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楊知潮
來源:略大參考(ID:hyzibenlun)
更依賴線下門店的即時零售,是通過互聯網技術對實體零售的一種反哺。線上線下共同參與,使得互聯網平臺和商場不再是純粹的競爭關系。
消費向來是社會經濟的一面鏡子。
經濟學家們可以從口紅和土豆的暢銷中察覺出經濟的低靡,快遞驛站的老板們可以從包裹數量變化中窺得電商生意的冷熱,而小紅書等平臺上出現的越來越多關于菜市場和居家生活的帖子,指向的趨勢則是,年輕人開始消費“返祖”,更樂于在真實的線下世界滿足生活需求。
這是在網絡信息爆炸時代,年輕人從現實生活尋找自愈的一種方式——他們試圖擺脫純互聯網式的數字生活,拒絕把自己變成虛擬世界中的工具人。
除了探索周圍的一切,他們依然會線上下單,但相比快遞幾日的等待,來自家附近3公里線下實體的即時配送,更有煙火氣,也更能即時滿足。他們也不必受限于“三斤包郵”的條件,可以吃多少就買多少,免于浪費食材的懊惱。
各種細碎的變化在縫隙中生長。長達3年的疫情給年輕人帶來了最深遠的影響,但他們同時也具備最強的修復能力。而被生活治愈的年輕人,最終也會治愈這個社會。
01
回到“附近”
我的同事小馬,已經很久沒有收到過來自直播間的快遞包裹了。
“倦了。”她曾經是各大直播間的常客,熟記他們的播出時間、商品折扣情況,還曾經真金白銀地跟隨主播們支持了無數新消費品牌的崛起,從完美日記等彩妝到王小鹵等零食,她都是最早的消費者之一。
但她現在迷上了線下,準確地說,是以線上的形式進行線下消費。除了日常外賣,她還喜歡探索附近的菜市場、超市。本周她最滿意的一筆購物,是MUJI新出的一款不銹鋼雙層保溫杯,夏季用它喝冰水,杯身上也不會滲出水珠。她從小紅書上種草,隨即就在美團外賣下了單,30分鐘后,杯子已經出現在她的桌面上。
這種即時零售,將小馬與更加真實的消費場景聯系在一起。
她清楚那家MUJI門店的位置,甚至商品擺放的位置,正如她清楚周邊的永輝超市、家樂福超市和菜市場。周末有空的時候,她總愿意去逛,在煙火氣中得到治愈。而周中的需求,她更愿意通過即時零售的方式來解決,線上下單,第一時間收貨。
這種變化是疫情帶來的。被封控的日子里,她停下了網購,對照著地圖、大眾點評、美團外賣等App,研究附近的生活與商業配套。她慢慢發現,原來她網購過的海南小蜜薯,家門口的超市里就有,還可以每次只買幾根,比線上的整箱購買,更適合獨居的她。懶得出門的時候, 她就使用外賣提供的即時零售服務。“現在日常生活里用得到的東西基本外賣都能買了,價格和電商一樣,送的速度和午飯一樣。”小馬說。
“附近”的魅力,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而這個變化出現的前提,是“附近”在年輕人生活中的逐漸淡化。
曾經讓谷愛凌一跳封神的首鋼園區,如今已經是北京城里的網紅打卡地,但王鵬在距離園區2公里的地方租住了半年,至今還沒有去過。他對此很感慨,以前在甘肅老家讀書的時候,經常出門,對周圍的小店、餐館、娛樂場所都十分熟悉。
“附近”帶來的不止是生活便利,更是人與世界的一種情感連接。
在北京忙于工作的日子,王鵬失去了“附近”,也失去了自己的生活圈。類似的故事還發生在無數年輕人身上,通過互聯網和旅行,他們越來越了解世界,但對自己居住的周圍卻越來越陌生。“附近”的消失使得生活顯得更加冰冷,人們沒有了日常閑逛的小店,熟悉的攤販和店主,居住地對他們來說也僅剩下了居住的功能。
疫情讓很多年輕人開始重新審視一切。長期與周圍生活的割裂,讓他們開始向往“附近”。
當然,受工作節奏和生活習慣等因素的影響,讓年輕人徹底回歸到老一輩的生活方式,每天去早市買菜,去超市蹲守打折品,去樓下早餐店吃油條包子,也不太現實。借助互聯網工具,更加靈活地回歸線下,成為更受歡迎的方式。
即時零售的魅力便由此凸顯。
所謂即時零售,其本質還是外賣,只是配送商品不僅限于傳統的餐飲類目,而是囊括了幾乎所有的生鮮食雜以及標準商品。服務提供者多為附近幾公里的零售商,受益于距離帶來的便利,他們得以第一時間滿足用戶的消費需求。
而平臺提供的搜索功能,也能讓用戶更加便捷地找到自己需要的商品。上周末,在北京工作的李武計劃返回唐山老家宴請家人,還備好了52度的高度白酒,但在臨行前一晚得知,長輩們如今上了年紀,只能喝38度的白酒。但他在當晚跑了好幾家超市,都沒找到想要的38度劍南春現貨,京東等電商平臺,最快也要第二天才能送到,而且,他不太放心品質。
最后,在朋友提醒下,他打開美團,在搜索框輸入“38度劍南春”,很快搜到家附近3公里的一家“酒便利”專賣店就有這款酒,且售價與山姆超市一致,30分鐘之內即可送貨上門。就這樣,問題迎刃而解。
“如果不是特意搜,我不可能知道這家店”,李武說,那家專賣店雖然離家很近,但由于不在他日常通勤的線路上,他幾乎沒去過它所在的那條街區,也從未注意。作為白酒愛好者,他計劃抽時間專門再去逛逛。
某種程度上,互聯網擴大了他的“附近”。
02
場景
“附近”所帶來的,還有特定場景下的信任。
暢銷小說作者騰飛曾這樣描寫賭博者的心理:“他們平時打車可能會為了5塊錢心疼,但到了賭博網站上卻幾千幾萬的花,好像錢只是一個數字。”
這是場景的魔力。在電商時代,這種魔力被更為廣泛地應用。消費者只需要用手指一點,整個消費行為都在線上完成。掏錢的“痛苦”被數字消解,用戶也失去了對消費行為的感知。對很多女性用戶而言,最直觀的一個感受就是,可以毫無感覺地在一家服裝店里花掉幾千塊錢。
中國家庭金融調查2019年發布的一項研究表明,移動支付可促進中國家庭消費增長16.01%,且顯著改變了消費結構,教育、文化、娛樂等發展型消費大幅增加。簡而言之,比起掏鈔票,“花數字”更容易讓人在非必需品或是計劃外的消費上支出。
到了直播電商的時代,這種場景的力量變得更加強大,天花亂墜的修飾語,下一秒就要消失的優惠,都是為了讓用戶不假思索地掏錢。
在沖動消費的場景之中,用戶失去的還有對商品質量的信心。“買家秀”和“賣家秀”之間的差距,就如同你入職時老板的許諾和最后的現實。而在服裝等品類中,動輒長達45天的預售制度,更是讓人苦不堪言。退貨率開始居高不下,作為后起之秀的直播電商,部分品類的退貨率更是高達60%。
此外,電商雖然打破了商品的地域壁壘,讓身在北京的消費者可以順利買到從新疆發出來的貨物,但空間距離的存在,依然會影響到用戶體驗,主要體現在等待時間和退貨方面。
盡管快遞送達的時間已經相比電商早期縮短了不少,但多數時候,消費者從下單到收貨,還是要經歷3-5天的周期。如果牽涉到退貨,這筆交易“完成”的周期就更長了。這讓很多人在買到不滿意的商品時,如果價值不高,會因為嫌麻煩而索性放棄退貨。
貨不對版、等待成本、退貨成本……這些都是電商場景的天然缺陷。而在即時零售的場景中,時間和空間上的優勢,會很大程度地消解這些。
當商品的配送方式從“快遞”變為“外賣”,消費場景中的很多因素就變得可控了。
與來自天南地北的快遞不同,“外賣”往往來自消費者5公里半徑之內。雖然下單行為還是在線上,但較近的配送距離讓他們如同“點外賣”一樣,擁有了等同于線下的售后服務。
以退貨為例。在美團等平臺上,買家可以馬上聯系騎手退貨,騎手會在半個小時內上門。他們也可以以更直接的方式與商家溝通。數碼愛好者劉爽通過美團App在一家數碼配件店購買了一根網線,結果長短不符,著急使用的她,便直接步行去了店面,進行更換。
線上與線下場景的更深度融合,是構筑即時零售優勢的基礎。
因為實體門店是即時零售中重要的一環。即時零售的整個鏈條與電商高度類似,都包括了平臺、倉儲、商家、物流(外賣員)幾大環節,但不同的是,即時零售的配送地在消費者附近5公里內,有的是前置倉,有的干脆就是零售門店,省略了倉儲的環節。
而在電商鏈條中占據重要位置的物流環節,在即時零售的場景中也僅需要一位騎手或者一臺無人機,“最后一公里”的成本被極大降低。極短的配送距離,使得即時零售擁有傳統電商難以比擬的速度,30分鐘至1個小時完成整個交易,這讓整個購物體驗也更接近線下。
國際知名咨詢公司埃森哲發布的《聚焦中國95后消費群體》報告顯示,年輕一代消費者更關注“速度”,超過50%的95后消費者希望在購物當天就能收貨,他們會因為配送時間不清而取消訂單。
速度和服務上的優勢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擁抱即時零售。數據顯示,2022年1月至5月,美團上的超市便利店線上訂單額同比增速達70%,社區百貨店6月上半個月線上同比增長約45%。
即時零售正在成為越來越重要的消費場景。美團、餓了么可以復刻外賣的打法,配送餐飲之外的商品。2018年,美團推出了買藥業務,2019年,美團買菜上線,2021年,美團同步發售了iphon13系列,消費者可以在美團平臺上購買手機;今年6月,MUJI無印良品登錄美團外賣。今年5月,餓了么也在北京等地悄然上線了全能超市業務,提供日常生活所需。
隨著品類的擴充,外賣平臺不斷地擴大著“外賣”的內涵,將送餐變為到“送百貨”。
除了第三方平臺,零售商的自建平臺也是即時零售的另一批主力軍。近年來,幾乎所有零售商都推出了自己的App,比如永輝、多點、京客隆等,消費者可以直接點單,快速配送。
此外,傳統電商平臺們也在積極擁抱即時零售,如京東推出了比過去“當日達”更快的服務,其實質上也是一種即時零售。豐富的即時零售形式為年輕人帶來了更多元的選擇,也讓他們更好地回歸“附近”。
03
反哺
2012年,代表電子商務的馬云和代表實體經濟的王健林打起了賭局:10年后,互聯網經濟能否超過實體經濟的產值?賭注是一個億。一億賭局之外,二人在公開場合也是常年打嘴炮,大到宏觀經濟,小到從“辦公室應不應該擺書”,都要在鏡頭前爭論一番。
兩人“緊張”關系的背后,是實體零售與電商長期的水火不容。
就在王馬二人立下賭局的2012年,國內電商交易額達到8萬億,增速近30%,與此同時,線下百貨業卻十分蕭條。瑞銀發布的報告顯示,2012年百貨店內人流量開始負增長,此后國內百貨迎來持續多年的倒閉潮。
各大知名百貨以每年3-10家的速度關閉門店,家樂福、沃爾瑪等超市也不能幸免。到巔峰期,萬達百貨在2015年關閉了46家門店,國際品牌西爾斯百貨更是關閉了超過200家店。大量百貨公司被迫轉型,開始集合餐飲、健身等線下獨有的服務,連北京西城區政府都從2016年開始發布政策,引導當地百貨成為社區購物中心。
在被電商打得節節敗退后,實體經濟并未坐以待斃,也在嘗試與互聯網合作。購物中心、百貨、超市們紛紛開始線上化,比如推出獨立App、與平臺合作推出小程序等,以實現拉新留存,但仍然無法扭轉大局。
直到今天,在各大購物中心,除了餐飲、健身房、兒童娛樂教育等服務業態,服裝、數碼、家電等門店大都門可羅雀,淪為線上渠道的展示店。
如果說電商是從實體經濟的嘴里奪食,那么即時零售則是通過互聯網技術對實體零售的一種反哺。線上線下共同參與,使得互聯網平臺和商場不再是純粹的競爭關系。
比如曾受到電商嚴重沖擊的文具店,如今反過來能從線上賺錢了。北京海淀區一家晨光文具店的店主李勇介紹,在北京疫情嚴重期間,美團成了店里主要的出貨渠道,5月份,文具店線上訂單量占比達到約七成。疫情后,線上訂單量雖略有下降,但學生和家長使用即時零售的需求仍然存在:“有些家長早上買一些書本和文具,起床后下單,早飯時就能送到。”
比起電商,更依賴線下門店的即時零售顯得更為普惠。這讓線上和線下的關系從零和游戲轉變為合作共贏。
通過即時零售,線上與線下的優劣勢得以互補。比如無印良品上線美團平臺后,3公里以上訂單占近45%,深夜訂單占近14%。在過去,這樣的客戶群體是門店很難直接觸達的。
即時零售模式帶來的普惠,不僅關乎實體商業,還有就業。數據顯示,2022年,即時零售能在全國范圍內提供752萬個配送崗位。相比于“一人送一車貨”的快遞行業,即時零售中對配送速度的要求使得對其對人員數量的需求也更大,也意味著行業發展的紅利能夠被更多人所享受。
目前,即時零售正處在高速增長的階段,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使用即時零售的方式來購買生鮮、日用品、甚至是電子產品。艾媒咨詢的預測顯示,2025年,即時零售的行業規模約為1.2萬億,社零的滲透率約為7.8%,年復合增長率為56%。
隨著即時零售在各個品類的不斷滲透,年輕人也將獲得更快、更高質量的購物體驗。算著日子等待快遞的到來,曾經是這代年輕人關于網購的集體記憶,未來,年輕人關于等待的記憶,或許不再是日期,而是鐘表。而這些需求,也將持續作用于附近的實體經濟。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