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領袖丨沈建光(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數科首席經濟學家 、研究院院長)
為什么中美貿易戰下,大家都說產業鏈轉移,但中國為什么產業反而增加?很重要的原因,我分析了投入的公司大部分是跟中國內部市場相關的,基本都是沖著中國內需市場。今年中國零售業要超過美國,成為第一大零售國。
我分享兩個觀點:
一是產業鏈會不會轉移?大的方向是中國肯定還是會在全球產業鏈當中占據非常重要的一環,就現在奠定的基礎,中國現在就是全球產業鏈的中心,是最重要的一環,是最后的一個生產基地。而且中國巨大的國內市場也是會使這樣一個產業基地的作用不會得到削弱,因為全球跨國公司必須要在中國有生產基地,當然在中國有生產基地對它們是有利的。
我們也研究了全球直接投資,2016-2019全球跨國公司FDI都是非常疲軟的,特別是2017年、2018年在全球投到美國和歐洲的直接投資兩年平均下降20%-30%,但是唯獨投到中國沒有下降,雖然增長不像以前。去年中美貿易戰情況下,全球投資中國的金額還在增加,這其實就是最后的結果。不管中美貿易戰也好,產業鏈轉移也好,全球新的FDI投到各個國家是上升還是下降?只有中國在大國中保持上升的態勢。
為什么中美貿易戰下,大家都說產業鏈轉移,但中國為什么產業反而增加?很重要的原因,我分析了投入的公司大部分是跟中國內部市場相關的,基本都是沖著中國內需市場。今年中國零售業要超過美國,成為第一大零售國,我的文章還在《華盛頓郵報》頭版登過。
我非常同意報告中的一點,其實我們能不能維持產業鏈當中的地位很大一塊取決于自己,FDI能不能來,產業鏈會不會轉移,我們能不能更多吸引外國投資,一個政策取決于我們自己,就是對外資進入的限制。
我仔細看了所有投資中國的大的項目,為什么過去兩年直接投資在全球下降幅度很大,而在中國上升呢?總書記博鰲論壇發言取消了外資汽車企業在中國的投資限額,從50%上升到100%。剛宣布,特斯拉就宣布投資500億人民幣進來。也取消了石油制品,煉油在中國投資比例的限制,從50%上升到100%。世界三大石油公司雪弗龍、殼牌、巴斯夫相繼在中國各投資100億美元,3家300億。我們只要維持開放的形態,海外公司還是把中國作為重要的一環,因為中國畢竟是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市場。所以從這點來看,我們沒必要很悲觀,這是取決于自己。
但是有一點還是很值得關注的,就是貿易戰對中國產業鏈的影響,特別對出口行業已經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我們做了非常仔細的研究,中國各種不同的商品在美國市場上的份額,這個能拿出的結果就是數據,結果非常明顯。從2015年-2017年,貿易戰前中國總體占美國市場份額是上升的,出口美國的商品占所有美國進口商品中的份額是上升的。特別是高科技產品,上升明顯,勞動密集型產品已經在下降了。全球產業鏈根據市場的經濟規律,中國勞動力成本提高,勞動密集型產品競爭力下行,產業鏈轉移就已經在發生了,特別是紡織品、玩具、鞋類。2015年開始是東南亞取代了中國,東南亞勞動密集型產品在美國市場上取代中國產品。中國份額雖然還是很高,但是比以前低了。中國在高科技產品上在美國產業鏈中的比重是上升的,說明海外的產業鏈高端的部分向中國轉移。
但是再看2017年-2019年,自然的經濟規律已經被美國關稅政策打亂了,中國出口美國15大主要產品有14項比重都下降了,不管勞動密集型還是資本密集型,還是技術密集型,在美國市場上清一色下降。這說明關稅影響對我們出口美國造成實質性的影響,這當中肯定會有一些企業要轉移,不能從中國出口,或者覺得關稅成本太高。從這個趨勢來看,全球產業鏈開始移出中國,特別是從美國出口情況來看,這種現象已經在發生了。一方面我們有巨大市場,還是可以吸引很多海外投資在中國設廠,但是主要銷售對中國市場,如果貿易戰不停止的話,基本上把中國作為出口基地的產業會受到越來越大的負面影響,這方面確實我們要提前考慮。
關于中國在全球價值鏈、產業鏈當中的地位和位置,我補充兩點:
一是我們觀察到中國內需市場的吸引力還是非常大的,只要我們能開放。中國現在還有一些領域對外資有限制,我們逐漸開放過去限制的領域,比如汽車、石化行業,外資限制一放開就馬上看到外資的響應,他們把很多產業鏈搬到中國來,因為中國有巨大的內需市場,我們自己還是有開放空間可以做。這就是我們的基本面,要保住,其實還是有機會擴大,這對吸引外資,包括開放政策是非常關鍵的。
二是跟我工作有關的,就是數字科技,數字經濟的發展。京東叫數字科技企業,發現中國在這方面已經是世界走在領先地位的。如果是美國的制裁增加了全球企業在中國生產的成本,美國只不過一個國家,即使貿易戰情況下,中國對東盟的出口還是增長不錯的,對“一帶一路”國家,甚至對歐洲,比如現在中歐鐵路通道最近表現都不錯。在美國之外,全球還是有很多領域中國可以提高競爭力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環就是數字科技的廣泛使用。這個可以大大降低傳統企業生產的成本,這當中包括信息化、智能化、應用大數據的手段,很多可以重構產業鏈,把國內產業鏈變得更有競爭力,這是很關鍵的。而且這塊兒的技術,包括5G的技術,中國已經在全世界領先,這種情況下,美國要打壓也是非常困難的,對華為打壓也是無所不用其及,但是還是沒辦法達到目的。其它領域我們要多一點技術科技,國家在新基建的投入也是非常重要的,新基建就是數字基建。
例:中國過去在數字基建,在高鐵各方面投資,我們現在疫情期間,京東送貨12小時沒有改變,還是需要下單,12小時全國大部分地方可以送到。但是在歐美,疫情期間,世界最大的電商公司亞馬遜,特別在亞洲,限制居民購買,只能購買像食品這些的品類。而且時間拖到四五天,甚至一個星期以上才能送貨。中國在數字經濟領域的投資和發展,使我們在這次對抗疫情當中也大大提高了疫情抗擊能力,但同時也反映了中國在產業鏈的生產、物流方面的效率之高,這確實已經達到世界最先進水平。我們繼續鞏固這方面的成果的話,最終全球跨國公司的選擇還是要看在你這邊能不能賺到錢,能不能提高效率。但是我們在數字基礎設施上已經世界領先,如果繼續加大領先的步伐,繼續投入AI等等新一代的技術,使我們的傳統產業都能進行數字化改造的話,我們的競爭力可以不斷提高,這也是對抗逆全球化,甚至美國要把產業鏈轉出中國的一個重要的對抗手段或者是我們的解決之道。
(本文作者介紹:經濟學博士,現任京東數科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
責任編輯:張緣成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