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還沒開賣的Vision Pro,一度被黃牛炒作到最高9萬元人民幣一臺,但是近日在閑魚平臺上,「市界」發現,不少賣家的代購價格已經降至3萬元至5萬元不等,溢價空間已經大幅壓縮。首批解禁的體驗感也頗具槽點:貴且重,長時間佩戴會有暈眩感,以及,孤獨感。
作者 |曾廣 趙子坤
來源 | 市界
2月2日,蘋果頭顯Vision Pro終于迎來了正式發售的日子,雖然初期這款產品并不面向中國區銷售,但這攔截不住國內用戶的熱情。
1月19日晚9點,Vision Pro開啟預售不到五分鐘,買家就擠爆了服務器,半小時內實體店直接售罄。預售僅 1 小時,蘋果 Vision Pro 頭顯的發貨時間已經推遲到了 3 月中旬,且有繼續延后的趨勢。
當周,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表示,蘋果售出了16-18萬臺Vision Pro。1月30日,有蘋果銷售人士對媒體表示,蘋果售出了超過20萬臺Vision Pro,從中獲得的收入超過7億美元。
但20萬臺的銷量,對蘋果來說并不算太多,要知道,2023年蘋果一共賣出了2.34億臺iPhone(IDC數據),畢竟3499美元——超過2.5萬元人民幣的價格,對全球人民來說,也不便宜。
往年,iPhone、Apple Watch等蘋果初代產品是黃牛最愛的知名“硬通貨”:供貨少,用戶基礎大,炒作空間不小。但面對售價如此高昂的Vision Pro,黃牛也要三思而后行。
前不久,還沒開賣的Vision Pro,一度被黃牛炒作到最高9萬元人民幣一臺,但是近日在閑魚平臺上,「市界」發現,不少賣家的代購價格已經降至3萬元至5萬元不等,溢價空間已經大幅壓縮。
2月1日,「市界」從閑魚等平臺上看到,有買家掛出的Vision Pro售價4.2萬元,已累計降價48%,有大量賣家掛出的價格僅3萬元出頭,并且包消費稅、關稅和包郵,但評論區詢問的人數依舊寥寥。在部分賣家的評論區,有深圳網友調侃稱:“問:這和以前割腎買iPhone 4s有什么區別?答:區別是現在的人都不傻了。”
實際上,剛剛正式發售的Vision Pro,甚至已出現了官方降價趨勢。
預售期間,蘋果公司在一份內部備忘錄中宣布了一優惠政策:蘋果員工將有機會以75%的價格購買公司最新推出的空間計算設備Vision Pro。
也就是說,蘋果官網Vision Pro的原價為3500美元(約合2.5萬元人民幣),蘋果員工購買的價格為2625美元(約合1.89萬元人民幣),不含稅。
員工折扣讓Vision Pro發售即面臨“破發”跡象。在閑魚上,有賣家以低于原價出售Vision Pro,256G減500元,512G減600元,1TB版本減700元,但是需要在美國自提。
該賣家對「市界」表示,他是蘋果當地員工,擁有EPP員工優惠,可以原價95折代購Vision Pro,買家可選擇自己找轉運公司,也可以加3500元直接包郵至國內,“員工訂單,走量。”該賣家稱。
同一時間,VR巨頭Meta也放出了Quest 3大降價的消息,頭顯降價50美元,配件降價幅度在5美元至40美元之間,狙擊蘋果頭顯的意味明顯。
本身就已非常高昂的售價,加上Mate的定向狙擊、員工訂單的流出,讓Vision Pro的售價,有點炒不動了。
去年6月亮相的蘋果頭顯Vision Pro,相比于各種炫技的技術,其最大的標簽,是貴。
對于這款跨時代的產品,蘋果一共提供了三個內存版本:256G、512G和1TB。對應售價分別為3499美元(約25170元)、3699美元(約26608元)和3899美元(約28047元)。
但這只是裸機價格,為了更好的體驗感受,用戶需要出血的地方還有不少:蔡司普通眼鏡99美元,定制眼鏡149美元,Apple Care 499美元可以延長質保期兩年,甚至還有價值199美元的旅行包。
用當年第一代iPhone的售價,更可以對比出Vision Pro昂貴。
2007年發布的初代iPhone,起售價僅為499美元,當年美國人均GDP是4.81萬美元。而2023年6月發布的Vision Pro起售價是3499美元,美國人均GDP預計為8.04萬美元。
也就是說,在不計算通貨膨脹等因素的情況下,15年間美國人均GDP只增加了不到1倍,而蘋果頭顯的售價卻是當年的第一代iPhone的7倍,僅僅Apple Care的價格就可以購買一臺初代iPhone。
當然,這種對比并不嚴謹,畢竟被不少人視為下一代流量入口的智能汽車,可比Vision Pro要貴多了,但確實反映了Vision Pro作為消費電子產品,目前的售價門檻非常高,也增加了其未來普及的不可預測性。
如今正式發售后,大家最關心的問題莫過于,Vision Pro到底值不值這個錢。就在前兩天,第一批解禁的Vision Pro測評或許可以一定程度上回答這個問題。
從大部分博主的測評結果來看,蘋果的這款新品,確實足夠“硬”:高刷新率、飽和色彩感,以及單眼超4K,還有由鎂和碳纖維打造,配有鋁質外殼的一貫“蘋果范兒”的設計都足夠讓人興奮。
▲(圖源/B站UP主 KG-Area21,原開箱作者 MKBHD)
這也是蘋果推出的配件最多的一款產品,包裝盒里大大小小裝了11個零部件,看上去是一臺 Apple 產品“集合體”:頭帶像 AirPods Max,旋鈕是大號的 Apple Watch 表冠。
同時Vision Pro還做到了蘋果所有產品的互聯,操作時可以同時在屏幕上顯示三種不同操作系統的應用程序——iPhone的iOS應用程序、iPadOS應用程序,還可以通過Wi-Fi連接你的Mac,并擁有整個Mac顯示屏。
而吐槽點則集中在:貴且重,長時間佩戴會有暈眩感,以及,孤獨感。
這款頭顯本身的重量,接近12.9寸的iPad Pro,而外置的一塊Vision Pro的電池單塊重量也超過380g。有雜志編輯則表示:“我不想在 Vision Pro 上工作。我的工作需要與他人協作,我更愿意與他們面對面交流。”
在蘋果公布了 Vision Pro 后,Meta CEO 馬克·扎克伯格就曾在評價中表達了相似的觀點:Meta 的元宇宙愿景是圍繞社交構建的,而 Vision Pro 則似乎更多鼓勵個人獨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就其實際應用場景來看,在Vision Pro之前的VR頭顯設備,多是一個大號游戲機高替品。但從目前評測來看,游戲、健身等常見的娛樂向功能并沒有在Vision Pro上體現出來,最實用流暢的應用是在辦公場景。
視頻會議解決方案提供商Zoom宣布了一款新的空間應用程序,并計劃在2月2日首次亮相 Vision Pro。Zoom將在Vision Pro的“無限畫布”上運行,支持用戶通過Vision Pro攝像頭創建可在空間中表示的角色,并在視頻通話期間充當用戶的替身,這些替身還能夠復刻Vision Pro佩戴者的面部表情和手勢動作。
能夠支撐起更多應用場景和軟件生態的平臺們還沒做出反應:國外知名內容平臺Netflix、YouTube 和Spotify均表示沒有為蘋果Vision Pro提供專門應用的計劃。其中,Netflix和YouTube都有為Meta Quest提供專門的應用,外界猜測,他們與Meta達成了某種協議。
試戴過市面上推出的幾乎所有頭顯設備的《The Verge》給出了7分(滿分10分),整體評價是:“乍見驚艷,后覺平淡。”(magic,until it’s not)。
畢竟,人們的預期被蘋果吊得足夠高:正式發售前,蘋果對 Vision Pro 的廣告宣傳展現出一種替代手機的“劃時代工具”——工作、做家務、和孩子玩耍時,都能在現實世界上疊加虛擬應用,完美融合。
但從目前來看,似乎距離這款機器的普及,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2月2日,蘋果發布2024財年第一季度財務業績,第一財季營收1195.75億美元,同比增長2%;凈利潤為339.16億美元,上年同期為299.98億美元。
至此,蘋果終于結束了連續四個季度收入下滑的狀態,但在大中華區,蘋果第一季度的營收還在繼續下滑,同比下降13%。蘋果顯然對這一結果很不滿意。
但現狀如此,靠著iPhone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吃了15年紅利之后,智能手機的想象力早已耗盡,如今蘋果正在不斷尋找下一個iPhone,以支撐起蘋果下一個十年的想象。
在Apple Car遙遙無期的背景下,作為庫克一手打造的劃時代產品,Vision Pro被視為蘋果全村的希望。
從技術水平來看,Vision Pro確實名副其實,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是一款劃時代的產品,代表了當下頭顯類產品的最高水平。
曾在VR行業先后從事過產品、解決方案和戰略規劃等崗位的從業者宋宇對「市界」評價稱,Vision Pro從“堆料”層面來說,就是當下市面上最好的產品,從顯示、感知交互到眼動手動追蹤,基本都是目前電子消費行業能拿出的最好配置。
智境云創CEO王智武則對「市界」表達,Vision Pro是一款很有技術實力,也很有前瞻性的產品,能給用戶帶來更具沉浸式的全新體驗,也會拓展出非常多的應用場景。
但是相比于對Vision Pro技術上的高度認可,對于其普及的速度,不少業內人士的態度則要猶疑許多。
宋宇對Vision Pro的整體推廣前景比較樂觀,但是時間上會較久,可能要十年時間才能完成這一過程。“現在Vision Pro重量大約在幾百克(市界注:約454克),從幾百克做到幾十克,我覺得十年已經算樂觀了。”
在宋宇看來,相比于行業內此前的產品,Vision Pro其實是一款更偏工作流的效率類產品,最終它的落地效果,將極大取決于如何跟傳統的工作流適配,“比如電影的工作流,都有一系列自己的軟件,如Adobe全家桶,一個新的硬件要想融入進去,要怎么跟以往的流程在業務邏輯上串到一起。”
而在王智武看來,頭顯類產品要想真正大范圍普及,過硬的產品、合適的價格、優質的內容,幾大要素缺一不可。
從硬件來看,王智武認為今天已經取得了很大的突破,處理器性能、圖形渲染能力、算法優化,包括數字的外形和智能互動能力都有了很大提升。
但是從內容和生態來看,王智武認為,整個行業現階段來說還是非常缺乏優質內容的,內容需要繼續跟上硬件的發展,并且在使用場景上也還沒有形成可以快速鋪開的局面。
在價格方面更如是,一款面向C端市場的消費品,必須要做到價格和市場平衡,才有可能變成大眾都去消費的產品。
但從蘋果初期的備貨和定價來看,蘋果可能也沒有大范圍普及Vision Pro的打算——當然,良品率可能也是制約該產品普及的一大要素。
在商業戰略專家周掌柜看來,Vision Pro超過2.5萬元的售價,至少說明蘋果在C端的普及需求不強烈,而在B端的遠程醫療、企業級會議,這個價格其實尚可以接受。
相比于C端市場的大范圍普及,周掌柜認為,當下Vision Pro最大的戰略價值其實是延伸蘋果的生態系統,實際上是手機顯示和功能的延伸,例如Facetime、蘋果TV等,都可以多一個展示通道。
對于蘋果而言,要說Vision Pro能成為下一個iPhone,可能還為時尚早,盡管這已經代表了目前科技行業對頭顯類產品探索的一個極致。但就當下這個時間節點來說,Vision Pro更像是蘋果在給整個消費電子播下一粒火種,而火種的真正爆發,可能要長達數年之后——也許比初代iPhone到iPhone 4,還要久。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