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張明 陳驍 薛威
廣州中山佛山有房地產投資機會,產業投資需挖掘新經濟領域。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過程中,金融創新融合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這也將是未來粵港澳大灣區的關鍵特征。
我們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研究系列專題將深入探討雄安新區、長江經濟帶與粵港澳大灣區,得出各個區域在一體化過程中的投資機遇。本文將從歷史背景、資源稟賦、經濟環境、國際對比四個角度來剖析粵港澳大灣區,并在此基礎上得出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與發展過程中的投資機會。
歷史背景:改革開放先行者,騰籠換鳥迎創新
改革開放先行者有望引領新一輪改革開放。粵港澳大灣區與“大珠三角”在覆蓋范圍上一致。珠三角引領了中國80年代改革開放潮流。新時代,粵港澳大灣區在助力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同時,有望引領新一輪改革開放。
騰籠換鳥+鳳凰涅槃,創新驅動大灣區發展。在“騰籠換鳥”與“鳳凰涅槃”的戰略指引下,珠三角經歷近十年的產業結構調整轉型之后,服務業發展整體加快,制造業占比回落。其中廣深地區已成為中國的創新產業中心,創新也將驅動粵港澳大灣區繼續發展。
資源稟賦:坐擁世界級港口群,高端人才助創新開放
金融危機后廣深佛人口流入最多,世界級港口群助力大灣區成長。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在人口凈流入規模上廣州、深圳、佛山三城處于領先。粵港澳大灣區三面環山一面臨海,地形相對平緩,水網密布,島嶼眾多,地理條件優越,有著天然良港的條件,且擁有優美的自然環境與眾多高級別海港與河港,形成的世界級港口群或將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成長為國際一線灣區。
大灣區獨享“一國兩制”優勢,香港高端人才助推開放創新。粵港澳大灣區可憑借“一國兩制”的優勢獲得在新一輪改革開放中的領跑機會,還可在對外投資與管理體系上率先對標國際。另外,香港高端人才的引入或將助推粵港澳大灣區的擴大開放、產業升級與創新發展。
經濟環境:出口數據亮眼,金融高校優勢顯著
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分量重,廣東珠三角出口數據亮眼。在經濟總量、消費總額、工業增加值等方面,粵港澳大灣區占比均超10%,顯示出其經濟分量之重。世界級港口群的存在與地理優勢給粵港澳大灣區帶來了出口優勢。
廣東省債務償還能力居前列,大灣區高校及交易所占比高。廣東在一般債務余額占GDP比重與財政債務率兩個指標上均處于全國靠后位置,顯示出廣東在債務償還能力上顯著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香港的高校集群與港交所、深交所則帶來了科研、人才與金融的優勢。
深廣佛三核房價依次遞減,深圳多領域存明顯優勢。廣州與深圳的競爭力強于佛山,其中廣州優勢在于經濟、消費規模與科研院所上,深圳在人均產值、出口、財政、研發等領域均有明顯優勢,佛山的優勢在于較高的研發投入與較低的房價。
國際對比:三大灣區各具特色,粵港澳模式或為“金融+創新”
從規模指標上看,粵港澳大灣區并不遜色于三大灣區。但在人均GDP上,粵港澳大灣區還遠遠落后。三大灣區在人均GDP上有所分化,以科技創新為代表的舊金山灣區人均GDP遙遙領先,以金融服務與生物醫藥為特色的紐約灣區位列第二,主攻工業制造的東京灣區排在第三,三者差距有走擴的趨勢。可見創新與金融在增長潛力上遠大于工業制造。粵港澳灣區與三大灣區相比缺乏明顯特征,考慮到粵港澳大灣區擁有良好的基礎設施與高端人才來源,且已形成科創企業集聚,加上擁有港交所與深交所兩大交易所,金融與科技創新的融合或是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發展的方向,不僅會給粵港澳大灣區提供持續的增長潛力,還有助于維護優美的自然環境。
投資方向:加強三地融合發展,產業投資聚焦新經濟
粵港澳資源具有強互補性,加快融合助推大灣區發展。不管在法律地位與經濟體制上,還是在資源稟賦上,粵港澳都有著很強的互補性。同時,粵港澳大灣區的地理條件優越,世界級港口群與國際機場的規模與吞吐量均超全球三大灣區。
在一系列基礎設施建成后,粵港澳融合發展的基礎更加牢固,加強融合也有利于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為國際一線灣區。目前粵港澳融合面臨的問題主要是三者的法律、稅收、財政等體系有較大差別,另外三者在此前的規劃與發展中并未進行科學統籌,發展缺乏協同性。
未來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統一規劃下,三者的融合有著絕佳的機遇,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可能再次降臨珠三角,助力珠三角在各項制度體系上對標港澳,加速瓦解那些橫亙在三者之間影響粵港澳融合發展的制度差異;同時,統一的規劃將充分考慮到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與廣深作為全國創新產業集群中心的特征,通過加強人才、資金與技術專利的流動來充分釋放金融與創新融合對經濟的推動力量。在這個過程中,粵港澳大灣區的世界級港口群將起到關鍵的推動作用;廣東省較為健康的財政狀況也將顯著減輕結構性去杠桿背景下粵港澳融合面臨的資金壓力。
廣州中山佛山有房地產投資機會,產業投資需挖掘新經濟領域。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過程中,金融創新融合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這也將是未來粵港澳大灣區的關鍵特征。考慮到香港與深圳均有證券交易所,金融優勢顯著;港澳擁有特殊法律地位與成熟市場體系;同時深圳與廣州擁有創新產業集群的先發優勢,香港、澳門、深圳、廣州將成為未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核心,佛山、珠海、東莞、中山將成為規模較小的區域核心城市,惠州、肇慶、江門將成為有特色產業的大中城市。
從房價上看,香港、澳門、深圳、廣州房價呈明顯的遞減梯度;珠海、東莞、佛山、中山房價也是依次遞減;江門與肇慶房價則相當,均低于惠州房價。從未來城市發展空間看,粵港澳大灣區的廣州、中山、佛山、江門與肇慶或將有不錯的房地產投資機會。
從產業發展方向上看,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的發展將主要依靠創新與金融的融合,在全球貨幣政策正常化啟動與國內結構性去杠桿的大背景下,近期制造業企業陸續曝光違約的案例正在增加,部分重資產高負債公司可能面臨較大的投資風險。綜合判斷,人工智能、大數據、集成電路、云計算、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生物醫藥等新經濟領域或將誕生未來的科技巨頭,珠三角上述產業的發展也將顯著受益未來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發展。
(本文作者介紹: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
責任編輯:賈韻航 SF174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