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懂懂筆記
撰文?| 懂懂??
編輯 | 秦言
來源:懂懂筆記
最近,西貝餐飲創始人賈國龍在采訪中發問:餐飲行業不掙錢,但是平臺財報亮眼,利潤哪去了呢?
賈國龍還沒思考明白原因,但網絡噴子又開始了:
美團賺錢了,被罵:壓榨商家,用系統困住騎手;
滴滴賺錢了,被罵:“抽成太高”,吸司機的血;
攜程、同程賺錢了,被罵:酒店的利潤被你們卷走了;
抖音、快手賺錢了,被罵:商家沒利潤,主播不賺錢……
無論電商、OTA、外賣、短視頻、出行,哪一類平臺,只要有商家日子不過好,原因一定是平臺的,似乎已經成為一條鐵律。
“你賺錢了,這可不行,拿出來分!”
這邏輯簡單粗暴到可笑,平臺與商家從來都不是零和博弈。相信賈國龍的本意并非劍指平臺。但是大佬剛背著手去思考世界,噴子們就開就始無腦沖了。
消費者:沒有更好的,那就只選價最低
是不是平臺的鍋?不用講大道理,我們僅以酒店行業為例,講講消費者的選擇吧。
雅雅喜歡旅游,從單身到戀愛,再到有了孩子,過去十幾年間她每年都會有三四趟的旅行。有一段時間她喜歡住連鎖酒店,標準、規范、性價格比好。后來有了孩子,她喜歡上了民宿,選擇豐富、多樣,還可以做飯。但是民宿服務水平參差不齊,有兩次出行遇到問題后就不敢選了,近兩年更愿意選擇高星級的度假酒店。
前不久,她和一家老小共五口人去南方某城市旅游,理想中的酒店是位置要好,有海景且出行方便;最好有兩室一廳的套房,照顧老人孩子更方便;酒店設施要全,服務要溫暖,軟硬件都不能差;最好有幾個不同風味的餐廳可以選擇;有適合老人的休閑設施,也有適宜孩子的游樂場,健身房里最好有劃船機……當然,還要價格合理。
整個行程下來,她的感受就是住不到滿意的酒店,“現在的酒店有特色的太少了,非常雷同,方方面面都滿意的根本選不到。”
白領劉璇對現在的酒店行業更不滿意,她平均每個月要出差四五趟,公司都會給她訂五星級酒店。但是這些酒店沒有什么差別,很少能有酒店在她的腦海中留下印跡。
所有酒店高檔是真高檔,但沒有溫暖的感覺,還存在各種各樣的小痛點:很多南方的酒店空調特別冷,溫度大多沒法調;房間里有各種燈,睡覺時想關掉房間里全部的燈絕非易事;床上總有兩個永遠也不更換的抱枕;所謂的智能家居更可怕,想關燈關不掉,半夜窗簾還會莫名地自動打開;同一品牌的連鎖酒店,北上廣深等城市的服務還不錯,但是到了低線城市服務明顯跟不上,標準也大打折扣……
雅雅和劉旋代表了大多數消費者的感受,現在的酒店供給非常多,在OTA平臺上挑得眼花繚亂,但仔細對比下來,差異化并不大,找不到接近10分的,甚至連8分滿意的都少。如果都只是差不多,那么最后就剩下比價格,鎖定一家酒店后,攜程、同程、飛豬、抖音、快手、美團比一遍,你會發現酒店給這些平臺的優惠都不同,索性就選一個最低價下單了。
酒店行業RevPAR、ADR和OCC(出租率)等關鍵經營指標下降,能怪OTA平臺嗎?酒店同質化,平臺的競爭也很激烈,如果沒有更好的、更有特色的,用戶當然只能“選最低”。在行業性虧損中,大家都很差嗎?其實也有因特色鮮明而做得很好的,比如主打深度睡眠的亞朵,很多用戶不僅對酒店滿意,還會去官方旗艦店購買酒店的同款枕頭、被子。
餐飲行業也一樣,供大于求,沒特色的店只能打價格戰,不能順應消費習慣改變的就被淘汰。消費者需求是多元且常變的,都說這兩年餐飲行業難,但你們去看看,不少大商場里的餐飲層經常摩肩接踵,有些餐館門口始終排著長隊,但也有不少餐館甚至是曾經火爆的正默默退出舞臺。
存量時代,消費者用腳投票。符合需求的,留下來。只有能夠產生用戶價值的商家,才有機會獲得合理的利潤空間。
美麗的誤會,供需錯配
一面是下滑的運營指標,一面是酒店業不斷增長的投資熱情,這很詭異。
酒店數據服務提供機構STR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9月,中國內地酒店年累計RevPAR、ADR和OCC分別同比下降了6%、4%和2%,平均房價已經連續三個季度呈現同比下降——各級別酒店表現均未達到去年同期水平。
市場卷成這樣了,但酒店業的擴張還在加劇。
中國酒店業又迎來了供給端的“大澇”。酒店數量從2022年的27.9萬家增長到2023年的32.3萬家,并迅速在2024年上半年新增2.3萬家。以錦江為例,該集團在2024年定下了一年1200家店的目標,除此之外還有2000多家的簽約目標。從整個行業看,今年以來資本開支大增,增速及規模均已經達到了5年來的巔峰。
有趣的是,今年酒店業還刮起了“下沉”風。華住集團三季度開店數量創下新高,預計全年開店2400家,開店速度遠超行業的增速。華住旗下的漢庭、海友、全季、桔子等品牌開始全面進軍縣城,華住集團創始人季琦曾公開表示:“在2030年前,我們的目標是把華住開到中國的每一個縣城,做到‘縣縣有華住’。”此外,國際連鎖酒店也將目標鎖定下沉市場,比如希爾頓就已經開始延著高鐵“下行”了。
投資熱來自于美麗的誤會,造成了供需錯配。
2023年旅游業確實經歷了一次大的反彈,但巨大的增幅只是報復性增長,而非未來的常態。常態是某酒店老板所說的:“未來國內出行市場將持續走向理性繁榮,這一階段酒店行業的底層邏輯是高質量發展,最關鍵的一點是酒店要有高性價比。”
這幾年出現了城鎮游熱,淄博燒烤、貴州村超、哈爾濱冰雪、天水麻辣燙、開封王婆……每一個熱度能維持多久,能接得住“縣縣有華住”的宏偉規劃嗎?縣城游能紅多久不知道,但是縣城的酒店已經快速陷入紅海了。
顯然,不再暴利的行業與這樣的投資熱不匹配。供需錯配的結果就是內卷式競爭。
2019年之前,隨著消費升級,酒店行業經歷了最好的周期,供不應求,價越高越好賣,投資熱情大漲。但2020年的疫情,給酒店行業的暴利時代畫上了句號。行業里的人都明白,數據不好,外因是用戶需求變了,在大環境下消費者更追求極致性價比;但是內因,就是供需錯配,同質化嚴重,營銷手段單一,運營效率普遍低下。
存量時代的玩法也變了,怨天怨地沒有用,更怨不到平臺。說實在的,即便平臺不收傭金,按著現在酒店的卷法,價格戰很快就會把這點傭金卷沒了,對盈利改善不會有任何幫助。
行業好的時候,所有人閉著眼賺錢。行業不好的時候,仍有順勢而為的酒店賺錢,亞朵在疫情期間一直是賺錢的,華住也跟著大盤一樣出現小幅增長。
餐飲行業也一樣,好的時候行業整體增長,各個品牌都在快速開店,賺錢的占多數。這兩年餐飲行業整體走弱,很多業者抱怨美團,抱怨環境不好,但是依然有店鋪門口排隊叫號,一天翻好幾次臺啊!
一些主播抱怨平臺流量分配不均,90%的主播不賺錢,但事實上現在人人都成了主播,過度競爭怎么可能人人賺錢呢?畢竟只有李佳琦、董宇輝實現了階層躍遷,只有羅永浩上演了“真還傳”。
最近各行各業都在呼喚拒絕低價內卷。沒錯,業者要理解消費者真正的需求是什么,糾正供需錯配,從內卷式競爭中跳出來,走向創新式競爭才是解題之道。
再多說一句,當下消費者最想要的是什么?服務、體驗、特色、極致性價比,懂的都懂。
不是零和,是共生
我賺的少了,就是因為你賺的多了——這個邏輯成立嗎?當然不能夠。平臺與商家從來都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共生關系。
平臺是什么?
平臺是基于互聯網的經濟模式,通過高效整合產業鏈和價值鏈,優化市場資源配置,促進多元化需求的滿足。說白了,平臺是一個生態,生態中有很多物種,相互依存,共生共榮。
比如外賣平臺,消費者希望方便地買到又好吃、又健康、又便宜的餐食,商家通過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擴大自己的銷量;外賣還衍生出龐大的騎手團隊,解決了更多人的就業。而騎手團隊還可以產生更多的服務,進而美團上有了跑腿、生鮮、買藥等各種服務,因為生態越來越豐富,受益主體也越來越多。
再比如OTA平臺,消費者無論去哪旅游,訂機票、訂酒店、訂車、查功略,都可以在平臺上完成。酒店想要業績,OTA平臺必不可少,平臺內容越豐富,吸引用戶越多,酒店也就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用戶。從市場資源配置的角度看,OTA平臺能帶給酒店的價值不止渠道能力,懂的都懂。
從政策層面,這兩年大力鼓勵平臺經濟,就是因為平臺更有“大局擔當”,發展平臺經濟事關擴內需、穩就業、惠民生,事關賦能實體經濟,拉動整個產業鏈。前不久的國常會再次釋放推動平臺經濟健康發展的鮮明信號。
今天看到平臺賺錢了,就開始罵平臺“為富不仁”,為什么不想想當初為了構建生態,平臺付出多少努力呢?
阿里、京東創立后很多年都是在虧損,后來才出現才盈利,特別是京東自建物流投入巨大,最終電商平臺促進了中國制造業騰飛,一個個農產品產業帶由此興起,商品物流的模式徹底數字化;美團自創立至2019年也經歷了長期虧損,其中2018年創紀錄的虧1155億元,觸目驚心,最終形成了今天龐大的外賣市場,店鋪、消費者、騎手多方受益;滴滴出行連續虧損多年,一開始一邊補貼司機一邊補貼用戶,最終打車的用戶呈幾何倍數的增長,才有了今天出行的邊界,更擴大了整個出行市場的容量。
平臺有平臺的擔當。還記不記得,疫情期間,美團發起“春風行動”,推出每月5億元流量紅包、4億元商戶補貼,以及“商戶伙伴傭金返還計劃”;攜程在2020年在虧損32.47億元的情況下,針對商戶推出了免除或返還傭金的扶持,甚至還提供最高50萬的無息貸款。
平臺是與整個產業生態共命運的。生態中的每一個物種,與平臺都是共生關系。
OTA想發展好,需要更多的酒店支持,而酒店行業的發展壯大,也離不開OTA平臺。據統計,過去十年,國內OTA滲透率提升了5倍以上,酒店行業的收入也提升了8倍左右。顯然,平臺與商家,是互為放大器的。
有多少商家借力美團外賣的成長,發展出了自己的第二曲線?盡管沒有詳細的數據,但賈國龍的西貝確確實實是外賣發展的受益者。2019年至2022年期間,西貝抓住特殊時期帶來外賣需求的機會,外賣營收大幅增長86%,甚至說外賣平臺幫助西貝度過了最難的時候,也不為過。如今的外賣業務,已經成為西貝不可或缺的一條腿。
有人說“騎手困在系統里”,但是加入騎手大軍的人數卻越來越多,數據顯示高線城市騎手月均收入區間為7629元至10865元,低線城市騎手月均收入區間為5720元至7803元。于社會,他們“跑”大了餐飲市場;于個人,他們撐起了上千萬個家庭。你說是美團成就了騎手,還是騎手成就了美團呢?
【結束語】
還是那句話,生態是共存、共生、共同成長,不是零和博弈。商家虧損了,跟平臺盈利了,永遠沒有直接的因果關系。
可以從平臺要“漁”,但是不能從平臺搶“魚”。平臺賺錢,不應該是好事嗎?因為“漁”更多了。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