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楊燕青) 由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與萬事達卡國際組織聯合發布的中國信貸消費第二次系列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居民對信貸消費的認知度有了新的提高汽車信貸消費市場有巨大的潛力和空間。分地區的調查數據還表明,上海人的消費信貸意識最強,普及率最高。
通過2000年第四季度對北京、上海、廣州、武漢、鄭州、成都和西安七個城市2100個居民的問卷詢問,調查發現居民對信貸消費的認知度有了新的提高。在問卷所列的6種信貸消費方式中,本次調查顯示被訪者平均選擇了3.1種,明顯高于前次調查。而不知道什么是信貸消費的人群比例,則由上次調查的8.9%,下降到本次調查的8.2%。對信貸消費概念的認知,高收入、高學歷組強于低收入、低學歷組,36-50歲的中壯年強于其他年齡組。
在7個調查城市中,上海在不同項目的排位上十分有趣:在過去6個月中,人均信貸消費最高的前三個城市依次是北京、成都和廣州,上海最低;而在進行過信貸消費的人群比例,也就是普及率這一項上,上海則位居七城市之首。這表明:上海的信貸消費已經走向普通百姓的普通消費,除了金額較高的住房信貸,不指定用途的個人綜合消費信貸和信用貸款方興未艾;數據還顯示,從通過信用卡的“透支消費”在消費信貸總額中的比重來看,上海的排位最靠前;此外,不容忽視的還有,具有較強信用觀念的上海人,其“信貸消費”并不一定都是發自切實的需要,積累良好資信記錄和信貸經驗的“信貸預熱身”也是考慮之一。
比較不同城市居民對信貸消費概念的理解,會得到一些有意思的結論。更多的北京人將有抵押的金融機構貸款和有抵押的分期付款消費看作是最主要的信貸消費方式;而上海人相對看重信用卡消費和有抵押的分期付款消費;廣州、成都和西安人將信用卡消費和有抵押的金融機構貸款進行的消費看作最主要的兩種信貸消費方式;而鄭州、西安和武漢則有相對較多的人將向親朋好友借錢進行的消費看作是一種信貸消費方式。
調查還顯示,住房、汽車和教育依然是最適合信貸消費的前三種對象,其比例分別為71.5%、11.0%和10.6%。與上次調查相比,本次調查顯示汽車成為超過教育的第二種最適合信貸消費的對象。隨著學歷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有更多的人將汽車和旅游納入信貸消費的適用對象,特別是月收入超過3000元的被訪者,認為汽車最適合信貸消費的比例迅速上升,顯示出汽車信貸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