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宣稱是“上海三甲醫院主任醫師”在網上曬出250萬元年收入圖片引發圍觀。
這張圖片顯示,有月度稅前收入、季度獎金、職級薪資、節日差旅、年終獎、飛刀、講課費、醫研費和手術收入等,在全年無休的情況下年收入合計達250萬元。
這份工資單,似乎一下揭開了公眾一直以來對于醫生是高收入群體想象空間。
網友的評論也分為兩派,一部分網友質疑年薪太高,是收了黑心錢;另一部分認為,在業內這屬于正常水平。
這位“上海三甲醫院主任醫師”的收入中,最高的一部分來自手術收入,75萬元。就連業內人士也對這筆錢有不同的判斷,說法有“這部分就是灰色收入,紅包和回扣”“有醫生手術收入可以達到這個水平”。
在《財經》采訪過程中,多位業內人士指出了這份工資單的不合理之處,“講課費(25.5萬元)、醫研獎(36.8萬元)的收入之高,每一項都幾乎要占用所有休息時間”。不過,根據其飛刀收入(28萬元),這位上海主任醫師的“咖位不大”。
有的醫生收入中還有一部分不可知的,就是紅包、藥械回扣。張強醫生集團創始人張強坦言,沒人知道這部分到底多少錢,那是個黑箱。
那么就250萬元的能攤開看的年收入,在上海醫生中究竟是怎樣的水平,又有多少醫生的收入能達到這個數?
有多少醫生年薪能超過250萬元
“上海的頂尖醫生,陽光和灰色收入加在一起,年收入能超過數百萬元?!币晃簧虾at療機構的人力資源人士介紹,只是這幾年受新冠疫情影響,行情不太好。
那怎樣才能算頂尖醫生?
上海復旦大學每年發布的兩個榜單可做參考:一個是中國醫院綜合排行榜;另一份是醫院??婆判邪?,榜上是各??频娜珖笆?。
2021年度全國綜合排名前十的醫院中,上海就占了三個,分別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還有九個上海醫院專科聲譽位列全國榜首。
“綜合排行榜顯示的是平均水平,要說全國的頂尖收入,得看??婆判?,哪怕在名氣略遜的醫院,只要科室強,收入也毫不遜色?!睋鲜鋈肆Y源人士了解,在這樣的科室里,主任醫師年收入250萬元可能還是低水平。
主任醫師是正高級,也是醫生中最高等級的專業技術職稱,想升到這個位置,得從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一步步熬上來。
按照評定職稱的基本要求,晉升最快的博士,畢業后也要工作八年,才能升到主任醫師。不過,越是在頂尖醫院,晉升的難度就越大。《財經》了解到,北京一家三甲醫院的主任醫師,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博士畢業后12年才升到主任醫師,“如果中間沒有任何原因耽誤,也得十年”。
作為一位主任醫師,能曬到太陽下的收入有多少?
《財經》圍繞這些“榜上有名”的醫院的調研顯示,就以年收入250萬元為標準,上海一家頭部三甲醫院院長的回復是“極極少數”,這至少驗證了有醫生可以光明正大地掙到這些錢。
在一位上海外科主任醫師看來,“在上海年薪250萬元雖不普遍,但也算比較正常?!?/p>
這位外科醫生所在的三甲醫院,在復旦綜合榜上位置相對靠后,自己的科室也并未能進入??瓢瘢杖胍材芙咏?50萬元的水平,“只要是上海三級以上的醫院,每家那三到五個頂尖科室,知名主任基本能達到”。
從創立之初,就明確“收紅包即開除”的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現在也能為高級顧問醫生(類似于主任醫師)開出200萬元的年薪,其中70%固定薪酬,30%績效。
在北京一家醫院能排進全國前五的科室中,“收入水平也差不多,醫院發給主任醫師的得有100萬—200萬元,手術多的話,掙得就能更多。”該科室的主治醫生介紹,自己的年薪也能在50萬—70萬元之間。
科室之間的差距,讓這位工作不到十年的主治醫師,收入可以比肩一位工作近30年的主任醫師。2021年受疫情影響,北京一流的心外科主任醫師,每月收入不到5萬元,醫院績效好的時候,一年還會再發兩次獎金,年收入約70萬元。
上述上海外科主任醫師介紹,科室之間的差距主要就是來自獎金,由科室的效益決定的。頂尖科室的患者絡繹不絕,更重要的是掌握一些前沿的技術,醫院能夠享有自主定價權,是提升科室收入的關鍵。
截至2021年底,全國醫師數量已達到428.7萬人。綜合來看,靠陽光收入能年薪達到250萬的醫生,還是鳳毛麟角。但多家“上榜”醫院都能為最好的醫生,開出100萬元左右的薪酬。
憑技術掙灰色收入
“能達到收入250萬的資深醫生不少,當然對體制內的醫生來說,其中陽光收入是有限的?!睆垙娬f。
張強當初離開公立醫院的原因之一,就是希望能夠用自己的技術和服務獲得行醫尊嚴。2012年張強作為學科帶頭人和科室主任,全部薪資收入不過40多萬元,但彼時一次“飛刀”的收入,就比得上他在公立醫院時一個月的工資。
“飛刀”,其實是醫生坐著“飛的”去做手術的代稱。中國頂尖收入的醫生,大多是外科醫生,原因就在于“飛刀”手術,是外科醫生收入中重要的彈性系數。
只不過這也是一項灰色收入。錢裝在信封里直接給到手術醫生。“一臺手術主任醫師5000元-10000元,副主任醫師、主治醫師也有三四千元。”上述上海外科主任醫師介紹,交通住宿自然提前安排妥當。
有一位外科醫生曾介紹,如果全都按照他在外“飛刀”的收費水平,那么單純靠手術費的收入,年收入就能超過千萬元。
相比于收入能達到千萬元級別的頂尖的律師、金融從業者,頂尖醫生想達到這個水平,只能依靠灰色收入。
這也難怪,這位引起圍觀曬工資的醫生,因為一年“飛刀”收入只有28萬元,被業內人士評價,“咖位還不算大,好的主任醫師,‘飛刀’收入至少要再加個零,也就是在280萬元的水平。
北京、上海是這些“飛刀”醫生聚集地,醫生們周末在機場相見也是常事。想掙這筆錢,犧牲掉休息時間是不可避免的。
上述“250萬收入”醫生的介紹中就包括全年無休,周六日加上國家法定節假日,通常在115天,也就是當普通人用三分之一的時間來休息時,這些頂尖的醫生,得靠這個時間掙錢,貼補家用。
“我這輩子掙錢最多的不是工作收入,是在北京買房子,裝修房子的錢還是靠周末去外地‘飛刀’做手術掙的,那年一個周末都沒休?!鄙鲜霰本┲魅吾t師帶著近20人的團隊,是國家部委專家庫里的一位成員。
他一臺常規手術全程平均要五個小時,作為主刀醫生他需要在臺上三個多小時,總共需要醫生、麻醉師、護士加起來七八個人,在自己醫院收費約5000元,每個人能分幾百元。
可是到外地去做一次“飛刀”手術,即便是一臺小手術,他也能拿到兩三千元,有的手術直接就能給到一萬元。
一位北京醫生也在博文中講述了一位熟識的外科醫生,為了給兒子買房子開啟每個雙休日“飛刀”模式,大概有幾年的時間,飛機上同一航線的空姐兒都認識他了,等到給兒子買房子的錢全部掙到手后,他立即終止了“飛刀”——太累了,有時累得直想吐。
雖然“飛刀”是同行間公開的秘密,它一定程度也是醫療不均衡的產物。不可避免,“飛刀”手術正在變少,一方面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另一方面是醫院的管理更嚴格了。
“以前都是私下邀請,比如學生邀請老師幫忙做一臺手術,現在醫院都要求報備。醫院還會主動安排到聯盟醫院去做手術,機票由對方出,手術收費也能達到近萬元,收入是合法的了,醫療風險也由醫院承擔。”上述上海外科主任醫師介紹,說實話也不缺這點錢,也不想擔這個風險。
醫生收入的金字塔
醫生收入的分化,在同一家醫院就相當明顯。
在上述上海外科主任醫師所在的醫院,除了三大優勢學科的主任醫師收入能到百萬元級別,絕大多數的主任醫師的收入還在三四十萬元。
醫生的工資分三部分,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竟べY按省里的標準,各項都和職稱、崗位掛鉤,固定不變,績效工資也要看醫院和科室的平均收入水平。
根據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文件,從當年7月1日起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崗位工資標準,每月1510元-6010元;薪級工資標準,每月260元-7204元。
績效工資相對寬松,各地對醫院發放的績效工資進行總量控制,醫院內部多可自主分配。有些地區醫院的人均基礎績效工資,為事業單位人均水平的1.5倍。效益好的醫院還會再發獎金,即獎勵性績效工資。
這意味著在北上廣等這些醫療資源集中地帶之外,醫生收入不會相差太多。
一家北方省會城市三甲醫院的外科主任醫師每月底薪6200元,同一屆的校友在心內科任主治醫師,基本工資4200元,績效工資只有1000多元。安徽淮南某三甲醫院的主任醫師基本工資是2002元,加上科室的獎金和績效,每月收入約5000元-6000元,年收入也不到8萬元。
福建省三明市是近年來醫改的“標桿”案例,推出年薪制七年后,主任醫師年薪最高近60萬元,最低15萬元。
除了地區間的差異不大,級別差異也不明顯?!皩χ袊蠖鄶档尼t生來說,不同級別的陽光收入一年也就相差幾萬元,這點和發達國家不太一樣,比如美國住院醫生和主診醫生差距可能是10倍以上,能夠充分體現技術差距,也能提升醫生職業生涯的整體收入。”張強說。
武漢一家三甲醫院的內科副主任醫師,基本工資3000多元,每月收入7000元上下。在東北一家省會省市的三甲醫院,新入職的醫生基本工資3000元。
《2022年中國醫院人力資源現狀調研報告》數據顯示,醫生平均臨床收入為9.4萬元,70%的醫生表示稅前臨床收入在10萬以下。14%的科室主任、副主任年收入超過20萬元。
即便已經做到醫生群體金字塔的頂層,上述北京三甲醫院的主任醫生慶幸的還是早年間的房價沒這么高,看看現在組里的年輕醫生,想靠自己買房太難了。“家庭條件不好的,真是等不到掙錢那天就轉行了?!彼忉?,醫生培養周期長,年輕時吃點苦不可避免,可就算40歲終于熬到主刀醫生,正常工資還是難以撐起一家老小在一線城市的適宜生活,這才有那么多醫生抱怨。
在經濟發達的一線城市,醫生們的績效工資會高出同行不少。上述北京三甲醫院科室主任介紹,他所在科室中,完成規范化培訓后的住院醫師差不多30歲,每月總收入5000多元,最好的不超過8000元,到35歲如果能升到主治醫師,平均月薪能有1.8萬元。
然而,這個薪水離北上廣一平方米的房價,甚遠。
說起推進多年的醫生薪酬改革效果不理想,上述北京科室主任也不知道給醫生發多少錢才合適,但他知道有超過一半的醫生,在接到患者后,首先想怎么能讓自己多掙一點,算一算科室會不會賠錢,“這樣后面的治療就亂了”。
“中國幾個頂尖的醫學院,每年畢業生差不多一半出國,四分之一去了藥品、器械企業掙錢,能一直留在一線臨床的只是少部分。”上述科室主任感慨,自己的本科同學有三分之二在國外執業。
業界的共識在于,最迫切要改變薪酬待遇的,是醫生的中堅力量。張強認為,“尤其公立醫院的定位強調普惠性,那就要為國人留住一批優秀的中流砥柱,按照中國的醫生培養體系,大概是35歲—45歲之間的醫生待遇,最為關鍵?!?/p>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