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領袖丨楊斌
近日,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領導力研究中心主任楊斌教授新譯作品《教導》已上市,本篇摘錄了書中楊斌教授的精彩序言,與讀者共勉。
我以往在給高管項目教授領導與團隊課程時,設計了一堂課是來到籃球場上進行的。并不是真的打一場球,雖然我心里很想那樣。我們—一我是教授,還有二三十位學員—是要復原和體會很多賽場上的行為,邊解析,邊練習。一步一步地,就像慢動作,定格。
比如,你漂亮地進了一個球之后該做什么?
同伴進了球后呢?
發現問題怎么提醒同伴才到位?
同伴出現失誤了呢?
你發生失誤了呢?
同伴被人搶斷下了快攻得分后呢?
同伴走上罰球線時,同伴被對手撞倒在地時,同伴急了沖你嚷嚷時,隊伍遇上不公平的判罰時,同伴犯規次數過多產生防守顧慮后,你該怎么辦?
怎么登場亮相,以及怎么離場答謝?
甚至,怎么看待觀眾的支持與反對,以及所謂專家對你們的表現“自認為內行”的點評?
諸如此類,還有許多。
參加的都是些中高層經理,或企業家,或干部有的并不熟悉球賽、運動,甚至是第一次進到一塊正規場地中來——我們也借助一些比賽錄像,理解反敗為勝的一絲可能,體味錯失勝局的比痛更痛。也有的以為自己很懂體育、輸贏,口若懸河,我們也試著幫助他們把自己的目光從得分的漂亮動作和計分牌上移開,把自己從明星隊員的代入幻想中解脫出來。
一連串的反思與練習下來,各有各的體味,動作和身體也許仍然生硬,但思路卻因此而打得很開。不僅是重新認識競技和體育,也看到了從體育運動中學習組織與領導力的些許妙處。電話里家人關心地問起比分,聽到是這些內容不禁有些一頭霧水:這是要干嗎?而參加的學員中不止有一個跟我說:
“今生再看比賽,眼光從此不同。”
有時候,我們回到教室,還會聚焦于參與其中的些角色。比如工兵型球員,比如第六人,比如關鍵時刻的奇兵,比如“老”隊員,比如更衣室領袖,也比如你下場休息時遞過來毛巾的同伴和伸手拉起對手的那個球員,等等。
教練,是經常會被提到的一個角色。
坦率地說,在討論中,凸顯出大家對“教練”這個角色的真實工作與本質的理解太窄、太少。
于是,我就要放個片子給大家看—別以為我會占用課堂時間。課后觀影前我會提幾個問題供大家帶著去看,其中之一就是:什么才是一個好教練?舉出十個細節來。
而我,常用“偉大”來形容教練這個角色。教練不僅是影響著勝負,決定著球隊和球員的命運(不只是個賽季的命運,很多時候是一生的命運);不僅是比賽時你看到的那個場邊的指揮者,更是要選擇隊員、組織陣容、勾勒愿景、激發斗志、設計戰略、創新打法、調控全年節奏、發覺微小異動、操持枯燥日常、互通球迷聲氣、打造球隊文化、作育隊中靈魂、化解人際矛盾直面無端壓力……
教練偉大,超越輸嬴。
偉大教練,選材育人、塑造團隊、孕育傳奇、鼓舞民心,團結民族。
我篤信管理者們能夠從好教練的理念與行動中學到很多,特別是能夠加強針對性反省的話。我也常把好教練的真實心得送給當教師的同事,因為很多教導之道立人達人之道,樂群立群之道,相通而極富啟發性
比如,好教練有一種 tough love(苛愛),懂得合適的方式、時機、尺度來拉伸( stretch)隊員的能力、品格使他們得到發展。
好教練懂得 read people to lead people(知人善任),讓不同的隊員發揮他們獨特的貢獻,而不打算標準化每個人。
好教練并不一定于出身最優秀的隊員,但對emotions and relations matter(重情情重)的隊員富有同理心,常常能夠以共情共識的方式讓隊員不僅覺得有理有力,更覺得有情有義。
好教練會讓隊員覺得自己是一片天,不是籠罩在他們上空決定著陰晴的老天,而是讓隊員能夠盡情成長、盡力發揮的自由的天。
我也多次不厭其煩(也不怕別人厭煩)地推薦那幾部體育電影給剛剛進入教師崗位的同事,包括《死亡詩社》。
雪莉老師自打張羅起體育產業發展研究中心后,就直很積極地在出書傳經,引智興風。我算是這套叢書的忠實讀者,每讀都有收獲,也常反饋意見。于是,她便攛掇我也上手參與,于是,花了很久才有了您翻開的這本《教導》。也特別感謝中國籃球協會和姚明主席給了我一次寶貴的機會,給中國各大俱樂部的主教練們專門做了一次“教練的組織與領導之道”的專題分享,聽取了身經百戰的教練們的真知灼見,他們尤其表達了對于《教導》一書中文版的期待,也更進一步激發了我的動力。
帶著問題,向先進學習會有很大價值,畢跟體育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體育產業真的是小荷才露、方興未艾,但也充滿生機,未來不可限量。怎么思考這個未來呢?我常想起貢布里希所說的“實際上沒有藝術這種東西,只有藝術家( artists)而已”。這句話有它的語境和深意,譯成中文時,我想,對 artist這個詞的恰當理解也很重要。中文里頭,成為“家”是個大事體。運動家( sportsman),那得是個人物才行。其實,不是,也不該。
實際上沒有高不可攀的體育這種東西,實際上也沒有運動家這回事,只有運動起來的你我而已。
運動是人人的事兒,體育是天天的事兒,沒有門檻,不為贏輸,各自表達,總在進步。
而同樣的,教練實際上也是每人每天的事兒。即使僅僅考慮與體育、運動有關的狹義教練,我們也缺至少百萬個。工作之余去教練自己的孩子、孩子的伙伴等小學、中學、大學在體育課程之外的各種運動、比試都需要教練,都需要好教練。而倘若考慮更寬廣的領域(人生就是一幕幕的練習與上場,配合與得分,季復一季,代復一代)中的教練角色,行 coaching之責,興coaching之義,則恐怕好教練的需要就更為廣泛,何止百萬,真就是人人!
說回到作者,體育史中的傳奇人物伍登教練,關于他的金字塔,大家可以在先不搜索不劇透的情況下閱讀學習。對年輕的中國讀者來說,他的傳奇已經久遠今人未必了解,這樣反而有種平視的好處。我并不否認籃球迷、體育愛好者會有特殊的閱讀愉悅,但這本書是寫給遠遠更大范圍的讀者的。
甚至,不只體育,還有人生。
《教導》作為伍登教練的心法與真經,體育故事、教練方法論都不過是個敘述載體,字里行間分享出來的卻是跨越所有行業、不同時代的人生至味。
在戰勝、征服、控制與第一被當作偉大的世界上,“竭盡全力,達己最佳而感到自足,由此得至內心平靜,謂之成功”—伍登教練的這種成功觀乃至人生觀,值得每個人深思自問。
人,首先是自己的教練。
伍登說的,他都做了。你讀過后,動起來嗎?
加油!
一起
和自己賽跑的人!
(本文作者介紹: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領導力研究中心主任)
責任編輯:張緣成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