費收入增速放緩,行業轉型承壓。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經濟發展模式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增長。保險行業政策趨嚴強調“保險姓保”、代理人增速放緩、互聯網保險競爭激烈,保險行業面臨多重轉型壓力。2018-2020年,保費收入分別實現3.92%、12.17%、6.13%的增速,保費增速下滑,行業從規模擴張轉向質量提升階段。
市場格局高度集中,大小型保險公司分化。壽險方面,前三大壽險保費市占率(CR3)從2011年54.7%降至2020年38.9%,近三年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平洋人壽位居前三。財險方面,中國人保、平安產險、太平洋產險長期位居前三大壽險,市占率(CR3)從2011年68.9%小幅提升至2020年72.5%。
2.2 產品端:業務結構分化,保障屬性提高,投資屬性下降
按險種看,人身險業務基本穩健,財險業務分化較大。2020年保險業4.53萬億保費收入中,人身險3.33萬億,占比74%,同比增長7.53%,財險保費收入1.19萬億元,占26%,同比增長2.4%。
人身險中,第一大險種壽險占比71%,2020年保費收入2.39萬億元,同比增長5.4%。短期受制于代理人增長放緩、疫情展業困難等,新單增長乏力,但長期養老壓力不減,發展空間仍大。健康險占比約21%,因政策紅利和疫情推升居民保障意識,繼續保持13.4%高增長。意外險占比約2%,因旅游、出行等需求明顯下降,意外險保費同比下降2.47%。
財產險中,第一大險種車險占比69%,近年來受新車銷量下滑、車險綜改等影響,同比增長僅0.7%;非車險中,健康險收入增長亮眼,同比增長32%,與國計民生相關的責任險和農業險分別保持20%、21%的高速增長;保證保險業務因信用風險大幅縮水,從原第二大險種降位第五。
按保障類型看,產品保障屬性提升,投資屬性下降。保險產品兼具保障屬性和投資屬性。
保障型產品以生命表定價,具有期限長、期繳等特點,代表產品有定期壽險、終身壽險、疾病險、長期意外險等。銷售這類產品所得資金,記為“原保費收入”,扣除手續費和傭金后,提取保險責任準備金,計入保險負債。隨著每年續交和賠付,逐步釋放利潤,為保險公司帶來豐厚的承保利潤和新業務價值。
投資型產品以利差收益定價,一般為中短期躉交產品,常見產品包括未通過重大風險測試的分紅險、萬能險、投連險等,不會計入“保費收入”,而會形成“保戶儲金及投資款 ”、“獨立賬戶負債”,由于負債成本高,往往呈現承保虧損,新業務價值率較低。
2013-2016年,隨著人身險、萬能險費率上限提高,保險公司銷售投資型產品為主,原保費收入份額從77%下降到63.5%,保戶儲金及投資款份額從22.5%大幅增加到33.9%。2017年《中國保監會關于規范人身保險公司產品開發設計行為的通知》(134號文)引導行業發展風險保障和長期儲蓄業務等,以萬能險為代表的中短期理財型業務大幅收縮,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同比下降51%。截至2020年,原保費收入占80%,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占17.2%,同比下降19%。
2.3 渠道端:傳統渠道轉型壓力大,新型渠道待破局
保險行業渠道包括個人代理、銀保渠道、直銷渠道等,受政策導向和產品結構影響大。近年來呈現個代渠道占比提高、銀保渠道壓縮,2020年分別占57%和30%。
個人代理渠道通過代理人一對一詳細推介,適合長期保障型產品銷售。個代渠道與代理人數量和人均產能有關。2015年代理人資格考試取消,代理人數量從2014年325萬人增至2019年912萬人,加之2016年政策鼓勵長期險的催化,代理人渠道急速擴張,貢獻保費占比從2016年46%大幅增至2018年59%。但2018年后人力增長放緩,2020年上半年代理人增速出現-0.2%負增長,人海戰術邊際效應遞減,各大險企從“數量增長”向“質量增長”轉變,注重提高人均產能。
銀保渠道適合銷售中短期投資型產品,易于包裝為理財在銀行渠道廣泛銷售。2016-2018年份額從44%大幅縮水至31%,2019年因政策適度放寬5年以上兩全保險,銀保渠道份額企穩,2020年恢復到32%。
直銷渠道包括互聯網、電銷等方式,保費收入占比維持在 7%-8%。互聯網渠道操作簡單、客戶體驗好,適合線上場景的低價產品,如意外險、旅行險、百萬醫療險推廣,2019年互聯網保費約2696.3億元,占比6.3%,總體規模不大。
2.4 投資端:長端利率下行壓制投資收益率,另類資產偏好提升
保險資金規模穩步提升。保險投資需滿足保險資金具有負債性、長期性和穩定性,其特性決定了保險資金投資期限匹配、收益覆蓋、穩健安全三大原則。2013-2020年,我國保險資金運用余額從7.7萬億增至21.68萬億,年化增速16%,已經成為繼公募基金之外的第二大機構投資者。
大類資產配置上,權益和另類資產占比提升。截至2020年,銀行存款、債券、股票、基金、投資性房地產占比分別為12%、37%、9%、5%、1%。從趨勢來看,2013-2020年,以銀行存款、債券為代表的固定收益類資產占比從73%下降至49%,主要因為長端利率下行,固收類資產對利率敏感,10年期國債收益率趨勢性下行將長期拖累險資投資收益,故降低固收比例,縮小利率風險敞口。股票及基金投資從10%提高至14%,主要受益于政策鼓勵險資為資本市場注入長期資金,提升投資收益率,增厚利潤。其他投資占比從17%增至38%,其中不乏基建、不動產等另類資產,一方面能夠有效提升保險資金投資結構、優化收益、拉長久期,另一方面能夠支持基建等國家建設項目,提供穩定資金來源。
投資收益率上,與長端利率和資本市場表現高度相關,較為穩健。險資負債期限長、呈現剛性,而資產端面臨長端利率下行、權益市場波動大等壓力,因此往往“長錢短配”,投資久期缺口達6-7年,如何多元投資、分散風險、收益匹配成為重要課題。2020年險資累計年化收益率達5.4%,為三年以來新高,受益于長端利率回升和權益市場牛市,2020年險資投資股票和基金收益率分別達到10.87%和12.19%。
3 保險公司發展模式及典型案例
在高質量增長階段,保險行業面臨多重轉型壓力,大企業謀求二次轉型,中小企業謀求跨越式發展。
3.1 保險商業模式分析框架
從利源角度,保險盈利可以分為死差、費差和利差。死差是實際死亡率與預定死亡率的差異,利差是實際投資收益率與預定利率的差異,費差是指實際的營運管理費用與保單預定的營運管理費用差異。將保險利源代入杜邦模型:
ROE=ROA×杠桿倍數
=(承保利潤+投資收益)/總資產×杠桿倍數
保險利潤來源可以簡單分解為承保利潤和投資收益,投資收益反映獲取利差能力,承保業務可進一步分解為“保費-風險支出-運營支出”,其中風險成本包括退保金、已經發生的賠付成本、提取保險責任準備金等項目,反映對死差的管理能力,運營成本主要包括手續費、傭金、管理費等,反映費差的管理能力。由此,杜邦模型可細化為:
ROE=(已賺保費-風險成本-運營成本+投資收益)/總資產×杠桿倍數
從資產負債角度,根據資源稟賦和定位,可分為“負債驅動型”和“資產驅動型”。“負債驅動型”模式立足承保業務,根據負債端的成本、期限、流動性等特點合理制定資產端的投資策略,以均衡獲取死差、費差和利差。“資產驅動型”模式立足投資業務,負債端以提升保費規模為目標,資產端獲取高收益,主要依靠利差獲益。
觀察不同發展模式公司經營特點,我們選取47家壽險公司為樣本,用“2015-2019年總負債中保險責任準備金平均占比”衡量負債驅動的程度,該比值越高說明更加依靠負債驅動。將樣本公司分為四組:保險責任準備金占比大于70%為“強負債驅動”,介于50%-70%定義為“弱負債驅動”,介于“30%-50%”定義為“弱資產驅動”,小于30%定義為“強資產驅動”。四類公司分別有14、19、11、3家,分別占樣本總量30%、40%、24%、6%。
總體來看,資產規模越大,越依靠負債經營,大中型公司多采用“負債驅動型”模式,盈利能力更強,小型公司采用“資產驅動型”模式。但總體承保利潤為負,說明保險,特別是我國壽險公司,主要依賴利差盈利。
“強負債驅動”保險公司具有規模優勢,勝在產品銷售能力。“強負債驅動”公司70%以上的負債來自保險責任準備金,較為典型的有中國人壽、太平洋人壽、新華人壽、太平人壽等大中型保險公司,專注從事保險業務,保持較高的資產規模和ROE水平。具體來看,強負債驅動組“已賺保費/總資產”為25.8%,高于其他組別,說明獲取保費收入的能力較強,但相應的風險成本和運營成本較高,分別為23.7%和5.1%,壓縮承保利潤空間,僅為-3.1%,在四組中排名第3,并不突出,投資收益4.4%,維持均衡水平,杠桿倍數在四組中最低。
“弱負債驅動”保險公司各項指標較為均衡,勝在承保利潤突出。“弱負債驅動”公司近5年保險責任準備金占負債比重介于50%-70%,典型代表有平安、泰康、陽光以及部分銀行系保險公司,多在業務多元化、產業鏈延伸上有所布局,資產規模和ROE水平排名第2。得益于較高的銷售能力和較低的風險成本,承保利潤保持-2.7%,是各組排名中最優異的。
“弱資產驅動”保險公司,勝在投資能力和成本控制。“弱資產驅動”公司近5年保險責任準備金占負債比重介于30%-50%,較為典型的有前海人壽、富德生命人壽等保險公司,資產規模在1000億元左右,近5年ROE為-0.09%。承保利潤指標為-2.9%,排名第二,主要得益于運營成本較低,僅為3.9%,在四組中表現優異。投資收益指標4.7%,排名第一,投資能力強勁。
“強資產驅動”保險公司,加杠桿較高。“強資產驅動”公司僅30%以下的負債來自保險責任準備金,資產規模僅百億規模,且均在2010年之后成立,屬于小型保險公司。ROE、承保利潤和投資收益指標排名均處在最末,杠桿倍數排名最高,尚未達到最優風險分散化狀態,抵御風險能力較弱。
3.2 負債驅動型
“負債驅動型”本質是經營風險,是保險公司長期恪守的傳統。基于負債端的產品策略、期限結構確定資產端的收益、期限目標。主要特點包括,一是產品上,強調長期保障屬性,注重控制負債成本;二是渠道上,大力發展代理人渠道;三是投資風格穩健;四是利源上重視死差、費差、利差均衡分布。“負債驅動”并不意味著走老路,保險公司通過在產品、渠道、服務等層面的深耕,依然可以實現跨越式發展。
3.2.1 平安:大而全的綜合金融集團
自1988年創立以來,平安從地方性保險公司成長為世界級綜合金融集團。截至2020年,平安集團總資產達9.5萬億,營業收入達1.22萬億,凈利潤1594億,在2020年世界500強中排名第21位。從深耕保險、到金融控股、再到金融科技,步步為營,平安發展戰略清晰,逐步構建起大而全的平安生態。
一是深耕保險。保險是平安核心業務,2020年貢獻79%的營業收入和69%的凈利潤;平安壽險市占率14%,僅此于中國人壽,平安產險市占率24%,僅次于中國人保。平安保險成功因素在于:1)產品上,力推長期保障型產品。平安壽險和健康險業務中,死差和費差占比近60%,得益于長期保障型產品占比高,2020年貢獻52%新業務價值,其新業務價值率達96%。2)渠道上,平安最早將代理人制度在中國內地發展壯大,形成人海戰術,2020年平安代理人規模105萬,雖同比下降12%,但依然貢獻82%規模保費,且平安力推壽險改革,未來將從人員規模轉向提升代理人質量。3)客戶上,聚焦個人業務價值。2020年個人客戶數量已達2.18億,個人業務營運利潤占歸母營運利潤88.2%,成為價值增長的內生動力。
二是橫向拓展綜合金融。據不完全統計,平安旗下金融類企業35家,牌照16種,橫跨保險、銀行、信托、證券等業態,形成強大的業務協同。產品上以統一的品牌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渠道上深挖交叉銷售價值,客戶上最大限度增加粘性,客均合同數2.76個,38%的個人客戶同時享有多種平安服務。
三是科技生態賦能。平安早在2008年開始探索科技業務,十年間投入500億,研發智能認知、人工智能、區塊鏈、云等核心技術,孵化出陸金所控股、金融壹賬通、平安好醫生等獨角獸企業,實現盈利或分拆上市。同時,平安多元化觸角延伸至醫療、汽車、智慧城市等生態圈,在此過程中平安收集海量健康醫療數據、打造診所運營及認證標準,稀缺資源和優勢地位得以進一步鞏固。
綜合來看,平安的負債驅動特點可概括為“大而全”路線。發展初期,自建代理人渠道,力推長期保障型產品,夯實保險根基。發展壯大后,切入金融服務、醫療健康、汽車、城市等各個領域,最大化拓展服務場景,再通過綜合金融牌照、金融科技賦能,相互滲透、交叉銷售,形成“大而全”的金融生態版圖。
3.2.2 泰康:深挖養老和醫療產業鏈
泰康自1996年創立,發展至2019年成為總資產9354億,營業收入2038.15億的綜合性商業保險集團,凈利潤218.02億,2020年世界500強排名第424名。泰康以豐富的壽險經驗、卓著的資管能力、創新保險與健康商業模式,在巨頭林立的保險行業中成功突圍。
一是負債端,立足保險主業。產品方面,泰康將保險產品保障功能與養老、醫療、健康屬性相結合,主推分紅產品,近三年占比約50%,2019年負債久期約16.37年。渠道方面,代理人約76萬人,個險渠道占比73%,同時泰康在線作為互聯網財險公司,積極探索互聯網直銷渠道。經過多年發展,泰康人壽2020年保費達到1439.6億元,市占率約4.3%,為第七大壽險公司。
二是資產端,資產管理能力卓著。2019年泰康總投資資產8,125.42 億元,資產久期為7.23年,旗下保險資管公司泰康資產專注壽險資金、養老金等長期資金投資,2019年受托資產管理規模超1.7萬億元,集團委托和第三方委托分別占44%和56%,成立以來泰康人壽投資收益率超8%,位居行業前列。投資策略靈活廣泛,涵蓋基礎設施、資金渠道、一級市場策略、二級市場策略,以及獨立的信用評級體系保駕護航。
三是重資打造醫養產業鏈。泰康醫養板塊著力打造“醫養康寧”四位一體的產業鏈,創新設計保險直接賠付方案,將保險與醫養服務深度綁定。一是通過自建、投資、合作的方式滲透醫療健康領域;二是泰康作為保監會首批養老社區投資試點,創立了泰康之家養老品牌,重資產自建養老社區;三是創立國內首家一站式互聯網殯葬服務平臺愛佑匯,開創“殯葬+互聯網”產品。截至2019年,泰康醫療及養老社區運營收入34.84億元。
如果說平安走的是大而全的綜合經營發展之路,占盡先發優勢和規模優勢,泰康走的則是產業鏈閉環模式,成為精細化管理的典范。瞄準長壽時代“醫養”產業鏈,將保險需求滲透至“搖籃到墳墓”各個環節,通過產品創新和差異化服務,延伸產業鏈,提高客戶粘性和附加價值。
3.3 資產驅動型
“資產驅動型”本質上是獲取利差,做大投資規模、做高投資收益,吸引客戶資金源源不斷流入。對比“負債驅動型”發展模式,無論是自建代理人渠道還是建立獨特生態,往往面臨巨大的前期投入和漫長的時間等待,一些中小保險公司傾向于“資產驅動型”路徑,實現快速超車。主要特點:一是產品以萬能險等投資性產品為主,成本高、支出剛性;二是渠道上多以銀保渠道為主;三是投資端保持較為激進的投資策略;四是利差獨大。
3.3.1 安邦:“資產驅動型”激進擴張之路
安邦保險成立于2004年,從單一財險到保險集團,2016年資產規模逼近3萬億,保費翻500倍。短短幾年安邦人壽躋身便前三大險企,一度成為保險黑馬,正是將“資產驅動負債”模式發揮到極致。
一是負債端依靠投資型產品擴大規模。產品設計上,安邦系無論是壽險還是財險,“強投資、弱保障”特征明顯,2012-2014年“保護儲金及投資款”在負債中占比85%以上,承諾高收益吸引投資者。渠道上,利用銀行銷售網快速滲透做大規模,銀保渠道占比達80%-90%。負債成本在5%-7%區間,支撐起2萬億保險負債。
二是資產端風格激進。一方面,安邦低價控股并購海外資產,并購金額達2000億人民幣,快速實現擴張;另一方面,精準巧妙舉牌上市公司獲得靚麗投資收益,先后舉牌或進入前十大股東名單的上市公司達38家,市值達2506億。得益于高超投融資財技,安邦維持27%高ROE,遠高同行業,進而吸引負債端獲得更多資金。
三是權益端挪用保費補充資本金。當自有資本無力支撐擴張步伐時,安邦不惜違規設計產品、超額度銷售,甚至挪用保費虛假出資,出資11億撬動619億注冊資本。釀成嚴重的經營風險和法律風險,最終被接管、解散。
安邦模式的興起,看似找到了“資產驅動負債”的捷徑,但實則埋下重大隱患,既有公司戰略違背行業發展規律等內部問題,也充分暴露了我國當時市場環境的脆弱和監管不足,宣告了現階段此類模式在我國市場的終結。但這條路是否真的走不通呢?也并非如此。巴菲特的伯克希爾給出了一個范本。
3.3.2 伯克希爾:行穩致遠,資產與負債有效聯動
巴菲特自1965年執掌伯克希爾,將這家瀕臨倒閉的紡織廠改造為保險集團,主營車險、再保險,利用大量成本低廉的浮存金投向股票和實體企業,以滾雪球的方式實現了巨大的財富積累。目前伯克希爾市值超過5000億美元,旗下子公司涉及保險、鐵路、能源、制造業、零售業等眾多行業,2020年位居世界500強第14位,成為世界頂級投資集團。
一是負債端,保險提供充足極低成本的杠桿資金,運營穩健。伯克希爾保險業務主要涉及車險和再保險,規模躋身全球前20。嚴格控制負債成本,浮存金成本為負,浮存金高達1227億美元,且成本為負,以保守財務杠桿和充足現金儲備防風險。
二是資產端,堅守“護城河”與“安全邊際”的價值投資理念,形成穩健的投資風格。巴菲特以企業內在價值為核心,看重護城河和管理層誠信,長期持有可口可樂、吉列刀片等優質企業,對垃圾資產避而遠之,對產業整合也不感興趣,踏踏實實的做實業。
巴菲特“資產驅動模式”之所以能成功,離不開美國國運紅利和成熟資本市場的外部環境,而且得益于深知能力邊界,拒絕盲目擴張,無論是股票還是實業,自身現金流良好,真正形成了投資活動與承保活動有效聯動、資產負債有效匹配。
4 趨勢和展望
面向中長期,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人口結構變化、金融科技方興未艾,對外開放競爭壓力,中國保險業機遇與挑戰并存。
4.1 需求端:三大需求支持,保險行業發展前景依然廣闊
保險具有風險保障、資產配置、金融服務等多重屬性。總體來看,經過多年深耕,中國保險深度(保費/GDP)從1994年0.77%提升至2020年4.45%,保險密度(人均保費)從31.55元提高至2019年3051元,但仍低于全球平均保險深度7.0%和790美元保險密度水平,在眾多領域保險消費存在缺口。
風險保障需求與人口結構、社會保障體系息息相關。截至2019年,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18.1%,聯合國預測2030年左右將超過25%,居民養老壓力成為“灰犀牛”。目前居民養老主要依靠社保,第三支柱商業養老發展不足。根據恒大研究院《中國財政報告2019》測算,2018年養老金缺口達4504億元。同時,基本養老金替代率從2000年的72%下降至2017年40%,低于世界銀行提出70%替代率水平,意味著退休后收入遠不及退休前收入水平。第三支柱養老金融需求廣闊。
資產配置需求受經濟發展水平和居民財富積累影響。國際經驗表明,人均GDP和保險深度呈“S曲線”,人均GDP在1萬美元時,保險深度快速提升。2019年我國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中等收入人群崛起,財富管理和配置需求旺盛,保險作為金融投資、財富傳承的重要工具,將發揮更大作用。
金融服務需求受益于居民對美好生活需求。隨著消費升級、新經濟蓬勃發展,居民從單一金融產品向多元服務、產業鏈延伸。例如居民健康意識加強,醫療費用快速增長,保險+健康、保險+醫療等差異化服務模式迎來快速發展。在新興領域,隨著技術進步日新月異,如何滿足創新場景和需求,仍是未被充分挖掘的藍海。
4.2 負債端:從規模擴張到價值挖掘,從同質化競爭向差異化、專業化轉變
隨著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和近年來政策糾偏,國內保險公司告別高速增長、規模擴張的階段,轉向產品、客戶、服務等價值挖掘。在堅持“保險姓保”的基礎上,從同質化產品銷售、價格競爭向差異化、專業化轉變,結合服務場景、客戶需求開發新產品。大型保險公司向全面化、產業鏈、提供一站式服務發展,構建自身生態和流量入口。中小保險公司專注細分客戶和領域,與互聯網平臺合作推出爆款產品,探索適合自身資源稟賦的發展之路。
4.3 資產端:險資配置將發揮長期性、穩定性優勢,注重服務實體經濟
險資長期性、穩健性與經濟高發展需求不謀而合。一方面,長期利率趨勢性下行,加大資產負債錯配風險,已經構成險資配置最大挑戰。另一方面,實體經濟轉型、高質量發展,呼吁引入長期資本。
未來我國保險投資或將呈現三方面趨勢:一是加大長久期債券配置力度,隨著全球利率水平持續走低,債券投資收益壓力加大,險資發揮期限優勢賺取流動性溢價將是未來債券投資的重要方向;二是在合規基礎上,資產配置將更趨多元化,隨著監管對于險資投資范圍逐步放開,權益投資、REITs等領域投資機會將有望擴大;三是另類資產在保險配置中的比例將會繼續上升,在傳統投資資產不確定性增加、超額收益獲取難背景下,長期資金或將繼續加大配置低流動性、高收益的另類資產,尤其是資本占用率較低的不動產和基建項目,未來仍將是保險資產配置的重點領域。
4.4 技術端:金融科技與保險業務融合性高,或重塑核心價值鏈
近年來,以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為代表的金融科技發展如火如荼,并與保險業務深度融合。2020年上半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資中,保險科技投資占9%,是僅次于支付的第二大金融科技應用領域。我國保險科技發展迅速。根據《中國金融科技生態白皮書2020》,2019 年中國保險機構的科技投入達 319 億元,預計2022年將增長到534億。頭部保險企業和互聯網保險公司的科技布局不斷加速,中國平安、中國人壽等傳統大型保險機構,均將“保險+科技”提到戰略高度。眾安在線、泰康在線深耕互聯網保險,螞蟻保險、騰訊微保等切入相互保險、保險銷售等細分領域,成為保險市場不可忽視的后起之秀。
保險科技滲透至產品設計、銷售、投保核保、理賠等環節。1)產品設計方面,保險科技可以實現精準差異化定價。如車險收集駕駛習慣大數據,準確評估駕駛人員的駕駛行為風險等級,從而確定不同的保費級別,提升風險定價能力。2)渠道方面,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作為主要技術,對客戶進行360度精準畫像,實現客戶群精準定位,武裝代理人技能,提供定制化保險方案。3)投保與核保環節,實現流程智能化,電子保單與自動核保的應用幫助降本增效。4)理賠與售后,通過人工智能及大數據技術,保險公司可以顯著提高理賠效率、實現理賠反欺詐、提升客戶體驗。
(本文作者介紹:恒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恒大經濟研究院院長。曾擔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研究室副主任、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董事總經理、首席宏觀分析師。)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