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 | 鄧思邈
來源:智能車參考
“特斯拉,你的電動車我來造。”
在剛剛舉辦的鴻海科技日上,富士康拋出了這樣的橄欖枝。
不僅如此,還順帶秀出了3款電動車,即純電兩廂車Model B、電動皮卡Model V,以及Model C量產版。
并且透露說,Model C開放預定后,32小時內訂單量就突破了1.5萬輛。
但富士康志不在此,他們瞄準的其實是電動車代工,目標到2025年電動車市占率達到5%、產業營收規模達到1萬億元新臺幣、出貨量為每年50-75萬臺。
看起來野心不小。
富士康3款電動車亮相
鴻海科技日上,一共展出3臺電動車。
首先來看這臺純電動兩廂車Model B。
該車以Model C平臺為基礎打造,外形上看與大眾ID.3、比亞迪海豚有些相似。
Model B車長4300mm,軸距為2800mm。
零百加速時間為6.6s,續航為450km,風阻系數為0.26。
車內配有隱藏式出風口、氣氛燈。官方還說這樣的紅色安全帶,符合年輕人新潮前衛的風格。
智能化方面,車內配15.6英寸中控屏:
方向盤前還有數字儀表盤:
車內配有電子后視鏡,官方稱可以擴大駕駛員的視線范圍,能看到更多死角區域。
緊接著他們表示,車上這套電子電氣架構,整合了10個控制系統,優點在于可以大幅減少ECU的數量,線束相比之前也縮短了40%。
在此基礎上,車內可搭載超過5塊大屏幕、支持至少32個喇叭。智能駕駛方面,則可以搭載超過20個傳感器,未來還可以擴充至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
同時支持無鑰匙進入和遠程OTA更新。迎賓模式下,當靠近車門時,門把手還可以自動彈開。
另外,他們還特別強調車輛的安全屬性。
結構安全上,據說是打造了電動車的專屬車體結構,能夠更好保護車內乘客的安全,起到保護電芯的作用,還對電池包外殼設計了多層防護。
在主動安全方面,官方稱為了防止司機過于依賴輔助駕駛,他們配有駕駛員疲勞監測功能。
一旦發現司機分心、打瞌睡,系統就會自動發出預警;如果沒辦法叫醒司機,車輛則會自動減速并提醒后方車輛注意安全。
其次,我們來看富士康這臺電動皮卡Model V。
兩廂式5人座設計,擁有1噸的載重能力和3噸的拖曳能力。
續航400公里,半小時可以從20%充到80%。
智能化方面,據說車身周圍裝有多個傳感器,再搭配電子后視鏡及中控屏,能夠有效提升行車安全。
最后要說的是量產版Model C,定位中型純電SUV。
該車基于MIH開放電動車平臺打造,零百加速時間為3.8秒,風阻系數為0.28,續航達到700公里。
在去年的鴻海科技日上,官方就披露Model C車長為4640mm,軸距為2860mm。
他們預計,到明年下半年,Model C就會陸續交付給中國臺灣地區車主。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Model C開放預定后32小時內訂單量就突破了15,000輛。
這三款電動車未來將會在中國臺灣、泰國以及美國逐步投入生產。
當日他們還展示了自研的EPS電動助力轉向系統、固態電池、車用半導體等等。
富士康喊話:我想為特斯拉代工
這次鴻海科技日,表面上看是展示自家的電動車。
其實,內部藏著更深的野心和動機。可以參見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說的話:
鴻海過去是造個人電腦、造手機,未來要造電動車,未來10年將在電動車產業重新定義車用領域的委托設計制造服務(CDMS)。
我們過去在PC和手機市場里,市占率達到40-45%。鴻海在電動車領域的目標是到2025年市占率達5%、產業營收規模達到1萬億元新臺幣、出貨量為每年50-75萬臺。
所以,鴻海富士康,絕不僅僅是只造上文提到的這幾輛車。
劉揚偉表示,他們在ICT制造領域已經積累了48年的經驗,能為電動車廠商提供很多東西,比如可以將電動車設計時間減半,并將開發成本降低三分之一。
由此看來,鴻海的長遠目標是希望做平臺提供者,做電動車的整車設計制造服務。說得通俗點,就是將過去的模式沿用到電動車上,專做電動車代工。
劉揚偉甚至喊話馬斯克:
我希望以后我們可以為特斯拉造電動車。
實際上,鴻海也一直在向整車制造領域發力。
此前劉揚偉就透露過,鴻海車載充電器碳化硅預計2023年量產,車用MCU到2024年完成設計,激光雷達則預計2024年量產。
更早之前,2005年,鴻海收購了中國臺灣安泰電業的100%股權。
要知道,安泰是臺灣地區四大汽車線束廠之一,專門為汽車主機廠研發、制造汽車線束和汽車電子產品,客戶包括福特、大眾、日產、上汽通用等等。
借此收購,鴻海成功打入汽車產業鏈上游。
不僅如此,2013年,鴻海作為全球第二大車用面板廠商,不僅為寶馬、保時捷、捷豹、福特等廠商供貨,還成功拿到了特斯拉Model S的車內面板訂單。
三電系統的核心——電池,鴻海則是自研、投資兩手抓。
鴻海旗下的鋰科科技,專攻鋰電池的開發與生產,在日本設有實驗室和工廠,與美國、歐洲日本等多家電動車企均有合作。
此前還曾入股寧德時代,與北汽集團共同投資開發和生產新一代動力電池與系統。
今年6月,鴻海宣布在臺灣高雄的新電池工廠破土動工,預計將在2024年一季度試產;今年9月,更是宣布與Indika Energy在印尼成立合資企業,主要開發車載磷酸鐵鋰電池及生產電動汽車。
包括業界前沿的固態電池,鴻海也表示將于2024年實現商用。自動駕駛和汽車芯片方面,也有消息稱鴻海正在布局。
但很顯然的是,鴻海拋出的這一橄欖枝,馬斯克恐怕不會接受,至少從當前來看。
馬斯克之前就明確表示過:
未來特斯拉預計會在全球建設10~12家超級工廠,每座工廠規劃年產能預計在150萬~200萬輛之間,10年后特斯拉有信心實現超過1億輛的交付量。
找富士康代工生產,不就是把之前苦心經營的一切全部拱手相讓了嗎?
而且結合目前現狀,大多數新造車勢力都擁有了自己的自建工廠,或是獨立申請了造車資質。
自建工廠的好處是,可以由車企自主把握產品質量、生產成本和效率等方面,方便加強管理,在價格方面也能占據市場優勢。
顯而易見,在品牌的發展初期,采用代工模式的確可以迅速推出產品并占領市場。
然而,隨著銷量與產能需求爬坡上升,或許最終還是要回到自建工廠這一步。
所以不禁想問一句,富士康這一套代工模式,放到當下,放到電動車,還行得通嗎?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