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韓立勇
在還沒能扶穩“戰馬”的情況下,又以多種其他飲料入局,稀釋了品牌勢能,讓消費者對這一品牌認知混亂,從營銷學上來看,可謂與其初衷南轅北轍。
圍繞“紅牛”品牌的兩家公司又開撕了。這場持續幾年的紛爭,盡管這回還算不上塵埃落定,但結局似乎已是昭然若揭。
7月9日晚,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簡稱“天絲”)對外披露稱,國家知識產權局近日駁回了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簡稱“華彬”)對第11460102號“紅牛REDBULL”立體商標提出的無效宣告請求,確認了權利人天絲集團享有紅牛金罐包裝的合法權益。
這只是這場曠日持久的官司的一個節點,但也顯示了“華彬”在這一事件中的敗兆。
從法理和證據上來看,“華彬”在這場交鋒中的敗局很難挽回。
從1995年紅牛創始人許書標與華彬集團創始人嚴彬相識、雙方一起設立紅牛中國(許書標的泰國天絲集團為中國紅牛提供品牌授權、技術和專家支持;嚴彬的華彬集團負責生產和銷售),到紅牛獨霸國內功能性飲料市場,再到如今的品牌紛爭,紅牛之爭的根源是背后的利益分配不均。
20多年來,中國紅牛產品累計產量超800萬噸,累計銷售額1453億元,上繳稅金總額210億元,員工有12000多人,且功能飲料市場未來持續看漲。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能量飲料市場銷售總金額為427.75億。2014年至2019年能量飲料非現場消費的銷售金額復合增速為15.02%,是飲料中增速最快的細分品類之一。
有公開報道顯示,紅牛中國在2015年之前、長達20年時間內從未開過一次董事會,作為第一大股東,許氏家族至今未拿到過一分錢分紅。
這個埋下禍根的利益分配問題,也側面印證了“華彬”內部文化層面的價值觀缺失。
而這個缺失,如今同樣表現在“紅牛”的品牌紛爭中,也將成為“華彬”此后最大的掣肘。
事實上,將“紅牛”在國內市場經營得風生水起的“華彬”,本來是有資本和實力繼續吃這塊蛋糕的,但如今,不僅沒有協調好與泰國天絲的關系,也沒有協調好與國內市場消費者的關系。
由于商標糾紛僵持不下,華彬與天絲的爭奪戰從法庭一直延伸到市場,延伸到消費者的眼皮子底下。
與華彬鬧僵之后,泰國天絲通過新的合作伙伴——廣州曜能量飲料有限公司和普盛食品銷售有限公司運作“紅牛安奈吉飲料”,同時又將自己在泰國生產的“紅牛維生素風味飲料”引入中國。今年5月,泰國天絲以“全球紅牛品牌及‘紅牛’商標的創始者和所有者”的身份宣布,未來三年將對在華業務進行一系列投資,投資總額為10.6億元,包括深化在華合作伙伴戰略關系、在中國設立新的代表處、組建國內團隊、擴建新的生產基地以及推出該集團旗下更多新產品等。
一系列動作可謂“攻擊滿滿”。
至此,如果說圍觀這場紛爭的人只是看熱鬧看累了,那么,走進超市想要購買“紅牛”的消費者,則更是心累了。
目前,市場上出現3種“紅牛”飲料,分別是華彬的“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天絲委托廣州曜能量飲料有限公司生產的“紅牛安奈吉飲料”,以及原產地為泰國、天絲生產的“紅牛維生素風味飲料”。紅牛維生素和安奈吉有“藍帽子”,是保健食品,而紅牛風味飲料則是普通飲料。但3種“紅牛”不僅名稱和外包裝相似,價格也相差不大。
在終端排面,安奈吉往往就坐落在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的旁邊,雙方包裝出奇一致,只有包裝底部的文字能夠直觀地將二者區分。不少消費者直呼“傻傻分不清”。
別的品牌都是積聚能量、聚焦認知,集中火力將品牌植入消費者心智,“紅牛”如今則是反其道而行之,在彼此的內斗中,用盡全力稀釋品牌勢能,模糊消費者認知,進而帶來消費障礙。
這是一條不歸路。
如今,兩家公司在法庭搶商標,各版“紅牛”在終端搶市場,消費者在超市“懵圈”。
從長遠來看,這場爭奪戰繼續打下去,對華彬有百害而無一利。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負責天絲集團產品在中國市場銷售的普盛食品,如今已經形成了覆蓋全國24省227個城市的700個經銷商,近1萬家批發商的銷售網絡,直接服務的銷售終端超過30萬家。2020年,普盛將加大在中國的網絡拓展力度,實現全國所有省份、所有城市及80%以上縣級市場的覆蓋。
可以預見,如果泰國紅牛持續進入中國,隨著渠道布局的完善和加深,中國紅牛的市場必然出現萎縮。
2017年,華彬推出了自己的瓶裝功能飲料“戰馬”,或是希望能減少集團對紅牛的依賴程度。2018年,華彬集團定下“戰馬年銷15億元”的目標,并傾盡一切資源扶植這款新品。
有沒有似曾相識的味道?
當年,王老吉和加多寶的爭奪戰,與如今的“紅牛”之戰有異曲同工之妙。
當年紅極一時的“王老吉”也架不住兩家公司曠日持久的拉鋸戰,而用盡各種手段為自己正名的“加多寶”市場空間已經非常可憐。
然而,華彬如今的品牌定位和營銷策略還比不上當年的加多寶。
據悉,華彬還引入唯他可可椰子水、兒童飲料果倍爽、挪威高級瓶裝水品牌VOSS。
在還沒能扶穩“戰馬”的情況下,又以多種其他飲料入局,稀釋了品牌勢能,讓消費者對這一品牌認知混亂,從營銷學上來看,可謂與其初衷南轅北轍。
“王老吉”的前車之鑒,卻未能成為“紅牛”的后車之師。
事實也證明,戰績不佳。
從市場反饋來看,被寄予厚望的戰馬表現遠不及預期。2019年戰馬能量型維生素飲料銷售約13.3億元。
對于華彬來說,失去“紅牛”無異于如虎折翼。
盡管對于二級代理商而言,紅牛目前除了可以做店內陳列外,沒有額外的優惠政策,而戰馬飲料優惠頗多,還實行“百搭五”政策(即一百件贈五件),不過,大多數商家還是愿意賣紅牛,而非戰馬。
如果說,占據“紅牛”商標優勢的天絲目前在渠道上還有一定優勢,另立品牌的“戰馬”則相當于從零開始。相比深耕中國市場多年的紅牛,戰馬的前期投入還相差甚遠,在消費者心中的認可度也遠不及紅牛,前路堪憂。
但“戰馬”最大的問題在于,在時機上已落了下風。
如今的功能性飲料市場,競爭已趨白熱化。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我國功能飲料零售額達到了456.7億元,而零售量增長至139.6億升左右。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該領域市場規模將達到680億元。
蛋糕大了,想吃的人也多了。
如今,市場上的功能飲料層出不窮,除了大眾熟知的紅牛、東鵬特飲外,樂虎、戰馬、魔爪、體質能量、煥醒源、卡拉寶、啟力等眾多品牌也紛紛加入競爭。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中國市場上新推出的功能性飲料就多達20多種。值得一提的是,還有部分企業跨界推出功能性飲料,如中國煙草和中國石油。
事實上,在華彬集團和泰國天絲被官司掣肘的同時,東鵬特飲、樂虎等品牌就已悄然崛起。與紅牛金色罐裝不同,東鵬特飲選擇以瓶裝顯示差異化,又將零售價定位3.5元,遠遠低于紅牛6元的單價。東鵬特飲依靠差異化的打法為其砍下超50億元的年銷售額,并在2019年6月提交IPO申請。
此外,由于進口產品通過跨境電商等渠道,成本、難度降低,國外品牌加速布局中國市場,功能性飲料市場競爭日益加劇。
上無資深品牌加持,下無市場認知托底,左有“紅牛”力壓,右有其他品牌圍攻,四面受敵的“戰馬”,地位尷尬,勝算幾何?
在我看來,這樣的打法,實屬下策。對于市場而言,“紅牛”這一品牌數年積累的品牌聲譽也將被過度消耗。
一旦失去“紅牛”商標,在這場紛爭中已消耗巨大的華彬,可能遭遇滅頂之災。
如今的華彬,要想破局,不是一個“戰馬”可以解決的。
最重要的是,意識到企業深層的文化和價值觀問題,才可能找到破局之道。華彬是否“有勇“拼盡全力與天絲一戰,我們不得而知,但它更需要“有謀“巧妙地打出漂亮仗,才可能為身陷囹圄的自己找到回旋的余地。
(本文作者介紹:雅好文史,關注危機公關和中文互聯網生態變化。)
責任編輯:張緣成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