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吳曉波
疫情迄今仍未結束,何時能夠得到全面的有效的控制,醫學專家們的預測又分樂觀和悲觀兩種。恐懼扼住了每個中國人的喉嚨,在某種意義上,看不見的病毒比看得見的炸彈更讓人不安。這幾乎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而且對手視不可見。
從1月23日武漢“封城”,到2月10日企業復工,中國經濟停擺十九天。
上天——如果真有上天的話,以災難的方式將喧囂的中國大地一把摁住,靜候一個魔鬼的離去。
這期間,所有的景點、影院、餐飲店、娛樂場所、大型商場關閉,很多城市的工廠不得開工,人口減少流動,大中小學推遲開學。甚至,連股票交易所都延期開市,2月3日開市后大跌8%,創下1997年以來的紀錄。
恐怕很多年后,人們都無法忘卻2020年這個“寂靜而恐怖的春節”。
1
經濟學家們在算賬,一筆是已經發生的損失賬,一筆是即將發生的損失賬。
與去年對比,2019年春節假期,2月4日至10日,全國旅游接待總人數4.15億人次,實現旅游收入5139億元,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1萬億元。2月5日的影院單日票房達14.4億元。
今年的對應數據,春節黃金周,1月24日至1月30日,全國出行人數1.5億人次,同比大降63.9%。春節期間的餐飲行業收入預計減少5000億元。春節當日的影院票房收入只有區區180萬元,僅為去年同比的0.12%。
疫情迄今仍未結束,何時能夠得到全面的有效的控制,醫學專家們的預測又分樂觀和悲觀兩種。
樂觀的認為,咬牙挺過元宵節,疫情的蔓延將得到控制,目前的2月10日企業復工,大抵是按這個節奏走的。悲觀的認為,很可能要延續到3月中旬乃至4月上旬,最后靠天氣回暖消滅病毒。
恐懼扼住了每個中國人的喉嚨,在某種意義上,看不見的病毒比看得見的炸彈更讓人不安。這幾乎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而且對手視不可見。
2
除了經濟學家,企業家們也在算賬,他們的賬似乎有點算不下去了。
在這場戰“疫”中,首當其沖遭遇滅頂之災的是第三產業,接下來是第二產業,然后是第一產業,其受傷程度和階段不同,但是無一幸免。
而按所有制來觀察,數以千萬計的民營企業顯然是最大的重災區。
上周,西貝董事長賈國龍的一則采訪稿引起了普遍的關注。
西貝在全國60多個城市有400家門店,2萬多員工。1月23日之后,堂食店基本都停了,只有部分外賣還在支撐。春節前后的一個月時間,西貝將損失營收7到8億元。按賈國龍算賬:“一個月工資發1.56個億,兩個月就三個多億,即使貸上款發工資,我覺得撐不過三個月。”
西貝是中國效益最好的連鎖餐飲企業之一,它的境況已然如此危急,遑論其他。西貝還有不到10%的外賣收入,有一些服務業,比如影院、商場店鋪、教育輔導機構等則徹底關停,這筆賬更是無從算起了。
3
再接著往下算賬。
是不是疫情警報解除后,情況就會迅速好起來,企業家們的賬就會好算起來?答案恐怕仍然是不樂觀的。
如同下雪,大雪飄飛很冷,但最冷的時刻是雪停解凍的日子。
就在最近,沿海一帶工廠雇工價格的暗盤已經在悄然上漲,因為擔心返城勞工的銳減,各工廠的人力部門展開了搶人大戰,薪金承諾上漲10%到20%。這意味著,勞動力成本的提高,最終將轉移到商品價格之中。
在第一產業,豬肉周期危機仍未徹底解除,2019年,山東及長江中游地區遭遇三十年一遇的秋旱,如果老天不保佑,農副產品價格的上漲可能難以避免。
即便是服務產業,活力的全面復蘇也仍然需要一定的消化期。以遭遇重創的旅游業為例,據北京大學旅游研究與規劃中心的最新預測:“如果按照樂觀估計,三個月絕收期減少60%,三個月恢復期減少30%來計算,全國旅游業今年預計損失接近3萬億元。”
4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2020年的中國經濟能否走出危機,關鍵看民營企業的抗擊打能力,他們的賬必須要能夠算下去。
那么,在接下來的三個月,民營企業最缺的是什么?
近日,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2萬億元逆回購操作,類似于降息。上海、深圳和蘇州等城市,也都相繼推出了八條或十條扶持民企走出困境的政策意見,包括加大金融支持、穩定職工隊伍、減輕企業負擔等多個方面。
這些政策好則好矣,可是“利好鏈條”太長,對于發不出下個月員工工資、交不出房租的焦頭爛額的“賈國龍們”而言,卻似乎解不了近渴。
所以,當前民營企業最缺的,其實只有一項,那就是賬本上的現金。
如同我們看到的“西貝現象”——廣大民營企業為控制疫情付出巨大代價,生意被強行終止,企業困于現金流。所以,扶持的方向不是讓所有的企業活下來,而是讓那些像西貝這樣的好企業活下來。
什么是好企業,最簡單的標準是,那些在納稅的企業是好企業。
按2019年的數據,全國稅收總額14萬億元,其中,民營企業占比56.9%,約8萬億元。如果出臺一個應急性政策,向去年納稅的民營企業返還一個月的稅金,約6600億元。
這筆“返稅紅包”,從哪里來回哪里去,公平直接,當可解西貝式企業的眼前之急。6600億元當然是一筆不小的數字,但對于中國財政的總賬本而言,也并非不可承擔之重,它相當于中國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的去年凈利潤之和。
5
對于正茍延殘喘的“賈國龍們”而言,一旦戰“疫”結束,他們但凡有一口氣在,還會不會繼續擴大西貝的生意?
這個答案,顯然是肯定的。
此次危機的爆發,并不來自經濟體系內部,而是外在的突發性疫情所造成的擠兌型景象,產業經濟的基本面并未改變。盡管中國社會在2020年的2月幾乎停擺,但是,它絕對不會成為本輪經濟成長史上的悲劇性拐點。
危機暴露出中國社會治理的很多問題,比如信息的公開透明和輿論監督的缺失,應急體系的脆弱,一些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羸弱等等。這反倒能夠成為下一步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在突發性危機面前,人們往往容易高估眼前的困難,而低估長期的機會和變革機遇。
作為美國經濟的長期投資者,巴菲特在2016年給股東的信中曾經寫道:
240年,押注美國會衰敗的人,一直在犯可怕的錯誤,現在仍然如此……是的,美國孩子們的生活,將遠比他們的父輩要好。
這段話也適用于當前的中國。
一只6600億元的“返稅紅包”當然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但是,它起碼可以讓“賈國龍們”活著看到明天的太陽。
他們活下來了,中國經濟才有機會活下來。
(本文作者介紹:財經作家。本專欄為吳曉波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內容。)
責任編輯:張緣成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