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作者|張堯
來源:零態LT
對于VR行業從業者來說,羅永浩的最后一次創業,他們充滿了疑惑,“羅永浩能做出什么我們都很疑惑。”有從業者如是說。
7月10日,羅永浩官宣了最新AR創業公司,取名為“Thin Red Line(細紅線)”,在官宣細紅線之際,羅永浩還談到了蘋果AR,他表示,自己并不看好蘋果做AR眼鏡,因為平臺革命的時候,新世界的霸主永遠不是之前舊世界的霸主。
從不看好蘋果AR到如今親自下場做AR,羅永浩勝算幾何?
01
帶有“錘子”影子的細紅線
事實上,“細紅線”并不是最近創立的新公司。
據天眼查信息顯示,與細紅線官網相關聯的企業為“北京細紅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7月,法定代表人為徐寒,其中,徐寒持股99%,黃賀持股1%。二者均是羅永浩創辦錘子科技時同事。此前,徐寒曾擔任錘子科技董事,黃賀曾擔任錘子科技產品總監。
黃賀還有另一重身份,“交個朋友”CEO,該公司正是羅永浩參與直播的公司主體。羅永浩早前宣布退出“交個朋友”管理層,但仍會以主播身份參與直播。
關于Thin Red Line (細紅線)名稱,外界猜測曾與錘子科技此前推出過的堅果Pro 2細紅線版有關。2017年春季錘子科技新品發布會上,細紅線特別版堅果Pro正式發布。當問及這款手機的設計靈感時,羅永浩曾表示,本來堅果Pro系列并沒有這個版本,但在看到國外的一個設計時,突然來了靈感,決定再生產出來一個特別版,那就是細紅線版本的堅果pro。
細紅線一詞出自巴拉克拉瓦戰役(Battle of Balaclava)。1854年,克里米亞戰爭期間,英國93高地步兵團500名身著紅色戰袍的步兵改變戰術,排成長長的線形隊列,一舉擊退2500名沙俄騎兵,贏得了“The Thin Red Line”的綽號。
羅永浩曾公開解釋稱,新公司名字“細紅線”背后的含義是,“面對無比強大的對手,小股部隊苦苦支撐,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正義防衛戰,與錘子科技當時的處境、精神面貌以及目標產生了共鳴。”
“細紅線”官網中顯示一句Slogan,“AN OPPORTUNITY TO PARTICIPATE DIRECTLY IN THE PLATFORM-LEVEL REVOLUTION(一個直接參與平臺級革命的機會)”。
但現在入局是好時候嗎?
02
大廠的游戲
羅永浩憑什么
早在羅永浩之前,該領域已聚集眾多大廠身影。
國內外大廠在XR領域的布局多數集中在VR領域,且已在游戲、視頻等場景實現落地。國外大廠代表是Meta,去年推出的VR一體機Quest2 銷量超過了1000萬臺,全球市場占有率超過了80%。該成績一度被業內人士看做是VR應用發展迎來拐點的標志。
國內騰訊、字節跳動和阿里是XR領域的先行者。
2021年8月,字節跳動斥巨資90億元收購了國內VR行業頭部公司Pico,創下了目前為止中國 VR 行業最大的一筆收購案的記錄。而這一收購被業內人士看作是字節跳動正式向Meta發出了挑戰書,試圖與其一較高下。
在被字節收購后,Pico銷量也實現了飛躍,官網顯示,目前Pico線下經銷商已遍布全國26個省份,達到216家,包括山姆、DreamRoom等零售商超都有VR一體機體驗店。近日,字節跳動再花數千萬,買下了馬杰思的波粒子科技團隊,試圖在VR社交領域搶先布局。天眼查顯示,該公司是虛擬社交公司北京波粒子科技有限公司,主打產品為“Vyou微你”。
字節想做XR的野心可見一斑,騰訊和阿里也不甘落后。
前陣子,騰訊控股也宣布成立XR(擴展現實)部門。事實上,早在2014年騰訊就已經入局了VR賽道,投資了AltspaceVR,此后更是發布過“騰訊VR計劃”,還和HTC聯手舉辦過Vive開發者大賽,只不過后來不了了之。如今卷土重來,正是意味著行業窗口期的到來。
此外,阿里也開始在相關業務方向發力,先后設立了XR實驗室,并在全球范圍內相繼投資了MagicLeap、Nreal等XR業務公司,還成立了相關子公司。
隨著國內外大廠的入局,內容領域玩家的增多,將逐步填充內容生態,在VR硬件方面已經進入了拼資金硬實力階段。細紅線已錯失了入局VR領域的最佳時機。不過,羅永浩此前曾表示,VR的本質更像是游戲主機,在它看來AR才是下一代計算平臺。
但目前國內AR行業發展尚且處于初期,面臨著軟硬件匱乏的雙重難題,整個行業的硬件水準還沒法大規模商業化成功,比如說功耗、發熱、重量、續航時間等,離普通消費者能接受、能消費,還差得遠。羅永浩也認知到了這一點,他提到,行業里普遍估計,商業化條件基本成熟大概還需要5年時間。
而細紅線在這段時間要做到是,趕在行業徹底成熟商業化之前,把一個消費級別的AR設備上所需要的全部內建軟件,以及大量底層設計重構過的操作系統徹底寫完。
這顯然在短時間內難以實現。
03
偏執的老羅
能做成AR時代的“手機”嗎
細紅線這家公司被羅永浩看作是最后一次創業,這次他要重造一個蘋果公司。
收購蘋果,是羅永浩還在經營錘子科技時就存在的“愿望清單”,近日他在直播間再次描述了收購蘋果公司的路徑。在羅永浩看來,只要把下一代平臺做好,就有希望在蘋果日漸衰落之時,考慮將其收購。
但事實上,蘋果布局AR已有七年之余。庫克第一次談及 AR 是在 2017 年的一次財報電話會上。相關項目的啟動要更早,根據彭博社,蘋果 AR/MR 頭顯早在 2015 年就正式立項,代號為 T288,包括兩款產品:一是代號為 N301 的 VR 頭顯,外形類似 Oculus Quest,兼具部分 AR 功能,預估售價在 300-900 美金;二是代號為 N421 的 AR 眼鏡,外形酷似墨鏡,坊間稱其為“Apple Glasses”(蘋果眼鏡)。
N301 的操作系統代號為“rOS”的“realityOS”,同時將搭載蘋果最先進的芯片技術,芯片整體性能或將超過 Mac M1 芯片,并自帶應應用商店。
從 2019 年開始,每年都有傳言蘋果的頭顯或者眼鏡即將面世,但卻蘋果發布會上一次次落空。去年年底,有開發人員在蘋果App Store的上傳日志和開源代碼中找到了對“realityOS”的引用,蘋果為AR設備申請了“realityOS”商標。但即便如此,在2022年的WWDC大會上,仍然沒有等來蘋果AR產品 的相關信息。
據行業人士郭明錤分析稱,蘋果 AR 的下一個目標發布日期,可能反映了業內所有玩家都在尋求克服的技術障礙。近一步講, AR 設備中的許多軟件功能計算量非常大,要求的移動處理能力和電池容量超出了眼鏡產品的當前能力。
當下AR領域迎來窗口期的本質原因在于,產業側計算能力、光學顯示等技術的提升,讓 AR 設備得以小型化、一體化。長遠來看,造型酷似墨鏡的AR設備將有望替代智能手機,成為下一代通用移動計算平臺。
不過,要把小型化手機壓縮到更小的眼睛上,已是一大挑戰,況且設備的顯示從幾十平方厘米的二維屏幕擴大到視野能及的現實空間,所有顯示技術要推倒重來,對芯片計算能力的要求也會大幅提升,難度不亞于當年將PC端的計算能力壓縮到掌上手機。
AR硬件開發商集體被卡在如何將AR設備小型化上。早年報道中有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公司已經探索將輕質的航空航天或復合材料用于 AR 設備,但這些材料的批量生產成本仍然很高。微軟 HoloLens 前后研發近十年,專門定制了 HPU 處理器,實現了設備的一體化,但體積和重量決定這款產品只能在有限的 ToB 場景使用,且上市六年只賣出 20~25 萬臺。
在超越蘋果公司這一點上,或許羅永浩過于自信。成為下一代互聯網新世界的霸主,作為連接硬件廠商和軟件開發的重要一個環節,離不開底層操作系統的支持。
回顧PC時代,霸主是微軟的Windows系統,到了移動時代,稱霸的是Google的安卓系統和蘋果的iOS系統。
每一個生態的繁榮,都是靠海量開發者推起的,底層操作系統是決定開發者規模的重要因素。
2021年,蘋果iOS在全球擁有超過2000萬開發者,遍布77個國家,開發出超過500萬個APP。在中國,蘋果就有440萬開發者,相對應的APP數量是100萬個。Google不曾真正公布具體的數據,不過考慮到安卓的開放性,開發者數量必然超過蘋果。
況且,羅永浩在國內還面臨著勁敵華為,華為旗下的鴻蒙操作系統,2021年8月,開發者數量為120萬,原生APP數量則為300多個。相比蘋果,華為在單個層面有著突出的優勢,在XR領域,華為布局很廣。在硬件上推出了“Huawei VR Glass”,在AR場景化解決方案上推出了“XRKit”軟件。7月1日,華為還公布了其全新VR交互電子設備專利,據悉華為在XR專利儲備上已經過萬,野心十足。
距離成為下一個時代的霸主,羅永浩的細紅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