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趙錫軍
原油減產協(xié)議的達成并不意味著博弈的結束
原油減產協(xié)議的達成,從目前來講,原油價格的下跌和動蕩,像前幾天的大幅度下跌和振蕩,可能暫時會告一段落,但是不排除它還會變化的可能。
未來OPEC+和美國利益分配的不均衡肯定是存在的。因為減產以及相關的配額,并不是完全與每個國家原來的產量有關,還與一些別的因素有關。無論是OPEC的成員國,還是美國、俄羅斯等國家,都會以自己的利益作為主要的考慮。在考慮自己利益比較多的情況下,有可能就會損害或者是犧牲別人的利益,或者是共同的利益可能就會受到一些影響。這種利益的博弈肯定是會繼續(xù)存在的。
我認為此次原油減產協(xié)議的達成是一種被動的適應。首先,這次油價極速地下跌和疫情的爆發(fā),碰巧同時發(fā)生了,特別是歐美疫情的爆發(fā)和油價的下跌,湊在了同一個時間。各個國家包括美國、OPEC或者是石油的生產國和消費國,可能都沒有料到。在雙重的壓力下,各個國家的經濟、社會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特別是隨著疫情的愈演愈烈,疫情對經濟社會的影響已經超過了油價下跌。所以,各個國家不得不應付疫情帶來的影響,而把油價下跌方面的因素排在第二位,所以這是一個被動的過程。如果沒有這個疫情各個國家可能還要再博弈一段時間。因為疫情對經濟社會的影響太大,有些國家可能就因為承受不了雙重的打擊,而不得不在油價方面達成妥協(xié),減少一些對經濟不確定性產生影響的因素。一旦達不成妥協(xié),博弈會繼續(xù)存在,因為石油是基礎性的能源,也是基礎性的資源,石油價格不確定會影響到經濟,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影響。再加上疫情又加了一重影響,很多國家沒有能夠把控和管理好這兩者所帶來的不確定性,所以只能選擇達成相對容易的妥協(xié),相對來講能減少一些不確定性的博弈,所以這是一個被動的、兩害相權取其輕的選擇。
疫情不是美國股市最初熔斷的導火索
首先,對于美國股市的下跌,很多人把它歸結為油價下跌和疫情的雙重影響。但是,如果關注美國疫情的演變和美國經濟、社會的變化,則發(fā)現(xiàn)最早引爆股市下跌的因素中,疫情占的分量一開始是比較小的,油價下跌占的分量是很大的。為什么油價下跌因素占的分量很大?因為美國剛剛從原油的進口國變成了出口國,它不僅實現(xiàn)了能源的自給,同時還準備大張旗鼓地向歐洲,甚至中國出口頁巖油、天然氣等能源。所以美國極力反對俄羅斯向德國輸出天然氣的北溪二號線項目,為此不惜跟德國打起來,美國想大干一場,把整個美國的能源作為一個很重要的市場產品輸入,這也是特朗普政府一直在推行的事情。為此,特朗普政府放開了很多原來國內封閉的能源生產,也得罪了很多環(huán)保人士。但是他頂住壓力做了這件事情,正要收獲成果時,結果沙特不干了,油價下跌,這給了美國一個很大的打擊,這應該是引爆美國股市下跌的最主要因素。這個影響是非常確定的,油價下跌,美國很多跟石油生產、出口相關的產業(yè)都會受到影響,下跌得越多,影響就越大,這是完全可以預見的。
但是在此期間,疫情的變化是看不見的,美國當時還對疫情沒有那么清醒的認識。3月9日,股市大跌發(fā)生第一次熔斷時,美國確診的人數(shù)不多,那時美國民眾對疫情都不怎么上心。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那時的美國還看不出來,當時的暴跌主要是油價下降而導致的,再加上疫情的影響。隨著美國宣布進入緊急狀態(tài),停工停產出現(xiàn),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就逐漸顯現(xiàn)。所以之后的幾次熔斷,疫情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就越來越大。
現(xiàn)在疫情成了影響美國股市和經濟重要的因素,美國只是把原油減產這一塊兒的不確定性消除掉,并沒有解除疫情,所以美國股市隨后的走勢跟原油的變化逐漸脫鉤,跟疫情的變化關聯(lián)度越來越高。之后美國股市要有什么新的變化,主要決定因素是疫情的變化,因為油價基本上已經被控制住了,不會有像前幾天似的急劇的變化。油價這個不確定性消除了,對經濟和股市的影響就會變小,甚至慢慢地被排除,但是其他的因素特別是疫情,可能影響就會越來越大。
受到疫情影響,需求端會受很大的影響。特別是原來能源消耗的大國例如美國,隨著疫情愈發(fā)嚴重,政府采取的管控措施加劇,經濟社會的活動會越來越停滯。現(xiàn)在美國多個州都進入了緊急狀態(tài),最嚴格的要求就是所有的經濟活動都停了,意味著能源的消耗將會很少,飛機、火車、汽車都停了,所有的工廠都停了,用不到動力了,所有的商店都關門了,用不到照明各種各樣的動力了,顯然能源的消耗會減少很多。受疫情的影響,人待在家里,生活用的能源比工廠用的能源的需求少多了,再加上美國現(xiàn)在封城,交通管制,美國人不能開車出去,所以很多的對這些能源的需求,特別是生產服務領域的需求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目前美歐疫情還沒有好轉的跡象,我們現(xiàn)在還不能完全把控,或者是能夠完全判斷出疫情的演變情況會是什么樣的,至少現(xiàn)在看不出來有改善甚至拐點。但是有一點可以看到,各國政府都在積極地采取措施,他們的觀念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包括法國總統(tǒng)今天發(fā)表了全國的電視講話,提到5月11號全法國要復工,同時強制性要求法國的公民要佩戴口罩,這對于西方國家來講是一個非常大的變化。一旦他們采取措施,全民接受戴口罩,就意味著控制疫情最極端的措施已經采取了,因為口罩是個人的隔離,相對來講可能就能控制得住疫情傳播,控制得住傳播就意味著拐點會到來,復工復產就有可能實現(xiàn)。
美原油出現(xiàn)負油價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
這次原油期貨5月要交割的期貨出現(xiàn)負37美元一桶的情況非常少見。這個現(xiàn)象由多個方面的原因造成。
首先,由于新冠肺炎帶來的全球性經濟社會活動的下降,導致需求下滑,供求嚴重失衡,再加上存儲和運輸,特別是存儲成本的上升使得油價出現(xiàn)比較大的下滑。其次,大家對新冠疫情未來的預期并不看好,至少在5月底之前不會改觀,大家的普遍判斷不會有太大的變化。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大家不會期待油價短期內會有比較大的上揚。所以即便買了原油存著,它的價格也不會走高,還要增加存儲的成本,所以大家也不愿意購買。
最后,期貨的一些交易習慣和投機的一些操作也在這中間發(fā)揮了作用。因為很多的期貨的購買者并不是真的需要油,或者是說他需要買進或者賣出,才去做期貨,而純粹是為了投機。投機的話,做空也能掙錢。當然就有人愿意做空,所以就會產生一個往下的壓力。另外,到期之前,在短短幾天之內,如果預期太一致,大家可能都會搭平、平倉。不會去用實物原油去進行交割,短期內就出現(xiàn)了大量的拋盤。期貨的價格就會急速地下滑,這是市場在逼近平倉的時間,期貨合約到期的時候的一種必然的結果。
負油價的出現(xiàn),盡管是由多重原因造成的,但是它反映出兩個重要的特點,第一,石油市場供大于求的失衡狀況將會長期存在。盡管歐佩克、俄羅斯、美國達成了一些妥協(xié)減產,但是這種協(xié)議也不會是長期的。
第二,從跟疫情的關聯(lián)度來講,只要疫情得不到控制,經濟活動沒有恢復到正常,大家對原油的未來的預期都不會太好。除非疫苗研發(fā)成功,然后預期才會上升,需求也會隨之上升。疫情好轉以后經濟社會活動也會正常,需求量就會增加,這才有可能會發(fā)生預期的變化。
但是因為全球疫情,問題變得復雜了。因為美國的情況目前是比較矛盾的,美國居民對于封城隔離還是開工的意見不統(tǒng)一。如此一來,由于疫情的不確定性,所以油價也會存在不確定性。
僅看股市危機的話,美國實際上已經陷入金融危機
頁巖油在美國確實是一張能源生產和供應的王牌,即使達不到王牌這個地位,至少是一個關鍵的因素。從美國能源生產的格局來講,美國的石油儲量、生產都抵不過沙特,但是美國主產不是石油,如果加上美國的頁巖油,美國是產量和儲量最大的國家,而且美國掌握了成熟的頁巖油開采、提煉技術,這就成為美國能源生產供應中很關鍵的因素,也是影響美國能源生產和出口的一個關鍵因素,這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因為頁巖油的開采受成本的約束,其開采成本比油田的開采要高很多。美國現(xiàn)在的頁巖油是50美元-60美元每桶的成本,如果油的價格雷同,平均在50美元以上,美國的出口是沒有問題的,他可能會成為很大的出口國。低于他的成本50美元的話,頁巖油開采的企業(yè)就面臨虧損,就不會再生產下去。這一波油價下跌已經導致不少頁巖油的生產企業(yè)開始破產、倒閉,有一些頁巖油前期的風險投資也開始撤出,這也是牽連到美國股市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如果說股市的危機是金融危機的代表,實際上油價的下跌已經引爆了美國的股市危機,只不過沒有擴散到別的金融領域,僅僅是股市而已。美國的能源政策在特朗普執(zhí)政以后做了很大的調整,不幸的是油價下跌了,導致他的能源政策不能很好地發(fā)揮作用,使得整個股市受到很大的影響。因為美國很多的能源公司是靠融資完成的資金募集,融資一是包括股權,二是包括債權,股權融資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大量的是債權融資,就是靠發(fā)債。如果越來越多的頁巖氣或者是頁巖油的公司出現(xiàn)債務方面的困難,還債困難,又很難再融到資金,就可能會出現(xiàn)債務鏈斷裂,放款的銀行,或者是給他投資的債權人也會陷入困難。是否會引爆債券市場或者是銀行發(fā)生危機?這個要看問題的嚴重性。因為美國聯(lián)邦政府已經采取了非常寬松的政策,只要你有能力借錢,聯(lián)邦政府會給你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但是如果你沒有能力借錢,或者你覺得讓企業(yè)破產比借錢維持下去更劃算,即便有人借錢給你,你也不愿意借。所以,是否會引爆債券市場,要看頁巖油公司是否愿意繼續(xù)借錢維持下去還是干脆破產清算。目前來看,從美國資金和美國投資的特點來講,很多企業(yè)可能不會選擇繼續(xù)借債,繼續(xù)融資支撐下去這種做法,他會選擇破產,這就會帶來債務鏈條的斷裂,可能導致提供資金的銀行或者提供投資的債券市場出現(xiàn)違約或者是壞帳的情況等等。但是美國大銀行目前的狀況都是很好的,沒有什么大問題,經過前一輪的次貸危機以后,美國大銀行加強了管理,再加上美國政府又提供大量資金的支持,銀行出現(xiàn)危機的可能性現(xiàn)在不大。
解決企業(yè)復工不復產問題的關鍵在于消費和投資
企業(yè)目前復工但未復產,這與咱們國家經濟的結構有關。如果提到復工,而且要復產,就意味著你生產的產品有市場,能賣得出去,然后才能夠運轉起來。復工只是把機器開動起來生產,但是生產完成以后,是堆在倉庫里面,還是能夠賣出去變成現(xiàn)金,完成現(xiàn)金流的周轉,這取決于有沒有市場。
中國有三個方面的市場,一是海外市場,海外市場現(xiàn)在看起來是受疫情影響比較大的。海關剛剛發(fā)布的一季度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出口市場受到很大的影響,二季度可能還會受很大的影響,所以出口市場,短期內恐怕很難有所改觀。另外兩個市場在國內,一個是消費市場,一個是投資品的市場。最近幾年,國內市場越來越轉向消費市場,大家對投資品一直持有一些疑慮,特別是在次貸危機以后,國家出臺了四萬億應對危機的一攬子刺激方案,那段時間大量的基本建設的投資下去以后,一是形成產能過剩,二是有些過度的投資,后遺癥很大。所以投資市場怎樣發(fā)展,大家都有些疑慮,并不是放開了膽,說我們要怎樣來擴大投資。所以,大家把希望更多的放在了消費市場,目前國家也出臺了很多刺激消費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個地方政府也配套出臺了很多措施,最典型的就是發(fā)放消費券之類的東西。但是消費市場與疫情的聯(lián)系是非常密切的,而且與疫情的防控、消費的環(huán)境,以及消費的能力都有關。我們疫情的防控越來越好轉,越來越取得成效,但是消費的能力似乎受到了疫情比較大的影響。本來預期會有一個報復性的消費,但是實際上大家還是比較謹慎,這個謹慎可能有對安全、健康方面的考慮,還有些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可能確實受到影響,因為春節(jié)期間和放假沒有工資收入,再加上第一季度有很多的停工停產,可能工資也沒有,收入受很大的影響。要具體看看消費的結構,確定哪些是與收入相關的消費,哪些是與疫情相關的消費等等。
另外,一季度,一些生活必需品的價格是在上升的,一季度總體的CPI比較高。上升得更快的就是食品,這意味著大家在收入下降的同時,還要把更多的錢拿來購買食品。而且還有一筆額外的支出,是防疫物品,比如口罩、洗滌用品等等。這樣的話,用于其他方面的消費可能就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大家對于投資市場都有疑慮,是否要大搞,搞大項目?比起前面那些搞大的開發(fā)區(qū),大的生產基地,多少鋼鐵等項目,新基建還是很少的一部分。但是現(xiàn)在大家的疑慮很大,因為中國剛剛搞完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三去”,現(xiàn)在又恢復過來,加杠桿,弄錢,擴大產能,再制造一堆過幾年以后沒有用的東西,大家對此就比較謹慎。
首先,項目的論證方面比較謹慎,國家現(xiàn)在沒有說要開新的項目,只是把已經論證好的項目趕緊開工。第二,在這個項目論證的過程中,可能增加了很多條件,首先是環(huán)保的要求會嚴格很多,那些高污染、高耗能的項目可能就沒法弄。因為那些項目是需要大量投資,很快上馬的,因為這些項目不考慮到環(huán)境,要求的門檻就低了很多,但是現(xiàn)在不能做了。對于項目的選擇,門檻要求都提高了很多。現(xiàn)在我們說,生產型市場,或者是投資市場,最缺的是對公共服務的投資,但是這個不能稱為市場,比如醫(yī)院,我們公立醫(yī)院都沒有市場化,醫(yī)療資源是短缺的,尤其是此次疫情暴露出了我們在這方面很大的短板,湖北需要全國提供力量去支持他。醫(yī)療投資是一個很大的市場。除此以外,還有很多公共服務領域的設施,恐怕都存在短缺,需要投資。中國對大項目的規(guī)劃設計能力比較強,建設能力也比較強,可惜對于公共服務實際上從設計就是短板,而且公共服務建設也不是一兩年就能完全發(fā)揮效果的,特別是經濟的效果不是特別明顯,因為不是很能看出來能掙多少錢。如果一個醫(yī)院號稱我掙了多少錢,大家會很反感,所以民間投資者不太積極,但是這個領域確實是短板。除了新基建以外,公共服務領域需要做更詳細的謀劃,所以現(xiàn)在是積極審慎地來打開投資的市場,態(tài)度很積極,但是做的時候要很審慎。
因此,企業(yè)要復工且復產,盡可能以消費市場的恢復作為重要的突破口,這其中有收入、消費能力以及消費環(huán)境的問題,還有防疫方面的考慮、安全健康的問題等等,但是消費市場應該是比較好突破的,國家在這方面出臺的政策非常多。第二就是投資市場,要根據(jù)不同的情況來開展,也是我們現(xiàn)在可以做的。
消費券發(fā)放領域應側重于食品和防疫用品
消費券的發(fā)放,應該是有側重點的,而不是像有些地方發(fā)旅游的消費券,不要發(fā)那種引導大家聚集的消費券,因為那不利于疫情的防控。我認為,第一要發(fā)的消費券是食品,保證大家能夠有充分的飲食。與此同時,還有一個重要領域的消費券就是防疫用品,大家拿著消費券可以去買口罩、買消毒液等等防疫用品、隔離用品,這是與食品同等重要,但是沒有人去做這個事情。除了這兩者以外,你再發(fā)放別的消費券,盡可能引導的消費是健康、安全的消費,不要是聚集性的消費。
美國發(fā)錢首先需要甄別給什么人發(fā)錢,發(fā)多少等等。按照我們國家的習慣,沒有直接給所有居民發(fā)放現(xiàn)金的做法,美國人為什么要發(fā)放現(xiàn)金呢?他有他不得不做的一個道理,因為美國人的存款非常少,生活成本又比較高,因為很多美國的居民家庭都有負債,買房子、買車、裝修、子女上學,甚至出去玩,都可能會借錢,所以,美國家庭的負債率是比較高的。工資收入以后,還債一部分,交稅一部分,之后就是日常花銷,有時可能大部分居民家庭日常花銷勉勉強強能延續(xù)得上。美國一般是兩周發(fā)一次工資,你要是兩周不工作,這兩周的工資就沒有了,接下來還債、生活都會成問題。不像中國,有可能有存款,日常的買菜、消費、水電、煤氣等等,你可以用存款來支付,但是美國人沒有存款。
美國現(xiàn)在有2200多萬失業(yè)人口,怎么辦?沒有工作就沒有收入,又沒有存款,要生活但沒有現(xiàn)金的話,這就是社會問題了,不是缺食品的問題,居民要還貸款,還有水電煤氣要支付,所以生活的支出得在他失業(yè)的情況下,給他一個政府的兜底。與其說美國是發(fā)錢,還不如說是救濟,這是美國不得不做的事情。中國發(fā)現(xiàn)金,發(fā)多少,怎么發(fā)法,很麻煩,技術操作方面很復雜。很多人有不同的想法,發(fā)多了,發(fā)少了,這個省這么發(fā),那個省那么發(fā),這個省有錢,那個省沒錢,就比較麻煩。武漢受影響最大,你給武漢的人多發(fā)點,別的人少發(fā)點,別的人不干,西藏只有一例,按照什么來發(fā)?發(fā)放標準有爭議,技術操作會有很大的分歧。在中國,要是有分歧的話,這個事情就不好拍板做。但是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考慮,不能說生活無法繼續(xù),居民的生命健康就會受到威脅,國家不管那不行。利用消費券對食品以及防疫用品,保障你的生命健康和安全,甚至消費券還可以除了對居民以外發(fā)放,有些防疫用品、隔離用品還可以給一些個體戶,或者是小的服務型企業(yè)等等,這不僅僅是生活的消費,生產的消費也有了,而且又有利于疫情的控制。
疫情可能會造成全球產業(yè)鏈分流甚至重塑
這次疫情可能對中國原來已經形成的供應鏈、產業(yè)鏈都會帶來很大的沖擊。目前來看,供應鏈不能稱為斷裂,但起碼分流和重塑是有可能的。因為日本和美國都已經明確說要把在中國的日資企業(yè)、美資企業(yè)召喚回去,而且他們愿意支付撤離中國的成本,或者給予獎勵。因為在中國的日資、美資企業(yè)都是大的跨國公司,是全球產業(yè)鏈、供應鏈的關鍵組成部分,核心環(huán)節(jié),一旦這些發(fā)生了變化,意味著全球產業(yè)鏈可能會分流,嚴重的可能會重塑,這都是有可能的。
中國實際上是依靠國際、國內兩個市場,接下來我們要更加明確這個思路如何落實到經濟工作當中,怎樣用好“兩個市場”、“兩個資源”,尤其是國內的市場和國內的資源,怎樣更好的利用起來,這個恐怕要有更好、更長遠的考慮。這個資源就包括技術、勞動力、資金、管理等,經過這么多年的建設,在供應鏈、產業(yè)鏈的各個方面門類都俱全,只不過我們處于供應鏈低端的狀態(tài)。那么如何向中高端推進,形成我們自己完整的產業(yè)鏈和供應鏈,不再完全依賴于這些海外的企業(yè),我覺得國家要有一個考慮。特別是在技術層面,因為供應鏈、產業(yè)鏈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跟技術有關聯(lián),所以應該考慮在技術層面如何更好地形成自己的系統(tǒng)性技術。
還有生態(tài),特別是產業(yè)生態(tài)。鏈是垂直的,一條線的,上下游,但是生態(tài)是伴隨著鏈形成的各種各樣服務類的企業(yè),這些東西如何發(fā)展好,可能要做更加細致地考慮。
應對病毒的方法之一就是與病毒共生共存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布了最新的世界經濟的預測,預測世界主要發(fā)達經濟體的GDP都會陷入負增長,有聲音質疑這是否會加深市場的恐慌?我認為各個國家的政府都會找到應對的方法,可能一開始不知所措,因為這是一個完全未知的病毒、傳染病,一切都是未知的。之后通過學習和總結、了解以后,就會慢慢知道如何應對,包括在這個病毒存在的情況下,我們怎樣恢復正常的社會經濟活動。從法國的變化來看,一開始大家對這些防護措施嗤之以鼻,到最后學會了跟這個病毒共生共存,這就是有了應對的辦法,這是一個變化。我們國家的效率比較高一些,大家做得比較快一些,誰又能說將來戴著口罩就不能生活?誰又能說我們隨身帶著洗手液、消毒液就不能生活?誰又說我們戴著護目鏡就不能生活?這都說不好,所以,你學會了和病毒共生共存,就意味著你有了應對的辦法,你的經濟活動就在這種新的環(huán)境之下展開。
兩三個月全球疫情能得到有效改善
從現(xiàn)在的情況來看,全球疫情的拐點會比預期的要早一些。因為一開始西方國家對疫情的防控并不是非常積極,老百姓或是政府都不是特別積極。但是隨著疫情帶來的感染人數(shù)越來越多,死亡人數(shù)增長越來越多,民眾也好、政府也好,感覺到疫情的壓力越來越大。迫于感染率、死亡率不斷增加,民眾自己會越來越注意防控。現(xiàn)在全球感染人數(shù)在不斷上升,西方主要國家的死亡人數(shù)也在不斷上升。死亡率上升,民眾和政府的壓力也會加大,因為畢竟這都是疫情帶來的,如果采取措施,死亡率就會下降,如果不采取措施,死亡率就會上升,這是現(xiàn)實的考慮。很多國家的民眾、政府,態(tài)度可能會轉變,從消極到被迫,慢慢就會越來越積極。一旦大家都能像中國民眾一樣,人人戴口罩,人人都能主動隔離,這個疫情就很快結束了。從我們國家的情況來看,大概兩個月能將疫情控制住,現(xiàn)在西方大部分國家都采取了封城措施,像美國多個州都已經進入緊急狀態(tài),相當于封城。但是美國執(zhí)行的力度可能不像我們這么嚴格,所以持續(xù)的時間會比中國更長。隨著大家越來越重視,相對來講,控制就會比預期要快。現(xiàn)在第一關能控制住,按照中國的經驗,從嚴格地實施封城,到最后起效果,差不多兩個月,我們可以推測,兩個月或者三個月以后,這些國家控制疫情就會取得比較好的效果。
本文原發(fā)于網(wǎng)易。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與證券研究所(FSI)副所長。)
責任編輯:陳鑫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yè)領域的專業(y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