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總部經濟的成功之路(3)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7日 10:15 大洋網-廣州日報
謝漢良說:“新加坡將是同方走向國際的平臺,我們將在這里實現人才、產品和資本的國際化。2007年同方新加坡公司的營業額是1000萬新元,今年估計將翻3~4倍。” 精英政府的人才戰略 “新加坡什么資源都沒有,除了人。”在新加坡,這句話在政商兩界都能不斷地聽到。人才戰略被視為新加坡成功的核心。 “很多人都說,新加坡是高薪養廉,其實不然,新加坡政府實行官員高薪制的主要目的不是用來養廉的,而是為了吸引人才。”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中國合作項目協調人楊沐博士告訴記者,“高薪制是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真正開始實行的。在這以前,新加坡政府就解決了廉政問題。” 據了解,新加坡推行精英政治。新加坡政府希望把各界精英都吸收到政府擔任高級領導人,包括醫生、律師、會計、大學教授、企業家、銀行家等有能力、并且誠實和品德優秀的杰出人物。如果發現合適的人選,政府會勸他們棄職從政。這意味著他們可能放棄200萬、300萬,甚至500萬新元的年薪。 而在產業體系上,為了滿足高科技產業所需的特定勞動力,新加坡經濟發展局與日本、德國以及法國政府共同建立了技術機構,使培訓過的新加坡人能夠勝任電子以及工程領域的專門工作。 記者手記 學習新加坡的 危機感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一年有1000個考察團在新加坡學習。從裕廊工業園到城市規劃建設,從政府執行力到廉政反貪,幾乎無所不及。當前,最熱門的一項學習成果就是ERP系統,也就是電子收費系統,國內一些大城市紛紛提出的征收城市擁堵費的思路就是由此而來。新加坡的電子收費系統非常嚴密,在中心城區的各個出入口設了專門的電子收費,在繁忙時間進入城市中心就自動加收3.5新元。 除了這些具體的東西,記者覺得目前廣東、上海等中國發達地區最需要向新加坡學習的是危機感。新加坡人總是把“新加坡是一個小國”,“我們必須不斷努力”掛在嘴上,從政府到商界,再到普通民眾,危機感似乎籠罩在每一個新加坡人的頭上。新加坡的危機感似乎是與生俱來的,資源缺乏的新加坡連水都是從馬來西亞進口的。 正是這種危機感,讓新加坡一窮二白起家,從最初創業的進口替代企業,到果斷抓住全球產業轉移的第一次浪潮,發展出口導向的企業。正是這種危機感,讓新加坡的精英們不斷跟著世界經濟發展潮流把新加坡介紹給一個個國際經濟的巨人。正是這種危機感,讓新加坡在面對新的競爭者,逐漸失去原有優勢的同時,不斷轉變打造新的競爭優勢。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