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任澤平解讀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該出手了

2019年12月13日14:33    作者:任澤平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任澤平 羅志恒 孫婉瑩 熊柴

  經過2018年下半年-2019年初的短暫政策放松,以及2019年初-2019年中的再度大幅收緊,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總體延續了今年730政治局會議的基調,即強調“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和“六穩”,不提去杠桿、弱化防化風險等。

  12月10-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0年經濟工作。

  解讀

  1、總體判斷: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把穩增長放在更重要位置,會議八大亮點 

  總的來看,2019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八大亮點:

  1)強調“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和“六穩”,“要完善和強化‘六穩’舉措,健全財政、貨幣、就業等政策協同和傳導落實機制,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表明把穩增長放在更突出位置。

  2)三大攻堅戰順序調整,脫貧攻堅放在第一位,防化風險從三大攻堅戰之首調整到最后,不提“去杠桿”。

  表明在穩增長的大背景下弱化去杠桿、防風險。

  3“積極財政政策要大力提質增效,注重結構調整”“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降低融資成本”“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要同消費、投資、就業、產業、區域等政策形成合力,引導資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數效應的先進制造、民生建設、基礎設施短板等領域,促進產業和消費‘雙升級’”。

  表明財政優于貨幣,財政政策被寄予更大期望來穩增長,貨幣政策將更多依賴新型貨幣政策工具。

  4)“要樹立全面、整體的觀念,遵循經濟社會發展規律,重大政策出臺和調整要進行綜合影響評估,切實抓好政策落實,堅決杜絕形形色色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必須從系統論出發優化經濟治理方式,加強全局觀念,在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

  表明對前期政策疊加、用力過猛、一刀切的部分做法糾偏,強調政策落實和執行的“度”,實事求是,因地制宜。

  5)“要加大城市困難群眾住房保障工作,加強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大力發展租賃住房。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全面落實因城施策,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長效管理調控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表明堅持“房住不炒”“三穩”的總基調不變,強調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和發展租賃。

  6)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強戰略性、網絡型基建,與補短板、惠民生結合,釋放國內市場潛力。

  7要加快國資國企改革,推動國有資本布局優化調整”“要制定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提升國資國企改革綜合成效”“發揮國有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積極作用”“要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健全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法治環境,完善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體系”“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

  這幾年“洗洗睡”“離場論”沉渣泛起,影響民營經濟信心,加大經濟下行壓力,有深層次的認識問題和意識形態問題,所有制歧視、融資歧視、信用分層等問題嚴重,法治、契約精神有待進一步加強,需真正落實所有制中性和公平市場競爭。一言難盡。

  8)“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融資”“引導資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數效應的先進制造、民生建設、基礎設施短板等領域”

  表明希望更多采用結構性的政策,通過正常的逆周期調節而非大水漫灌的方式,通過大力發展制造業、新型基建、深化醫療養老等民生服務領域市場化改革和對內對外開放、金融體制改革等改革的辦法來穩增長(我們提出《用改革的辦法穩增長》)。 

  經過2018年下半年-2019年初的短暫政策放松,以及2019年初-2019年中的再度大幅收緊,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總體延續了今年730政治局會議的基調,即強調“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和“六穩”,不提去杠桿、弱化防化風險等。

  2019年初經濟短暫企穩。2019年的419一季度政治局會議認為一季度經濟總體平穩、好于預期,開局良好,不再提六穩,重提結構性去杠桿貨幣政策從寬松期步入觀察期,房地產融資4月份以后大幅收緊。(我們在4月提出《政策頂——解讀419政治局會議精神》)

  經濟再度快速下滑,6月份以后經濟金融數據全面回落。730二季度政治局會議對形勢的基本判斷是“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新的風險挑戰,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必須增強憂患意識”(我們在7月提出《充分估計當前經濟金融形勢的嚴峻性——全面解讀6月經濟金融數據》)。時隔半年重提“六穩”;不再提“去杠桿”;強調“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繼續落實落細減稅降費政策。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表明貨幣政策從觀察期重回寬松,但這次是不一樣的寬松,以溫和的結構性寬松為主。(我們在7月底提出《渡劫:不一樣的寬松——解讀730政治局會議精神》)

  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當前形勢的判斷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730政治局會議表述一致,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表述為“經濟面臨下行壓力”,表明中央對當前經濟金融形勢的嚴峻性有充分認識。并認為“我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相互交織,‘三期疊加’影響持續深化。要做好工作預案。”“要全面做好‘六穩’工作”“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沒有提去杠桿,體現出把穩增長放在更突出位置,與我們《穩增長還是防通脹?》的判斷一致。我們測算,如果2019GDP增速為6.1%,考慮到第四次經濟普查上調2018GDP的影響,要完成翻一番目標2020GDP增速要達到5.9%

  2、中國經濟持續下行的原因不在外部,在內部。保的不是6,是信心和希望!出路不是被動接受經濟下行,而是主動改革開放!

  會議強調“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相互交織,‘三期疊加’影響持續深化,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當前世界經濟增長持續放緩,仍處在國際金融危機后的深度調整期,世界大變局加速演變的特征更趨明顯,全球動蕩源和風險點顯著增多。我們要做好工作預案。”

  2019年各界對經濟下行還是企穩、通縮還是通脹、降息還是加息等問題爭議較大。面對2019年認識的大混亂,我們旗幟鮮明地提出要充分估計當前經濟形勢的嚴峻性是通縮不是通脹拿掉豬以后都是通縮不能為了一頭豬犧牲國民經濟該降息了用改革的辦法穩增長為中國經濟鼓呼,為改革建言,不負一代學人的使命。

  當前中國經濟持續下行主要不是外部因素(世界經濟周期下行和中美貿易摩擦),而是內部因素,比如民營企業家被誤傷被歧視信心不足、地方政府約束多激勵少積極性不夠、國企改革涉及的深層次基本理論和認識問題與1998年前后差距較大方向不同、部分改革雷聲大雨點小、有些政策一刀切不能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對外開放進入行政壟斷和意識形態的深水區、傳統增長動力正在衰減而新增長動力尚待培育。

  近期業內對是否應該“保6”爭論較大,甚至還爭論到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是多少。作者2010年就參與研究提出“增速換擋”,長期跟蹤研究德日韓臺增速換擋成功、拉美東南亞“掉入中等收入陷阱”,2014年提出“新5%比舊8%好”“改革牛”,2015年提出“經濟L型”,2017年提出“新周期”(《參考譯著《從奇跡到成熟——韓國轉型經驗》、專著《新周期——中國宏觀經濟理論與實戰》、參著《中國經濟增長十年展望(2013-2022):尋找新的動力和希望》)。

  我們認為應充分估計當前形勢的嚴峻性,增強憂患意識和危機感,該出手了:

  1經濟增速換擋過程中并不天然存在中速增長平臺承接,經濟下行有可能沒有底,比如拉美、東南亞經濟體“掉入中等收入陷阱”,歷史統計表明成功的概率只有10%。必須要在市場化大方向下進行艱苦卓絕的改革努力,要對形勢嚴峻性有充分的估計和緊迫感,不能被動接受經濟下行,任其自然下滑。經濟潛在增長率只是一種潛力和可能,只有通過市場化改革才能實現,只有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性才能實現,等是等不來的。

  2當前經濟下行的主要原因不在外部,而在內部,不是周期性問題,主要是體制性和結構性問題,出路也在于內部的改革開放,以改革的辦法穩增長。中國過去40年的成就,宏觀上取決于從計劃到市場,微觀上取決于從國企低效率到民營經濟和外資經濟發展壯大,從而提升全要素生產率。

  3)增強憂患意識和危機意識,高度重視中國經濟持續下行的過程中正在接近的風險和危機,事物的發展不是線性,而是非線性的,如果矛盾積累到臨界點,將發生螺旋式效應。

  4)當前保不保6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保住中國經濟的信心和希望!保住企業家的信心和活力,保住地方政府的積極性!不要以為消耗改革開放40年的家底就是中國經濟的韌性,不要等到信心磨沒了、百業蕭條、萬馬齊喑的時候再出手,要盡快通過市場化導向的新一輪改革開放激發百舸爭流、千帆競發、萬馬奔騰!

  我們都深愛這片土地,深愛這個國家,少談些主義,多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多研究些實際問題,多一些建設性。

  預計中國經濟將在2020年前后再下臺階,步入“5”時代。每個階段的宏觀經濟形勢都有一個主要矛盾,要抓主要矛盾,當前宏觀經濟形勢的關鍵是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拿掉豬以后都是通縮”,“不能為了一頭豬犧牲整個國民經濟”,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短期經濟的主要矛盾是總需求不足,需加強逆周期調節,財政、貨幣、匯率等政策協同發力,財政優于貨幣,貨幣優于匯率。長期矛盾是供給側改革不到位、全要素生產率有待提高,通過市場化導向的改革開放釋放微觀主體活力,重振中國經濟信心

  中國經濟正破6520191-3季度GDP增速6.4%6.2%6.0%,持續下滑,3季度創1992GDP季度核算以來新低。

  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全面疲軟:消費受居民收入增速放緩和高杠桿率抑制,201910月社零增速創2003年以來新低。1-10月社零消費累計同比8.1%,較去年全年下滑0.9個百分點。投資不振,基建反彈弱,制造業投資低迷,房地產投資緩慢下行。1-10月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5.2%,其中,基建投資反彈力度弱,受土地收入下行和嚴控隱性債務制約;制造業投資持續低迷,主因出口受沖擊,PPI通縮加劇、企業利潤承壓,企業中長期貸款占比偏低;房地產融資全面收緊、銷售降溫、土地購置負增長,房地產投資將緩慢下行。出口受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和中美貿易摩擦沖擊負增長,1-10月累計同比-0.2%

  當前金融環境偏緊,拿掉豬以后都是通縮、PPI持續下行、企業實際利率上升從貨幣環境看,2019年央行3次降準,11月下調MLF利率和OMO利率,多次下調LPR利率,但實際利率仍不斷上升。從M2-GDP-CPI增速看,2019年前三季度M2增速略低于名義GDP增速;從貸款增速-GDP增速看,存量貸款規模增速與GDP增速之差處于歷史較低點,信用創造不足;從貸款加權利率-PPI增速看,實體經濟實際利率持續上行。11月M2同比8.2%,較上月下滑0.2個百分點;社融存量同比10.7%,與上月持平。從物價水平看,11月CPI同比上漲4.5%,較上月大幅提高0.7個百分點高。主因11月豬肉價格同比上漲110.2%,帶動相關食品價格上漲。但核心CPI同比1.4%,較上月下滑0.1個百分點。11月PPI同比-1.4%,降幅較10月收窄0.2個百分點,工業品持續通縮。

  3、強調“六穩”,“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不提“去杠桿”,防化風險從三大攻堅戰之首調整到最后

  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對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18年為“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2019年是“關鍵之年”,2020年是“收官之年”,意味著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由于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上修2018GDP2020年實現“翻番”目標的壓力有所緩解,但仍要求GDP達到5.9%。因此,會議再提“六穩”,與730政治局會議一致。今年新增城鎮就業絕對數完成較好,但是制造業和服務業PMI就業分項均為十年低點,顯示就業形勢嚴峻,“穩就業”依然被放在首位,會議強調“要穩定就業總量,改善就業結構,提升就業質量,突出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會議弱化了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不僅在表述上有所調整,而且將其從三大攻堅戰的首位調整至最后。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認為“我國金融體系總體健康,具備化解各類風險的能力。要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壓實各方責任。”不提去杠桿,不提地方債務風險,而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堅持結構性去杠桿的基本思路,防范金融市場異常波動和共振”,2019年419政治局會議提出“堅持結構性去杠桿,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防范化解風險”,730政治局會議不再提。因此,2020年政策將以穩杠桿而非去杠桿為目標,減少對經濟的沖擊。在三大攻堅戰的表述上,脫貧攻堅放在第一位,不僅肯定了前期金融監管的成果,而且將防范化解風險調整至三大攻堅戰的末位。

  4、積極財政要大力提質增效,穩健貨幣政策靈活適度,發力穩增長,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組合拳”

  財政政策方面,會議提出將更注重政策結構性,從去年的“加力提效”變為“大力提質增效,更加注重結構調整,堅決壓縮一般性支出,做好重點領域保障,支持基層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同時相比2018年提出的“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2019年會議提出“要鞏固和拓展減稅降費成效,大力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弱化減稅降費和專項債規模,更強調結構和效果。2019年初確定的減稅降費目標為2萬億元,前三季度完成接近1.8萬億元,財政部預計可實現2.3萬億元,大力度的減稅降費直接導致地方財政形勢嚴峻,上海、北京、天津等財政收入基本零增長,同時增值稅為主的減稅降費效果不明顯。由此,2020年減稅降費力度可能不及預期,財政政策將以提高減稅成效、優化支出結構和減稅方式為主。

  貨幣政策方面,會議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相比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730政治局會議提法“松緊適度”,本次會議表述為“靈活適度”,說明貨幣政策將在工具應用上更為靈活,新型貨幣政策工具將發揮更大作用。此外,“貨幣信貸、社會融資規模增長同經濟發展相適應,降低社會融資成本。”是首次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層面上提出,表明將通過下調政策利率等多種方式引導市場利率下行。在資金流向上,明確提出要增加制造業的中長期融資,意在穩定制造業投資,會議提出“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融資,更好緩解民營和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而去年的表達是“改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解決好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今年730政治局會議強調“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制造業、民營企業的中長期融資”。

  會議強調政策“組合拳”,財政、貨幣政策將與其他穩增長、調結構政策共同發揮作用。會議提出“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要同消費、投資、就業、產業、區域等政策形成合力,引導資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數效應的先進制造、民生建設、基礎設施短板等領域,促進產業和消費“雙升級”。”

  我們建議2020年財政政策更積極,平衡財政轉向功能財政,上調赤字率和專項債發行規模,赤字和專項債達到兩個“3萬億”,支持減稅和基建,放水養魚,擴大內需。在貨幣政策效果有限的情況下,財政政策應承擔更大責任,且財政政策是結構性政策,可以解決貨幣政策難以解決的結構性問題。

  第一,適度擴大赤字尤其是中央財政赤字,赤字率可突破3%,赤字總額3萬億,為減稅降費和增加支出穩基建騰出空間。從歐盟和其他主要國家的財政實踐看,3%并非絕對紅線,逆周期調節部分年份突破3%為正常現象。中國政府負債率在國際上偏低,政府部門尤其是中央政府具有加杠桿空間。中央政府杠桿率較低,主權信用融資成本也低,在地方政府和私人部門受資產負債表約束需求疲軟之時,中央政府應主動加杠桿以承接和轉移宏觀杠桿,適度擴大赤字,發揮財政政策的乘數效應。當前基建投資適度超前,不僅能夠節約成本,而且將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二增加專項債額度,從2019年的2.15萬億上調至3萬億。盡快修改地方債務終身追責,允許人口流入的都市圈和區域中心城市進行適度超前的基礎設施投資。

  第三,優化減稅降費方式,從當前主要針對增值稅的減稅格局轉為降低社保費率和企業所得稅稅率,提升企業獲得感。

  第四,增加國有企業利潤上繳比例,避免財政收入增速下行背景下地方政府出現“亂收費”等惡化營商環境的行為。

  第五,削減民生社保之外的開支,精簡機構人員,優化支出結構,提高財政支出效率。

  第六,改革財政體制,給地方放權,穩定增值稅中央和地方五五分成,落實消費稅逐步下劃地方。

  建議2020年貨幣政策進行正常的逆周期調節,不大水漫灌,該降息降息,通過小幅、高頻、改革方式降息,引導實際利率下行。疏通利率的傳導機制,改善流動性分層,消除所有制歧視,糾偏房地產融資過緊,對剛需和改善型需求給予重點保障,從寬貨幣轉向寬信用。當前的物價形勢是通縮而非通脹,拿掉豬價是通縮,尤其不能把當前經濟形勢界定為“滯脹”,當前并不具備全面通脹的基礎。同時,不要把正常降準降息的宏觀逆周期調節簡單等同于大水漫灌。

  易綱行長近日發表《堅守幣值穩定目標實施穩健貨幣政策》,明確我國穩健金融政策的目標。即央行貨幣政策將堅持服務實體經濟,防范金融風險,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著力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一是貨幣政策需要關注經濟增長,又不能過度刺激經濟增長。二是堅守幣值穩定這個根本目標,同時中央銀行也要強化金融穩定目標,把保持幣值穩定和維護金融穩定更好地結合起來。三是貨幣政策不能單打獨斗,需要與其他政策相互配合,“幾家抬”形成合力。貨幣政策的主要功能是保持短期的需求平衡,避免經濟大起大落,而經濟增長根本上取決于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

  5、“房住不炒”延續,全面落實因城施策和“三穩”的長效管理調控機制,強調“城市更新”和“老舊小區改造”

  會議繼續堅持“房住不炒”,與730政治局會議和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一致,但是730政治局會議中“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工具”未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體現。在房地產長效機制上,從730政治局會議的“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更進一步表述為“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長效管理調控機制”,表明未來房地產市場以“穩”為主,適時調控。因城施策上地方政府將擁有更大的權限,部分城市將根據當地情況適時放松限購限售條件。

  會議還提出“要加大城市困難群眾住房保障工作,加強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大力發展租賃住房。”加快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是重大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有助于進一步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同時作為2020年穩增長的手段之一。6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就已部署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大力發展租賃住房,重點解決城鎮中低收入居民特別是新市民的住房問題,是堅持調結構、轉方式的主要工作。住建部將總結推廣12個城市住房租賃試點的經驗,落實各項支持政策,增加租賃住房有效供應,著力解決新市民等群體的住房問題。

  我們建議2020年房地產政策從過度收緊回歸中性穩定,中央的定調是三穩,不是三松也不是三緊。老成謀國是時間換空間,一方面要防止貨幣放水刺激資產泡沫,另一方面也要防止過度收緊主動刺破引發重大金融風險。過度遏制房地產合理的融資不僅加重經濟下滑,而且加重經濟金融風險。房地產一半是金融,一半是實體經濟,是制造業,帶動的上下游產業鏈條較長,有必要推動改革更多地發揮其實體經濟的功能,回歸居住屬性和制造業屬性。不要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從放水刺激到過度收緊。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利用時間窗口推動住房制度改革和長效機制,關鍵是金融穩定和人地掛鉤,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參考超級暢銷專著《房地產周期》)

  6、強調政策落實和執行的“度”,“重大政策出臺和調整要進行影響評估”,“加強全局觀念”,對前期政策疊加、用力過猛、一刀切的方法論糾偏

  會議提出“必須科學穩健把握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綜合評估政策影響和多目標平衡”,“必須從系統論出發優化經濟治理方式,加強全局觀念,在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要樹立全面、整體的觀念,遵循經濟社會發展規律,重大政策出臺和調整要進行綜合影響評估,切實抓好政策落實,堅決杜絕形形色色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表明政策實施將更注重“度”,避免政策的擺動太大以及走形變樣,尤其要避免政策疊加和執行中層層加碼導致的民企預期惡化和經營“雪上加霜”。

  治大國若烹小鮮,宏觀政策要把握好“度”,過猶不及,執行層面需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又紅又專,“用力過猛”和“用力不足”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在去產能、去杠桿、環保督查、房地產融資收緊等方面部分地方用力過猛,誤傷民營和中小企業。在民營經濟重大理論創新、減稅降費、企業家和地方政府積極性調動、汽車金融互聯網開放等方面用力不夠,中國經濟的巨大潛力有待釋放。“度”是一種大智慧,過猶不及,要鼓勵各地區各部門又紅又專地執行中央政策。“治大國如烹小鮮”“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一是去產能導致上下游、國企民企間利益分配不均,鋼鐵、煤炭等上游行業和國企利潤暴增、中下游和民企利潤受損。去產能過程民企被環保名義采取行政化手段關停。二是去杠桿、嚴監管收緊民企融資渠道,民企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突出。三是放松房地產調控及棚改貨幣化去庫存,推動了部分地區房價上漲和居民杠桿攀升。四是環保政策一刀切,導致諸多民企直接被關停,同時南方水源地禁養生豬疊加豬周期導致豬價上漲超歷史。五是終身追責制影響了地方政府積極性,需要建立新的激勵考核機制調動積極性。六是改革措施在落實中部分地采取了行政化、運動式等過快過急的手段,節奏、力度未掌握好。(參考《落花有意——當前民企生存環境及建議》《中國改革評估報告:2019》)

  7、強調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強戰略性、網絡型基建,與補短板、惠民生結合,釋放國內市場潛力

  會議提出要積極發展先進制造業,加速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基建是2020年穩增長的重要抓手。在制造業領域,會議提出“要支持戰略性產業發展,支持加大設備更新和技改投入,推進傳統制造業優化升級。要落實減稅降費政策,降低企業用電、用氣、物流等成本,有序推進“僵尸企業”處置。要健全體制機制,打造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在基建領域,會議強調發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不是傳統的鐵公機,而是能夠優化供給結構,惠民生、補短板的領域。“加強戰略性、網絡型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川藏鐵路等重大項目建設,穩步推進通信網絡建設,加快自然災害防治重大工程實施,加強市政管網、城市停車場、冷鏈物流等建設,加快農村公路、信息、水利等設施建設。”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一脈相承,2018年提出“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城際交通、物流、市政基礎設施等投資力度,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短板,加強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建設。”

  會議強調以消費穩增長,釋放國內市場潛力。會議提出“要強化民生導向,推動消費穩定增長,切實增加有效投資,釋放國內市場需求潛力。”“要發揮市場供給靈活性優勢,深化醫療養老等民生服務領域市場化改革和對內對外開放,增強多層次多樣化供給能力。”在中美貿易戰具有長期性和日益嚴峻性的背景下,世界經濟見頂回落,外需面臨較大不確定性,必須形成強大的內需。但是居民杠桿率從2008年的18.8%迅速攀升至2019年三季度的56.3%,醫療教育養老等社保水平不高,同時高端供給不足,消費短期難以大幅提高,有必要從縮小收入差距、增加高端供給、加大轉移支付、改善民生社保等方面提高消費水平。

  8、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深化,加快農業供給側改革

  供給側改革的總基調保持不變,會議提出“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持續用力,確保經濟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與730政治局會議和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一以貫之。730政治局會議提出“緊緊圍繞“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動搖,更多采取改革的辦法,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在“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個字上下功夫。”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仍將繼續深化,同時貨幣政策傳導更加重要。本次會議提出“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與730政治局會議保持一致,其提法是“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制造業、民營企業的中長期融資,把握好風險處置節奏和力度”。此外,針對年內豬肉供給不足導致CPI高企的問題,會議明確提出農業供給側改革,“要狠抓農業生產保障供給,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019年供改升級版穩步推進。“鞏固”前期供改成果,截至2019年三季度,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6.4%,比一季度提高0.5個百分點;商品房待售面積繼續下降2019年10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回落到2013年末水平,同時補短板投資持續高增長,1-10月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教育等短板領域投資同比分別增長37.4%和18.0%,分別比全部投資快32.2和12.8個百分點。“增強”微觀主體活力,2019年前三季度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7834億元,其中減稅15109億元和降費2725億元。“提升”產業鏈水平,前三季度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4%,增速快于規模以上工業2.8個百分點。“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形成國內市場和生產主體、經濟增長和就業擴大、金融和實體經濟良性循環。1-9月全國每月實有市場主體增速均在12%以上;截至三季度末,全國實有市場主體1.19億戶。

  9、加快國資國企改革,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國企改革方面,會議提出“要加快國資國企改革,推動國有資本布局優化調整”,“要制定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提升國資國企改革綜合成效”。與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一致,2018年會議提出“要加快國資國企改革,堅持政企分開、政資分開和公平競爭原則,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加快實現從管企業向管資本轉變,改組成立一批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組建一批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積極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推動中國鐵路總公司股份制改造。” 2019年我國國企改革在加快推進。2019年4月,國務院印發《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方案》,提出了優化出資人代表機構履職方式、分類開展授權放權、加強企業行權能力建設等重要舉措。6月,中國鐵路總公司改制成立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在京掛牌,公司注冊資本為17395億元。1-9月全國中央企業各級企業新增混合所有制企業超過600戶。

  民營經濟方面,會議提出“要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健全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法治環境,完善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體系”,“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與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一致,均強調優化制度環境、保護產權,但本次會議更進一步強調保護中小企業的發展。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營造法治化制度環境,保護民營企業家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在融資方面,本次會議專門提出增強對民營和小微企業的融資支持,與730政治局會議表述一致。本次會議提出“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融資,更好緩解民營和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730政治局會議提出:“采取具體措施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建立長效機制解決拖欠賬款問題”,“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制造業、民營企業的中長期融資”。

  放開市場準入方面,會議延續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強調發揮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同時加快市場開放,尤其突出醫療養老等民生領域開放。本次政治局會議強調“要發揮市場供給靈活性優勢,深化醫療養老等民生服務領域市場化改革和對內對外開放”,相比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表述在開放領域上更加明確。2018年會議提出“大幅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凡是市場能自主調節的就讓市場來調節,凡是企業能干的就讓企業干”。

  10、城市群都市圈建設將加快,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三大地區定位打造世界級創新平臺和增長極

  城市群都市圈建設有望加快,推進中國高質量發展和區域協調發展。會議提出“加快落實區域發展戰略”“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綜合承載能力”。經濟、產業、人口等向城市群和都市圈集聚是人類發展的一般趨勢。以中心城市為引領的都市圈城市群更具生產效率,更節約土地、能源,是支撐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平臺,是落實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主要載體,是中國當前以及未來發展的重點。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要求,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領城市群發展、城市群帶動區域發展新模式,推動區域板塊之間融合互動發展。當前19個城市群以25%的土地集聚75%人口,創造88%的GDP,其中城鎮人口占比78%。由于多數城市群建設不成熟,中央把培育現代都市圈是城市群建設的突破口和抓手。2019年2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要求以同城化為方向建設1小時通勤圈。當前24個千萬級大都市圈以全國6.7%的土地集聚約33%的常住人口,創造約54%的GDP。

  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三大地區定位打造世界級創新平臺和增長極。會議提出,“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打造世界級創新平臺和增長極。”“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是當前我國區域發展重大戰略。其中,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三大地區以全國5%的土地面積集聚了23.3%的人口,創造了39.3%的GDP,是中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地區,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均需要三大地區引領。根據區域情況和中央要求,京津冀側重協同發展,粵港澳著重全面開放和“一國兩制”,長三角強調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贏的一體化和高質量發展。具體來看,粵港澳的五大戰略定位是: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區、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長三角的五大戰略定位為:全國發展強勁活躍增長極、全國高質量發展樣板區、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引領區、區域一體化發展示范區以及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

  11、繼續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明確提出降低關稅水平,積極參與世貿組織改革和全球治理變革

  會議強調實施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明確提出降低關稅水平、主動參與全球經濟治理變革。會議提出“對外開放要繼續往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方向走,加強外商投資促進和保護,繼續縮減外商投資負面清單。推動對外貿易穩中提質,引導企業開拓多元化出口市場。要降低關稅總水平。要主動參與全球經濟治理變革,積極參與世貿組織改革,加快多雙邊自貿協議談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層面首次提出“降低關稅水平”。當前我國算數平均關稅和加權平均關稅分別為7.5%和4%,高于美國水平。WTO上訴機制在2019年12月11日已經停擺,中方積極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正積極參與到WTO改革中。

  2018-2019年我們系統研究中美貿易摩擦,提出鮮明的觀點“中美貿易摩擦具有長期性和日益嚴峻性”“中美貿易摩擦的本質是在位霸權國家對新興崛起國家的戰略遏制”“應對中美貿易摩擦最好的方式改革開放”。2019年對外開放碩果累累,營商環境持續改善。2019年3月,新外商投資法通過;6月,G20峰會,習近平主席提出“加快形成對外開放新局面”,提出進一步開放市場、主動擴大進口、持續改善營商環境、全面實施平等待遇和大力推動經貿談判5個方面多項重大舉措;同月《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9年版)》發布,進一步擴大農業、采礦業、制造業、服務業開放,清單條目自48條縮減至40條,縮減比例16.7%,自2019年7月30日起施行。7月國務院金融委宣布推出11條金融業對外開放措施,債權市場和銀行保險業開放加速。8月,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正式設立,全國范圍內新設6個自由貿易試驗區。9月,取消了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投資額度限制。世界銀行《2020營商環境報告》中,中國排名全球第31位,較上年大幅提高15名。其中,中國在執行合同、獲得電力、登記財產和保護少數投資者方面排名均好于美國,世界排名分別為5/190、12/190、28/190和28/190。1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發布《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19年版)》,放開“養老機構設立許可”“社會福利機構設置許可”等措施,共列入事項131項,相比2018年版負面清單減少事項20項,縮減比例13%。

  12、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創業板和新三板改革提上日程,激發中小企業活力

  會議聚焦創業板和新三板改革,強調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引導銀行和保險業回歸本源。會議強調“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健全退出機制,穩步推進創業板和新三板改革”,科創板順利推出后,下階段資本市場建設將聚焦于創業板和新三板的改革。同時本次會議明確提出銀行業在資本市場中的重要作用,“引導大銀行服務重心下沉,推動中小銀行聚焦主責主業,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引導保險公司回歸保障功能。”

  注冊制市場化經驗有望率先推廣至創業板。創業板與科創板均關注中小企業成長,需要更具包容的制度設計。科創板試點注冊制實際運行5個月以來,積累寶貴經驗:一是上市標準多元化,目前已有3家未盈利企業、1家同股不同權企業、1家紅籌企業過會,有力支持信息技術、生物、新材料等新經濟發展。二是審核權下放交易所,審核時間從受理到上會平均135天,上市公司迅速擴容到65家。三是定價市場化,新股定價不受23倍市盈率限制、上市后的漲跌幅限制較少,給予市場博弈空間,促使炒作熱度減退、股票估值迅速回歸理性區間,科創板平均市盈率從開市首日的73倍降至12月12日的53倍。四是強化信息披露,退市市場化。短期來看,創業板改革將涉及發行、并購、再融資等一攬子政策利好,此前證監會已放寬創業板重組上市的政策限制,擬取消創業板非公開發行股票連續兩年盈利的條件,本次會議強化了在創業板推廣注冊制的市場預期。長期來看,創業板改革為全面推廣注冊制探路。12月11日,《深圳市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行動方案(2019-2025年)》提到“積極推動創業板注冊制改革早日落地,做好深市全面實施注冊制改革的準備工作”。

  新三板全面改革,激發創新創業活力。10月25日,證監會公布新三板改革方案,設立精選層,建立轉板上市機制,公開發行,引入公募基金,配套差異化交易、投資者適當性體系。新三板市場是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一環,激發新三板活力,只有中國的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起來,金融體系才能夠支撐中國的創新創業的浪潮,支撐中國的高質量發展。

  金融體制改革,不僅包括多層次資本市場改革,背后涉及尊重市場主體、法治環境改善、直接融資比重提高、金融體系升級、國家治理現代化等,將成為未來改革方向。我們建議,要站在頂層設計高度審視注冊制及配套制度,以注冊制為抓手,重構以信息披露為中心、以嚴格退市為后盾的市場生態,同時在立法、司法環節推進法律法規體系、懲處力度與投資者保護等外部環境改善。一是強化以信息披露為中心,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二是積極發揮自律和社會力量參與監督;三是推動《證券法》修訂,讓違法者付出沉重代價;四是完善投資者損害賠償機制;五是推及存量改革,建立無縫銜接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六是提高機構投資者比例,吸引長期穩定資金入市。

  13、我們建議當前供給側改革可借鑒國際成功經驗和基本常識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國際上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最典型的是上世紀80年美國里根、英國撒切爾和德國科爾時期以及德日韓臺在增速換擋時期,面對內憂外患,均通過成功實施供給側改革,實現了經濟轉型和再次騰飛,為經濟轉型創新驅動、激發企業活力、新經濟崛起、股票市場繁榮等奠定了堅實基礎。中國供給側改革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尊重常識和規律。

  供給側改革的理論基礎是供給經濟學,興起于上世紀70、80年代,屬于古典主義的流派之一,主要思想是鼓勵市場競爭和減少行政干預及壟斷。

  總結美國、英國、德國、日本、韓國等供給側改革的成功經驗,可以得出的政策建議是:

  1)大規模減稅,降低企業成本。

  2)大規模放松行業管制和干預,打破壟斷,促進競爭,提升效率。

  3)推動國企產權改革,引進市場機制,增加微觀主體市場活力。

  4)嚴格控制貨幣供應、通貨膨脹和資產價格泡沫,避免寄希望于貨幣刺激解決長期性和結構性問題,飲鴆止渴。當然,我們要把正常的逆周期調節和大水漫灌進行區分。

  5)貨幣穩健與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相結合,利于產能出清和新興行業的崛起。貨幣穩健可以促進落后產能行業的出清和轉型升級。推動利率市場化、金融自由化和服務實體經濟的多層次金融市場發展,可以為新興行業提供融資需求,促進新興行業快速崛起。

  6)增加勞動力市場工資價格彈性,限制工會力量。

  7)加大對中小企業和創新企業的支持力度。

  8)削減社會福利開支和財政赤字,擴大公共產品市場化供給,精簡財政負擔冗余人員,財政支出主要用于減稅放水養魚、基建、重大基礎創新、軍事技術創新。

  我們建議以六大改革為突破口開啟新時代新周期:百舸爭流,千帆競發。面對中美貿易摩擦、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改革開放處在攻堅期等內外部復雜嚴峻形勢,短期通過財政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促進經濟平穩運行,長期通過改革開放提升全要素生產率:一是放開汽車、金融、能源、電信、電力等基礎領域及醫療教育等服務業市場準入,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二是深化國企改革,以黑貓白貓的實用主義標準,落實競爭中性和所有制中性,消除所有制歧視。 三是建立居住導向的新住房制度和長效機制,關鍵是人地掛鉤和金融穩定。四是中央政府加杠桿、轉移杠桿,讓微觀主體輕裝上陣,大規模減稅,基礎設施建設。 五是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從間接融資到直接融資,發展PE、VC等。 六是當務之急是調動地方政府和企業家積極性,給地方官員新的激勵機制,給民營企業家吃定心丸,事業都是人干的。

  如果能夠推動新一輪改革開放,中國經濟潛力巨大,未來最好的投機機會就在中國

  1)2018年中國人均GDP為9700美元,不到美國的1/6,發展潛力巨大;

  2)2018年中國城鎮化率59.6%,發達經濟體大部分超過80%,城鎮化還有20個百分點空間;

  3)中國GDP增速6%以上,是美國的3倍;

  4)中國14億人,擁有全球最大的市場和最大的中等收入群體(4億人群),美國3.2億人,日本1.3億人,德國8000萬人,全球77億人;

  5)中國的勞動力資源近9億人,就業人員7億多,受過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高素質人才有1.7億,每年大學畢業生有800多萬,人口紅利轉向人才紅利;

  6)中國創新創業十分活躍,新經濟獨角獸企業數僅次于美國,中美獨角獸企業占全球70%。 

  (本文作者介紹:恒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恒大經濟研究院院長。曾擔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研究室副主任、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董事總經理、首席宏觀分析師。)

責任編輯:陳鑫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

意見領袖官方微信
文章關鍵詞: 全球貨幣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
網絡文學盜版一年損失近60億 侵權模式“花樣百出” 香港診所被曝給內地客人打水貨疫苗 給香港人用正品 鐵路部門下發買短補長臨時辦法:執意越站加收50%票款 優速快遞董事長夫妻雙雙身亡 生前疑似曾發生爭執 澳大利亞房價暴跌:比金融危機時還慘 炒房團遭趕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廣州重慶靠前 五一假期國內旅游接待1.95億人次 旅游收入1176.7億 華為正與高通談判專利和解 或將每年付5億美元專利費 游客在同程藝龍訂酒店因客滿無法入住 平臺:承擔全責 花650萬美元進斯坦福當事人母親發聲:被錄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