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領袖 | 溫彬、張麗云
7月22日,央行宣布:為優(yōu)化公開市場操作機制,從即日起,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調整為固定利率、數量招標。同時,為進一步加強逆周期調節(jié),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即日起,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80%調整為1.70%。
同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yè)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為3.35%,5年期以上LPR為3.85%,均下調10bp。同時,為加強預期管理,促進LPR發(fā)布時間與金融市場運行時間更好銜接,自2024年7月22日起,將LPR發(fā)布時間由每月20日(遇節(jié)假日順延)上午9:15調整為9:00。
一、7天期逆回購利率下調,加強逆周期調節(jié),并強化其政策利率屬性
在外部穩(wěn)匯率和內部穩(wěn)息差、防風險的雙重約束下,自去年8月以來,逆回購和MLF等利率延續(xù)“按兵不動”。
但考慮到當前國內經濟運行壓力加大,二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4.7%,較一季度放緩,特別是居民消費恢復較為疲軟,逆周期需要加力。央行此次果斷降息,展現了貨幣政策呵護經濟回升的決心,是對二十屆三中全會“堅定不移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fā)展目標”要求的積極響應。
同時,在叫停“手工補息”逐步落地顯效下,銀行端負債成本有所改善,息差下行壓力相對緩解;海外主要經濟體漸次進入降息周期,穩(wěn)匯率壓力也相對減輕。
為此,在“以內為主、內外均衡”的總體考量下,7天期逆回購利率降息落地,預計將通過金融市場逐步傳導至實體經濟,促進降低綜合融資成本,鞏固經濟回升向好態(tài)勢,打破長債收益率下行與預期轉弱的負向循環(huán)。
同時,明示公開市場操作利率,調整招標方式,也有利于強化7天期逆回購利率的政策屬性。公開市場招標方式包括價格招標和數量招標,前者的中標價格由供需雙方博弈確定,理論上有不確定性,而后者的價格是給定的。以往央行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采用價格招標,雖然中標利率大部分時候維持不變,但仍需每日開展操作釋放明確的利率信號。考慮到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已基本承擔起主要政策利率的功能,為增強政策利率的權威性,有效穩(wěn)定市場預期,有必要將招標方式優(yōu)化為固定利率、數量招標,明示操作利率,這也是健全市場化利率調控機制的體現。
二、央行將綜合施策呵護長債收益率,避免其跟隨7天逆回購利率下行而繼續(xù)走低
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下行,并不代表長債收益率下行空間打開。央行此次下調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意在加大逆周期調節(jié)力度,熨平短期經濟波動;而中長期債券收益率反映的更多是長期經濟走勢,要采用跨周期的視角評估。
在7天逆回購利率下調落地下,為避免長債收益率繼續(xù)出現超調,預計央行還將綜合施策予以呵護引導:
一是繼續(xù)喊話加強預期引導。本輪長債利率的持續(xù)下行,已經包含了對本次降息的預期,甚至有明顯超調,不代表著需要跟隨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下行再繼續(xù)走低。此次降息有助于支持經濟回升向好,提振中長期經濟預期,也有助于帶動長端利率的回升。
二是必要時借入并賣出國債。在7月1日宣布借入國債后,7月5日央行即已與幾家主要金融機構簽訂了債券借入協(xié)議,規(guī)模達數千億元。央行將采用無固定期限、信用方式借入國債,且視債券市場運行情況,持續(xù)借入并賣出國債。因此,若長債利率出現持續(xù)下行,央行將適時賣出國債,及時校正和阻斷債市風險累積,保持正常向上傾斜的收益率曲線。
三是增加市場中長期債券供給。央行于7月22日同時宣布,為增加可交易債券規(guī)模,緩解債市供求壓力,自本月起,有出售中長期債券需求的中期借貸便利(MLF)參與機構可申請階段性減免MLF質押品。此外,考慮到三季度起地方專項債、超長期特別國債將加大發(fā)行,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中長期債券供給,減緩長債利率下行壓力。
三、LPR報價和MLF利率逐步脫鉤,二者關聯(lián)性下降
LPR(Loan Prime Rate),為我國貸款基準利率,是各類貸款跟蹤的“基準錨”。
2013年10月,LPR報價機制首次推出,標志著貸款利率市場化進入一個新階段。當時的LPR主要定位為10家銀行的最優(yōu)客戶貸款利率的平均值(剔除最高和最低水平),其參照基準為貸款基準利率,且只有1年期一個品種、報價頻率為每日。不過受傳統(tǒng)定價慣性等影響,盯住貸款基準利率的LPR對貸款利率的引導作用不夠,貸款利率隱性下限一直無法突破,市場化程度總體較低。
2019年8月以來,為提升利率傳導效率、打破貸款利率隱性下限,并間接推動存款利率市場化,LPR新報價機制正式推出,并進行相應優(yōu)化。總體而言,LPR新報價機制的變化主要體現在利率錨(由貸款基準利率調整為1年期MLF利率)、期限品種(新增5年以上品種)、報價行(數量上擴容1倍)、報價頻率(固定于每月20日)以及運用管理(通過MPA和自律機制管理來強化約束)等多個方面。之后,政策層面又作出一些調整,如報價行調整過兩次、發(fā)布市場調整過一次。目前報價行為20家(國有六大行、5家股份行、3家城商行、2家民營銀行、2家農商行以及2家外資行)。
目前LPR是由20家報價行每月根據其對最優(yōu)質貸款客戶的貸款利率,按市場化原則報價,經全國銀行間同業(yè)拆借中心算術平均得出的報價利率。
LPR新報價機制推出后,截至今年2月,1年期MLF共下調7次,累計下調80bp;而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別下調9次(由4.25%降至3.45%)和8次(由4.85%降至3.95%),累計分別下調80bp和90bp。
應該說,2019年LPR改革將LPR與MLF直接掛鉤,建立了貸款市場利率和金融市場利率的聯(lián)系,有利于利率市場化程度的提升。此后,在2021年12月之前,每一次MLF調整都伴隨著LPR調整,且從調整幅度看,1Y-LPR調降幅度同MLF保持一致,5Y以上作為按揭的定價錨在當時“房住不炒”的導向下調降幅度略低。但從2021年12月之后,LPR開始出現獨立調整,2022年8月以來的幾次LPR非對稱調整,主要在于修正LPR曲線形態(tài)、壓平斜率或釋放寬松信號以刺激居民購房、企業(yè)投資需求等,與MLF的同步性有所下降。
尤其是在2020年疫情以后,信貸需求收縮較快,為擴張信用、讓利實體,部分優(yōu)質客戶的實際貸款利率已遠遠脫離了LPR,出現實際貸款利率在LPR基礎上大幅度減點的情況。LPR不再是貸款定價的“基準錨”,反而出現比較嚴重的“脫錨”,報價的質量和有效性下降。
在此背景下,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或迎重大改進,短期內著力于提高LPR報價的有效性,中期或逐步尋找新的“基準錨”,以提高貸款基準利率公允性,進一步提高利率傳導效率。
四、多重因素考量下,7月LPR報價實現10bp下調
在7天逆回購利率下調、MLF利率持穩(wěn)下,7月LPR報價實現10bp的下調,或源于以下多重因素:
一是跟隨7天逆回購利率下調,通過金融市場逐步傳導至實體經濟。
伴隨公開市場招標方式轉變和7天逆回購利率下調,其政策利率的屬性進一步強化。在此背景下,為暢通利率由短及長、由金融市場至實體經濟的傳導,LPR報價相應下調。
二是融資需求偏弱下,需以價的下行平衡量的適度擴張。
今年上半年,人民幣貸款、社融分別累計新增13.27、18.1萬億元,同比分別少增2.46、3.45萬億元。6月末,M1同比下降5%、M2同比增長6.2%、社融增長8.1%、信貸增長8.8%,均創(chuàng)下新低。信貸增速等明顯放緩,除受到監(jiān)管“擠水分、防空轉”的主動調整影響外,也與融資需求不足有關。
同時,考慮到二季度以來經濟增長動能有所放緩,上半年GDP增速整體低于預期,為穩(wěn)固經濟運行,更好激發(fā)消費和投資需求、降低融資成本,避免市場化信貸需求過度收縮,也需要通過LPR下調,實現以“價”的下行來平衡“量”的適度擴張。
圖1:各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及貸款余額同比增速
資料來源:央行、Wind
二是降低存量貸款利率,緩解按揭早償壓力,穩(wěn)定居民信用。
今年5.17房地產新政,提出新發(fā)放按揭貸款利率不再依據5Y -LPR設定下限,這是按揭貸款利率和5Y- LPR脫鉤的重大決策,讓市場供求、市場競爭來形成按揭貸款定價的均衡。
政策出臺后,目前除北京、上海、深圳外(首套下限均為LPR-45bp),全國其余城市都已取消房貸利率下限。近期,多地首套房貸利率持續(xù)下探,廣州、南京等城市最低“卷”至3%,與存量房貸利率的利差進一步走闊。受此影響,按揭早償意愿再度抬頭,使得居民中長貸凈增額受到較大擾動。
在此背景下,下調LPR,進而帶動明年初房貸利率等重定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居民的早償意愿,穩(wěn)定居民端信用。
圖2:1-6月居民中長期貸款新增(億元)
資料來源:央行、Wind
三是提高貸款報價質量,減少偏離度,更好反映市場供需。
當前LPR報價與最優(yōu)質客戶貸款利率之間出現一定偏離,部分對公中長期貸款利率,甚至低于LPR報價100-150bp左右。報價的有效性不足,不能反映市場的真實交易情況,也使得MPA考核的得分受到較大約束。實際上,在融資需求偏弱下,實際貸款利率已與LPR偏離較多,定價考核約束下,也使得今年2月5Y-LPR報價加點創(chuàng)出25bp的明顯降幅。因此,為加強報價質量考核,減少偏離度,后續(xù)LPR報價或逐步向實際貸款利率靠攏,更加真實的反映市場供需情況。
圖3:各項貸款利率走勢(%)
資料來源:央行、Wind
四是叫停“手工補息”等帶動銀行負債成本改善,為LPR下調創(chuàng)造一定空間。
為防范高息攬儲行為,維護市場競爭秩序,著力穩(wěn)定負債成本,4月8日,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下發(fā)《關于禁止通過手工補息高息攬儲維護存款市場競爭秩序的倡議》,要求各銀行于4月底前完成整改。截至二季度末,商業(yè)銀行對于企業(yè)存款手工補息的清理已較為充分。由于之前超自律的存款規(guī)模占比大、利率高,隨著嚴監(jiān)管環(huán)境下銀行進一步落實整改,停止“手工補息”對存款付息率起到較為明顯的改善效果。
同時,年初以來,同業(yè)存單利率延續(xù)下行,當前1年期AAA同業(yè)存單收益率降至1.95%附近的位置,較年初下行50bp左右,也對商業(yè)銀行通過主動負債管理穩(wěn)負債、降成本起到支撐作用。
受此提振,部分銀行的凈息差壓力在二季度得到緩解,也為LPR的下調帶來一定空間。但考慮到當前銀行凈息差依然較窄的情況,為做好平衡,LPR報價下調很可能會伴隨著新一輪的存款利率降息。
圖4:2024年以來NCD利率延續(xù)下行態(tài)勢(%)
資料來源:Wind
五、未來貨幣政策調控框架進一步明晰
當前,我國既有短端的政策利率(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也有中端政策利率(MLF利率),這主要和之前利率傳導機制不夠完善有關。隨著利率市場化水平不斷提高和利率傳導機制逐步健全,存在兩個政策利率已經沒有太大必要。
為此,6月19日,潘功勝行長在陸家嘴論壇上首次提出,央行將明確以短期操作利率作為主要政策利率,其他期限貨幣政策工具的利率可淡化政策利率的色彩,逐步理順由短及長的傳導關系,意味著未來我國貨幣政策調控框架將發(fā)生重要轉型。
在此背景下,MLF的政策利率色彩和作用將逐步淡化。考慮到現階段MLF“量多價高”,要淡化其政策利率地位,首先需要把MLF的量降下來。過去央行通過MLF等來釋放流動性,投放基礎貨幣,未來可能主要通過降準或者央行購買國債來實現基礎貨幣投放。MLF量逐步萎縮以后,其自身的政策利率地位也會隨之削弱,當政策能夠有效引導中段利率的時候,不排除MLF最終會退出歷史舞臺。
確定新的貸款定價“基準錨”,LPR報價或迎重要改進。在MLF作用逐步淡化下,未來可考慮借鑒國際經驗(美聯(lián)儲看的聯(lián)邦基金有效利率、歐央行看的Estr都是隔夜利率指數),用類似SOFR的短端市場利率作為浮動貸款利率的定價基準。這方面的改進有利于提高貸款基準利率的公允性,也有利于提高利率傳導效率,亦為我國利率調控機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為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從根本上改善貸款定價基準的質量,新的貸款定價“基準錨”要靠近市場真實交易,與金融市場主流利率深度連接,從而逐步實現利率“兩軌并一軌”。因此,DR系列(隔夜為主)的可能性最大,相關的改革也應在進一步研究推進之中。
(本文作者介紹: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yè)領域的專業(y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