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設為書簽 Ctrl+D將本頁面保存為書簽,全面了解最新資訊,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載桌面快捷方式。點擊下載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頁 | 新浪導航

商湯上市遇阻,AI困局無解

2021-12-16 14:55:27    創事記 微博 作者: 燃次元   
視頻加載中,請稍候...

  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趙晨希

  來源/燃次元(ID:chaintruth)

  原本即將上市的商湯科技按下了暫停鍵。

  12月13日午間,商湯科技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全球發售及上市將延遲,預期將刊發補充招股章程。同時,商湯科技表示,仍將致力盡快完成全球發售及上市,所有申請股款將不計利息悉數退還予所有申請人。

  這對商湯科技而言,無疑是極為無奈的決定。12月17日,商湯科技原本將在香港聯交所正式上市。

  如果一切照常,12月10日,商湯科技本應該進行首次公開募股定價。但這一天,商湯科技迎來了上市的“欄路虎”。美國時間12月10日,美國財政部宣布將商湯科技列入“中國軍工復合體企業”清單,美國投資人將被禁止投資商湯科技。

  因事發突然,商湯科技上市計劃被打得措手不及。商湯科技隨即發布公告表示對相關指控“強烈反對”,相關指控毫無根據,相關指控反映了對商湯公司根本性的誤解。

  而在11月22日晚間,搭著“元宇宙”的東風,商湯科技已經通過港交所聆訊。

  商湯科技的上市之路并不容易。此前,市場多次盛傳商湯科技計劃上市,但均被商湯科技官方一一否認或不予置評。如今,商湯科技順利通過港交所全面審查,再通過路演、招股、配售結果公布、掛牌等等,一系列流程之后,正式上市原本指日可待。

  AI第三次浪潮下,國內涌現一大批AI創業企業,以商湯科技、曠視科技、云從科技、依圖科技為代表,專注于AI計算機視覺賽道的四家創業企業,被行業人士俗稱為“AI四小龍”。

  成立之后,“AI四小龍”頗受投資人青睞。

  據招股書數據顯示,商湯科技12次總融資金額約為5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36.58億元)。天眼查數據顯示,曠視科技2011年以來融資7輪,累計近1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3.9億元);云從科技2015年起融資11輪,累計金額超5.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5億元);依圖科技自2012年起融資10輪,累計金額接近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5.5億元)。

  2019年,曠視科技率先發起上市沖擊,一度計劃赴港上市,申請失效后,轉戰科創板。今年8月、9月,云從科技、曠視科技在科創板分別提交注冊,不過遺憾的是,截至目前,兩家企業遲遲未有上市結果。依圖科技則“鎩羽而歸”,終止科創板上市審核,至今沒有新動作。而隨著商湯科技的止步,“AI四小龍”目前均被攔在了上市公司的大門之外。

  市場對商湯科技的上市抱有期待。作為“AI四小龍”中的“一哥”,其營收規模遠遠超過其他三家。以2020年為例,商湯科技為34.46億元(人民幣,以下未注明則同),曠視科技營收是13.91億元,云從科技為7.55億元,依圖科技或不超10億元(2020年上半年為3.81億元)。

  實際上,自“AI四小龍”成立以來,其營收規模、虧損程度,以及各項業務指標,對外界而言,一直是一個“謎”。市場上,關于“AI四小龍”巨虧、產品落地場景有限、人員動蕩、目標不清晰、故事不好講等等傳言,從未終止過。

  直至四家AI企業紛紛尋求上市,其實際經營情況才得以浮出水面,謎底揭曉,讓業界窺見到“AI四小龍”的里子。

  從公開的數據來看,“AI四小龍”均呈巨虧狀態,根據招股書數據披露,2018-2020年三年間,曠視科技累計虧損127.7億元;云從科技(2018-2020年)累計虧損26億元;依圖科技2018年、2019年、2020年上半年累計虧損61.18億元。

  上市融資,也成為這些企業必由的活血之路。按照商湯科技的計劃,此次上市將募集60億港元,預計募集到的資金60%用于增強研發能力,15%用于業務拓展,15%尋求戰略投資和收購機會,最后10%用于運營資金。

  但如今看來,巨虧的商湯科技是否還能等到這筆資金,什么時候甚至是否還能登陸港交所,仍未可知。

  市場曾預計,商湯科技如在港正式上市,是AI行業內的一個標志性事件,也將成為AI行業發展的“節點”。但如今看來,商湯科技甚至“AI四小龍”的上市之路,都充滿未知數。這對整個AI行業的未來而言,也是一個挑戰。

  誰在期待商湯上市?

  2014年,有著中科大、麻省理工學院(MIT)、微軟等資深學術背景的湯曉鷗和其學生徐立在港中大計算機視覺團隊支持下,創建了商湯科技,主要專注于計算機視覺CV領域,最早為包括華為、小米、美圖秀秀、FaceU、Snow等軟硬件公司提供CV解決方案。

  2019年后,商湯科技又陸續進入醫療、自動駕駛、芯片等領域,以及向AI平臺化發展。

  招股書顯示,商湯科技主要營收來自于AI(計算機視覺領域,簡稱CV)軟件平臺,比如,面向智慧商業的方舟企業開放平臺,面向智慧城市的方舟城市開放平臺,面向智慧生活的SenseME、SenseMARS及SenseCare平臺,面向智能汽車的SenseAuto絕影智能汽車平臺。其中,主要營收來自于智慧商業和智慧城市兩塊,2020年兩者占總營收比例分別為43.1%、39.7%。

  盡管提供CV解決方案使得商湯軟硬件客戶達到上千家(招股書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商湯軟件平臺的客戶數量合計超2400家),但湯曉鷗顯然不想將商湯科技局限于移動互聯網、安防,甚至金融領域。湯曉鷗認為,沒有AI行業,只有AI+行業。

  遺憾的是,盡管商湯科技積極進入各個垂直領域,但面對業務線初期擴張、高研發投入、運營資金等等支出,商湯科技一直尚未實現盈利,多年來持續虧損。

  據商湯科技招股書披露,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上半年,商湯科技分別實現營收18.53億元、30.27億元、34.46億元、16.51億元。

  盡管營收看似樂觀,但作為高研發投入的企業,商湯科技的成本不容小覷。統計期內,商湯科技研發支出分別為8.48億元、19.16億元、24.53億元、17.7億元,與營收收入逐步持平。

  隨著成本的不斷增加,商湯科技的虧損也在不斷擴大,統計期內,商湯虧損金額分別是34.33億元、49.68億元、121.58億元、37.13億元,三年半合計虧損超240億元。

  巨額的虧損導致商湯科技入不敷出。盡管此前有巨額融資,但商湯科技的現金流和負債情況不容樂觀。招股書數據顯示,統計期內,商湯科技現金流凈額分別是-7.50億元、-28.70億元、-12.29億元、-8.31億元;凈負債分別是53.64億元、106.54億元、209.32億元、229.61億元。

  隨著經營壓力的擴大,上市成為商湯科技的必由之路。在歷經12輪融資后,商湯選擇赴港上市IPO,以緩解資金壓力。

  不過,上市能否解決商湯科技的壓力?實際上并未可知。

  對于上市,商湯科技的員工并不興奮。商湯科技通過港交所聆訊消息公布后,其公司的高級銷售經理圓圓一如既往地發愁,“學術派公司,沒有具體的產品可以售賣。AI平臺再多,也需要一定的落地場景,目前,很多AI概念還比較難落地。許多概念一直飄著不能落地的話,對于項目推進基本無望,更不用說產品銷售了。”

  圓圓認為商湯科技上市難以填補虧損的窟窿,“公司是好公司,但虧損比較嚴重,很多銷售完不成任務。”

  而在投資人看來,商湯科技即使上市了,壓力只增不減。

  喜樂資本陳博便向燃財經表示,“投資人、創始人、有股權的員工都是希望企業能上市的,而上市對普通員工未必有幫助,因為上市后企業需要合規,財務透明化,可能會增加他們的KPI考核。”

  AI“熄火”了?

  事實上,"AI四小龍“艱難上市之路的背后,是AI行業的折射。此前火熱的AI,在近兩年已顯疲態。

  2016年,阿爾法狗(AlphaGo)打敗圍棋高手李世石后,國內AI領域相關投融資迎來爆發期。

  但2019年之后,AI投融資逐年下滑,根據多家調研機構公開數據統計,近幾年,AI投融資數量幾近腰斬。

  據企查查統計數據顯示,從2011年至2021年上半年AI融資事件對比中發現,2015年后,國內AI領域投融資迎來爆發期,2016-2019年為投融資金額最高的三年,這三年每年AI融資事件數量都在900起以上,2019年開始數據開始下落。2020年為553起,2021年上半年為367起。

  CB Insights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Q2,盡管全球AI人工智能投融資總投資金額上漲,但數量下滑,金額超200億美元,Q2次數相較于2019年Q2(融資高峰年)下降12%。創業企業的中期投資交易比例增加,種子輪、天使輪和A輪融資交易則呈下降趨勢。融資排名前十位的公司中,以自動駕駛、AI芯片領域解決方案企業居多。

  “AI投資熱度下降已經好幾年了,不過,今年幾個自動駕駛項目還是獲得了新一輪融資,如谷歌旗下自動駕駛子公司Waymo和通用自動駕駛部門Cruise,國內的有汽車芯片創業公司地平線、自動駕駛創業公司文遠知行。”王樸說。

  天眼查數據顯示,2018年起至今Cruise先后進行了6次融資,總計124.8億美元,投資方包括本田、軟銀、微軟等企業。而Waymo2020年至今獲得3輪融資,總計55億美元,資本方包括銀湖資本、加拿大養老基金CPPIB等等。隨著融資進程的發展,Cruise與Waymo估值呈現雙寡頭趨勢。

  地平線自2015年起至今融資13輪,即便是在2021年,地平線仍獲得了6次融資,2021年1月融資4億美元,2月融資3.5億美元,5月融資超3億美元,3月、4月、6月融資金額未披露。融資方包括紅杉中國、創新工場、真格基金、高瓴資本、SK中國等等知名企業與資本公司。

  但其他AI創業公司沒有地平線等頭部企業幸運。國內某AI語音創業公司員工琉琉向燃財經回憶,“2018年,我們公司融了一輪資,當時融資金額還可以,但轉眼到了2019年,的確可以明顯感覺到AI語音行業不太行。沒有落地的產品,后續也沒有各種大公司合作。”

  除了資本市場,AI行業的不易在各大互聯網企業中也有體現。包括騰訊、百度、阿里巴巴、字節跳動等互聯網大廠AI實驗室帶頭人紛紛離職,回歸學術界,或自立門戶創業。比如,騰訊AI實驗室張瞳、阿里巴巴AI團隊負責人漆遠、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等等。

  不久前,曾經“All in AI”的搜狗并入騰訊,成為其子公司。究其原因,有可能是由于2020年以來,搜狗季度報虧損成為常態,搜索領域競爭激烈,而智能硬件錄音筆投入大,回報小。值得注意的是,騰訊收購搜狗,看重的是搜狗的搜索業務,而非智能硬件、AI語音賽道。

  國內某知名高校深度學習和人臉識別領域教授海迪告訴燃財經,“AI技術本身沒有任何問題,大廠一開始做了很多純AI研究機構,但這些機構沒有辦法為企業貢獻營收。”

  另一個方面,資本市場之所以遇冷,與AI落地難也息息相關。

  有AI從業人士曾向燃財經透露,AI落地場景有限,以醫療領域為例,一款醫療產品涉及人的生命與健康,很多醫院慎之又慎。此外,醫療數據難以獲取,很多醫療機構的數據標準不同,AI創業公司想要獲得大量數據難度較大。

  “投資人在進行投資時,需要看這家企業的AI具體做的是什么業務。比如,安防領域,這個賽道AI業務已經幾近飽和了,資本不會再進行注入。其他領域也類似,但如果用AI做一個新的場景業務,該場景前景邏輯說得通,資本市場也會關注。問題是,目前AI新場景有限。”海迪說。

  AI還有更多期待嗎?

  市場曾經對AI技術預期過高,催生AI加各行各業。比如,AI+金融、廣告、交通、企業服務、農業、醫療......AI似乎可以做到無所不能,無所不在。

  “一開始AI被吹得用力過猛,將AI設想為云計算那樣,認為這是一個巨大的資源池,很容易復用。但實際上,AI的現實很骨感,AI學術研究技術還未達到想像中的水平。學術還沒有研究透,就開始上工業,導致一些理想和實際效果的落差。”清華大學畢業,目前從事AI科研的默默說。

  在默默看來,一方面,AI行業技術水平沒有跨越式發展,另一方面,落地場景、落地場景相關資源,以及創業環境限制了“AI四小龍”想要達到的效果。

  海迪向燃財經舉例,從安防賽道來看,“AI四小龍”不僅要與傳統的安防廠商海康威視等競爭,還需要面對巨頭的傾軋。“安防賽道的天花板不高,算法壁壘不深,方向也較窄。‘AI四小龍’與海康威視相比,在渠道等各方面不占據優勢,很難搶單。如果切換到一個大的賽道,天花板更高,互聯網巨頭們又虎視眈眈,‘AI四小龍’更無能為力。”

  不過,“AI四小龍”早期均以吃安防賽道的紅利起家。招股書數據顯示,2020年,商湯科技的智慧城市、智慧商業(兩者以安防解決方案為基礎,包括交通違章檢測、交通流量監測及預警以及安全及安保、運營管理、資產管理及動環監測等等)合計占比82.8%。2019年,曠視科技城市物聯網業務(安防、教育)占比高達66%。

  “假如‘AI四小龍’安防識別準確率可能達到99%,海康威視、大華股份能做到97%。從解決問題的最終目的來看,這些企業都能解決問題。識別準確率的高低在安防市場上不是核心,關鍵在于渠道資源能力。”海迪說。“很明顯,海康威視在這方面更具優勢。”

  2020年,海康威視業績報告顯示,海康威視年營收達634億元。“AI四小龍”收入不及海康威視營收零頭。

  在此情況下,“AI四小龍”紛紛開始轉型,不僅在垂直場景上進行更多拓展,還對原有業務向AI平臺化進階。

  比如,商湯科技面向智慧城市推出SenseFoundry方舟城市級視覺開放平臺,面向零售、醫療、AR推出SenseGo智慧零售平臺、SenseCare智慧診療平臺、SenseAR 2.0平臺;曠視科技則從單點計算機視覺切入AIoT領域,主要是工業、倉儲物流等領域;云從科技提出人機協同操作系統與解決方案提供商的概念;依圖科技切割醫療業務后,聚焦云端AI芯片。

  海迪認為,AI平臺化本質是將多個場景解決方案放在一起,功能更全面一些,商湯科技想做一個通用性平臺,但這個通用性平臺最大的應用場景可能還是安防,對提高營收沒有根本性幫助。“營收遲遲上不去,AI創業企業上市就很難。”

  而醫療和自動駕駛兩個場景賽道,在很多AI行業人士看來,是個“巨坑”。默默表示,“醫療對AI算法、模型要求非常高,獲取數據也難,IBM的Watson項目都黃了。相比之下,自動駕駛可利用的資源較多,車的量級大,消費者也愿意買單。但無論是造車新勢力,還是傳統車企,都愿意自己做解決方案。”

  那么,AI行業還有什么發展空間?

  海迪給出建議,“‘AI四小龍’其實可以嘗試在傳統行業中找場景,比如制造業。但傳統制造業與AI新興企業差異大,結合之路注定不會順暢。另一個,AI新場景是制藥領域,技術可行,但方向尚未走通,資本愿意嘗試。”

  但AI制藥真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嗎?

  相關數據顯示,臨床試驗5000種藥物種,只有個位數(5種)的藥物能進入人體實驗,5種進入人體實驗的藥物只有一種能獲得批準。換言之,一種新藥進入市場的機會只有五千分之一。通常,美國市場,一種實驗藥物從實驗室到真正走到消費者手中需要12年時間。這意味著,AI制藥領域投入、產出的周期更長。

  資本對AI的耐心已經遠不如前。“早期投資的AI創業企業,大部分機構賬面有盈余,后期再投資可能就是接盤俠了,賺錢難度比較大。”業內投資人王樸告訴燃財經,資本對AI頭部企業比較容易形成共識,同時,對高估值業務的投融資將會更加慎重。

  王樸認為,AI目前依然以概念為主,現有技術很難做到真正的人工智能。市場上,以機器學習和數據分析為主,而各家的技術優勢差異已經非常不明顯。“資本對單純的AI技術投資非常少,資本也不是看企業炒個AI概念就投資,經歷了野蠻生長期,現在主要看技術的應用領域有沒有發展前景。”

  “二級市場受到行情的影響最大,從二級市場表現能看出來AI行業沒有新概念和突破進展。”王樸表示,AI行業原始價值回歸了,“之前被炒作得太高。”

  “‘AI四小龍’要做的是,先生存下去,如果這些企業接下來融資不到位,或者不能上市,將會越來越艱難。”海迪無奈地表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