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需走弱恐怕會成為今年家電業面對的難題,在國內防疫政策經過一系列調整之后,內需有了明顯改善,尤其是在剛剛過去的春節黃金周,以電影、旅游為主的服務型消費迅速復蘇,為今年的內需消費復蘇起了一個好頭。
然而,在國內一片喜氣洋洋的同時,也要看到,外部的經營環境仍在惡化,貿易沖突與地域沖突仍在持續。與此同時,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其中主要體現在歐美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長的放緩甚至是衰退。歐美市場是全球重要的消費市場,歐美地區需求走弱將對我國家電出口產生不小的影響。
有分析人士指出,今年我國外貿的主要矛盾,將由去年的供應鏈受阻、履約能力不足轉變為當前的外需走弱、訂單下降。
壓力來自于兩方面
今年家電出口,一看外需,二看競爭。從外需角度來看,今年全球經濟增速仍將放緩。?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預計,2023年全球經濟增速將放緩至2.7%,且有25%的概率增速會低于2%。按IMF總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的判斷,2023年將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國家陷入經濟衰退。經合組織(OECD)的預測更加悲觀,認為2023年全球經濟增速可能只有2.2%。
另一方面,歐美地區的通脹水平仍然偏高,全球央行的加息浪潮仍將持續。其中2月1日,美聯儲將基準利率上調25個基點,自去年進入加息周期以來,已累計加息450個基點。據國際清算銀行統計,全球38家央行在2022年共加息210次。
得益于美聯儲連番加息,美國1月CPI同比增速將持續回落,但受汽油價格推動,美國1月CPI環比或上漲0.5%,創三個月來最大漲幅;核心CPI同比增速有望繼續回落,但環比或上漲0.4%,較12月的0.3%小幅回升。這表明美聯儲仍需要進一步加息,直到確保消滅通脹壓力。
有機構認為,受到地緣沖突、供應鏈沖擊,能源和糧食風險依然存在,歐美通脹具有剛性,通脹水平離2%的目標還有相當遠的距離。歐盟委員會13日發布的最新展望報告預計,2024年歐盟價格漲幅將保持在2.5%,歐洲央行2月份將存款利率上調50個基點至2.5%。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五次產業轉移浪潮之下,我國面臨的外部競爭也越來越大。我國當前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成本的上升導致我國在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面臨來自東南亞國家的競爭。加之全球經濟衰退,需求萎縮的大背景下,國際市場的競爭也將更加激烈。
海外市場的機遇在哪里?
盡管在歐美國家經濟衰退的大背景下,我國家電業面臨外需減弱的困境,但對海外市場的開拓耕耘仍舊持續。外貿仍舊是我國經濟的三大支柱之一,對我國的經濟增長仍然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內需消費市場在過去受到收入水平等壓制,在短時間內,難以取代外貿的作用,企業消耗多余產能必須堅持出海戰略。
我國家電業在海外依舊擁有不小的優勢,尤其是彩電行業,在內需市場不斷的內卷的情況下,品質優勢和價格優勢相當突出。在外需走弱的大背景下,物美價廉的中國家電更容易受到市場青睞。日韓品牌在歐美地區遭遇崩盤式下跌,使三星、LG、索尼等品牌在海外市場與中國品牌的差距進一步縮小,中國品牌在海外迎來了崛起的機遇。
此外,東南亞市場值得關注。盡管在第五次產業轉移浪潮下,東南亞在中低端產業成為了我國的競爭對手,但東南亞在中美貿易沖突之后,日漸成為我國的重要貿易伙伴,我國與東南亞的貿易量在不斷提升。
作為新興市場,東南亞的增長潛力不容小覷,尤其是在產業轉移帶動下,東南亞的工業化發展迅速,東南亞國家GDP快速增長,國民收入提升,也將展現出消費的潛力。而在政策層面,東南亞為了招商引資,會在稅收等層面對海外品牌更加寬容,其國內市場更愿意也更容易接受海外品牌以及海外投資,這為中國彩電品牌的進駐以及市場開拓開放通道。
總體來看,我國家電出口將會遭遇短期挫折,不過從長期來看,開拓海外市場不僅具有必要性,同時仍有可待挖掘的空間,應用長期眼光看待。
(家電網? HEA.CN)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