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文燁豪
來源/光子星球(ID:TMTweb)
小到幽門螺旋桿菌,大到元宇宙,圍繞風口與熱點展開的討論從未有停歇。
拋卻真風口抑或是偽需求的命題不談,國內上市公司中似乎一直存在著這樣一個團體:概念玩得火熱、故事功底了得,卻從未激起過實質上的浪花。
以獐子島為例,其扇貝離聚的故事仍然留存于股民們的記憶。
盡管荒誕的故事,最終以監管部門介入,獐子島受罰畫上句號。但“機智”的獐子島,已借預制菜之口,將“追風”,當作了“后編故事時代“的財富密碼。
一代“故事大王”,最終還是邁入了“追風者”的行列。
股市追風者
翻閱A股市場的歷史,從區塊鏈到元宇宙,與獐子島同屬一道的玩家不在少數。
2017年,區塊鏈概念大火,迅雷云計算業務負責人陳磊接過CEO之位,借由旗下公司網心科技推出玩客云,并發布虛擬貨幣“玩客幣”,帶領著迅雷走向區塊鏈之路。
爆火的概念、迅雷的背書,玩客幣價格在簇擁下漲至數十倍,而“礦機”玩客云的價格,也從幾百元被炒至最高3000余元。鼎盛之時,轉賣玩客云甚至成為了一門生意。
反饋在數據上,迅雷2017年股價暴漲近300%,玩客云大熱的2017年第四季度,迅雷云計算及其他互聯網增值服務帶來的營收增幅更是高達431.6%。
吃到螃蟹的迅雷長了一身肥膘,讓許多公司頗為眼饞,市場隨即出現了一眾模仿者。
2018年1月,人人網宣布將推出區塊鏈項目人人坊及代幣RRCoin;同年7月,樂視旗下樂融致新同一鏈科技合作推出可挖礦的一鏈盒子,試圖復刻迅雷的“奇跡”。
大魚們追逐風口,也帶動了小魚蝦米。只是,對體量尚小的公司來說,蹭風口或許只停留在了講故事的范疇。
中青寶,作為監管問詢的常客,便是一位故事好手。彼時,中青寶以自研礦機、共享云池、區塊鏈棋牌游戲的組合拳攻入區塊鏈賽道,但所畫下的宏偉藍圖,卻并沒有按預期鋪開。
以區塊鏈棋牌游戲為例,中青寶曾對外表示該作預期開發時間為3-6月,但此后的諸多表態中,該游戲卻一直處于探索階段、可行性研究階段,久久未能落地,最終同所謂的共享云池一道,失去了下文。
可以說,中青寶的區塊鏈路途堪稱便秘,既無技術披露,亦無成果落地,儼然成為了黑盒。看似有將區塊鏈落于實處的迅雷,也被曝出網心科技區塊鏈技術顧問專家是前迅雷高級副總裁董鱈的老家親戚——來自黑龍江鶴崗60來歲農民夫婦。
顯然,沒有實際支撐的故事,自然會迅速走向結局。
區塊鏈風口式微之后,中青寶股價一路下行,從曾經的風口跌落,泯然眾人。監管趨嚴之下,“造礦機+發幣”模式也逐漸消失,區塊鏈泡沫開始破碎。
然而,區塊鏈的無疾而終似乎并沒有阻止逐熱者的腳步,2021年盛極一時的元宇宙,似乎成為了它們下一個歸宿。
如果說Facebook更名Meta是“All In”,阿里、騰訊、百度等巨頭的元宇宙項目是“布局”,那中青寶之流就仍是“講故事”。
2021年9月,中青寶宣布將推出元宇宙游戲《釀酒大師》,搖身一變,成為元宇宙概念股。
不出所料,接連在元宇宙餐盤上“畫餅”的概念股們,股價再度飆升,盡管實際進展距離“雛形”都還有差距。
近日,元宇宙老大哥Meta財報一經公布,市值便縮水超2300億美元,創下美股最大市值跌幅, 泡沫破裂的漣漪已然泛起。
或許,就像過往的區塊鏈潮一般,一旦狂飆的股價里填滿了空洞,破裂、逃離亦是必然。而從瘋狂涌入再到競相逃離,炒概念的背后,到底出于怎樣的邏輯。
背后的邏輯
不論對外包裝、話術如何,企業行為底子里的邏輯,只有賺錢。因此,各路玩家逐熱的暗面,只存在有動機上的差異。
其中,迅雷、人人、樂視等一批將區塊鏈做“實”的公司,無一不曾陷入虧損、內耗,亟需轉型。
一直以來,用戶流量變現難始終是迅雷營運模式的癥結,圍繞下載業務,迅雷引入了廣告頁,也推出了會員服務,但仍舊單薄,唯有探索新的商業化場景,才能尋求更大的增長空間。
早在涌向區塊鏈之前,迅雷便以開始轉型的嘗試。但從迅雷看看到迅雷游戲,不管是版權成本,還是游戲制作、運營水平,迅雷都無法同瘋狂燒錢的巨頭們硬碰,反而一度陷入虧損窘境。
困局當頭,迅雷借網心科技之名轉戰to B賽道,再到后來通向區塊鏈業務,更像轉型的又一次嘗試。
這份無奈置之于人人網、樂視同樣成立。2017年前后,人人網已然在新進社交平臺的擠兌下逐漸式微。而樂視則是在“生態化反”破碎后的“爆雷”節點,此后三年,樂視連續虧損,最終于2020年5月摘牌退市。
以現在的視角,迅雷的區塊鏈狂熱無異于飲鳩止渴,但站在當時的時間節點,迅雷借區塊鏈“煥發新生”似乎不失為一條好路。
難兄難弟們迅速跟上,或多或少透著一股病急亂投醫的意味。可見,逐熱的背后,是一眾落寞巨頭的無可奈何。
而另一批逐熱的玩家,主動靠向熱門賽道的目的,或許并不單純。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從公司的角度來看,炒概念利于抬高股價。股價抬升,大股東們就可以減持套現。減持完畢后,前期披露計劃不達預期或不了了之,股價自然會下降,收割韭菜。”
元宇宙造勢中享盡紅利的中青寶,在2021年11月披露了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草案,擬向不超過21名核心人員授予1060萬份股票。其中,中青寶董事長李瑞杰以及公司董事李逸倫分得526萬份股票期權,約占本次激勵計劃授予數量的50%。
有業內人士指出:“中青寶該股權激勵業績考核要求門檻較低,僅對營業收入有考核指標,卻忽略了凈利潤等要素,極為別扭。”
因此,股權激勵計劃一出,深交所隨即下發關注函詢問其是否存在利益輸送?
無獨有偶,今年中青寶0港元收購同期,一并發布了股東擬減持公告,李瑞杰將在自公告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3個月內,減持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3%。
一面是股權激勵,一面是減持,中間似乎透露著某種難言的意味。
基于此合理猜測,在減持完成之前,中青寶或許還將繼續講述它的元宇宙故事。畢竟基本面羸弱,如果停止“畫餅”,市值必然會倒塌。
另一方面,倘若無人為故事買單,追風者的野心也將無法兌現,可即便獐子島、中青寶之流所謂的布局“一眼假”,卻絲毫不妨礙投資者為其買單。
“我知道它不行,但我可以賭短期走勢,只要及時收手,不拉長周期就行。”一位股民朋友透露道。
因此,投資者或許知曉上述公司本身并沒有投資價值,但不可否認的是,跑在熱門賽道最前線賦予了其短期的投機價值,這便足以吸引市場。
然而,基于賽道屬性的投機價值并不能完全映射到公司上。以中文在線為例,倘若只是發起元宇宙征文大賽,而非將研發投入砸向元宇宙,便很可能淪為偽概念股,在概念初期紅利褪盡后走向衰亡。
2020年,蹭熱老炮宣亞國際通過直播帶貨、網紅經濟將股價從12元蹭至50元。然而,隨著直播帶貨的熱度式微,其股價便回歸到了原有區間。目前,宣亞國際又現身于元宇宙的數列。
因此,講故事所帶來的價值,終究會隨著市場趨于理性而回歸。泡沫破碎,終究是必然。
破碎與造勢
過往無數案例都試圖證明著,追風蹭熱,最終難逃跌落的終局。
缺乏實證與底層邏輯的企業,略施小計即可化身概念股,未免顯得荒誕。
其實,支撐荒誕本身的,并非公司硬蹭與投資者的參與,而是圍繞相關技術、概念展開的造勢浪潮,畢竟后者創造出了投機的緣由。
投資人李朝革告訴光子星球:“造勢就是技術擁有者行動,加以媒體渲染,再演變為公眾討論,這有利于集聚大量社會資源,集中投向技術/概念本身。”
不難看出,造勢本就是技術發展、概念落地路途中的必然,只是在資本、投資者“緊咬肥肉不放”的境況中趨于狂熱。
而一旦過熱,造勢便極有可能偏離理性,走向極端,成為孕育追風者的土壤。回顧往昔,極端化的區塊鏈、元宇宙賽道,也賦予了中青寶、中文在線炒作的空間。
“造勢之后,人們往往會發現許多事物都沒有達到曾經的預期,這其實是因為在極端化的思潮中,大眾預期上調產生的誤差。”李朝革解釋道。
回顧過去幾年的互聯網造勢潮,從生物工程到區塊鏈,從5G到人工智能,最終都無可避免地掙扎在商業化場景中,脫離了曾經的大眾想象。
去年,以比特幣、以太坊為代表的虛擬貨幣價格攀升,大批散戶入場,將其推至出圈。一時間,比特幣、狗狗幣、馬斯克等關鍵詞反復登上熱搜。
然而,隨著虛擬貨幣浪潮愈高,達摩克利斯之劍也緩緩落下:監管落地,虛擬貨幣走向黃昏。
可見,造勢也好,炒概念也罷,都無法逃避技術發展的客觀規律與規則本身。但風口消退、熱度式微,并不意味著極端化思潮就是謬誤。
誠然,如果沒有火爆的元宇宙賽道,或許不會出現《釀酒大師》這類目的明顯的產物,但中青寶或許會講述其他概念的故事。
可對于尚處早期的技術本身而言,想要起飛需要巨大社會資源投入,離開了狂熱造勢的推動,勢必將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高成本難兜底、技術生態難構建。
不過,不能因有別有用心的玩家存在就否定造勢的價值。造勢的尾聲也并非竹籃打水一場空,而是充滿抉擇的命運場。
行業一旦膨脹,勢必會創造出許多價值。縱使身處投資者視角長線運營,也總會在造勢的過程中發掘出數個高市值公司,即便這個過程將伴隨著無數消失在賽道中的背影。
因此,圍繞造勢展開的爭辯,焦點不應放在造勢本身,而是怎樣有效利用社會資源創造更多優秀的企業,而非在暗流中走向未知。
終
炒概念的追風者們,在一眾所謂的股票分析師的眼中化身“妖股”,暴漲暴跌。
押注短期的玩家們,在擊鼓傳花的游戲中盆滿缽滿,抑或是人人自危,畢竟誰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會成為最后的接盤俠。
客觀而言,誰也無法給這場爭辯強加對錯,即使此中的確存在利益輸送等違法行為,也應由監管部門加以論斷,除此之外,均是愿打與愿挨。
而此刻,尚不知前者的玩法是否會被監管叫停,也不知后者是否會在收割號角吹響時鳥獸散去,只知造勢浪潮下,瘋狂的故事還會繼續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