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白墨
來源/阿爾法工場研究院(ID:alpworks)
導語:對標特斯拉,賣得最好的卻是“老頭樂”,上市后,零跑已跌回B輪融資估值。
作為繼“蔚小理”后第四家登陸港交所的新勢力車企,零跑汽車(9863. HK)于9月29日上市即破發,首日收盤以31.9港元收盤,較48港元的發行價跌超33%,創2022年上市新股首日跌幅之最。
在遭遇“最慘IPO”的開局之后,零跑汽車創始人、董事長朱江明對媒體坦言,此次上市并非很好的時間點,因為全球無論是金融,還是國際形勢,都處于下行通道。
零跑科技選擇此次上市,就在于這是一場“長跑”。
喜憂參半的“老頭樂”
零跑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零跑汽車收益主要來自智慧電動汽車及部件銷售,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17億元、6.31億元、31.32億元。
經調整后凈虧損金額分別為8.1億、9.35億及26.29億,三年虧損總金額達到43.74億元,并預計2022年仍將持續虧損。
零跑汽車過去三年營收增長很快,但虧損狀況也在加劇。三年毛利率分別為-95.7%、-50.6%和-44.3%,盈利仍舊遙遙無期。以低端產品為主、研發費用支出高,是公司持續虧損的主要原因。
2020年上市的低價微型電動車T03,占據了零跑汽車總銷量的大頭。2021年全年,零跑共交付汽車43121輛,其中T03共交付3.9萬,占比接近90%。
在此之前,零跑曾交付過一款車型S01,可惜總共賣出不到3000輛。大部分人聽說這款車,是因為“試駕用假臨牌被罰”、“測評翻車”、“車主集體維權”各種負面新聞。
后來,朱江明在西班牙旅游,從路上經常能看到的雷諾Twizy上獲得了啟發。那是一款超小型電動車,只有2.32米長、1.19米寬。在國內,這種A00(軸距在2米到2.2米之間)小型車,被戲稱為“老頭樂”。
2020年,零跑推出了這款T03。7萬出頭的價格,吸引了有短途代步和通勤需求的低端市場消費者。
T03讓零跑在造車新勢力里“崛起”,2022年1月-7月,零跑汽車總銷量約為6.4萬輛,位列造車新勢力第四位,超過了蔚來(9866.HK/NIO.N)。
T03在零跑銷量占比近90%,且因為采用“以量換價”策略,T03以成本價出售。2021年,零跑交付約4.37萬輛新能源車,按虧損28.68億元計算,相當于賣一輛車要虧6萬多。
今年5月10日,該公司宣布全智能多場景電動轎車C01開啟預售,預售價格為18萬-27萬元。
進軍中高端,意味著必須在核心技術研發上投入更多的資金。在從2019年到2021年,零跑的研發費用分別為3.58億元、2.89億元和7.4億元,共計13.87億元。
零跑汽車成立于2015年12月,原始股東包括大華股份(002236.SZ)。大華股份主要從事安防視頻監控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在全球智能視頻監控市場占有率中排名第二。
朱江明也是大華股份創始人之一,曾擔任CTO。他有近30年的研發制造經驗,對“技術血統”很看重。
2003年,一家新能源汽車公司在美國成立,愿景是用“IT理念造車”,成為硅谷大戰底特律巨頭的開端。
第二年,艾隆·馬斯克向這家小公司投資了630萬美元,出任董事長。十幾年后,特斯拉(TSLA.O)成為世界上市值最高的車企,馬斯克也成為地球上第一個身價超過3000億美元的人。
朱江明對這段故事了如指掌。他贊賞馬斯克,認為自己和對方同屬一派,是“IT造車人”。
2014年,特斯拉進入中國市場。不到一年,“蔚小理”相繼成立。他判斷,新能源汽車擁有更高的“天花板”。
于是,時年48歲的朱江明走上了造車之路。
“零跑”的名字寓意著“從零開始”。
一方面,從安防監控領域轉行,朱江明在造車領域“零經驗”。
據朱江明早前采訪,自己是徹頭徹尾的“門外漢”,團隊人員大部分也是做開發的,零跑成立之后甚至不知道造車和銷售要取得準入資質,只能找長江汽車代工。
另一方面,“零”代表著零跑所有的核心技術和系統都堅持自主研發,是除了特斯拉之外,世界上第二家“全域自研”的新能源汽車企業。
也許是出于對“IT造車”的自信,零跑在戰略上確實處處對標特斯拉。去年7月,零跑舉辦了一場戰略規劃發布會,朱江明立下了目標——零跑將 “4年推出8款新車”、“2025年銷量達80萬輛”,“3年超越特斯拉”。
零跑到底值多少錢
2022年二季度財報顯示,零跑賬上現金及等價物和受限制存款及現金合計41.4億元。而2021年經調整后的凈虧損額為26.3億元。
尋找新的融資迫在眉睫。
也就是這個時候,開始傳出零跑將在港股IPO的消息。雖然朱江明深知,現在上市不是好時機。但在這種情況下依然“沖刺”IPO,確實能反映出零跑急需“鈔能力”輸血。
造車新勢力,誰能活更久,要看錢夠不夠燒。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確是近幾年來實體經濟融資最多的領域,過去五年,整個行業融資規模超過2000億元。
今年二季度,蔚來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限制性貨幣資金和短期投資規模超過544億元。同期,小鵬汽車(9868.HK/XPEV.US)和理想汽車(2015.HK/LI.O)的現金儲備規模分別超過413億元和536億元。
對比其他幾家造車新勢力的儲備,零跑明顯低一個量級。
此前,零跑一共完成了8輪融資,總金額超過115億元。對其投資的機構,包括杭州市國資委、國信證券、中金資本、紅杉資本和上海電氣等。
其中,紅杉資本不僅是零跑汽車除原始股東以外的首個投資方,還進行了兩輪跟投。
大華股份的早期股東陳金霞,參與了3輪融資,共出資1.7億元。“涌金系”旗下的上海祥禾涌原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涌鏵投資董事總經理高冬均參投。
零跑汽車也獲得了杭州本地國有資本的支持,C輪融資中,杭州國資委全資持股的投資機構出資30億元,占C輪融資總額的一半。
八輪融資后,據媒體報道,零跑的估值約為人民幣220億元。如按發行后總股本和C輪每股對價人民幣27.26元計算,零跑的估值已超過人民幣300億元。
零跑值多少?到現在為止,市場的反應還是比較保守的。
根據零跑公司此前公告,擬向全球發售1.31億股的H股股票,每股發售價在48港元-62港元之間,至多能募集到88.11億港元。然而,它在公開發售階段僅獲0.16倍認購,共接獲3151份有效申請。
按照48港元發行價測算,零跑汽車IPO所得款項凈額估計約為60.6億港元(約合7.72億美元),和預期募資10億美元相比,縮水約23%。
上市半月以來,零跑遭遇了“腰斬”。截至10月13日收盤,零跑汽車報17.9港元每股,跌幅12.47%,收盤價創上市以來新低,港股市值跌至165億港元,跌破了B輪融資成本線。
基石投資人浙江省產業基金、金華市產業基金、金開引領基金(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分別為財通資本和融盛集團)、國泰東方等,目前賬面已虧損數億元。
2020年小鵬和理想赴美上市時,在多個利好因素加持下,美股投資者對小鵬和理想給予了高估值。兩家品牌的發行價均高于此前公告的發行上限定價,而且上市首日就迎來大漲。
小鵬汽車當日漲幅高達40%,市值漲至150億美元。理想同樣如此,盤內一度暴漲50%,市值超140億美元。
“神話”再難復制,后來的蔚來便沒有遇到這么好的時機。受經濟衰退影響,投資風口正在過去,新能源汽車IPO窗口期正在收窄,已經成為行業共識。如果沒有品牌、產品等因素支撐,很難再獲得資本青睞。
拼資金,零跑與“蔚小理”三家差距很大;拼銷售量,零跑交付量有所增長,但集中于低端市場。
加入中高端內卷
根據零跑招股書數據,2021年,售價在15萬-30萬價格區間的電動汽車占中國電動汽車總銷量的31.5%。預期2022年起,這個區間會成為中國電動汽車市場最大的細分市場。
按照規劃,未來幾年,零跑要全力進軍中高端。
品牌向上走,是二線新勢力的共同追求。零跑的新車型C01,就和市場定位相似的哪吒6月推出的電動轎跑“哪吒S”撞型又撞檔。
“哪吒 S”最高起售價超過30萬,和哪吒 V相比漲幅達 150%。硬件方面,使用了目前市場上最好的車機芯片高通8155。哪吒汽車聯合創始人兼CEO張勇自信地表示:“哪吒S為100萬元內最好的轎跑”。
不過,張勇對哪吒的短板心知肚明。在這個價格區間,哪吒的品牌不夠強,需要用產品打動消費者。晚點LatePost報道,張勇在內部多次說,如果哪吒 S 的產品只比友商好 20%,那就不用做了,因為不會有人買,“至少要好 50%”。
簡單地說,就是要“又好又便宜”。聽起來不切實際,卻成為了二線新勢力瘋狂內卷的基本邏輯。
朱江明也提出了一個“豪華平權”的概念,要讓消費者試圖以30萬以內的價格,享受到50萬以上豪車品質的體驗。不過,在實現這個設想之前,零跑還要克服幾個障礙。
首先,零跑自己的品牌定位和消費者的實際認知之間似乎有一條“鴻溝”。
T03的熱銷讓很多人第一次聽說了“零跑”這個品牌,“3年內超越特斯拉”的豪言也就是這時候立下的。實際上,T03賣得好,和關鍵技術、品牌形象關系不大。或者說,以零跑目前的品牌積淀,下沉市場的消費者并不覺得零跑是個“大品牌”,只是覺得“便宜”。
其次,零跑屢遭消費者投訴的一點是,交付跟不上訂單。招股書顯示,去年該公司交付量低于4000輛,交付比例低于18%。新車型C01剛發布,評論區談論參數的不多,倒是很多預訂很久的車主在催“快交貨”。
最重要的一點是,在15萬元-30萬元這個賽道里,零跑缺乏讓消費者記憶深刻的標簽,已經很難再搶奪生存空間了。
畢竟,在這個價格區間,除了“蔚小理”,行業龍頭特斯拉和比亞迪(002594.SZ/1211.HK)也有對應的車型。消費者為什么要選擇一個未經市場驗證的新品牌?
零跑似乎沒有一個難以撼動的“殺手锏”,讓消費者心甘情愿掏腰包。
傳統車企,在涉足新能源汽車后,靠品牌積淀和生產能力屹立不倒。一線新勢力靠科技感、智能化提升品牌特色,也被市場接受。
而零跑一直在品牌定位上“搖擺”。創辦公司時,創始人曾經提出想做新能源汽車的“華為”,后來又把定位轉換為新能源汽車里的“小米”。
對標特斯拉,但是賣得最好的卻是“老頭樂”。成立七年,消費者對零跑這個品牌的特色到底是什么,還沒有很清晰的認知。
沒有品牌效應,就只能靠更高的配置和更低的價格來“殊死一搏”。如果失敗,也許就意味著未來高端化也不可避免終止。
自研就能打中高端?
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燒錢”的狂熱逐漸回落,行業最終還是要回歸最根本的“造車”。
從研發和業務模式看,零跑的優勢是“全域自研”模式下的成本控制。行業巨頭特斯拉和比亞迪在超級工廠的助力下,做到了“降本增效”。
零跑招股書顯示,除了電芯和內外飾是外購外,零跑的算法、軟硬件、電子電氣架構等都是自研,甚至絕大部分是自研自產。
在全球通脹、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的背景下,自研自產提升了上下游供應的保障,對芯片、雷達等高科技配件的依賴程度較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應對疫情引發的成本上漲和消費疲軟。
不過,這些優勢之前只在低端車型上奏效過,畢竟下沉市場消費者,對科技感、智能化的要求沒有那么高。零跑可獲得增長的空間,短期內大概率還是集中于提升低端市場占有率。
歸根結底,初始定位低端車型的車企,又沒有行之有效的品牌矩陣策略,與中高端發展目標,多少有些“矛盾”。
放眼整個行業,還沒有一家造車新勢力,布局多個產品線的同時,還能“通吃”高中低端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