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金玙璠
來源:開菠蘿財經(ID:kaiboluocaijing)
疫情平穩,復工復商,你看到的熱搜是,排隊四小時買一杯奶茶、代買黃牛開價180元一杯。
實際上,包括上海、北京在內,報復性消費來得沒那么快。降價、瘋狂打折,才是奶茶、咖啡品牌們迎接這輪復工的真實姿勢。
直接降價的是喜茶。繼今年2月多款產品降價3元-7元后,近期這一輪降價涉及純茶、果茶等品類,降幅1元-4元。
開菠蘿財經查看官方小程序發現,芝芝莓莓/芒芒從32元降到29元后,繼續下調至28元,部分門店下調至26.6元;芝芝金鳳茶王從22元降至18元后,繼續降至16元;純金鳳茶王從16元降至13元后,進一步降到11元;芝芝琥珀蘭從22元降到18元,又降到了14元。
“喜茶這輪降價,不知道奈雪們會不會再次跟進。”研究新式茶飲的投資經理白楊表示,年初的茶飲降價,就是如此。
在疫情的反復捶打下,復工復商后的這一輪價格戰更加激烈,我們熟悉的茶飲和咖啡品牌都默默卷入,優惠力度最低到1折。
有喜茶這種直接降價的,有像瑞幸咖啡、茶顏悅色一樣在直播間里鼓動消費者買券的,也有像挪瓦咖啡、茶百道一樣在短視頻平臺上架團購券,并找團購達人推薦的。
一只蝴蝶扇動翅膀,都可能會引發一場暴風雨,何況是擁有幾百家、幾千家乃至上萬家門店的連鎖品牌帶頭“調價”。小品牌甚至獨立品牌的茶飲和咖啡店,未來要面對的問題是,該怎么好好活下去。但眼下,它們只得“跟風降價”。
商家期待中的報復性消費,還需要等待時日。
大連鎖,花式“價格戰”
最近,大多數人注意到茶飲和咖啡品牌搞直播,是因為茶顏悅色重慶首店開業后的“翻車”事件。有網友反映,“直播拉黑網友、黃牛代排隊奶茶150一杯”。事后,茶顏悅色方面對此一一作了澄清。
翻車之外,茶顏悅色在做的開直播、上團購、找團購達人推薦,更值得關注。這是茶飲和咖啡品牌們最近的普遍操作,你熟悉的品牌都“卷”進來了。
據開菠蘿財經不完全統計,參與其中的茶飲品牌有喜茶、奈雪的茶、茶顏悅色、書亦燒仙草、茶百道、滬上阿姨、益禾堂、古茗、樂樂茶以及一些地域性品牌,咖啡品牌有瑞幸咖啡、挪瓦咖啡、Tims咖啡、代數學家等。
這些品牌共同解鎖了三種“降價”玩法:在品牌直播間售賣飲品券;在短視頻平臺的官方店鋪上架發團購券,部分品牌還找團購達人進行推薦;在官方小程序上架卡券包。
形式多樣,但結果一致,就是產品價格更低了,優惠力度最低到1折,還給出了“過期自動退款、未使用可退款、全國通用、可分次核銷”的友好政策。
意圖也“昭然若揭”。“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拉客流、薄利多銷,短時間內迅速清理庫存、回籠現金流。”易觀分析品牌零售行業分析師李心怡表示。
直播和團購這類“降價式”的營銷手段,一手刺激消費,一手品牌營銷,但不是誰都適用。走直營路線的品牌如喜茶,可以說降就降、說團就團,但依靠加盟模式擴張的連鎖品牌,就做不到這么“灑脫”了。
在短視頻、團購達人的口中,這些團購券是清一色的“全國通用”。實際上,對于部分品牌而言只是個文字游戲。
蜜雪冰城就是個極端的例子。有用戶表示,最近刷抖音,經常能看到有博主推廣蜜雪冰城的團購鏈接,優惠力度最大到3.3折,這些券普遍標注“全國通用”。“實際參加這一團購優惠活動的門店,也就幾百家。”一位接近蜜雪冰城的人士告訴開菠蘿財經。
對于擴張至2萬家店的蜜雪冰城,這樣的參與比例不算高。“大多數加盟商對團購活動比較抵觸。”上述人士表示,因為主打低線城市和學生群體的性價比定位下,降價空間很小,一旦降價,無疑會觸動加盟商體系的蛋糕。
“蜜雪冰城的產品本身就定價低、利潤少。現在客單價在7元左右,再降價就是坑加盟商了,除非原材料跟著降價,才能降價或搞優惠活動。”蜜雪冰城加盟商沈硯告訴開菠蘿財經。
好在,在參與團購這件事上,“蜜雪冰城整體比較人性化,加盟商可以選擇上或不上”,沈硯的門店就選擇不上。
一位擁有十多家門店的蜜雪冰城A級加盟商也是考慮到利潤的原因,表示“暫時不考慮接團購”。
小品牌,日子更難過?
頭部連鎖品牌有“船大難掉頭”的煩惱,讓更多小品牌甚至獨立品牌的茶飲、咖啡店輾轉反側的,是怎么好好活下去的問題。擁有幾百家、幾千家乃至上萬家門店的連鎖品牌帶頭調整價格,小品牌是不是只有跟風降價的份?
4月中旬,在全國擁有15家直營店的連鎖咖啡品牌“本來不該有”,宣布“全國門店統一下調價格”,全線產品降價2元-7元不等。
降價,是源于市場測試,也是基于對消費情況的整體判斷。
本來不該有相關負責人鄧穎娟透露,品牌的運維部門一直在研究怎么提高復購率,并為此做了三個檔位的價格測試,分別在上海、廣深及四五線城市,測試了高、中、低檔的價位,最終,敲定了12元-23元的中檔客單價區間,應用于全國門店。
“過去幾年的消費升級,不只體現在消費者對快消品需求量的提升,而是質的改變,也就是說,整體朝向享受型。近兩年,受全球經濟下行、疫情擴散影響,線下高消費明顯出現疲軟。”鄧穎娟說道。
價格降了,利潤自然少了。她透露,這一輪降價前后,產品的毛利率從80%-85%(除去外賣平臺的訂單)降到70%左右。“毛利率還保持在比較可觀的水平,是因為這期間對供應鏈的深耕,才有底氣把價格打下來。”
“與大連鎖品牌相比,小品牌在品牌知名度、供應鏈能力、成本等方面相對薄弱一些,特別是隨著大連鎖品牌價格持續下探,小品牌的生存壓力會越來越大。”李心怡表示,但是也并不意味著完全沒有出路。
白楊注意到,今年第二季度,不少小型連鎖品牌都在想辦法擴大規模,有些原本只做直營的品牌開始開放加盟,用更低的成本鋪店擴張,核心目的是提高抗風險能力。
在去年下半年密集開出15家直營店后,本來不該有今年沒有再開新的直營店,而是在4月初對外開放合作加盟。鄧穎娟對開菠蘿財經說,“基于現在的市場情況,走全直營模式,開店速度相對較慢,所以開放了合作加盟,希望能更快占領市場”。
如果說,疫情對本來不該有這類十多平米的窗口型門店影響有限的話,那么,對一二線城市的獨立咖啡店的影響,無疑很大。大部分獨立咖啡店講究的是現做現賣,主打堂食,不做外賣,依賴口碑而非線上流量引流。
疫情下,暫停甚至失去堂食的獨立咖啡店,被迫做起并不賺錢的外賣,顯然,這條路也不平坦。北京的一家獨立咖啡店為了提高外賣平臺上的訂單,近期調低了價格,大部分產品都有8-8.5折的優惠,“但是單量很少”,其主理人表示。
報復性消費,來了嗎?
降價、營銷,一頓操作猛如虎,報復性消費來了嗎?
一位關注餐飲領域的投資人對此表示,茶飲和咖啡以線下沖動型消費為主,直播和團購的方式很難真正刺激消費,比如在上海的門店,至少這個6月,很難靠這種方式挽回4月、5月的損失。
進一步解答這個問題,還是要把茶飲、咖啡拆分來看,因為茶飲消費有比較強的季節性,咖啡對應的消費人群則有很強的辦公室屬性。
先看茶飲。一般情況下,5-8月是茶飲旺季。如今進入6月,全國許多城市的最高溫度達到30度以上,南方地區尤甚。
喜茶、茶百道等多個品牌,近日都公開曬出了直播間等渠道的活動成績單。但多個頭部茶飲品牌加盟商的說法是,等來了復工復商,熬到了夏天,卻還沒等來報復性消費。
某品牌加盟商表示,“參加了團購活動,但實在是賠本賺吆喝,比外賣虧得還多”。
沒搞團購活動的就更慘了。沈硯加盟的蜜雪冰城門店位于江蘇南京,他告訴開菠蘿財經,今年1月-5月,門店平均每月的營業額是13萬-15萬,但只房租一項成本就高達18萬,進入6月,單量還不如兩個月以前。
對比來看,3月,反倒成了他門店今年以來的銷售旺季。彼時門店的經營情況跟著天氣轉暖,單日流水在7千元上下,周末能突破1萬。好景不長,3月底,上海疫情在周邊的城市間蔓延,門店營業額減半。
影響至今已有三月,沈硯還沒看到好轉的跡象。他向多個茶飲同行了解到,今年以來的經營情況都不好,6月份的營業額普遍只有去年同期的50%-70%。沈硯只能期待接下來的7月-9月了。
眼看著街上的人流量逐步恢復,可有些茶飲門店已難以為繼。某茶飲品牌的加盟商表示,自己在浙江杭州周邊的多家門店,“沒有感受到所謂的報復性消費”,近期已向公司申請解約。他告訴開菠蘿財經,隔壁的“對手”、另一個連鎖茶飲品牌的門店已掛出“轉讓中”的招牌。
咖啡生意和茶飲的不同點是,沒有明顯的季節性,但有很強的人群特點。雖然不同品牌的細分客群有所差異,例如,Manner的受眾群是喜歡泛文化或運動的年輕人,Seesaw的客群與辦公室人群的重合度頗高,但面向的人群統一有比較強的辦公室屬性。
也就是說,咖啡店的恢復情況如何,和所處商圈的人流恢復情況有關,更直接點說,和“復工”情況有直接關系。
前述獨立咖啡店開在朝外SOHO附近,顧客以周邊寫字樓的上班族居多,5月,大部分公司居家辦公,客流銳減,每天的杯量從30杯減少到兩三杯,進入6月,門店為了迎接復工的客流,上新了一些創意飲品,但單量恢復狀況一般,“朝外SOHO附近的一些公司裁員,也影響了客流”。
據鄧穎娟介紹,本來不該有的用戶畫像概括來說是95到00后的上班族。不過,廣深和上海的門店恢復情況不同。
深圳地區的門店受疫情影響的周期是15天,隨后,品牌對全線產品降價,大概用了一周時間,營業額就恢復到原來的水平,甚至有所提升。
而上海地區,“門店受疫情影響,停滯接近3個月”,6月1日上海復工以來,他們并沒有感受到報復性消費。根據當地店員和管理層的評估,上海門店的人流量還沒有恢復到過去的1/10。具體到杯量情況,6月2日正式恢復營業,到6月9日,單日杯量在200杯左右,而這輪疫情前,單日銷量在600杯左右。
一位上海的獵頭對此分析,這也和上海的復工進度有關。
不要盲目“價格戰”
疫情反復,“咖啡、奶茶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奢侈品’”,CIC灼識咨詢總監張辰愷這樣形容。
這兩門生意有社交屬性、依賴線下空間,從“線下人流減少、銷售額受影響”的陰影中走出來,需要一定時間。這個時間是一個月還是半年,是所有人關心的問題。
白楊告訴開菠蘿財經,最初突發疫情的2020年有一定參考價值。他以奈雪和喜茶為例分析,疫情對這兩個品牌的銷量影響,結束時間在2020年6月底,基本到2020年7月,疊加季節因素,就進入了銷售高峰期。
疫情對所有消費品牌都是一場考驗,恢復時間的長短,更取決于品牌自身。張辰愷認為,擁有更合理的成本結構和更高抗風險能力的品牌,將會在疫情過后迎來轉機,實現快速穩定的發展。
“不要被喜茶們降價、團購的操作所迷惑。”白楊強調。
今年2月,喜茶從30元一杯進入10元時代,并表示,今年內不再推出29元以上的飲品類新品,現有產品也絕不漲價。奈雪的茶、樂樂茶先后調整了價格區間。而喜茶近期這一輪,一邊降價、一邊搞團購,在白楊看來,除了刺激消費,還有一系列連帶效果,即不斷鞏固消費者線上消費的習慣,搭建會員體系、提高消費粘性。
業內人士提醒,不要為了搞價格戰而參與團購,更不要依賴這種方式。對于目前絕大多數品牌用的團購等營銷手段,李心怡認為只能作為特殊時期的特殊手段,不建議長期使用。如果這成為品牌拉客的常態,有可能會帶來一個問題——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可能會向折扣妥協,特別是差異化本身就不足的中低端品牌。
“不要盲目參與‘價格戰’”,這話同樣適用于小型咖啡店。
疫情,推動茶飲和咖啡行業加速品牌化和連鎖化,以提高抗風險能力。例如,現制茶飲行業到2020年底的連鎖化率已經接近80%。但是,“在咖啡行業,獨立精品咖啡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咖啡業態”,張辰愷強調。
在他看來,通常獨立精品咖啡店與連鎖咖啡有不同的價值定位、消費場景、目標人群。便利店/快餐店咖啡和星巴克、瑞幸等全國性連鎖在門店規模占據優勢、產品和流程較為標準化,而精品咖啡館以高質量、獨特的產品和環境、與顧客的情感鏈接等特點做出差異化。
咖啡行業創業者陳璜持相同觀點。大品牌,跟著市場走,追求的是高覆蓋率、高受眾面。小店,成本低、運營靈活性高、獨立性強。
近兩年,他感覺到市場的風向有所改變。早兩年打著精致生活、社交屬性、第三空間標簽的一些獨立咖啡店,現在開始學著大品牌“奶茶化”、搞“價格戰”了,“或許是受大品牌的影響,也或許是經濟下行壓力下引發的焦慮”。但獨立咖啡店,原本就是可以在大品牌激烈競爭的市場下擠出一條生存裂縫,不要放棄自己區別于大品牌的優勢。
*題圖及文中配圖來源于pexels。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白楊、沈硯為化名。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