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德國廣告放大中國聲音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4日 03:21 第一財經日報
郇公弟 作為德國“隱形冠軍”的中小企業進軍中國才剛剛開始,他們對中國的陌生感尚未消除,這時德國廣告業頻頻傳出“中國聲音”就不難理解了 今年在德國各大媒體上,一位模樣俊朗的中國人與奧迪豪華轎車在一起的廣告曝光度極高,這是奧迪公司首次在針對德國本土市場的廣告中啟用亞洲人擔任廣告代言人,這位中國人便是“鋼琴王子”郎朗。 奧迪公司的廣告并非個例。如今在德國企業廣告中,中國元素正在大放異彩。這些廣告中,既有德國企業展示自己的“中國經驗”,為同行投資中國提供金融、貿易和物流等各類服務的,也有歡迎中國企業來德國投資的,更有多家德國企業開始利用“中國元素”定位自己的國際化、全球化形象。中國題材廣告開始進入德國主流社會。 “我們已置身其中” “中國,商家必爭之地。我們已置身其中!”德國零售業巨頭麥德龍早前在德國推出的廣告如是說。麥德龍在廣告中具體介紹了它何時在中國開設第一家商店,在中國現有網點數目和員工人數等,宣傳自己可為德國企業在中國銷售各類產品提供零售渠道。 早在馬可·波羅時代,中國在歐洲人心目中就是充滿神秘與挑戰的財富之地的象征,“我們已置身其中”的廣告模式正是利用了歐洲人這一心理,業已為許多德國企業采用,例如,TNT物流“在中國有19年成功經驗”、伍爾特五金“自1993年開始在中國開展業務”、百達律師事務所“我們已在中國10年”等廣告詞,既表明德國各行各業都把在中國的經營經驗作為引以為豪的資本和財富,也說明開拓中國市場為德國企業帶來了豐厚利潤。 幫助解決正在進軍中國的德國公司面臨的問題,是此類廣告的最大賣點。德國最大的經濟類報紙《商報》在一則廣告中強調:“中國有13億人口,我們幫你找到目標客戶!”德國最大的物流公司申克物流的廣告則為德國企業展示了在中國未來的發展空間:“游戲結束,中國勝出!” 自1975年起,德國連續30年保持中國在歐洲最大貿易伙伴的地位,但早前進入中國市場的德國企業主要是一些大企業和服務類公司,作為德國“隱形冠軍”的中小企業進軍中國才剛剛開始,他們對中國的陌生感尚未消除。在這樣的時刻,德國廣告業頻頻傳出“中國聲音”就不難理解了。 “我們有中國情結” 德國企業在投資中國的同時,也希望中國企業擴大在德國的投資和貿易。近年來,德國各地方政府和下屬的經濟促進公司爭相推出中文網站,并通過各具特色的中文廣告呼喚中國企業到當地投資。 其中,巴伐利亞州的廣告直奔主題:“投資巴伐利亞,配備歐洲一流高科技”;科隆市的廣告深入揣摩了中國人的心理,用醒目的大紅字體將科隆稱作“中國企業進軍歐洲的橋頭堡”;漢堡市的廣告風格浪漫:“漢堡與中國在商業上不僅需要一場戀愛,更需要持續一生的美好姻緣。” 除各地方政府外,德國的證券交易所和基金公司等也希望能夠吸引更多的中國投資者。德意志交易所的廣告稱自己是“中國企業進入歐洲資本市場的捷徑”,而柏林證交所的廣告直截了當地說:“我們有中國情結!” 中國企業在德廣告尚遜日韓 德國人做生意追求高效、務實,他們的廣告如此頻繁地運用“中國元素”,同樣是出于對高效和務實的追求。代理中國投資者在德證券交易的德國FINOVESTA基金公司總經理曼弗雷德·斯特拉說:“中國要實行走出去戰略,歐洲將是必然的選擇,德國突出自己作為歐洲首選地點很有必要。” 不過,目前德國的大部分中國題材廣告還主要集中在一些與中國有關的媒體上,德國媒體還鮮見中國知名企業發布的高質量廣告,這與日本和韓國知名品牌在歐洲的廣告營銷相比存在相當大的差距。此外,伴隨著德國社會不斷掀起的“中國熱”浪潮,也有部分不良企業利用中國制造話題,以達到擴大知名度的商業目的。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