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劉元春
4月的宏觀經濟數據充分表明,在黨中央的領導下,統籌協調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發展都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復工復產在行政力量的推動下基本完成,宏觀經濟快速恢復,經濟循環開始加速。中國經濟開始從“行政性復工復產階段”向“市場循環常態化階段”邁進,中國經濟迎來了關鍵的“破冰時刻”。在外部沖擊即將全面顯化之際,全面啟動需求擴張以推動經濟市場化循環、穩住中國經濟內部循環的基本盤變得越來越緊迫。
一、復工復產在全產業鏈、全區域行政性推動下取得供給側明顯的復蘇,但需求缺口卻明顯擴大。
4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9%,較4月提升5個部分點,服務業生產指數-4.5%,回升4.6個百分點,按照供給側數據測算對應4月份的GDP增速為-1.3%左右,較1季度的-6.8%收窄了5.5個百分點,預示著5月份有望由副轉正。但是需求側的復蘇力度卻較為緩慢,-7.5%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3%的固定資產投資以及8.2%的出口增速,所對應的GDP增速在-3%到-4%左右的區間,雖然較1季度有十分明顯的收窄,但與供給側回復的缺口達到1.7到2.7個百分點。
二、價格參數持續回落進一步說明有效需求不足問題已經快速顯化,并成為復工復產的最大阻礙。
CPI和PPI4月較3月分別下滑了1個百分點和1.6個百分點,代表總供給與總需求狀況的核心CPI4月僅為1.1%,比3月下滑0.1個百分點,GDP平減指數4月為開始接近于0,較3月下滑了1.4個百分點。這些參數都表明總需求不足的問題已經顯化并將進一步惡化。這將導致我們在復工復產之后沒有足夠的需求和訂單,從而導致復工復產出現二次停工停產。PPI持續3個月負增長表明新一輪工業蕭條已經出現出現,PPI環比負增長和同比負增長及其進一步擴大必將使復工復產的企業面臨持續的虧損甚至破產,有效需求不足和訂單的大幅度下降已經成為復工復產企業最大的壓力。
三、復工復產率與達產率的分化說明復工復產面臨瓶頸性約束,行政性推動已基本完成其使命,市場需求大推動是經濟循環常態化的關鍵。
兩個參數分化值得注意:一是4月的大企業復工復產已經基本完成,但中小企業的復工復產率卻較為低迷;二是復工復產率總體較高但達產率卻十分低迷。到4月25日規模以上工業還有15%達產率不足50%,規模以上服務業還有30%企業達產率不足50%,有資質的建筑業40%企業達產率不足50%。這些數據說明,復工復產的行政化推動已經達到極致,復工復產率提升速度的下滑以及達產率的低迷說明復工復產面臨明顯的瓶頸約束,有效需求不足是復產率和達產率進一步提升的核心障礙,中國經濟在完成行政化復工復產開始步入到經濟循環市場化加速的破冰時刻,需求刺擊的大推動十分重要。如果任由復工率與達產率長期分化,復工復產企業受到的成本沖擊將越來越大,宏觀經濟的供給損失也將進一步加大。目前是穩定內部經濟循環的窗口期。
四、外部環境對于中國生產體系的沖擊還沒有顯化,全球經濟同步的深度下滑、全球貿易的深度收縮、全球供應鏈的重構以及“去中國化”的抬頭將使中國經濟 2-3 季度面臨的壓力全面上揚,超越我們的預期。提前穩住內部經濟循環基本盤是應對外部沖擊和大國競爭的核心基礎。
3月和4月出口參數和外資參數的超預期反轉并不代表中國外部環境的改善,只說明世界疫情與世界經濟下滑對于外需的沖擊有一定的時滯。4月出口訂單指數僅為33.5%,比4月下滑了12.9個百分點。全球PMI出口訂單指數在3月也下滑到41.5%,按照WTO的預測和聯合國貿發會的預測世界貿易將在2-3季度下滑20-30%,這種深度下滑必將導致世界工廠的中國將受到更為嚴重的沖擊。在目前逆全球、去中國化、圍剿中國等多重因素疊加的關鍵時期,如何應對這種超級必須要有思想和行動準備。在各種戰略準備中,提前恢復中國經濟運行的基本盤,不斷鞏固住內部產業鏈、價值鏈的競爭力和完整性和暢通性是我們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因此,在外部貿易、外部投資摩擦高峰期沒有到來之前,全面擴充內部需求,快速促進市場循環的常態化,是當前窗口期的必然之舉。如果在外部超級沖擊爆發之后才采取內部對沖政策,必將導致內部基本盤和外部基本盤都無法穩住,必將措施我們目前獲得的寶貴窗口期。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