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靳毅
行業新聞與監管動態
重點包括:1)銀保獲準投資國債期貨;2)銀保監會公布行業數據;3)央行部署金融支持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工作。
市場表現
報告期內(2020/02/17-2020/03/01),銀行板塊個股以下跌為主。其中銀行(申萬)下跌2.38%,跑輸滬深300指數1.18%。截至2020/02/28,銀行板塊PB(整體法、最新)為0.77倍,其中國有行、股份制、城商行、農商行PB估值分別為0.72倍、0.81倍、0.86倍、1.09倍,相對而言處于較低水平,各個類型銀行估值水平均有所下降。
報告期內(2020/02/17-2020/03/01),銀行轉債跌漲互現。其中中信轉債(-0.86%)、蘇銀轉債(-0.65%)、浦發轉債(-0.39%)、光大轉債(0.02%)、無錫轉債(0.47%)、蘇農轉債(0.69%)、張行轉債(0.89%)、江銀轉債(2.17%)。轉股溢價率方面,現存銀行轉債轉股溢價率整體有所上升。
同業存單
報告期內,同業存單總發行量上升,凈融資額下降。除股份制銀行外,各類型銀行實際發行額均有所上升。發行利率方面,最近一周除國有行和股份制外其他類型銀行較上周小幅下降。不同期限方面,期限為6M和1Y的同業存單實際發行額大幅上升。發行利率方面,最近一周除1M外其他各個期限同業存單均較上周有小幅下降。
銀行理財
預期年收益率方面,不同期限理財產品預期年收益率下滑趨勢有所減緩。目前1周、1個月、3個月、6個月、1年期限理財產品預期年收益率分別為3.62%、3.74%、4.04%、4.02%、3.99%。
風險提示
權益市場走低的潛在可能性;監管政策發生不利變化。
【銀行觀察雙周報】
一、行業新聞
1、銀保監會公布行業數據:1)2019年商業銀行累計實現凈利潤2萬億元,平均資本利潤率為10.96%。2)商業銀行平均資產利潤率為0.87%,較上季末下降0.10個百分點。3)四季度末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為186.08%,下降1.56個百分點;貸款撥備率為3.46%,下降0.03個百分點。4)商業銀行(不含外國銀行分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92%,增加0.08個百分點。
2、央行部署金融支持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工作:1)要求為企業有序復工復產提供低成本、普惠性資金支持。2)在前期已設立3000億元疫情防控專項再貸款的基礎上,增加再貸款再貼現專用額度5000億元;3)同時,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至2.5%。其中,支農、支小再貸款額度分別為1000億元、3000億元,再貼現額度1000億元。4)2020年6月底前,對地方法人銀行新發放不高于LPR加50個基點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允許等額申請再貸款資金。
3、財政部、央行等六部門發布《關于應對疫情影響加大對個體工商戶扶持力度的指導意見》:要求各地要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對接,對受疫情影響嚴重、到期還款困難以及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個體工商戶,靈活調整還款安排,合理延長貸款期限,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引導金融機構增加3000億元低息貸款,定向支持個體工商戶。
4、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自3月1日如期啟動:央行發布公告稱,根據中國人民銀行〔2019〕第30號公告,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自2020年3月1日如期啟動。目前,主要銀行已完成相關準備工作,并通過其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渠道發布了公告,貸款客戶可根據承貸銀行公告,與銀行協商辦理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
5、央行發布《金融分布式賬本規范》區塊鏈金融有望提速:以區塊鏈為基礎平臺,結合物聯網、AIoT等技術解決貿易全流程可信,是行業發展的大方向。
二、監管動態
銀保獲準投資國債期貨:1)經國務院同意,證監會與財政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近日聯合發布公告,允許符合條件的試點商業銀行和具備投資管理能力的保險機構,按照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原則,參與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國債期貨交易。
2)證監會、財政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將發揮跨部委協調機制作用,加強監管合作和信息共享,分批推進商業銀行和保險機構參與國債期貨市場,促進國債期貨市場健康發展。第一批試點機構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
三、市場表現
報告期內(2020/02/17-2020/03/01),銀行板塊個股以下跌為主。其中銀行(申萬)下跌2.38%,跑輸滬深300指數1.18%,上市銀行中漲跌幅前五分別為蘇州銀行(8.60%)、青農商行(6.68%)、張家港行(2.28%)、無錫銀行(1.79%)、郵儲銀行(0.00%);漲跌幅后五分別是民生銀行(-2.89%)、平安銀行(-3.53%)、西安銀行(-3.59%)、招商銀行(-4.04%)、寧波銀行(-4.88%)。
截至2020/02/28,銀行板塊PB(整體法、最新)為0.77倍,其中國有行、股份制、城商行、農商行PB估值分別為0.72倍、0.81倍、0.86倍、1.09倍,相對而言處于較低水平,各個類型銀行估值水平均有所下降。
報告期內(2020/02/17-2020/03/01),銀行轉債跌漲互現。其中中信轉債(-0.86%)、蘇銀轉債(-0.65%)、浦發轉債(-0.39%)、光大轉債(0.02%)、無錫轉債(0.47%)、蘇農轉債(0.69%)、張行轉債(0.89%)、江銀轉債(2.17%)。
轉股溢價率方面,現存銀行轉債轉股溢價率整體有所上升。截至2020/02/28,各銀行轉債轉股溢價率、YTM分別為:張行轉債(26.11%、-0.21%)、光大轉債(27.78%、-3.53%)、蘇農轉債(35.28%、1.00%)、中信轉債(46.34%、1.63%)、無錫轉債(37.94%、0.14%)、蘇銀轉債(36.27%、0.75%)、江銀轉債(25.25%、-0.77%)、浦發轉債(48.31%、1.77%)。
四、行業數據跟蹤
4.1、同業市場
報告期內(2020/02/17-2020/03/01),短期資金利率有所上行。截至2020年02月28日,1天/7天/1個月/3個月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加權利率,較02月14日分別變動40.33BP、34.05BP、-50.00BP、0.29BP;隔夜/1周/1個月/3個月/6個月SHIBOR,較02月14日分別變動37.20BP、14.10BP、-11.50BP、-13.60BP、-10.40BP。
報告期內,同業存單總發行量上升,凈融資額下降。同業存單總發行量為9716.80億元,較上期增加1,553.10億元;凈融資額為1181.24億元,較上期降低1,974.76億元。分評級來看,AAA級發行總額占比為81%;AA+級發行總額占比為15%;AA級發行總額占比為3%。
同業存單發行主體結構:報告期內,國有行、股份制、城商行、農商行同業存單實際發行額分別為523.30億元、3359.90億元、4294.20億元、1029.80億元;較上期變動338.60億元、-165.40億元、535.70億元、370.90億元,除股份制銀行外,各類型銀行實際發行額均有所上升。
發行利率方面,最近一周除國有行和股份制外其他類型銀行較上周小幅下降。最新一周國有行、股份制、城商行、農商行同業存單發行票面利率的加權平均利率分別為2.6824%、2.6018%、2.8022%、2.6974%。
同業存單發行期限結構:報告期內,1M、3M、6M、9M、1Y期限同業存單實際發行額分別為963.1億元、1452.7億元、2157.7億元、1066.0億元、3751.9億元;較上期分別變動-613.90億元、8.40億元、1,375.20億元、-394.60億元、852.60億元,其中期限為6M和1Y的同業存單實際發行額大幅上升。
發行利率方面,最近一周除1M外其他各個期限同業存單均較上周有小幅下降。最新一周1M、3M、6M、9M、1Y同業存單發行票面利率的加權平均利率分別為2.6027%、2.594%、2.6373%、2.7932%、2.8117%。
4.2、銀行理財
預期年收益率方面,不同期限理財產品預期年收益率下滑趨勢有所減緩。目前1周、1個月、3個月、6個月、1年期限理財產品預期年收益率分別為3.62%、3.74%、4.04%、4.02%、3.99%。
從發行類型來看,報告期內發行產品中,非保本型理財產品占87%,保本浮動型理財產品占10%,保本固定型理財產品占3%。從預期收益率水平來看,報告期內發行產品預期收益率以3-5%(含)為主,占所發行產品71%。
報告期內,發行理財產品數量最多的銀行為中國民生銀行,對應發行數量為163只,市場占比為14.48%;其次是中國建設銀行,對應發行數量為117只,市場占比為10.39%;然后是中國銀行、南京銀行和華夏銀行,市場占比分別為6.31%、5.77%、4.00%。
4.3、企業融資
票據直貼利率方面,截至2019/12/05,珠三角、長三角、中西部、環渤海6個月日票據直貼利率分別為2.41‰、2.40‰、2.42‰、2.43‰,較前期分別變動0.11‰、0.20‰、0.02‰、-0.07‰。
債券融資方面,報告期內企業債合計發行62.30億元,較上期增加62.30億元;最近一周企業債票面利率加權平均利率為4.36%,較上周略有下降。報告期公司債僅合計發行368.05億元,較上期增加268.05億元;最近一周公司債票面利率加權平均利率也為3.68%,較上周略有下降。
股權融資方面,截至2020/02/29,2月份股權融資規模合計為824.60億元,因疫情影響開工,較整個1月份下降了30.8%。其中IPO、增發、配股、優先股、可轉債、可交換債募集資金分別為269.99億元、279.16億元、0億元、17.35億元、165.08億元、93.00億元。
五、風險提示
第一,權益市場走低的潛在可能性。
第二,監管政策發生不利變化。
(本文作者介紹:國海證券研究所固定收益研究團隊負責人。)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