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張馨元
在家庭財富管理中,資產配置的核心地位已逐步得到認可。很多家庭過去的投資習慣是重倉單一資產,比如將大部分投資集中到房產、股市或銀行理財產品等某一類資產中。資產配置指的是投資者在分析、平衡自身收益預期與風險偏好的基礎上,將投資分散到不同的資產類別中,如股+債+現金。這種理念轉變的背后,是市場不確定性的增加和投資者對不確定性認知的增強。過去的2020年也是中國財富管理市場全面破除信仰、打破剛兌轉折之年,未來市場中不再有超高收益預期的房地產和約定收益零風險的銀行理財產品,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投資者也在A股市場的教育中意識到,“擲飛鏢”式的投資方式難能持續“撞大運”。
從2018年的中美貿易戰到2020年的新冠疫情,不確定性已成為市場常態,在這種市場中,任何的單一策略或單一資產獲得理想收益的難度增加。收益的肥尾效應被強化,即極端行情出現的概率增加,由此偏離正常區間的收益率更頻繁地出現。合理的資產配置能通過多種策略和資產的有效結合,分散風險、降低波動、增加長期收益,使投資者在應對高波動市場和單一資產極端行情之時更加從容。
整體原則:有效分散+信賴專業機構+長期投資
有效分散。關于資產配置有一句經典說法,“長遠看大約90%的投資收益來自于成功的資產配置”。要實現“成功”配置,首先要做到“有效”分散。資產配置組合并不是資產的簡單機械拼湊,組合中的資產必須具有較低的相關性。這意味著當某種市場因素導致一種資產收益出現波動和下跌時,其他資產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免疫”,不受相同市場因素的影響和波及。
信賴專業機構。A股市場至今僅走過30年時間,在發展早期呈現了較為明顯的“散戶化”特征,根據中金公司的統計數據,在2003年A股市場個人投資者占比高達95%;但隨著市場的逐漸成熟,這一比例在2020年下降到52%,越來越多的個人投資者開始信賴并接受專業機構的投資服務。在發達國家資本市場中,機構投資者的占比還遠高于我國水平,這是由于市場越成熟越接近于完全有效,投資者——尤其是專業能力相對較低的個人投資者——獲取超額收益的難度增加,而未來的A股市場也將更加明顯地呈現這一趨勢。
長期投資。長期投資和短期擇時已經是投資中老生常談的話題了,William Sharpe(夏普比率的提出者)提出,想要通過擇時產生正收益,準確率至少要達到74%,也就是說平均4次擇時中至少要正確3次,如此高概率的要求意味著,僅基于市場短期行情波動的頻繁擇時交易,極易增加投資的負收益。任何一種市場的趨勢不會在短時間內完成,而任何一種配置策略的效果也難在短時間內充分體現。
2021年資產配置怎么做?
展望步入后疫情時代的2021年,經濟復蘇成為關鍵詞,中國經濟與中國資產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仍然具有相對吸引力,資本市場也仍將是當下與未來中國極具風險與收益性價比的投資領域。但具體到資產配置策略層面,要充分考慮2021年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逐步回歸常態,資本市場核心由“估值驅動”轉為“復蘇深化”和“盈利提升”,震蕩行情下的收益更多會來自結構性行情和確定性個股。在這種情況下,在通過資本市場投資增厚收益的同時,也要更加注重分散投資以降低波動風險。
2020年A股市場行情創造了公募基金“大年”,但其實在公募基金之外,私募基金也是合格投資者可考慮的投資標的。與此同時,除底層資產以股票為主的基金,也有大量覆蓋債券、大宗商品期貨、金融期權等資產的私募基金。因此對于個人投資者而言,FOF(基金組合)可以成為進行資產配置的最佳方式。對于流動性需求強、信息透明度要求高的投資者,可以優先考慮公募基金FOF。而對于資產規模較大、存在部分定制需求的投資者,則可以選擇私募基金FOF,犧牲一定的流動性,換取與自身風險偏好匹配度更高的配置策略和相應收益。
公募基金FOF,注重配置①優質權益類基金中股票倉位調整靈活度較高的類別(包括混合型基金中的偏股混合/靈活配置/股債平衡)和②“固收+”類基金(包括偏債混合基金/二級債基/一級債基),選擇經歷過牛熊檢驗的基金經理,避免頻繁擇時。相比于股票倉位至少要保持在80%的普通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對最低股票倉位的要求更為寬松,基金經理在震蕩的結構性行情中能靈活調整倉位,減少回撤,優化收益;另一方面,“固收+”類基金能夠通過債券為主(通常60%-80%)的投資,提供較穩定的收益安全墊,滿足中低風險偏好投資者的需求。在基金經理選擇上,震蕩市更加考驗管理能力,管理時間較久(建議7年以上)、經歷了市場牛熊檢驗的基金經理無疑是更優選擇。最后,震蕩行情會大大增強投資者擇時的欲望,更需要堅持“反人性”的投資行為習慣;當前市場中被普遍認可的確定性龍頭股已具備相對較高的估值水平,在經濟新常態的當下,龍頭股實現盈利兌現、維持并進一步推升股價也會需要更長的周期,需要投資者保持更多的耐心。
私募基金FOF,在適當配置①股票多頭策略產品的基礎上,增配②股票市場中性和③管理期貨(CTA)產品,發揮私募基金的獨特管理優勢。股票多頭即通常所理解的股票市場價值投資,只做多不做空,投資決策依賴于主觀分析和判斷;與之相比,市場中性產品依賴于數量化模型決策和程序化交易,將做多個股與做空指數相結合,目的是盡可能獲取獨立于市場整體漲跌的超額收益(α),實現相對更低波動、低回撤(通常希望控制在5%以內)的收益效果。通過股票多頭與股票市場中性策略的結合,在市場震蕩時能夠降低收益波動,而在市場上漲時也能夠跟上市場趨勢增厚收益。管理期貨(CTA)策略產品以黃金、白銀、銅、原油、大豆等大宗商品為主要投資品種,2021年受益于全球經濟復蘇補庫存帶來的需求增長和通脹預期回升,大宗商品存在較強的價格上漲預期,且其漲跌與股債市場相關性弱,是實現資產配置有效分散的理想工具。相比于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在股票量化投資和管理期貨(CTA)投資領域更為靈活,覆蓋的策略和投資品種均更為廣泛,形成了獨特優勢。
2021將至,財富管理也逐漸從“蠻荒時代”走向成熟,在時代和市場改變的大背景下,個人和家庭更需要打破以往的限制性理財觀念,掌握科學的資產配置姿勢,在浪奔浪流中擁抱確定性與新趨勢。
(本文作者介紹:北京財富管理有限公司資產配置部總監,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以上觀點僅代表個人)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