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機構 流通中國
通過對中國內地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省會(首府)城市的流通競爭力進行系統研究,發現城市商貿流通業發展中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挖掘城市流通領域凸現和潛在的特色和優勢,有針對性地進行流通業規劃和路徑選擇,促進城市商貿流通健康有序發展。
一、引言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堅時期,商貿流通業作為國民經濟運行的先導產業和“晴雨表”,在這一關鍵時期發揮重要作用。城市流通競爭力是城市綜合實力的重要構成,是各目標城市在商貿流通領域內發展的一種比較性指標,發現城市商貿流通業發展中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挖掘城市流通領域的潛在特色和優勢,有針對性地給出流通業規劃和路徑選擇建議,促進城市商貿流通更加健康有序的發展,對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力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二、模型構建
2.1 評價體系建立
本研究按照系統化、層次化的模式,對城市流通競爭力綜合評價指標體系進行設計,將城市流通競爭力進行分解,從橫向將其分解為若干個競爭力因子,從縱向將其分解為多個部分,并經過邏輯分層,確立了橫向和縱向二維相交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從水平和能力兩個角度考察城市流通競爭力,水平角度涵蓋了流通規模、流通結構、流通密度、流通設施、流通效率等5個視角,能力角度涵蓋了流通貢獻力、流通輻射力、流通成長力等3個視角,對城市流通領域、流通環節和流通產業各個層面的競爭情況進行了詳細說明和量化研究,如圖1所示。
2.2評價指標選取
本研究遵循全面性、可行性原則、代表性、相關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則,對城市流通競爭力的相關評價指標進行選取,確定了了城市流通競爭力綜合評價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覆蓋了八大類流通特征項下的37個評價指標,對城市的流通業發展水平和經濟職能進行了系統的數據描述和橫向比較,如表1所示。
2.3數據來源
為保持數據的權威性和研究的科學性,本研究所采用的數據主要是來自于《中國統計年鑒2017》、《中國零售和餐飲連鎖企業統計年鑒2017》、《中國商品交易市場統計年鑒2017》、相關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以及各樣本城市2017年的統計年鑒,各指標數據為2016年的數據。此外,另有部分數據來自于其他公開渠道(諸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中國民用航空局、各相關行業協會等)的相關資料。
2.4 實證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原理,在通過檢驗證明原始指標勝任因子分析的基礎上,并運用SPSS統計分析軟件,以原始指標的相關系數矩陣為依據,采用主成份分析法提取因子,根據特征根值大于1的原則,對上述37個評價指標進行降維,選擇有效的綜合因子。通過對綜合因子解釋原始指標數據總方差的情況進行計算和匯總,從結果可知,8個綜合因子的累計貢獻率達到85%以上,即8個綜合因子可以反映原始指標數據超過85%的信息和特征。
在確定8個綜合指標后,進一步借助SPSS統計軟件對綜合指標與原始指標之間的關聯關系進行定量分析,最后形成了“流通規模指數”(T1)、“流通便利指數”(T2)、“流通貢獻指數”(T3)、“流通成長指數”(T4)、“流通投入指數(T5)”、“流通先導指數”(T6)、“流通投資指數”(T7)及“流通組織化指數”(T8)8個城市流通競爭力綜合評價指標。在此基礎上,采用加權平均的方法,由8個綜合評價指標計算出集成度最高的評價指標“城市流通競爭力指數”(T),對城市流通領域的綜合競爭力進行衡量。
三、城市流通競爭力考察
以中國內地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省會(首府)城市等主要城市為研究對象,對35個目標城市的流通競爭力進行評價。城市流通競爭力水平的考察可以從兩個層次展開:一是分項考察,即基于反映流通競爭力的不同角度,以8個綜合評價指標為視角,對目標城市流通領域的屬性特征、發展水平及其競爭優劣勢進行比較;二是綜合考察,即在分項考察的基礎上,應用城市流通競爭力指數計算模型,對目標城市流通競爭力水平進行綜合比較分析。
3.1 城市流通競爭力分項考察
(1)“流通規模指數”(T1)排名
從“流通規模指數”看,北京、上海、廣州、重慶和杭州排名位列前五,這些城市是我國五大國家中心城市,在全國流通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具有引領、輻射、集散功能。天津、成都、青島、寧波和石家莊等城市排名也居前列,這些城市多為我國傳統的商業城市、經濟強市和人口大市;而排名靠后的呼和浩特、西寧、太原、海口和廈門等城市,則多為經濟總量較小的城市。由此可見,城市流通規模與地區經濟總量之間存在著非常緊密的聯系,流通規模的擴張離不開有效的產業支撐以及必要的消費支撐。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加大了對生產活動和生活服務的需求,推動流通業發展;城市的集聚效應促進資本積累和技術創新,也需要流通業提供更好的服務。
(2)“流通便利指數”(T2)及排名
從“流通便利指數”看,深圳、廈門、上海、青島、海口等城市排名靠前,這些城市多是傳統的區域商業中心城市,或者是外來人口高度密集的旅游型、移民型城市。不僅需要滿足本地居民的流通需求,還需要強大的商圈輻射職能以及外來人口服務職能,因此流通基礎設施完善,資源配置密度較高,網點布局密集,服務能力強,流通業從業人員密度較大。排名靠后的城市有杭州、石家莊、哈爾濱、銀川和重慶等,這些城市流通設施不夠完善,資源配置密度較低,存在較大的市場進入空間。通過引入流通資源、建設流通設施等方式盡快提升流通產業配置密度,進而提高流通服務強度和便利性是滿足城市流通需求的當務之急。
(3)“流通貢獻指數”(T3)排名
從“流通貢獻指數”看,排名靠前的是呼和浩特、貴陽、石家莊、廣州、烏魯木齊等城市,這些城市或是商業中心城市,或者是正處于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關鍵時期的城市,流通業在第三產業乃至整個城市的地區生產總值中的貢獻率均處于較高水平。流通業對整個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和結構升級優化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排名靠后的城市有南寧、北京、杭州、太原、沈陽等,這些城市或者是工業化特征明顯,或者是現代服務業較發達,流通業增加值在地區生產總值中占比均較低。應加快經濟結構轉型,提高第三產業占比,同時要提高流通產業在國民經濟和第三產業中的地位,進一步轉變流通方式,加快推進現代流通業發展。
(4)“流通成長指數”(T4)排名
從“流通成長指數”看,重慶、鄭州、海口、呼和浩特、哈爾濱等城市位居前列,這些城市正在由工業經濟向服務經濟快速轉變,不斷完善流通資源配置,提高流通業經營效率,加強整體盈利能力和利潤增長水平,推動流通業快速發展。天津、廈門、沈陽、北京、銀川等城市排名靠后,這些城市流通業運營效率和經營效益有待提升。城市流通產業的效率和效益水平與產業規模和密度水平相關,流通產業配置不足會直接影響流通效率,如銀川、廈門。但產業規模也并非越大越好,過度集中會導致惡性競爭,效益下降,如天津、北京、沈陽。因此,提高流通業的整體效率和效益需要因地制宜,根據不同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及其對流通業的需求水平和需求結構來合理配置流通業資源。
(5)“流通投入指數”(T5)排名
從“流通投入指數”看,廈門、青島、銀川、北京、南昌等城市排名靠前,這些城市要么憑借有利的地理位置或歷史因素成為區域內具有較強影響力、輻射力的流通中心,要么是人口低密度城市,在流通業的固定資產和人員投入上均處于領先地位。長春、重慶、大連、沈陽、石家莊等城市排名靠后,這些城市經濟發展相對較為落后,流通業正處于快速成長階段,因此在流通業固定資產投入和流通業從業人員方面投入均相對缺乏。
(6)“流通先導指數”(T6)排名
從“流通先導指數”看,南京、沈陽、太原、武漢、呼和浩特等城市排名居前,這些城市是我國重要的商業中心城市或流通樞紐,城市消費需求旺盛,商圈輻射范圍廣闊,流通產業對城市經濟具有較強的引領帶動作用。鄭州、廈門、西寧、銀川、貴陽等城市排名相對靠后。這些城市流通業在其產業結構和經濟體系中的地位相對較低,或是受其所在經濟圈內其他城市分流作用影響,流通業對城市經濟的帶動作用相對較弱。
(7)“流通投資指數”(T7)排名
從“流通投資指數”看,北京、上海、廈門、杭州、南京等城市排名前列,。這些城市多為區域中心城市,加大對流通業基礎設施等方面的投資力度,推動流通企業經營發展,與目標城市相比,它們的資本實力處于領先地位。成都、濟南、石家莊、長春、沈陽等城市的排名靠后,這些城市流通業發展基礎薄弱,在吸引投資方面能力較弱,影響流通競爭力的進一步提升。
(8)“流通組織化指數”(T8)排名
從“流通組織化指數”看,位居前列的是合肥、石家莊、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這些城市大多為重要商業城市,占據區域交通樞紐位置,導入現代經營方式,著力發展輻射力強大的商品交易市場,增強對外資的吸引力,加快連鎖企業經營發展,對提升城市經濟實力發揮了重要作用。西安、青島、哈爾濱、西寧、呼和浩特等城市的排名相對靠后。這些城市整體流通基礎設施有待進一步更新,導致對外資吸引力下降,連鎖企業經營較差,影響流通競爭力的進一步提升。
3.2 城市流通競爭力綜合考察
將綜合指標評價值進行加權平均計算,即可得到目標城市的“流通競爭力指數”,如表11所示。上海、廣州、北京、深圳、重慶、青島、南京、天津、廈門、武漢等傳統的流通強市占據排行榜前列;福州、南昌、昆明、長春、沈陽、太原、蘭州、南寧、銀川、西寧等城市則由于地理位置、經濟狀況等因素綜合表現較差,暫處相對落后位置。
注:拉薩暫無數據。
結合八大分項指標與綜合指標,可以發現如下四方面特征:
(1)在“城市流通競爭力指數”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有6個在流通規模指數中排名前10,包括4個直轄市和廣州等一線城市,且經濟規模居全國前列。可見,擴大流通規模是提升城市流通競爭力最直接的方式,流通規模的壯大也直觀地反應了一個城市商業的繁榮程度。在“城市流通競爭力指數”構成中,“流通規模指數”也占有高權重。
(2)“流通便利指數”、“流通貢獻指數”、“流通成長指數”、“流通投入指數”是“城市流通競爭力指數”的重要修正參數。“流通規模指數”落后的部分城市,憑借在這些重要修正參數方面的優異表現,成功躋身城市流通競爭力排名前列,如廈門憑借“流通便利指數”和“流通投入指數”方面的優勢躋身前十;深圳憑借其在“流通便利指數”方面的突出表現位居前五。可見流通基礎薄弱的城市,可以通過從業人員結構、空間密度、經濟貢獻率、資產投入等方面的努力,來實現城市流通競爭力的提升。
(3)“流通先導指數”、“流通組織化指數”對城市流通競爭力的影響并不十分顯著。部分城市雖然在這些指數上表現較為突出,但綜合流通競爭力水平仍處于全國中下游。可見,流通領域要素投入的增加要與總體流通發展規模和發展水平相適應,流通業與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的協調發展是長期積累和持續建設的結果,而非短暫的重點發展和單項拉動就能實現。
(4)“流通規模指數”雖然是對城市流通競爭力最直接、最顯著的影響因素,但并非是決定性因素,較大的流通產業存量并不一定意味著流通業整體競爭力強,較低的流通產業存量也不一定必然影響城市流通競爭力水平的提升。不同類型的城市應根據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居民消費水平選擇流通業的發展路徑,通過發揮區位優勢、優化資源配置、提高運營效率、提升服務能力、打造良好營商環境等多種方式改善流通業競爭力,促進流通業持續健康發展。
四、城市定位與發展策略
在城市流通競爭力綜合排名的基礎上,基于分項指標得分和排序對城市流通業的優劣勢進行定位分析,從而更清晰地定位目標城市在流通領域不同維度的水平和能力。以城市流通競爭力評價模型得到的分項指標得分和指標排名為依據,確定了的城市流通業各層面優劣勢的定位標準,如表12所示。
基于上述定位標準,以城市流通競爭力排名及各分項指標得分和指標排名為依據,對35個目標城市流通領域的發展情況進行全面定位。其中,絕對優勢用“◆”表示,比較優勢用“●”表示,絕對劣勢用“■”表示,比較劣勢用“▲”表示。
對排名領先的城市而言,在流通投入、流通投資和流通組織化等領域大都表現良好,展示了流通業良好的發展基礎和實力,但在流通貢獻、流通成長和流通先導等方面,有一半城市仍存在短板(如表13所示,“-”表示發展水平低于平均水平的領域),因此在這些領域應給予足夠重視。
對排名落后的城市而言,它們具備絕對優勢的領域非常有限,大多數領域發展都處于平均水平之下。半數及以上城市在流通投入和流通投資方面確立了競爭優勢(“-”表示發展水平高于平均水平的領域),大多數城市在流通規模、流通便利和流通組織化方面具有相對比較優勢(表14中“●”居多),表明這些城市雖然發展水平低于平均水平但排名高于綜合排名,這些方面的改善將有利于提升城市競爭力排名。這些城市表現出較大的發展潛力,通過發揮優勢、彌補短板逐步確立發展重點,消除絕對劣勢,流通競爭力將不斷提升。
對排名中游的城市而言,流通業發展表現出不均衡性。對于其中大多數城市而言,流通業同時存在明顯的絕對優勢領域,也存在明顯的絕對劣勢領域。對流通業同一領域,各城市表現有較大差異。流通貢獻、流通成長和流通組織化領域絕對優勢表現得更加突出(表15中“◆”居多),而在流通投入和流通投資方面還存在較明顯的短板(表15中“■”居多),亟需給予戰略性的彌補。針對這一情況,這些城市可按照保持特色、均衡發展的思路,對優勢方面繼續保持并穩步提升,對弱勢方面積極改善,從而實現競爭力的穩步提升。
新形勢下,各城市可根據優劣勢定位表中所標明的優勢與劣勢定位,并結合各城市社會發展、人口規模、經濟發展、消費水平、功能定位等方面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合自身城市的流通發展路徑和發展戰略,加快實施流通升級戰略,促進流通載體升級,完善流通設施網絡,積極開展零售業提質增效行動,持續提升城市流通綠色化、信息化、標準化、便利化和國際化水平,為我國從流通大國邁向流通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流通三十人論壇(G30)成立于2009年,由30余位中國頂級流通專家自發組織成立,是中國流通領域頂級智庫組織。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內貿信息中心是G30的秘書處單位。微信號:liutong30renluntan)
責任編輯:張文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