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顏色、劉俏
預估2019年GDP 增長目標在 6.0% -6.5%之間,實際增長率為6.3%,人均GDP將超一萬美元。政府將主要運用積極的財政政策應對經濟下行壓力。企業減稅降費將迅速落地,基建投資將超三萬億。貨幣政策有望適度寬松,全年料降準 2 點。但基準利率不會下調,央行更多利用結構性工具調節流動性。
預估 2019 年GDP 增長目標在 6.0% -6.5%之間,實際增長率為 6.3 %,人均GDP 將超一萬美元。
政府將主要運用積極的財政政策應對經濟下行壓力。企業減稅降費將迅速落地,基建投資將超三萬億。
貨幣政策有望適度寬松,全年料降準 2 點。但基準利率不會下調,央行更多利用結構性工具調節流動性。
中美有望達成臨時關稅安排,CNY-USD 匯率大概率保7。但中美長期競爭加劇,會有頻繁摩擦與沖突。生育率低迷,政府有望全面放開生育限制。人口紅利消退倒逼制造業升級,持續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由于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2018年我國實體經濟下行壓力逐步增大,多項宏觀經濟數據創出新低,金融市場表現不佳,經濟活動動力不足,預期較為低迷。2019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關鍵一年,也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保持經濟穩定增長至關重要。雖然2018年我國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但近期召開的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大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釋放出非常積極的政策信號。2019年的宏觀政策基本定調,著眼于穩定總需求的財政與貨幣政策將更加寬松,應對中美貿易摩擦等復雜國際問題將溫和且更具彈性。如果上述政策措施能夠順利落實,宏觀經濟與金融市場有望從二季度開始逐步回溫,全年經濟有望走出低迷,實現平穩增長。結合當前宏觀經濟走勢和近期會議精神,北大光華課題組認為2019年經濟政策將更加合理積極,對全年經濟增長不必過于悲觀。
(一)2019年人均GDP將超一萬美元
我們預計2019年政府可能設定一個較為靈活彈性的GDP增長目標,在6.0%-6.5%之間,而實際上能夠容忍的GDP增速底線在6.3%左右。這樣的目標能夠在穩增長與防風險的兩重目標中達到較好的平衡。根據中財辦前副主任楊偉民的估計,如果2018-2020年GDP的平均增速在6.3%左右就能實現GDP翻一番實現小康的目標。我們估計2018全年GDP增速應能保持在6.5%以上。因此,2019年的GDP如果能保持6.3%以上增速,將為實現小康社會翻一番的目標留下足夠的余量。在此情況下,2019年名義GDP將接近100萬億人民幣,達到98.5萬億元;美元計值的名義GDP將接近15萬億美元,達到14.93萬億美元。
我們預計,2019年我國人均GDP預計將跨越一萬美元門檻,達到1.06萬美元。這樣的成就將是建國70周年最重要的獻禮,也將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關鍵的基礎。
2019年經濟政策將更加注重保持總需求平穩。2019年是建國70周年,同時也是決勝小康的關鍵之年,課題組預計我國經濟工作重心將堅持供給側改革與擴大內需并重,尤其注重保持總需求平穩。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表明了中央仍將保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動搖。與此同時,預計中央將會把穩增長和穩定總需求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過需求端政策的配合以更大力度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財政和貨幣政策將更加及時有力的進行逆周期調節,稅費減免作為同時作用于需求端和供給端的調控政策,將成為全年經濟政策的著力點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推動力。
改革的市場化方向有望加強,改革措施有望更加合理溫和。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突出強調了改革的市場化方向,提出要努力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繼續優化供給結構和提升供給效率;以更大力度支持民營經濟和小微企業發展,營造法治化制度環境,保護企業家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加快國資國企改革,堅持政企分開、政資分開和公平競爭原則。會議特別提出,要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大幅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凡是市場能自主調節的就讓市場調節,凡是企業能干的就讓企業干。這樣的表態直接有力,在近期的文件中較為少見。結合近期出臺的支持民營企業具體政策和土地方面的改革措施,課題組預計2019年的改革方向將更加合理而明確,共識將更加凝聚,有助于打消市場疑慮,穩定企業家信心和市場預期。
(二)財政政策將是穩增長的主要抓手
“光華思想力”宏觀經濟預測課題組預計,財政政策將作為2019年經濟平穩發展的主要抓手。積極的財政政策將進一步加力提效。同時中央將繼續優化財政政策傳導機制,有效調動地方政府的積極性。
首先,專項債增加帶動基建投資大幅回升。2019年地方政府債規模將大幅度增加,發行規模將達到4.7萬億,其中專項債限額將突破2萬億。除地方政府債券額度繼續提高,發債進度也將提速。全國人大已授權國務院提前下達2019年地方政府新增一般債務限額5800億元、新增專項債務限額8100億元,合計1.39萬億元。在地方政府資金壓力得到緩解的推動下,基建投資也有望穩定增長。2017年基建投資同比增速達19%,但2018年11月累計同比增速回落至3.7%。考慮到最近兩月的增速回升和2018年的低基數,預計2019年基建投資增速將回復到2016-2017年的水平。按照2015-2017年平均增速水平估算,預計2019年新增基建投資將比2018年增加3萬億元以上。
其次,減稅降費措施將迅速落地。2018年9月國稅總局發布通知,明確多項減稅降負工作,要求落實降低增值稅稅率、落實個人所得稅改革措施以及有序推進社會保險費和非稅收入征管職責劃轉準備工作。財政部劉昆部長預計2018年全年減稅降費規模將超過1.3萬億,同時表示仍在研究更大規模的減稅、更加明顯的降費措施。但是,社會上普遍對于企業減稅措施遲遲無法落地嘖有煩言。“光華思想力”宏觀經濟預測課題組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企業的更大規模減稅降費的具體措施做了充分討論并做出了最終決定,因此我們預計2019年減稅降費力度將繼續加大并將迅速落實,全年減稅降費規模可達1.5- 2萬億元。
在稅收方面,更多稅收優惠政策有望落地。經濟下行的情況下,增值稅給企業造成尤其嚴重的負擔。過去幾年企業增值稅收入加速增長,因此我們認為有空間也有必要適度減輕企業的增值稅負擔。我們預計政府可能很快出臺政策,將增值稅從三檔合并為兩檔,同時企業所得稅有望下調2個點以上。這些減稅措施必將有效刺激企業生產和投資的積極性。個人所得稅繼2018年10月綜合征稅起征點提至5000元和擴大低檔稅率范圍率先實施后,2019年新增的6項專項附加扣除也將正式實施,這將進一步擴大減稅規模。預計僅提升個稅起征點一項措施就可使全年個稅減少3200億元。“光華思想力”宏觀經濟預測課題組預計,2019年不會推進房產稅立法;各地會針對房地產市場變化推出一些靈活措施,化解房地產市場的潛在風險,但并不會大幅刺激房地產、特別是一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
在社會保險費方面,費率有望實質性降低,但具體執行征收將趨嚴。2019年起,各省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各項社會保險費將陸續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稅務部門征管手段多、效率高,預計2019年對社保的征收將趨嚴。但國務院已經明確要求在社保征收機構改革到位前,各地要一律保持現有征收政策不變,嚴禁自行對企業歷史欠費進行集中清繳,同時要求抓緊研究適當降低社保費率,確保總體上不增加企業負擔。因此政策指向已非常明顯,我們預計社會保險名義費率有望得到下調。因此總體上企業的社保負擔應當不致有大幅增加。
在財政政策“加力提效”的背景下,2019年財政赤字占GDP目標將重上3%。我國財政赤字目標一直未突破3%,2016年和2017年預算赤字率均定在3%,2018年降至2.6%。以實際財政收支差額計算的赤字率在2015年就已超過3%,均高于當年財政赤字目標。考慮到2019年財政政策將“加力提效”,減稅降費和地方債限額提高均會擴大財政赤字,為給財政政策預留一定的調整空間,“光華思想力”宏觀經濟預測課題組預計財政赤字目標設定在3%以上。如果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增大,我們預計2019年年底實際赤字占GDP比率有可能超過4%。
(三)貨幣政策有望適度寬松,大水漫灌幾無可能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公報明確了2019年我國將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去掉了過去兩年新增加的“中性”一詞,體現了貨幣政策的靈活和相機抉擇的態度。我們預計央行將強化貨幣政策的逆周期調節功能,更加注重解決貨幣政策的結構性問題,同時金融監管將更加考慮金融行業的現實狀況而進行適度微調,整體上維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但是我們認為不應期望央行進行大規模刺激。2019年基準利率不會下調,貨幣供給也并不會大幅增加。但預計央行或將總體降準2個百分點左右,同時會靈活采用各種結構性定向貨幣政策工具進行流動性的精準調節。
首先,2018年貨幣政策整體上已經適度寬松,市場流動性保持了充裕。全年央行通過4次降準、創紀錄MLF操作等工具,在短期市場流動性偏緊時快速做出了應急響應,對沖緩解了銀行體系的資金壓力。從資金數量上看,在金融體系內部去杠桿的背景下,M2仍然保持了8%以上的增速,增速已經趨于穩定;新增社會融資規模收縮主要受表外融資負增長影響,新增人民幣貸款整體仍是穩中趨升。從資金價格上看,銀行間利率也保持了低位運行,DR007和SHIBOR在2018年下半年基本低于3%,短期企業債收益率較之2017年明顯走低;此外,全年債市的活躍交易和債牛行情也從側面反映出市場資金充裕。
其次,2019年貨幣政策的調整空間將有所擴大,逆周期調節功能將得到強化。一方面,隨著美聯儲加息步伐放緩和中美重啟貿易談判,人民幣匯率的貶值壓力將顯著降低。另一方面,最近兩年金融部門去杠桿已經取得了明顯效果,表外融資規模降幅在近期也有所收縮,因此金融監管將轉向穩杠桿和結構性去杠桿為主,邊際上有望適度放松,以保持松緊適度。只要守住不爆發系統性風險的底線,一些一刀切和強行去杠桿等政策有望得到調整。我們預計伴隨著財政政策發力,貨幣政策將充分協調配合,整體上會比2018年更趨寬松。
第三,央行將更加注重加強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解決結構性流動性短缺問題。為解決銀行間市場流動性寬裕與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結構性問題,央行貨幣政策已經呈現出明顯的結構性特點,包括經常使用的定向降準和最近推出的具有結構性降息性質的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此外,央行還通過其他更具體的政策工具精準支持民營企業,包括支持民營企業債券融資、股權融資、私募支持基金、提高授信業務考核權重和設定“一二五”目標等。這一趨勢在2019年仍會得到延續和強化,央行主要以改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為主,以達到疏通資金渠道定向支持實體經濟的目標,因此大水漫灌將不會再現。“光華思想力”宏觀經濟預測課題組預計,2019年央行不會下調基準利率,但仍將降準2個百分點以減輕企業的流動性短缺狀況。
(四)中美貿易摩擦有望緩和,但戰略競爭將長期加劇
我們預計中美貿易談判將取得積極進展,撤銷加征關稅的可能性較大。但是即使中美在3月初達成某種協議或者共識,并不意味著中美經貿關系將一勞永逸。中美長期戰略競爭加劇的趨勢不會變化。由于特朗普團隊權力架構較為混亂,因此中美之間的經貿摩擦和沖突仍將頻繁發生。我們認為中國將堅持不冷戰、不對抗戰略,仍會繼續按照自身的步伐加快開放,積極推動科技創新與制造業升級,同時堅決維護核心戰略利益。
一方面,中美兩國都不希望已經走弱的國內經濟再受到貿易戰的沖擊,都有意愿做出一定讓步和妥協。美國方面,當前經濟的下行壓力明顯加大,特朗普尋求連任面臨諸多困難,對中美貿易摩擦很有可能見好就收。首先,特朗普減稅的邊際刺激效應正逐漸消失,隨著美國中期選舉后民主黨控制國會,特朗普進一步減稅的可能性極低;其次,雖然美聯儲加息步伐將放緩至2次,但政策利率將高出中性利率水平,且美聯儲縮表仍會有序推進,因此美國財政貨幣政策將整體趨緊。近期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倒掛、非農就業人數大幅低于預期等數據均反映出美國經濟增長前景并不樂觀,市場情緒已經轉向悲觀,造成股市大跌。在此背景下,特朗普尋求連任面臨著更大壓力,預計將尋求緩和貿易摩擦以對沖經濟下行風險。
中國方面,出口增長放緩將給穩就業和穩增長造成較大壓力,而中方為緩和中美貿易摩擦已經表現了積極態度。首先,雖然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還沒有直接影響到出口增速,但PMI出口新訂單指數、廣東省PMI和廣交會出口成交量很多先行指標已經出現下降,且考慮到2018年的高基數,預計2019年出口增長將明顯放緩,這將給六穩中排在首位的穩增長目標帶來較大困難,因此中方也希望貿易摩擦能夠得到緩解。其次,目前中美雙方貿易的比較優勢仍在,并且美國提出的包括保護知識產權、擴大市場準入等要求與中方的改革開放進程并無本質沖突,中方已經表現了積極態度。比如承諾繼續擴大進口,在未來15年進口24萬億美元商品;保護外商在華合法權益特別是知識產權,允許更多領域實行獨資經營等。因此,我們預計中美雙方會大概率達成貿易協定,能夠避免互加關稅,人民幣貶值壓力將得到緩解,有望穩定在6.6-6.8左右,外匯儲備也不會跌破3萬億美元。
另一方面也應當看到,中美經濟從合作互補轉向核心技術競爭的趨勢不會變化。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分工正加快邁向上游,中美在高端制造業的競爭正逐步加劇。中國高科技制造業規模已經先后超越日本和歐盟,僅次于美國;中國對美國出口中電信和運輸設備、汽車零部件等高端制造品的比重正不斷增長;中國將在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和物聯網等產業與美國直接競爭。2017年底美國已經將中國列為長期的戰略競爭對手,即使貿易談判達成協議,美國在核心技術和關鍵產業等領域全面遏制中國的戰略也不會變化。“光華思想力”宏觀經濟預測課題組預計,美國將會繼續要求中國開放國內市場、加強對中國在美國投資的審查、嚴格限制對中國的技術轉讓與關鍵設備出口和中國對美國的高端制造品出口等。同時,由于美國社會中新一代政治精英更加趨向于鷹派,特朗普團隊中強硬聲音依然很大,因此中美貿易、技術和國家安全方面的爭端與突發事件仍將頻繁發生,我們需對此進行充分準備。
(五)生育限制有望全面放開,勞動力危機推動制造業升級,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我國近年來勞動力短缺形勢日益嚴峻,政府有望全面放開生育限制。據世界銀行統計,2016年中國勞動力總量已經轉為下降,我們預計就業人口也將在這兩年轉為下降。中國總和生育率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低于更替水平,最悲觀的估計認為我國近年來總和生育率只有1.1-1.2左右,成為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國家之一。盡管近些年計劃生育政策有所放松,但人口和勞動力老齡化加深的趨勢不會改變。2017年中國勞動力總量已經轉為下降,2018年上半年部分地區出生人口下降超過10%,有估計認為全年我國新出生人口僅為1500萬左右,降幅遠超預期。我們預計這兩年就業人口也會轉為下降,未來30年適齡勞動力將下降1.5億以上。“光華思想力”宏觀經濟預測課題組預計,2019年政府會全面放開計劃生育政策,但不改勞動力下降的整體趨勢,未來30年適齡勞動力將下降1.5億以上。
人口紅利收縮將倒逼制造業升級,政策將大力支持科技創新,持續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勞動力供給增速放緩已經導致制造業勞動力成本快速攀升。過去十年間,制造業平均工資增長了2倍以上,農民工月工資年均增長11.2%。中國經濟已經無法再依靠快速增長的勞動力供給和廉價勞動力形成的比較優勢。要繼續保持快速的經濟增長,中國經濟必須轉向效率驅動和創新驅動,持續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中國在2014年的全要素生產率水平大概是美國的43.3%。如果2035年我們全要素生產率水平要達到美國的65%的話,就需要每年近3個點的全要素生產率的年增速,這只能通過大幅增加研發投入、推動創新和產業升級來實現。當前中國研發強度已經持續超過2%,研發總支出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大幅超過歐盟總體,僅次于美國,通過科技創新向著全球產業鏈上游邁進的決心很大。我們預計政府將繼續加大力度支持企業研發和創新,加大制造業企業技術改造投資,推動建設國家實驗室體系,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和物聯網等產業將得到快速發展。
(本文作者介紹:作為北大工商管理教育的主體,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是亞太地區最優秀的商學院之一。)
責任編輯:陳鑫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