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深度 | 竺延風去職東風:央企轉型何去何從?

21深度 | 竺延風去職東風:央企轉型何去何從?
2023年03月06日 20:11 21世紀經濟報道

隨著一汽、東風掌門人相繼變更,他們以及他們的“追隨者”推進的央企轉型,將會何去何從?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杜巧梅、何芳 北京報道

在一汽集團掌門人徐留平調離10天后,有著“二汽”之稱的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東風公司”)也迎來了掌門人的更迭。

3月3日下午,東風公司召開領導班子會議。受中央組織部領導委托,中央組織部有關干部局負責同志宣布了中央關于東風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免職的決定:根據工作需要,按照中央企業領導人員任職年齡有關規定,免去竺延風同志的東風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職務。相關免職按有關法律和章程的規定辦理。

按照2018年12月發布的《央企領導退休年齡新規》,央企領導退休年齡是60周歲,但視情況可以放寬至63周歲。

按照上述規定,現年62歲的竺延風在兩年前就已達到退休年齡,但出于工作需要延長了兩年任期。

消息發布之際,竺延風剛剛結束在2月26日-3月2日舉行的2023年東風公司戰略研討會上的動員講話。在這次會期5天的東風高層會上,竺延風強調,“加快轉型升級,就是要更加注重做強做優做大自主品牌和發展新能源事業,進一步實現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

而此番突然去職,多少超出了外界的預期。

不過,這也意味著,38歲就成為一汽集團史上最輕的董事長、并因此被外界稱為“少帥”的竺延風,在回歸汽車行業并執掌東風公司近八年后,為自己40年的職業生涯畫上了句號。

“竺延風是一個優秀的汽車人,是一個把汽車事業融入了靈魂的人,他對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3月6日,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于武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這樣評價竺延風的汽車生涯。

當然,也有業內專家表示,“竺延風治理企業的想法和思路是非常好的,但是當改革遇到巨大阻力的時候,最終還是妥協了。”

值得注意的是,彼時徐留平“北上”一汽、竺延風“南下”東風,作為央企的干部,他們所處的時代正值央企高管大輪崗的時代,他們都試圖用“外來之力”力促央企內部改革,如今一汽、東風在高端化、新能源領域的轉型都處在關鍵時刻,紅旗、嵐圖等品牌的成敗還無法蓋棺定論,機遇和挑戰并存。

隨著一汽、東風掌門人相繼變更,他們以及他們的“追隨者”推進的央企轉型,將會何去何從?將是業內關注的重點。

堅定的“改革派”曾經喊出“耐住寂寞二十年”

作為中國汽車行業頗有名氣的人物之一,竺延風的職業生涯多少有些“傳奇”的色彩。

公開資料顯示,竺延風出生于1961年3月,本科就讀于浙江大學化工系化工自動化及儀表專業,研究生就讀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控制工程專業。1983年8月,竺延風參加工作即進入中國第一汽車制造廠(一汽集團),從儀表車間技術員開始做起。

在此后的20年里,竺延風歷任中國第一汽車制造廠計量處技術科技術員、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計量處研制科任副科長、對外經濟貿易處處長兼一汽集團進出口公司經理、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兼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后兼任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

1999年2月,竺延風正式成為一汽集團總經理,并在當年12月升任集團董事長。在不到16年的時間里,從車間技術員到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足見其的工作能力。

年僅38歲的竺延風,不僅是一汽集團歷史上最年輕的董事長,也是中國大型國有企業中最年輕的掌舵者。

在職期間,竺延風開啟了他在一汽集團的高光時刻:從關停效益不好的板塊到并購天津汽車,從推動一汽與豐田合資到推出紅旗、夏利等自主品牌,竺延風帶領一汽整體改革并將一汽集團打造成為中國第一個年銷百萬級車企。

尤其是一汽集團與天津汽車的合并,也成為當時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史上最大、最具影響力的重組事件。

2002年6月14日,一汽集團董事長竺延風和天津汽車集團董事長張世堂簽訂聯合重組協議書,通過此次重組,一汽集團將當時中國最大的經濟性轎車生產企業天津汽車集團收入囊中,并在當年“兩個名額”的政策限制與豐田“南北各一”的既定規劃之下,實現了與豐田的合資,并成功打造了累計銷量超過1000萬輛一汽豐田。

也就是在2002年,重組后的一汽集團擁有直屬專業廠10家,分公司3家,全資子公司36家,控股子公司16家,參股公司29家,資產近600億元人民幣。

付于武在回憶對竺延風印象最深的事情時,提及兩件:1、在二十世紀初,在中央電視臺參加對話欄目的時候,提出了要耐住寂寞二十年。說明了他對汽車產業有著非常深刻的理解。2、他已經擔任吉林省委副書記。我們在去長春的飛機上相遇,一路談的依然是汽車!我問他,業余時間干什么,“我在研究電動車,這是我最大的愛好。”

那句汽車圈經典的“耐得住寂寞20年”出自2002年,時任一汽集團總經理的竺延風,在央視《對話》節目回答“如何看待自主品牌發展”話題提及,這句話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風波,還曾引來輿論對一汽、甚至對竺延風個人的“口誅筆伐”,甚至認為其“干自主缺乏進取心”。

面對質疑,竺延風并不回避,“從我國汽車的發展歷史和發展規模來看,都無法與國際水平相比,需要沉住氣,扎扎實實地做一些工作。甘甘心心地耐得住寂寞,老老實實地回去打基礎,要把自己的企業通過十年、二十年,可能還要再長一點的時間,埋頭苦干,把基礎打好。”他還特別強調,“耐住寂寞,不是不作為,而是不浮躁、不浮夸、不炒作、不輕言失敗、不輕易放棄。”

在一汽,竺延風始終是堅定的“改革派”。他最早提出了,全體起立競爭上崗、營銷貼近市場從長春南遷北京,啟用外部職業經理人,比如前大眾集團高管蘇偉銘等等。“但是,改革的過程中,來自一汽內部的阻力巨大,所以當時在北京已經購置用于辦公的地方只能出租。”上述業內專家告訴記者。

提及蘇偉銘,他職業生涯的高光時刻,當屬其在一汽-大眾銷售公司總經理時期(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彼時在一汽集團董事長竺延風的力邀和支持下,蘇偉銘強勢推進營銷變革,SBU、流程再造、資源前置等新理念注入傳統的國企團隊,帶領一汽-大眾完成了“絕地反擊”。但是,硬幣的另一面則是,蘇偉銘的成功需要大量的資源助力,其被詬病最多的是在職期間一汽-大眾的市場費用開始飆升,新車發布會數千萬,市場費用幾十億等等。

如何評價竺延風在一汽的工作,是非自有評說。不過,2007年,也就是竺延風執掌一汽的最后一年,一汽集團銷售中、重、輕、轎、客、微各類汽車143萬輛,銷售收入達到1880億元,同比增長23%和26.5%,全年實現利潤123億元,同比增長252%,創造一汽集團有史以來最高紀錄。

2007年12月,46歲的竺延風離開了奮斗24年的一汽集團,由商轉仕,先后擔任吉林省委常委、副省長、吉林省委副書記等職務,但是他的汽車生涯并未就此結束。

空降武漢,拉開東風改革序幕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2015年3月,隨著原一汽董事長徐建一落馬,汽車三大央企掀開了最大規模的人事調整。彼時,已經離開汽車行業8年的竺延風呼聲最高,業界一度猜測他會重返一汽。

不過,出人意料的是,2015年5月,時任東風汽車公司董事長徐平調任一汽集團,出任一汽集團董事長;而54歲的竺延風則離開吉林省委副書記一職,空降武漢,開啟了他執掌東風公司的8年汽車生涯。

作為當時擁有17萬員工、3家上市公司和15家主要整車企業的大型央企的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在東風公司的一舉一動也備受矚目;同時,當時的汽車行業已經處于深度調整的邊緣,東風公司也面臨著諸多問題,竺延風面臨的挑戰也才剛開始。

資料顯示,東風公司是中央直管的特大型汽車企業,前身是始建于1969年的第二汽車制造廠,總部設在湖北省武漢市。當時,東風公司擁有風度、風光、風行、風神、小康、御風等多個自主品牌以及東風日產、東風本田、神龍公司、東風雷諾、東風裕隆以及東風悅達起亞6個合資企業。

竺延風上任當年,東風公司整體銷量達到387.25萬輛,其中神龍汽車占到了71.07萬輛;2016年東風公司整體銷量到達427.67萬輛的歷史高點。

不過,從2017年開始,隨著神龍公司銷量驟降以及此后開啟的合資品牌調整,東風公司銷量步入了下滑通道,2017年-2022年,東風公司年銷量分別為412萬輛、383萬輛、293.2萬輛、345.8萬輛、327.53萬輛、246.4萬輛。

當然,東風公司銷量表現并非衡量竺延風執掌東風的唯一標準,在中國汽車市場轉型的關鍵時期,竺延風的鐵腕改革,聚焦主業,正在推動東風公司這艘“巨輪”駛向電動智能化的新汽車時代。

在執掌東風汽車后,竺延風啟動壓減與“兩非”剝離工作,先后完成120戶法人退出(占存量的37%),徹底退出地產、物業、水電煤汽等輔業及主業非優勢業務,將供水、供電、物業等下放給第三方公司管理,將汽車行業作為東風汽車的主業,打造汽車核心能力。

在人員管理方面,竺延風扛起“反腐”大旗,近三年來,東風公司紀委共立案551件、處分629人、留置75人;同時率先實施經理層人員任期制契約化管理,推動三項制度改革做深做實,“能下、能出、能減”機制常態化運行,全面實現用工市場化。

“瘦身”是手段,“健體”是目的。在東風任期內,竺延風大力推動自主品牌事業發展并主導打造了嵐圖、猛士等高端新能源品牌。2022年,東風公司乘用車整體銷量達68.5萬輛,同比增長32%。其中,嵐圖汽車實現銷量19409輛,同比增長185.8%;東風風神銷量突破19萬輛,同比增長58.4%;東風柳汽乘用車實現銷量12.2萬輛,出口同比增長180%;易捷特公司和東風納米(原東創紫聯)完成產銷9.9萬輛。

合資品牌加速整合,2020年,東風集團旗下神龍公司標致和雪鐵龍開啟品牌規劃梳理;2020年4月,東風集團出售東風雷諾股權;2021年東風集團退出東風悅達起亞;2022年5月30日,日方退出上市公司東風汽車。

2022年6月13日,國資委網站刊發《東風公司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全面完成》,對東風汽車國企改革工作進行了褒獎,并認為,“東風公司戰略性退出部分合資業務,開放合作的格局系統性調整優化。”

而竺延風8年的鐵腕改革,也徹底解決東風公司歷史遺留問題,集聚優勢資源做強自主事業,加速構建“一主兩翼”融合發展的事業格局。

繼任者未定,東風轉型還在路上

竺延風的突然離任,一如一汽集團徐留平的突然調離。兩大汽車央企新任掌門人依然還是未知,也給業內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間。

尤其是在中國汽車產業加速邁向電動化、智能化的關鍵歷史時期,東風公司和一汽集團的轉型依然還在路上,兩大汽車央企的繼任者正面臨著新的時代命題。

2021年4月,東風汽車集團在上海發布了“東方風起計劃”,提出3個“一百萬”計劃:到2025年,商用車、自主乘用車和新能源汽車銷量分別達到100萬輛,東風自主品牌規模進入行業TOP3。這是竺延風帶領下的東風集團面向電動化、智能化做出的一次全盤轉型大戰略。

為了實現從“汽車企業”到“科技企業”的轉型,東風發布科技創新“躍遷行動”,聚焦在新能源、智能駕駛兩大領域。

其中,東風新能源躍遷行動,計劃到2024年實現主力乘用車品牌全新車型100%電動化,將全面布局三電核心總成、整車平臺架構、充換電技術、氫能源等領域。

氫能方面,未來三年,東風將推出120kW及以上高性能大功率電堆,掌握電堆催化劑、膜電極、雙極板等關鍵核心技術。

在智能駕駛方面,東風已經打造了中央集中式SOA電子電器架構并計劃在“十四五”期間實現L4級智能網聯汽車規模化示范應用、掌握L5級智能網聯汽車關鍵核心技術。

當前,東風公司高端新能源品牌嵐圖逐步進入正軌、高端電動越野猛士品牌正加速建設、東風悅享科技正打造以高品質生活為主軸的無縫化移動服務生態新模式,東風旗下能源服務科技公司羿動科技,以及致力于打造“智慧城市生態圈”的即聯即用(武漢)科技創新有限公司也在快速發展中。

不過,隨著中國汽車產業的深度調整,作為擁有最多合資品牌的東風公司,東風日產、東風本田與神龍公司正面臨著電動化轉型與保證銷量、利潤的雙重挑戰。

據東風集團股份財報披露,東風公司初步2023年的經營目標為300萬輛、挑戰350萬輛,經營利潤達到350億元。

英雄遲暮,壯志未酬。東風公司的轉型重任也落在了繼任者的肩上。

公開消息顯示,目前東風公司的相關工作由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楊青臨時代理。

據了解,楊青出生于1966年7月,自從1988年6月開始參加工作便一直在東風體系工作,歷任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總經理,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東風汽車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兼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總經理,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等。

2021年2月,楊青升任東風汽車集團董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

隨著竺延風的去職,有消息稱楊青或接替竺延風成為新的集團掌舵人,不過這一消息并未得到東風公司官方確認。

一個時代的結束,是另一個時代的開始。“少帥”退場,東風公司等待新的開始。

新浪科技公眾號
新浪科技公眾號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

創事記

科學探索

科學大家

蘋果匯

眾測

專題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數碼 新浪手機 科學探索 蘋果匯 新浪眾測

公眾號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為你帶來最新鮮的科技資訊

蘋果匯

蘋果匯為你帶來最新鮮的蘋果產品新聞

新浪眾測

新酷產品第一時間免費試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學家新聞,精彩的震撼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