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曲忠芳 李正豪 北京報道
最近一段時間,《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各大應用市場中出現了一大批“AI繪畫”相關的APP,據七麥、點點等應用監測平臺數據,包括StyleArt、6pen Art、靈境等多款簡介中標識“AI繪畫”字樣的APP近兩個月內的下載量及排名呈現明顯上升趨勢。記者通過測試體驗發現,這些APP中許多都提示“免費”體驗,但大多應用內采取包月或包年會員的付費模式,當會員用戶輸入幾個描述性的關鍵詞,即可快速生成一幅畫作,而在平臺已展示的大多現有作品都具有較強的視覺沖擊力。
所謂AI繪畫,是指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工具來作畫。早在今年8月,美國設計師杰森·艾倫使用一款名為Midjourney的AI圖像生成器制成了一幅名為《太空歌劇院》的畫作,該作品獲得了科羅拉多州藝術博覽會“數字藝術類”冠軍,受到了業界的關注與討論,圍繞比賽公平性、AI“入侵”藝術創作領域等問題的爭議更是持續至今。
事實上,在AI繪畫“火”起來之前,與其他產業類似,AI對于傳統內容產業的沖擊、改造與升級已經在發生,比如在內容審核、智能營銷、個性化推薦、影視劇“換臉”、虛擬主播、自動配音、游戲制作等場景,AI技術正在加速滲透到各個行業領域的內容生產中。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以下簡稱“信通院云大所”)將內容與技術融合發展的新經濟領域統稱之為“內容科技”產業,而對于由AI技術生成內容的新型業務模態,業界一般簡稱為AIGC。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技術的發展及滲透應用,AIGC正吸引國內外越來越多的力量參與和布局。
AI繪畫“火”的背后
記者了解到,AI繪畫工具之所以在近期密集涌現,得益于今年8月最新開源免費的Stable Diffusion擴散模型,簡單來說,這是今年圖像生成領域的一項重要發現,它能夠讓用戶在消費級顯卡上迅速實現文字生成圖片,而IDEA研究院(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研究院)認知計算與自然語言研究中心(CCNL)研發并開源了第一個中文版本的Stable Diffusion模型。顯然,這項技術的突破與開源,大大降低了圖片生成的門檻,一時之間仿佛人人借助AI工具都可以成為畫家。截止到目前,國內包括百度、騰訊、阿里巴巴等互聯網企業都已有所布局,推出了相關產品或平臺。
AI繪畫作為一個“新鮮事物”自帶爭議屬性,業界觀點莫衷一是。在記者采訪的數名設計師中,部分人士認為AI技術對于靈感啟發、創作輔助表示了肯定,有的受訪者也提出AI工具的出現開始沖擊傳統藝術繪畫業的生產關系,對于作者、作品價值、版權歸屬等一系列規則可能都要思考重新厘定或調整優化。
在今年7月舉行的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公開表示,AIGC將迎來三個發展階段,即輔助人類進行內容生產的助手階段、人機共生的協作階段,以及AI獨立完成內容創作的原創階段。與此同時,百度展示了使用AI技術修復補全中國古代名畫《富春山春圖》殘卷的場面。
網易易盾AI團隊負責人李雨珂向記者指出,目前AI繪畫工具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畫師提升效率,但還是暫時無法取代畫師的一個工具,要進一步發展可能需要考慮至少來自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與挑戰:首先,最重要的是合規和版權問題,比如利用最新的文本生成圖片技術,部分用戶有意或無意生成了一些不良內容;同時,AI生成的內容可能會“參照”現實藝術家或創作者的作品——訓練學習素材中包括大量藝術家的作品,或輸入文本描述時直接帶上藝術家名字,容易造成內容版權糾紛;另外AI可以生成含有著名人物人臉的素材,也可能會有侵權風險。
其次是成本問題。李雨珂認為,當前AI繪畫尤其是在生成高清圖片素材時,訓練的時間及服務開銷非常大,盈利增長模式目前來看并不清晰。再次是效果問題,這里包括兩個方面,并不是每一個文本描述都能生成理想的、高質量的圖片,怎樣才能制作高質量的AI作品目前還只能靠嘗試,還沒有科學的指導,而那些看起來“不錯”的作品,其業務價值、藝術價值還需要更廣泛的專業評估和考驗。最后一點是參與者要考慮如何實現差異化發展,建立自己的壁壘的問題。
AI+內容產業的現狀
盡管AI繪畫的“火”是在Stable Diffusion模型開源之后才“燒”起來的,但AI技術與內容產業的融合發展實際早就開啟。根據信通院云大所的觀察與研究,隨著虛擬數字人、智能審核、推薦算法等技術和服務的不斷成熟,其已經催生內容生產、分發、消費等多個環節產生出諸多的新應用與新服務,應用于新聞出版、媒體傳播、網絡社交、廣播電視、文化娛樂、經營銷售等領域。
AI技術的應用使內容生產的效率大幅提升,這在許多行業或商業場景中體現出來。上奇數科創始人兼董事長孫會峰向記者展示了該公司旗下“產業通”平臺十幾秒就能生成一份報告的過程。“平臺每天生成上百萬份報告是完全基于自動化的,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研報寫作,生產效率和準確性是人工所無法比擬的。”孫會峰介紹說,現在的自動化系統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最初建模時同樣是需要人工和經驗積累的,從工作量比例來看,人工比重一度超過50%,隨后經歷了3年的算法優化及數據積累,現在機器的工作占比已超過95%。每天平臺更新100萬條數據,系統已經能夠做到自動入庫、識別、融合并呈現在產品中。
談及人工智能對于寫作的影響,孫會峰指出,目前機器可以替代的主要有兩類:一類是結構化的報告,即預置好模板的內容完全可以設定自動化;一類是基于模型生成的自動寫作,它可能有場景的序列——如新聞稿寫作可能要解決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基本要素,機器完全可以表述清楚,但要是寫出一些結論建議還需要一些極為深刻的認知理解,在目前的人工智能領域還比較難以實現。整體來看,AI技術與傳統內容產業融合發展是必然趨勢,AI可能會越來越多地用于提高傳統內容的生產效率。
除了AI生成研報、新聞稿之外,小冰公司的人工智能框架已在詩歌、音樂創作、數字人等內容生成方面有所應用。據小冰負責人介紹,其從2018年開始就嘗試將AI視覺創造技術運用到圖案設計中,之后于2021年10月,與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聯合推出了AI設計開放平臺DPI Space,目前已有400余家企業注冊并在生產場景中應用,該平臺提供流行趨勢指引、圖案靈感故事、AI設計圖案、品牌及秀場數據、可自定義的實時數據分析和圖案分享等功能,并面向全行業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
在小冰公司看來,人工智能的進化路徑是從“任務完成型的AI助理”到“擬合情感、建立信任、激發創造力的AI being(AI人)”。AI人需要AIGC來完善其能力,而AIGC需要以AI人的作品的形式來呈現,更容易被用戶理解和接受。
在內容產業中,內容審核幾乎已經是各種內容型平臺或社區的“標配”。李雨珂指出,網易易盾多年來深耕數字內容風控領域,產品及解決方案已在娛樂社交、游戲、金融、新能源中深入應用,AI能力在降本增效方面越來越發揮著關鍵作用。目前在持續加大投入和布局的方向包括可信AI與AI安全、多模態信息深度融合、基于國產芯片的云邊端系統等。
信通院云大所內容科技部副主任石霖此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內容”這個應用場景的角度去研究相關科技,能夠更好更高效地推動產業健康發展。數字內容與技術的雙輪驅動則成為加速推動產業融合發展、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從政策面來看,內容建設事關我國網絡文明建設的戰略大局,科技成為內容發展的重要支撐。
不難看出,AI技術的滲透與應用正在推動內容產業生產關系、生產力的改變與迭代,并催生新形態,AIGC有望進一步向產業化、規模化發展。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