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王永利
在國際收付清算體系方面,中國既要加強CIPS建設與推廣,也要看到僅靠收付清算體系建設抵抗美國金融制裁的作用是有限的。
國家之間經貿往來與金融交易的發展,需要有相互之間的交易清算與配套的運行體系。所以,國際收付清算是為國際經貿往來(主要表現為商品流)與金融交易服務的,國際經貿往來與金融交易服務的存在與發展是國際收付清算體系(主要涉及信息流與資金流)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國際收付清算的發展則是國際經貿往來與金融交易服務成功落地的重要條件,為國際經貿往來與金融交易服務的發展提供重要支持。
最近,有關美國可能將中國香港地區甚至中國內地踢出SWIFT,切斷中國香港地區乃至中國內地與國際清算體系的聯系,從而使中國香港地區與中國內地的國際貿易與金融往來嚴重受阻的說法傳播很廣、影響很大,但其中很多說法并不準確,需要客觀準確地看待國際收付清算體系。
國際收付清算體系的四項基本要素
清算貨幣、清算方式、清算信息、清算賬戶等構成國際收付清算體系的基本因素,國際收付清算體系集約化、專業化、中立化是其發展等必然方向,必須不斷提高相關的信息流與資金流的安全性、便捷性、準確性。
第一項要素,經貿往來或金融交易的計價和清算貨幣。在發生往來關系的兩個國家貨幣不同的情況下,就存在其交易的計價和清算貨幣如何確定的問題。其中,可能選定為其中一國的貨幣,也可以選定為國際上更受歡迎的第三國貨幣。到底選擇哪國貨幣,實際上取決于交易收付相互之間的影響力。
在國際交往不斷發展過程中,各國的貨幣也在不斷進行相互比較和優勝劣汰,最終依據綜合國力與國際影響力形成其在國際收付清算中的地位。綜合國力與國際影響力最強大國家的貨幣就會成為最重要的國際收付清算和儲備貨幣,即國際中心貨幣。
從世界范圍看,實際上國際收付清算和全球流通的貨幣越統一,清算的效率就會越高,成本和風險就會越低。
第二項要素,收付清算方式。一種方式是,直接以計價和清算貨幣進行現金清算。第二種方式是,將貨幣存放在清算機構(如銀行),往來雙方通過其開戶銀行進行記賬清算。
記賬清算的基本做法是:由付款方向其開戶銀行發出付款指令,由其開戶銀行扣減其存款余額并提供扣款證據,同時據以增減收款方開戶銀行的存款并向其發出付款指令;收款方開戶銀行據以扣減付款方開戶銀行的存款并增加收款方的存款,并向收款方發出收款入賬通知。關聯各方可以定期或隨時進行收付款明細與余額核對。如果往來雙方開戶銀行之間沒有相互開戶,則還要通過其共同開戶的銀行實現賬戶之間的聯通(有的可能需要多級賬戶才能聯通),實現款項收付的最終落地。
比較而言,記賬清算實際上是以貨幣所有權的清算(表現為往來雙方債權債務關系變化)替代了貨幣現金的清算,可以大大減少貨幣的鑄造或印制,以及貨幣運送、保管、驗證等方面的成本,可以大大提高收付清算的效率、降低相關的成本,嚴密貨幣流通合規性監控,特別是記賬清算下,所謂的“貨幣流出”,實際上是“貨幣所有權流出”,而不是真正的貨幣流出,會相應增加貨幣所有權流出國的外債,但不會減少其實際的貨幣流通量,因而可以避免在現金清算下,由于貨幣與商品的逆向流通而產生的“貿易失衡必然導致貨幣失衡并進而對經濟社會產生沖擊,甚至引發摩擦”的結果。所以,現在國際間收付清算都采取記賬清算的方式。
第三項要素,收付清算指令的傳遞與處理。記賬清算方式下,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支付指令及其傳遞與處理體系。
支付指令需要包含往來雙方共同接受的語言文字及其描述的開戶銀行相關信息、交易具體種類、計價貨幣、實際金額等核心內容,甚至出于對收付清算速度、安全的不同要求,收付清算指令傳送的具體方式、路徑、費用水平等也可能不同,還需要明確具體的選擇。
隨著經濟金融全球化的發展,國際間經貿往來和金融交易的覆蓋面越來越廣,交易越來越頻繁,如果完全依靠各國之間相互建立收付清算指令傳送和處理的配套設施,那將是非常巨大的投入,而且管理上也將非常復雜,而如果能夠共同建立起國際共享的收付指令傳送體系,并對參與各方實施公平合理的專業化管理,則無疑是最佳選擇。
而要實現收付指令傳送與處理的集約化、專業化,就必須對指令的種類、內容、格式等實現標準化、統一化、獨立化管理。這樣,就會形成國際收付清算體系相對獨立的信息流處理體系。
第四項要素,資金清算賬戶體系的建立與有效運行。記賬清算方式下,必須真正實現資金所有權通過清算機構(開戶銀行)從付款方向收款方的轉移才能最終完成,這些資金賬戶以及相互之間的資金轉賬清算體系,才是國際收付清算體系的核心,注重解決國際往來的資金流問題。
國際收付清算除涉及到收付款雙方的開戶銀行外,還涉及到其開戶銀行相互之間是否開立賬戶,以實現賬戶之間的相互聯通。但如果所有銀行都要直接互開賬戶的話,全國以及全球的賬戶數量將會非常大,管理起來也將非常復雜。所以最佳選擇依然是集約化、專業化,即在一國內部,建立清算中心體系,所有銀行(清算機構)都在清算中心所在機構開戶,相互之間發生資金往來需要清算時,直接通過清算中心舉行就行。國際上,如果也能建立起全球清算總中心,各國清算中心都在清算總中心開戶,并建立起公平合理的專業化管理體制,將是全球收付清算體系最為理想的模式。
由于種種原因,現在還沒有建立起全球統一的收付清算總中心,現實的選擇是按照國際收付清算實際使用的貨幣進行分類,各種貨幣都以貨幣發行國的清算中心作為分類中心,參與國際收付清算的銀行,都要按其使用的貨幣,在貨幣發行國的清算中心或中心成員行開立賬戶。
由于各國國內清算與國際清算的要求,包括運行時間、電文標準(是否與國際接軌)、使用的語言文字、安全保護與金融監管等存在很大不同,所以世界各國一般都會將國內清算體系(如美國央行主導的支付系統Fedwire)與涉及該國的國際清算體系(如美國私營支付清算系統CHIPS)分別建設與管理,并保持相互之間的連接與風險防火墻機制。
SWIFT并非完全受美國控制
SWIFT(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s——環球銀行間金融電訊協會),首先由6家歐洲的國際銀行發起,并首批由來自美國、加拿大和歐洲的15個國家239家銀行參與,于1973年5月按照比利時法律登記注冊宣布成立,總部設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
現在會員單位已經從銀行擴展到其他金融機構、金融交易所以及大型企業集團等,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會員單位超過1.1萬家。其中,中國銀行于1983年加入SWIFT,成為其第1034家會員。之后,越來越多的中國機構加入,中國成為SWIFT越來越重要的業務來源,得到越來越高的重視。
為支持全球支付持續運行,SWIFT在荷蘭阿姆斯特丹(主要覆蓋歐非)、美國紐約(主要覆蓋美洲)、中國香港地區(主要覆蓋亞太)分別設立信息(電訊)交換中心(Swifting Center),形成覆蓋全球的、每8小時左右一個交換中心相互連接、24小時連續運行的金融電訊網絡體系,為會員單位從事跨境收付清算業務提供快捷、準確、優良的電文傳送與轉換服務。
SWIFT是一個國際金融電訊協會,首先要形成標準統一的電文格式(包括數百種金融交易專門的電文格式),以及會員單位的身份標識體系(如“中國銀行北京分行”的識別代碼為BKCHCNBJ300,其中包括:銀行名稱專用代碼——中國銀行BKCH、所屬國家代碼——中國CN、所在城市或地區代碼——北京BJ、經辦機構代碼——北京分行300)。同時,必須建立與所有會員單位及其所在國清算中心相互連接的通訊網絡體系,以及電文傳送和處理、信息或數據存儲與核查等配套的基礎設施,并確保其便捷高效與安全可靠。
SWIFT是一個非官方的協會組織,董事會為最高權力機構。董事會的組成,除最初的成員國美國、比利時、法國、德國、英國、瑞士各有兩個董事席位外,其他國家最多一個董事席位,主要按照成員所在國的業務規模及其影響力分配和增加新的名額。在亞太地區,除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以及中國香港地區外,2012年新增加中國內地一名董事,本人則代表中國銀行成為中國內地首任SWIFT董事。日常經營管理由CEO領導執行部門負責,并處于董事會的監督之下。長期以來,其董事長基本上都是由美國會員單位的代表擔任,CEO則基本上由歐洲人擔任。
經過幾十年的不斷完善和努力拓展,SWIFT已經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國際收付電訊傳送與交換處理體系,成為最重要的國際收付清算體系的基礎設施(信息通道),對支持國際收付清算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必須明確,SWIFT只是國際收付體系中的電訊通道(重要的基礎設施),并不涉及會員單位真正的資金賬戶,并不是國際收付清算體系的全部。SWIFT還必須與各國的資金賬戶清算體系連接,真正將資金從付款方賬戶轉到收款方賬戶,才能完成國際收付清算,才能形成完整的國際收付清算體系。比如,在美國,SWIFT還需要與紐約清算所銀行同業國際支付清算體系CHIPS連接,CHIPS則與SWIFT的美國成員單位的國際收支賬戶相連接。CHIPS與SWIFT的美國成員單位還要與美聯儲主導的美元大額支付系統Fedwire相連接,以實行美元資金與CHIPS的交互并接受美聯儲的監管。在中國,SWIFT同樣要與中國的人民幣國際收付清算體系CIPS連接,CIPS與SWIFT的中國會員單位還要與央行主導的大額支付系統CNAPS連接。
SWIFT設立的初衷,是成為一個不受任何政治影響和政府干預,為最廣泛的國際收付參與者提供專業電訊服務的中立組織,充分保護會員單位的商業秘密,并且基本上一直保持到2001年美國“9.11”恐怖襲擊之前。但由于SWIFT在國際收付清算體系中獨特的信息通道作用,它也很難擺脫日益強化的金融監管。“9.11”爆發后,美國根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案》啟動“恐怖分子資金追蹤計劃”(Terrorist Finance Tracking Program,TFTP),授權美國財政部追蹤并凍結恐怖分子的資金流動,并迫使SWIFT予以協助,停止對被列入制裁對象的個人、企業、金融機構提供服務,并要接受實際執行情況的調查。現在,SWIFT非常重視中立性與合規性的平衡,主要接受十國集團(G10)中央銀行的監督管理,主要遵守聯合國與歐盟的規則,其中比利時國家銀行(NBB)在SWIFT的監督中起主導作用。根據G10央行的決定,除對一些個人、單位實施制裁外,SWIFT先后對朝鮮、伊拉克、伊朗、利比亞、俄羅斯等國金融機構實施制裁,甚至將個別國家所有金融機構予以除名,從而使受制裁國家對外經貿往來與國際金融交易嚴重受阻,經濟社會發展受到嚴重影響。
需要指出的是,SWIFT并不是單純的美元國際收付電文系統,也并非完全受到美國的控制,而是包括十多個主要國家貨幣在內的多幣種電文處理系統,且運行的貨幣仍在不斷擴充,其中也包括港幣和人民幣。當然,美元作為全世界最主要的貿易結算與金融交易貨幣(超過40%的份額)及國際儲備貨幣(超過60%的份額),美元收付清算在SWIFT中占據最重要的地位,美國作為全球美元最重要的供應與管理者,對SWIFT也就具有最重要的影響力,特別是對全球美元交易和收付清算具有最重要的控制力。
各國自建清算體系,效果難達預期
近些年來,實施金融制裁,特別是阻斷被制裁對象的美元國際收付,甚至聯合其盟國,要求SWIFT進行除名等,也成為美國日益重視和強化運用的重要戰略工具。其中,除朝鮮、伊朗等國家外,2014年“烏克蘭危機”爆發后,美國聯合其盟國直接對俄羅斯發動了長達數年的金融制裁,包括凍結或罰沒被制裁對象在美資產、限制俄國某些特殊貿易和金融交易、切斷被制裁對象美元使用渠道(如限制使用SWIFT)、限制其他金融機構與被制裁對象進行金融交易等,對俄羅斯產生了重要影響。違反禁令的金融機構等組織將受到美國的嚴厲處罰,包括巨額罰款,乃至吊銷執照,被納入制裁名單,甚至被追究刑事責任等。
這日益表現出美國的“美元(金融)霸權主義”傾向,也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警惕。
為擺脫被美國束縛或制裁的被動處境,有效保護本國利益,不少國家都嘗試建立自己主導的新的國際收付清算體系。如俄羅斯從2014年即開始啟動本國的金融信息交換系統建設;歐盟為維持與伊朗之間符合歐盟法律的貿易往來,也在嘗試推動自己的“貿易往來支持工具”(簡稱INSTEX);新加坡也在積極嘗試運用區塊鏈技術建設新的國際收付清算系統等。但到目前為止,這些嘗試還遠不能與SWIFT相提并論。
實際上,各個國家都要建立一套自己主導的類似SWIFT的收付電訊傳送和處理體系,投入極大,是非常困難的。從全球整體看也是非常不經濟的。其實,各個國家能夠直接主導的,是本國貨幣為主的資金清算體系,而不是SWIFT。即使是美國,要對其他國家的個人、企業、金融機構等實施金融制裁,也主要是從其本國金融機構(包括外國在美金融機構)開始,主要是對美元收付進行控制。然后才是動員其盟國參與聯合實施制裁。最后才是影響聯合國組織或SWIFT組織全面實施制裁。
同時要看到,國際收付清算體系是為國際經濟往來服務的,金融制裁是建立在經濟制裁基礎之上的。美國要對其他國實施金融制裁,前提一定是美國先宣布對該國實施經濟制裁,控制與該國的經貿往來和金融交易等。如果美國切斷與另一國家的經濟往來,兩國之間的收付清算自然也就不復存在。如果美國不能徹底切斷與一個國家的經貿往來和金融交易,也就不可能完全切斷與這個國家的美元收付清算,也不可能完全切斷SWIFT與這個國家的聯系。美國單方面實施金融制裁,只能是主要對美元的收付進行,除非美國聯合其盟國共同進行金融制裁,才有可能連同其盟國貨幣的收付一同進行,甚至可能切斷SWIFT的服務。
在這種情況下,設想在SWIFT之外重新建立一套新的國際收付清算體系,如果沒有新的技術和創新,不能在效率、成本、風控等方面明顯超越SWIFT,其實是很難的。所以,即使中國從2015年就正式推出人民幣跨境支付清算系統CIPS,并不斷擴大和完善與境外人民幣清算行的網絡直聯,但CIPS基本上類似紐約清算所銀行同業支付系統CHIPS,主要是人民幣的跨境清算,也要與人民幣大額支付系統CNAPS(類似于美國的Fedwire)相互聯通,但在跨境電文傳送與處理方面,目前仍主要依賴SWIFT體系,總體上并不能完全獨立于SWIFT體系。
可見,離開綜合國力與國際影響力的增強,單獨依靠建立以本國貨幣為主的新的國際收付清算體系來抵抗美國的金融制裁,實際效果是很難達到預期的。
中國應冷靜應對國際形勢的深刻變化
從中國香港地區的情況看,美國可能因中國香港地區實施國家安全法而對一些個人、企業等實施金融制裁,主要是限制其通過SWIFT進行美元資金收付,但要將整個中國香港地區完全踢出SWIFT,則是非常復雜而敏感的,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中國香港地區目前屬于亞洲最重要的轉口貿易與國際金融中心,美國在港擁有巨大的經貿與金融利益,將中國香港地區踢出SWIFT,不僅中資機構和中國香港地區會受到影響,所有在中國香港地區的國際機構(包括美國的機構)都將受到嚴重影響。而這也必然會遭到中國的堅決抵制。
從中國的情況看,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全世界最重要的制造業基地和最大的貨物進出口貿易國,全球最大的外匯儲備國,擁有成長潛力巨大的國內市場,并且還在進一步擴大包括金融領域在內的對外開放。因此,美國要完全切斷與中國的經濟往來或實施全面封鎖是非常難以實現的,這將意味著全面開啟“新冷戰”,將推動中美脫鉤和世界分裂,將對全球貿易與經濟發展帶來嚴重沖擊,將使美元的全球需求量和影響力深受影響,將推動新的國際聯盟和國際收付清算體系的建立并與美國主導的體系抗衡,將對世界和平帶來極大威脅,美國可能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現在,世界格局深刻變化,美國一極獨大、大量從全球聚集財富支撐其本國高福利社會制度的獨特優勢已經明顯弱化,跟不上世界多極化發展大勢,中產階級嚴重萎縮,社會結構正在分化,經濟社會發展面臨巨大挑戰,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更是帶來巨大沖擊。面對即將到來的總統選舉,政客們更是急不可耐地對外轉嫁矛盾。而中國更適應互聯網新時代發展要求,仍處于發展上升期,世界格局深刻變化總體上更有利于中國。所以,中國不能因為美國一系列打壓行動就驚慌失措,而要保持定力、冷靜應對。
面對國際形勢的深刻變化,中國要堅定推動改革開放,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切實增強綜合國力與國際影響力(包括人民幣與中國金融的國際影響力);要堅持與他國平等互利,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爭取國際社會更多的信任和支持。同時,要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可能激化國際矛盾、對美國可能完全失去理智引發極端惡劣情況做好充分應對準備。
在國際收付清算體系方面,既要加強CIPS建設與推廣,也要看到僅靠收付清算體系建設抵抗美國金融制裁的作用是有限的,還需要加強與SWIFT及其成員組織的溝通配合,共同抵制單一國家的霸權行為,也要積極探索運用包括區塊鏈加密技術在內的信息科技與網絡技術,加快數字貨幣研發及其配套運行體系建設,推動全新的國際收付清算體系發展。
(本文作者介紹:前中國銀行副行長)
責任編輯:王進和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