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蔣光祥
對支付場景革命帶來的變化,我們早已逐步習慣。中國移動支付市場,目前用戶量和交易規模均為世界第一。以移動支付為代表的數字金融的蓬勃發展,包括了概念、界面、組織以及技術創新在內的金融服務創新,甚至成為喚醒占國土面積超一半的中西部區域發展潛力的最強音。但是,對于移動支付的局限性,大部分人可能知之甚少。支付機構由于賬戶功能不全(無法存取現、對公服務能力弱、跨境支付未全面開放)、限額較低(每年20萬限額,單筆也有限額)、其他市場尚未成熟(如在發達國家仍是銀行卡為主)等原因,導致目前移動支付除了境內零售支付以外的其他領域,鮮有發展。相較銀行,更是存在多方面局限性。雖然支付與銀行存在競合關系,但總體上以銀行的補充來定義自我,會顯得更有自知之明。
此外,眾所周知在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時期,第三方支付業務與P2P網絡貸款、眾籌等業務相比雖然風險極低,但仍然被一并納入整治范圍,目前針對支付機構的嚴監管已經常態化,所有業務必須通過銀聯和網聯的轉接來完成,并且原本存在銀行處的客戶備付金100%集中存管至人民銀行指定的賬戶,利息已基本取消,這讓不少支付機構一下子失去了盈利的半壁江山,生存可能都成了問題。由于支付機構必須承擔向銀行繳納約0.1%的剛性渠道成本,在提現與歸還信用卡等環節上,微信支付率先向用戶收費,支付寶目前給予用戶一定免費轉賬限額,超出限額部分再收費或者用積分抵扣。但數據顯示,自支付寶和微信開始收費后,用戶黏性和交易量明顯受到影響,很多用戶被“倒逼”回銀行APP或者官網來完成轉賬。
盡管如此,越來越多“增量玩家”進入支付行業,“存量玩家”不斷重視支付業務,例如銀聯云閃付作為國家隊,發展已有燎原之勢。京東、美團、字節跳動、滴滴等平臺公司,都已成立相關支付業務團隊。這說明當前支付市場,盡管還存在諸多不足和掣肘,卻已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在這一領域,當前活躍著支付寶、財付通、銀聯商務等超過200家持牌支付機構,是支付行業高速發展和普惠金融的重要推動力量,有人擔憂支付寶、財付通會形成壟斷或者已經形成壟斷,從而影響整個行業的發展。暫不論判斷一個行業是否存在壟斷的標準是否可以單看市場份額,目前的支付行業入口處并不存在障礙,只要能夠合法持牌。好比在西式快餐市場,你無法指責麥當勞、肯德基搞壟斷,漢堡王、德克士、甚至鄉村基也可以自成一派,自帶擁躉,前提是憑借各自的特色吸引受眾。
當務之急,是想方設法補足中國支付業目前的短板。實事求是地去看,中國的支付業作為短暫領先的“局域網”,國際化水平較弱,難以與Visa、MasterCard和Paypal直接競爭。全球支付市場巨頭基本都被美國所壟斷,前有維薩、萬事達、貝寶,后有臉書幣——Libra。中國現在即使在周邊日韓、東南亞、印度等國的支付市場,拓展也是頗為艱辛,更不用提在歐美與他們直面競爭。一言以蔽之,當前中國支付業的發展已進入攻堅期與深水區,與其被一些不必要的爭論分神,不如百舸爭流,集中精力發展好自己,如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曾經指出的那樣,“必須善于通過改革破除發展面臨的體制機制障礙,激活蟄伏的發展潛能,讓各類市場主體在科技創新和國內國際市場競爭的第一線奮勇拼搏”,在造福國內消費者的同時,早日出海,在國際舞臺上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本文首發于證券時報
(本文作者介紹:公募基金從業,財經專欄作家。)
責任編輯:張譯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