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梁中華 吳嘉璐
在《“虛幻”出的“25萬億”!》專題中,我們詳細測算了今年的基建投資增速,受到資金來源的限制,傳統基建穩增長的力度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從政策方向來看,“新基建”會成為傾斜的重點。那么新基建會有多大規模?能否承擔起穩增長的重任呢?本篇專題我們做了大致測算:新基建增速雖快,但量不夠大,作用不宜太樂觀。
摘要
1、新基建規模有多大?狹義的新基建一般指與高技術產業相關的基礎設施,而更廣義的新基建還包括部分補短板領域。根據我們對PPP項目投向的梳理,以交通、市政建設為代表的傳統基建項目投資額占比在70%以上,仍是基建投資的主力;而狹義新基建的投資額僅占0.5%左右,廣義新基建投資額占比約16%,占比并不高。換算成規模的話,2019年狹義新基建的體量僅在880億左右,且占比相對穩定;廣義新基建規模差不多在2.9萬億,在基建中的占比有所提升。
2、穩增長作用有限。根據我們的測算,今年基建投資有望拉動名義GDP增長1.5個百分點,較前兩年有所改善。其中,狹義新基建僅能拉動0.1個百分點,作用仍然相對有限;而廣義新基建大概能拉動名義GDP增長0.6個百分點,依舊不及傳統基建穩增長的力度。
3、哪些行業受益最多?廣義新基建主要分布在信息技術服務、水利環境、科學技術、房地產和制造業五大類行業。其中房地產和制造業分布較多,主要源于廣義新基建中有很大一部分涉及園區開發和軌道交通。若繼續考慮中間投入行業,廣義新基建對金融業、租賃商務服務業的總產出增長拉動較多,而狹義新基建對信息技術服務業的拉動較明顯。
總結來說,廣義財政的資金來源是主要限制,基建投資增速的回升力度相對有限,依靠強刺激來穩增長的模式很難再現。新基建領域會有更多政策傾斜,增速也有望維持高位,但整體體量不夠大,穩增長的作用不宜高估。老路很難走,唯有深化改革,才是長期方向。
1
新基建規模有多大?
新型基建到底包括哪些領域?2018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了新型基礎設施的概念,指出要“加大制造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同時,會議中還強調要“加大城際交通、物流、市政基礎設施等投資力度”,并“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短板,加強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建設”。
整體來看,狹義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一般指的是與高技術產業相關的基礎設施。如果更廣義地來看,也可以包括軌道交通等部分補短板領域。
從基建構成來看,傳統基建仍是主力,當前新基建的規模還較小。我們以PPP項目的投向為例,以交通、市政建設為代表的傳統基建項目投資額占比在70%以上,仍是基建投資的主力。而新基建占比相對較小,充電樁、信息網絡建設、智慧城市等狹義新基建項目的投資額僅占0.5%;即使算上廣義范圍的新基建,投資額占比也只有16%。
按照2019年基建的規模來推算,狹義新基建的體量僅在880億左右,如果算上廣義上的新基建,規模也僅有2.9萬億。
從環比趨勢來看,廣義新基建的占比有所提升,但狹義新基建仍在起步階段。仍以PPP項目為例,狹義新基建占比很小,且比例基本穩定在0.5%左右,而廣義新基建占比則從2017年的14.8%提升至2019年的16.2%,其中2018年內提升較快。
2
穩增長作用有限
從大環境來看,今年減稅降費繼續落實,土地財政延續降溫,地方隱性負債監管仍難明顯放松,未來廣義財政收入仍會持續受到影響,因此基建投資的資金來源是主要限制。基于我們對融資端的具體測算,今年整體基建增速可能會回升至8%,資金主要來源于預算內財政、專項債、國內貸款等(詳見報告:《“虛幻”出的“25萬億”!》)。
2018、2019年基建投資對名義GDP的拉動分別為0.3和0.6個百分點,如果今年基建投資增速升至8%,預計對名義GDP的拉動也會回升至1.5個百分點,相比2019年提升0.9個百分點。
從政策表態來看,預計今年仍會對新基建有所側重,參考往年基建投資的結構,我們假定今年狹義新基建占比升至1%,廣義新基建占比升至18%。那么預計今年狹義新基建增速可達120%,然而從規模來看卻仍不到2000億;而廣義新基建規模則升至3.5萬億,增速約20%。
由于新基建體量相對較小,對GDP的拉動作用仍不及傳統基建。根據我們的測算,預計今年狹義新基建拉動名義GDP增長約0.1個百分點(去年幾乎為0);而廣義新基建(含狹義)拉動名義GDP增長約0.6個百分點(去年為0.12個百分點)。相較而言,傳統基建穩增長的力度仍然更大一些,對今年名義GDP增長的拉動大概有0.9個百分點。
3
哪些行業受益最多?
我們對新基建涉及的行業進行了分類,廣義新基建主要分布在信息技術服務、水利環境、科學技術、房地產和制造業五大類行業。其中房地產和制造業分布較多,主要源于廣義新基建中有很大一部分涉及園區開發和軌道交通。
這些行業的增長,也會對相應的中間投入品行業有拉動作用。我們根據投入產出表進行測算,若只考慮一階拉動的話,廣義新基建將拉動其他行業總產出增加1.88萬億元。其中金融業、租賃商務服務、制造業受益較多,廣義新基建將有望拉動上述三個行業總產出分別增長1.8個、1.5個和0.9個百分點。
而狹義新基建將拉動其他行業總產出增加1362億元,其中信息技術服務、租賃商務服務和房地產受益較多,分別拉動這三個行業總產出增長0.37個、0.14個和0.09個百分點。
總結來說,廣義財政的資金來源是主要限制,基建投資增速的回升力度相對有限,依靠強刺激來穩增長的模式很難再現。新基建領域會有更多政策傾斜,增速也有望維持高位,但整體體量不夠大,穩增長的作用不宜高估。老路很難走,唯有深化改革,才是長期方向。
(本文作者介紹:中泰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
責任編輯:陳鑫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