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管清友
宏觀思路發生了重大變化
從原來的“六穩”到“六保”,這實際上意味著宏觀管理思路發生了一個重要的變化。
“六保”即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
這個基調已經非常明顯了,現在是底線思維。保就業、保民生、保糧食和石油,這都是底線思維。
這些年,大家對過去三輪寬松政策的后遺癥認識也比較清楚。學界基本上沒有人建議搞大基建、大投資。
這次疫情加速了這種宏觀思路的變化。疫情對經濟的沖擊和以往還是不一樣的,它既沖擊到供給端,也沖擊到需求端。過去我們主要在金融層面防止流動性危機,防止金融危機,再救助流動性。這次是沖擊到了經濟層面。
所以整個操作方式應該有一個非常大的轉變。非常時期肯定要采取非常的辦法。
如果流動性資金還是給大機構、大企業,這解決不了根本就業問題。解決就業問題,就需要中小企業能活起來。這需要有一個“牛鼻子”,短期之內抓住主要矛盾。
牛鼻子是什么?就是刺激消費。
各地出臺的復工、復產措施有一定用處,但是說實話,不是特別大,因為這基本上還是撒胡椒面。如果按照傳統的套路,很難有實際的效果。
現在必須把生產端拉起來,也就必須把需求端拉起來,這不是搞基建、修幾條路就能拉動的。
只有啟動消費,生產才能轉起來,企業才能轉起來,整個經濟就循環起來了。
0
2
經濟學界達成共識:刺激消費、啟動內需
這次經濟學界真的有非常大的共識。北大的光華管理學院劉俏院長、北大國發院的姚洋院長說過類似的觀點,我前幾天和復旦經濟學院的張軍院長也說:
下一步中國經濟率先復蘇,必須得走這樣一個路徑。這個事完全可以做,而且馬上可以做。
總體上,這次政策發力的著力點應該放在刺激消費、迅速啟動內需上。
我的建議是:給困難群體直接發錢,給中等收入群體發消費券。
困難群體一定是要發現金的,他愿意存起來就存起來;中產階層要發消費券的,存著也沒用,得讓他把錢花出去。
美國是直接給個人以及企業發錢的,打到戶頭上,真金白銀發下去,有一大部分一定是轉化為消費了。
咱們國家很難做到像美國直接打到戶頭上,北上廣深還可以做到,但遠在云貴山區的不少人可能連賬戶都沒有。比如說消費券的發放,中國發放有它的難處。當然這個基礎在于清楚貧困人口、中等收入群體的規模。
現在我們正好在扶貧攻堅階段,對每個街道、每個弄堂、每個村哪些人是貧困戶,都很清楚。應該說扶貧工作也給這次刺激消費提供了很好的一個微觀基礎。
清楚發放額度之后,公開透明。當然這難免會有一些問題,比如有的干部中飽私囊,這就需要加強監督。
另外,中國的情況和美國不一樣。我們地方政府沒法發債,只能通過平臺公司、企業。
其實這一輪我倒是建議讓地方平臺發債。就是說通過地方的債給轄區內的企業直接發錢,當然這會變相地增加地方的杠桿,但只有地方企業火起來,交稅收后,政府才能運轉起來,那些平臺也才能賺到錢。這個口子其實是可以開的。
0
3
保就業得保中小企業
還有一種方式:直接降息,以及鼓勵商業銀行增加對中小企業的授信額度和時間期限。否則很多企業是熬不過這幾個月的,破產的企業會更多。
現在各級政府肯定得擔當,不能所有的責任都讓企業去承擔。用官方語言講,要踐行“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堅持實事求是以及黨的群眾路線,與民休息、與民讓利、輕徭薄賦。
道理很簡單,不要再“大放水”。
為什么中小企業貸款這么難、這么貴?現在出臺政策的著力點,無非兩條路徑,一種是大水漫灌,一種是滴灌。但是會發現,其實我們現在的政策操作方式,基本上還是大水漫灌。
很多情況是中央銀行放水給金融機構,但金融機構并沒有把錢投放到實體經濟,即便給了實體企業,最后是大機構、大企業拿走了金融資源,千千萬萬個中小企業拿不到。
我們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一直存在中梗阻的問題,國有銀行占金融主導地位。美國銀行是私人企業,競爭很激烈,都爭著給中小企業錢,有一個很好的風險控制機制。相比之下,我們國家還是愿意給更多的國有企業、地方政府放錢,不愿意給中小企業放錢。
實際上,解決就業問題主要靠中小企業,有個“6789”的說法。(編者注:民營企業對我國GDP貢獻率高達60%以上,吸納了70%以上的農村轉移勞動力,提供了80%的城鎮就業崗位,提供了90%的新增就業)政策要做有利于中小企業發展的調整。如果現在不保這些中小企業,經濟微觀細胞死掉了,經濟活力能起來嗎?
千千萬萬的中小企業細胞能夠活下來、壯大,這才能解決就業問題,才能維護社會穩定。
現在不是做不做的問題,是必須得做。保住中小企業,才能保住GDP。保不住中小企業,沒有就業,沒有真實的收入,增加的GDP有什么意義呢?
一言以蔽之,保就業首先得保中小企業;要保中小企業,首先得啟動消費。
0
4
不要貪多,緊緊抓住兩個“牛鼻子”
昨天公布一季度GDP-6.8%,不論是-6.8%、-5%,還是-10%也好,都不會太超預期。
有的經濟學家預測-10%,甚至有人認為負百分之二三十。當然我相信統計局這個數據是比較真實,畢竟這其中存在一定的幸存者偏差問題。也就是統計的都是“舉手”的企業,死掉的企業沒舉手,也沒法納入統計之列,但這不是造假,而是統計的一個特點。以至于很多人感受一些行業的情況比-6.8%要嚴重得多。
大家看到這個數據之后,等于是預期落地,也就卸下了所有的心理包袱,輕裝上陣。
實事求是地公布,實事求是地分析,信息公開透明,大家自然有信心。疫情畢竟也算是個天災。未來公布的政策方向正確、思路得當、舉措得當,那就沒有問題。
中國還有很大的增長潛力和空間,經濟韌性還很大。我們人均GDP水平才1萬美元,和日本3萬多美元、美國4萬美元的差距還很大。我們還存在城鄉差距、地區差距,這些差距是短板,但也是潛力。
補短板,實際上是釋放潛力。而且我們有大量的生產要素管制,市場化改革的空間還是比較大的,比如利率、審批制、新聞媒體等等。這次文件也提到很多此類舉措。
短期抓住刺激消費的牛鼻子,中長期抓住要素市場化改革的牛鼻子。能抓住這兩點就很不錯,不要搞太多,突出重點就好。因為,真正做事情是很難圓滿的。
0
5
“一定要防止出現過度的民粹主義”
現在國內還存在各種情緒。
對外不要樹敵,韜光養晦,別充當老大;國內真正踐行以人為本、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真正給老百姓謀福利,與民讓利、休養生息。
做到這些,沒有什么好悲觀的。
還有一種是盲目的樂觀,這肯定也不行。昨天政治局會議也都講到了這個問題,要客觀地看待風險。過度情緒化、民粹化要不得,中國歷史上吃民粹主義的虧,吃得不少了。
民粹主義是把雙刃劍,玩不好會割到自己的手,現在開始割到了。現在網絡上有些人把世界看成非黑即白,特別是一些底層老百姓,日子還過得苦哈哈,不了解事實,就天天罵美國人。
一定要小心,一定要防止出現這種過度的民粹主義。
0
6
企業先把自己的命保住,再說其他機會
相比1季度GDP,3月、4月環比上肯定是大反彈。同比反彈的話,3月份很難,4月份還得再看看,大概率也比較難。但肯定的是,經濟在慢慢轉好。
最近,大家常說危機中有機會。大量的企業還是別貪心妄想。經濟好的時候都沒抓住機會,經濟這么差,還談抓住機會,真的別難為自己。但是我們有一個觀察,無論是一級市場投資、二級市場投資,還是企業經營確實有機會。
第1,未來不論發生什么,中國有這么大的市場,衣食住行、吃喝玩樂行業是確定的,老齡化也是非常確定的趨勢,這還涉及大量的醫療開支。
第2,由于疫情,人們的整個經濟活動、投資行為、消費行為發生了變化,比如線上化肯定會沖擊很多行業,這里也有很多機會。
還有一些行業需要重新整合、并購重組。我最近看機票,便宜得真嚇人。再這樣持續下去,大量的航空公司基本上要倒掉。
過去經常講,幾乎所有的行業都值得再做一遍。這是基于對中國市場廣度、深度的認識,再做一遍可以做得更好。
現在也是,疫情的沖擊導致產業鏈重構發生變化。敏銳的企業家應該看到幾乎所有的行業都值得重新再做一遍。機會肯定是有的,但對很多行業來說,還是先把自己的命保住,再說其他機會,別這山看著那山高。
結 語
我再概括下對這次政治局會議的解讀,就是輕徭薄賦,休養生息,與民讓利。短期抓住刺激消費的牛鼻子,中長期抓住要素市場化改革的牛鼻子。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最后,送給大家一句話:
現在是很多企業升級、轉型,鳳凰涅槃、蛻變的契機,這取決于你怎么看這個問題。總之,一定要堅定信心!
(本文作者介紹: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