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薛洪言
近期,新金融領域監管政策頻出,獲得了廣泛曝光與關注。不可避免地,為了凸顯故事性,也出現了很多過度解讀。但熱鬧歸熱鬧,真相歸真相,探尋真相,才能理性看待未來,在不確定性中發現確定性。
濾鏡下的強監管
2016年之后,金融監管開始全面趨嚴。無論是傳統金融領域的大資管,還是新金融領域的支付、理財、消費貸款,都相繼迎來了強有力的監管約束。但從實施效果看,一個是一步到位,開始時就出臺了非常嚴厲的監管新規(資管新規),后基于實際情況逐步放寬達標年限;一個是邊走邊看,在整治過程中逐步趨嚴,且分領域(P2P、第三方支付、高息現金貸、網絡小貸等)各個擊破。
傳統金融領域的一步到位,更多的因為熟悉,知道問題所在,一擊命中;而新金融領域的邊走邊看,更多是因為需要一個深入了解的過程,越了解,發現問題越多,監管政策也就愈發嚴厲。
本來是合乎邏輯的過程,但一個先緊后松、戰線很短,一個逐步收緊,對市場反復刺激,便產生了不同的心理效果。
心理學中有個“峰終定律”,是指人們在評價一件事或一個人時,通常僅以體驗的峰值和結尾部分的體驗作為判斷依據。比如兩組受試者,第1組把手指放入10度冷水中10秒鐘,第2組先放入10度冷水中10秒鐘,再放入15度冷水中5秒鐘。詢問兩組受試者體驗,本來第2組“受折磨”時間更長,但第2組反饋的體驗更好,因為有一個相對美好的結尾。
峰終定律是一種典型的心理偏差。回顧過去幾年的互聯網金融監管,在過程中逐步收緊,結尾部分達到強度峰值,便會過度強化市場對強監管的心理預期,為監管本身戴上一種濾鏡效應。一旦產生這種心理偏差,市場對各類監管政策的解讀就不再客觀,既誤判了政策,更誤判了行業前景。
以近期的《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為例,本來是強化屬地經營、合理限制杠桿等監管精神的一貫體現,一旦戴上濾鏡,就產生了種種過度悲觀的解讀。
網絡小貸還有空間嗎?
對于網絡小貸新規,最普遍的一個解讀是:行業巨頭遭遇重大沖擊,整個行業沒了明天。
其實,無論是跨省經營的高門檻,還是聯合貸款的出資比例要求,對于巨頭而言只是補充資本金的壓力,并無生存之憂。相反是大量中小型網絡小貸機構,失去跨省經營的優勢,沒了規模效應,不得不退出行業。
最終結果就是,網絡小貸行業將迎來一次供給側改革,中小機構式微,頭部機構“剩者為王”。至于市場普遍擔憂的規模大縮水,也只是“聯合貸款”的縮水,并非網絡小貸的縮水。
具體來說,牽頭方出資比例提升至30%后,網絡小貸公司撬動的貸款規模下降,導致作為出資方的銀行貸款余額萎縮,而由于自有出資比例大幅提高,網絡小貸公司自身的表內余額反而會顯著上升。所以,從結果上看,網絡小貸行業的表內貸款余額很可能不降反增,而非規模大縮水。
還有就是網絡小貸牌照的吸引力問題,很多人擔心網絡小貸牌照會成為雞肋。從牌照的稀缺性看,全國性小貸牌照準入門檻的大幅提高,只會提高牌照的含金量和相對價值,當然前提是能拿得到。
此外,對于小貸牌照與消費金融牌照的此消彼長問題,也只是階段性現象,不必過度解讀。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強調的是整個放貸金融生態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各類放貸機構的優勢互補。相比消費金融公司,小貸牌照的業務范圍更廣,可發力B端金融;相比銀行,作為非存款放貸組織,小貸公司的風險承受力更高,更適合做普惠金融和小微金融。
所以,網絡小貸行業的空間還在,牌照吸引力也在。現階段看,只是在消費貸款領域的業務空間暫時受到壓制,但在普惠金融、小微金融生態中的地位,并未根本上受損。
銀行是受益方?
站在零和博弈的視角,一方利益受損,另一方必然受益。從資金方和場景方的二元對立視角來看,場景方受到限制,作為資金方的銀行似乎成了大贏家。但如果從生態發展的視角來看,則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談不上你受損、我受益。
所以,短期內來看,整個產業鏈都需要面對政策調整帶來的壓力:場景方的資金撬動能力受到限制,銀行的聯合貸款余額萎縮。作為一種反饋源,壓力還會引發產業鏈各方做出調整和應對,在中長期內重塑各方話語權格局。
具體來看,新規落地后,大的流量方很難再以聯合貸款的名義獨占產品“冠名權”,出資銀行也不再僅僅是隱藏在產品背后的資金方,有望更高效地實現用戶轉化。這也決定了,大流量方的話語權不斷下降,大中型銀行仍將是消費金融的主角(詳見《開放銀行走入死胡同?》)。但對于大量的中小銀行來講,在消費金融市場中可能會更加邊緣化。
聯合貸款萎縮后,借款需求要么回到銀行自有場景,要么回歸助貸渠道,無論哪一個,借款人看中的都是銀行產品的市場影響力、用戶口碑和貸款利率。而中小銀行的貸款產品,恰恰缺乏市場影響力,談不上用戶口碑,利率也不占優。
在之前的市場格局下,大量的小銀行可以躲在場景方的背后,依靠聯合貸款快速崛起,消費金融營收占比快速提升。一旦失去了場景方這個屏障,真刀真槍地在全國范圍內拼產品力時,小銀行并不是大銀行的對手。最終的結果必然是大中型銀行截獲了流量,小銀行失去了在全國市場博弈的機會。
所以,銀行業內部會迎來更大的洗牌。
當然,小銀行的定位本來也是區域市場,若能回歸初心,立足區域,聚焦特色、做出特色,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誰是下一個?
在濾鏡效應加持下,市場普遍期待誰是下一個“被強監管”的對象。其實,這也是一種誤解,當前互聯網金融風險整治已接近尾聲,強監管并非剛剛開始,而是即將結束了。也就是說,過去幾年這種密集出臺監管政策的階段應該已經過去了。
回顧過往不難發現,第三方支付、互聯網理財、個人征信、高息現金貸先后被納入監管,持牌機構的消費貸款只是最后一環。隨著互聯網消費貸款監管框架的形成,國內這一輪針對新金融的監管體系初步成型了,意味著未來幾年內,監管重心將回歸到政策落地與執行上來,不會再密集地出臺新規了。
實際上,如果把眼光從金融領域抽離,不難發現整個宏觀層面的大方向仍然是開放與創新,強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的發展思路。數字經濟的深化發展、雙循環格局的逐步形成以及對改革創新的迫切需求等,都對金融機構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帶來了新的創新發展機遇。這些,離不開金融科技巨頭的深度參與。
同時,持續提升中國金融科技的國際競爭力,很大程度上仍要依賴金融科技公司的創新引領,這一點,短期內也不會改變。
所以,對于強監管的影響,不必過度憂慮。監管與創新,從來都是你追我趕、動態平衡。既然是動態平衡,就不會靜止在一點,隨著當前對新金融的監管達到初步平衡,新一輪創新驅動的不平衡就已經開始了。
近日,央行發布《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20》,再次強調要打造包容審慎的創新監管機制,“劃定剛性底線”、“設置柔性邊界”、“預留創新空間”三原則并重。通俗理解,只要不挑戰風險底線,對創新依舊是鼓勵的。
對金融科技公司和金融機構而言,仍然可以也應該著眼于創新發展,把握有想象力的未來,而不必糾結已逝去的“美好”。
未來的機會是層出不窮的
濾鏡效應下,市場尤其擔心金融科技巨頭的發展空間。其實,不要把巨頭想象得太脆弱,政策重在拉平不同牌照間的監管套利問題,核心是一視同仁、公平對待各類主體。
面對更強的監管約束,無論如何,巨頭應對起來都更從容。這兩年的集中整治,以提高準入門檻為核心特征,很多中小機構因無法達到準入要求被迫退出,失去了持續經營的能力,這才是最大的風險。相比之下,巨頭遭受的只是業務波動,沒有也不會傷筋動骨。
金融發展呈周期波動,撐過波谷,就能受益于下一個波峰。只要能持續經營,業務根基還在,要相信未來的機會是層出不窮的。
(本文作者介紹:蘇寧金融研究院副院長,碩士生導師。)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