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曉含
來源: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
做ToB,快手準備好了嗎?
2022年8月10日,快手為其ToB品牌StreamLake舉行了一場發布會,推出面向各行業的音視頻+AI產品以及全鏈路解決方案,“官宣”進軍ToB市場。
ToB的硬核技術,其實和C端用戶息息相關——直播時的互動玩法和美顏特效、線上購物時的在線試穿、虛擬人形態的在線K歌,這些日常生活泛娛樂、電商相關的場景,都要基于實時音視頻技術、人工智能算法、云基礎設施來實現。
長期以來,用戶感知到快手是國民級短視頻APP,涵蓋創作者視頻、直播帶貨、廣告投放等多種業務。穿透底層,這些業務背后是強大的技術研發實力。
別忘了,快手也是一個擁有深厚技術積淀的科技公司。如今,快手想要將自有的底層技術賦能至各行各業,幫助企業在控制成本的基礎上,實現技術迭代、優化體驗。
那么問題來了,快手為何也要做ToB業務?發力ToB視頻云服務,對快手來說意味著什么?又將對整個音視頻行業產生怎樣的影響?
快手ToB,雙拳出擊
此次發布會,StreamLake推出的產品聚焦于音視頻和AI服務兩方面。
在快手,一支視頻要分發到用戶手中,可能經歷以下的旅程:匯聚創作者——內容創作——內容理解——內容分發至用戶。每一個環節都濃縮著快手的技術精華:基礎音視頻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
如今,快手開啟ToB業務,將方法論沉淀在StreamLake的產品矩陣中,向更多企業平臺開放,再面向更廣面的用戶。
“把所有技術細節封裝成一個用于全行業視頻化轉型的操作系統,給用戶提供交互簡潔、容易接入的交付界面。”快手高級副總裁、StreamLake負責人于冰在發布會上表示。
就如StreamLake的寓意,“Stream”代表著清新流暢的視頻流,“Lake”象征著匯聚以及走向更廣闊世界。
先看此次發布會透露的快手新技術產品——面向視頻直播點播應用的云端智能視頻處理SoC芯片SL200,一款視頻壓縮芯片。
沒錯,快手也“造芯“了。它可在減少設備消耗量的基礎上,提升視頻清晰度。目前該芯片還在小規模測試階段,量產還需要一段時間。
再來看StreamLake的視頻AI類解決方案:智能視頻創作,智能視頻理解,數字人及XR。
對于C端用戶來說,最有感知的是智能視頻創作,包括人像美化、特效一鍵成片等功能。快手推出的圖集成片和文案成片的日均作品量分別達100萬、10萬,降低了用戶創作的門檻。這一技術賦能至其他B端平臺,可以有效激發用戶參與度。
用戶上傳至平臺的視頻會被進行結構化的內容理解,便是“智能視頻理解”。面對存量達數百億的視頻,快手參照了圖書館對書籍的管理方式,構建了近千個類目節點、超過百萬級別的標簽體系。
當用戶上傳新視頻后,通過快手的模型轉化,可進行相似度計算,由此檢索視頻之間的相似性,在不需要預定標簽的前提下,可完成原創保護、興趣推薦的業務場景。
完成創作、管理等基礎設施建設后,快手還將AI技術賦能至主播。在快手APP里,無論是短視頻,還是直播帶貨,主播都承擔著直接與用戶交流的角色。
虛擬主播亦是如此,根據快手業務分為多種類型——傳播型、服務型和虛擬化身。
傳播型主播的代表是虛擬偶像歌手“神奇少女張鳳琴”,于2022年3月在快手上線,從表情、演唱、服裝、發型等均由AI自動生成,可應用在品牌宣傳、直播打賞、商業代言等商業場景中。服務型主播則應用于電商賣貨、新聞播報、講師培訓等場景,緊密聯系平臺內業務。
目前,快手將虛擬IP的生產方式規模化,具化到ToB的解決方案中,包含虛擬形象建模、綁定驅動、實時渲染、內容運營,集虛擬形象打造、傳播、營銷于一體。
此外,StreamLake還推出一站式SaaS工具,使用者可根據自有業務需要,在魔表、才藝、游戲等方面定制專屬的服務型數字人。
總體看來,快手ToB的產品涵蓋了視頻生產全鏈路,音視頻產品注重技術的迭代升級,AI產品注重在生產場景的智能化應用。將這些技術面向B端開放,透露著快手尋找可長期堅定的雙贏曲線、將技術優勢為更多行業賦能的目標。
視頻+B端,瞄準降本增利
早在2020年,快手開始醞釀StreamLake業務,從2021年起步探索,并在2022年形成獨立業務。在過去一年里,知乎、中國聯通、央視頻已與快手展開合作,在不同行業探索視頻化、智能化。
從B端平臺的角度來看,快手的音視頻及AI技術服務,會帶來哪些改變?
首先是媒介生態的創新。進入2022年,互聯網平臺的發展呈現出融合、多樣的趨勢,與根植于單一形態相反,平臺會將圖文、視頻、直播、商城貨架等構建在同一平臺內,社交軟件加入電商、傳統電商加入社交。
搭建短視頻社區是融合的關鍵,社區內可完成互動、種草、流量轉化。StreamLake的視頻社區方案提供了安全存儲、智能處理、內容審核、內容分發、播放器SDK等產品和能力,B端平臺可直接完成生產、分發、消費環節。
第二是帶來商業收入的改變。隨著視頻化趨勢的發展,各行各業掀起了“萬物視頻”的狂熱,投入人力、成本后,依然很難獲得市場競爭力。因為視頻化不是簡單地改變媒介形態,需要產生1+1>2的效果,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品牌營銷效果和GMV轉換。
以電商行業為例,StreamLake的人工智能、虛擬現實技術可應用在短視頻種草、直播帶貨、品牌宣傳與營銷場景。識別商品元素并與用戶意圖相匹配,實現精準推薦,當推薦成功后,用戶可體驗實時在線講解、試穿,提高轉化率。
另外,兼顧體驗與成本也是改變之一。將視野放置整個B端發展來看,做音視頻業務就無法避免體驗與成本的平衡。清晰與流暢是相矛盾的兩個方面,當清晰度變高,卡頓率就會越高,尋找兩者的平衡點意味著付出更多成本。因此,快上線、提品質、扛規模、控成本成為行業內的挑戰。
面對這些挑戰,快手已然總結了成熟的方法論。
在同等清晰度下把視頻文件壓縮到更小,從而實現播放流暢;基于大數據的QoE(Quality of Experience)優化方案,即通過大規模AB實驗來驗證每個優化手段的效果;基于ROI(投資回報比)的視頻生命周期管理方案,建立精準視頻熱度預測模型,提前觸發視頻壓縮任務,實現成本節約。
以用戶端的使用感受為例,快手的方法論可最終形成首屏秒開、高清流暢的播放體驗,以及質臻影音、彈幕防擋等特色功能。當出現不同場景,比如短視頻、vlog等泛娛樂場景,新聞資訊、知識社區等中長視頻場景,游戲、體育賽事直播場景,快手技術可根據機型、網絡、環境等條件優化體驗。
此次發布會中,快手也將這些改變總結為創新(enabling)、體驗(experience)、彈性(elastic)、經濟成本(economic)。對于B端企業來說,這些價值滲透到業務中是用戶規模的擴大、轉型升級的便捷。
從C到B,快手準備好了嗎?
從StreamLake的產品分布可以看出,快手ToB針對的領域集中在自有優勢中,切中視頻服務,發揮已有優勢。
透過技術延伸,也可以看到快手長期以來秉持的平等普惠理念,C端是用視頻平臺幫助普通人,B端是用視頻技術幫助更多企業。快手在C端的核心能力可以作為服務B端的基礎,但用戶與企業終究是兩個不同的群體。
ToB先是面向一個龐大的組織及其背后的業務,然后指向各個端點的用戶。對于快手來說,從產品提供者成長至服務商,還有很長的路又要走。
先看國內視頻云服務市場的現狀。
目前,國內的視頻云服務從消費互聯網向產業滲透。消費互聯網即To C場景,主要聚焦于泛娛樂、電商和游戲領域。產業端即ToB場景,解決方案又分為通用和行業,后者更關注與B端業務場景的結合,比如企業培訓、遠程辦公、營銷活動直播等。
受2020年疫情影響,中國視頻云服務整體市場規模達到376億元,增長率達47.9%,但2021年增長率呈現下滑趨勢。
其次,ToB空間里已是巨蟒野獸“虎踞龍盤”,從基礎層到應用層已經被各類服務商填滿。
艾瑞咨詢顯示,基礎層的綜合型IaaS廠商和垂直型PaaS廠商中,頭部五家廠商的市場份額達到67.6%,頭部集中效應明顯。應用層因為涉及場景較多,市場尚處于分散狀態,但仍有部分頭部商家。
總的來說,留給新玩家的時間不多了。那么,快手在攻入ToB的過程中,還有哪些競爭力?
多年來積累的技術和人才是快手的利器。
在發布會上,快手透露,其每年的研發的投入超過100億,在過去的數年里,投入了數千名的AI算法工程師,打磨內容生產的每一個環節,力求讓用戶便捷、智能化地創作和消費短視頻。在AI方面,快手的算法團隊共研發了超過3000個AI服務,每天調用量超過4,500億次,這些服務既運行在強大性能的服務器上,也運行在用戶的手機端。
重塑商業模式是快手站穩ToB市場的潛力所在。
于冰在接受36氪采訪時,將StreamLake的云服務計費模式形容為“與客戶的同向邏輯”,即先幫客戶減少消耗成本,再實現更多盈利。這種模式的根源仍然源自快手的技術優勢,在低成本中保障視頻畫面質量。
然而,傳統云廠商建立在大量投成本之上、起于與同行的價格戰之間、滅于高額虧損之中。因此,快手的模式,從短期內看更具吸引力,從長遠看更具可持續性。“StreamLake的商業模式注入到行業后,是有讓行業從虧損到盈利的革新的,會給行業帶來很多變化。”于冰對 36 氪表示。
StreamLake作為快手ToB的代表,也有一些能拿出手的案例。
刺猬公社了解到,2020年,快手與學堂在線達成戰略合作,成為學堂在線指定的獨家直播技術合作平臺,為疫情期間數千萬師生開展線上教學活動提供了服務支持。這種合作延續至今,2022年6月,聯合推出《新知如師說》教育公益活動。
此外,快手在2022年聯合最高檢推出虛擬檢察官,完成最高人民檢察院2022年工作報告解讀。進一步驗證了快手技術對外應用的可行性。
而在得到更多企業和機構的認可后,ToB業務往往很容易形成正向循環,有望成為快手在短視頻、直播和電商業務之外的另一個支點。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