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王思原 編/北淵
來源:百略網(ID:wwwbailve)
“第一階段互聯網,第二階段是移動互聯網,第三階段是物聯網。每個階段都是萬億級別的風口。”
這是2013年雷軍對于當下互聯網的判斷,當時的小米已經趁著移動互聯網的東風在智能手機領域站穩腳跟,正為進入下個階段做準備。
布局小米生態鏈,打造小米AIOT,雷軍的小米先人一步進入物聯網階段。
在雷軍眼中,與其自己做各類硬件,不如交給更專業更懂相關技術的人做;自己沒有經驗和技術積累,為了更快地進入這么多的生產領域,采用“投資+孵化”的方式,可以更快地占領市場。
于是,一系列帶有“MI”字logo的非智能手機產品應運而生。但經過兩年發展,小米生態鏈始終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以及目標,直到2015年年初,雷軍在小米新品發布會上喊出“小米的目標是讓用戶能夠以手機為中心,連接所有的智能設備”,這是雷軍首次對小米智能生態作出明確闡述,“鏈接一切”也成了小米未來發展的新目標。
如今的小米生態鏈,已經成為國內第一大生態鏈企業,并且保持領先,但是隨著智能生態市場逐漸升溫,越來越多玩家的加入,小米生態鏈該如何書寫接下來的篇章呢?
小米生態鏈的崛起之路
2013年,“小米生態鏈”第一只產品在當時還名為小米官網的平臺上發售。一款貼有“MI”字logo的充電寶橫空出世,靠著吊打當時市面上普通充電寶的性能以及其69元的售價,一舉改變了當時國內充電寶市場的格局,這讓小米看到除了手機外的其他盈利可能性。
當然,讓小米真正沉下心做生態鏈的原因或許是因為主業智能手機的不景氣。
2014年一份報告指出,“從未來三年時間段來看,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已轉為成熟換機市場,年出貨量將穩定在4-4.5億左右的規模。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20%成為每家廠商的市場份額紅線。”
事實也是如此,2014年到2016年三年時間,小米手機出貨量分別為6107萬、6655萬、5542萬,與此同時,國內手機市場也在趨于飽和。2014年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3.89億部;2015年出貨量4.34億臺;2016年出貨量4.65億臺。
2014年的小米深知,沒有新技術的出現,智能手機短時間內一定不會有太大突破。那么,小米如何保持企業的快速增長,以及在資本市場的強勢“吸金”地位?
徘徊在物聯網門口的小米喊出了“鏈接一切”的口號。
依托手機主業開發周邊產品是小米生態鏈布局的第一步,充電寶、耳機、手環等等收獲了一致好評。而有了可以借鑒的門檻之后,小米生態鏈先后布局了路由器、插座、掃地機器人、空氣凈化器、攝像頭等各類產品,“MI”字logo也從手機周邊印到了智能硬件和生活耗材上。
并且得益于小米極為龐大的“米粉”群體,小米生態鏈的眾多產品幾乎不需要花費太多營銷費用就能夠被廣大用戶熟知。
最為關鍵的是,小米生態鏈一直都在堅持所謂的“爆品策略”。作為小米營銷三大基石之一,在小米生態鏈發展的前幾年,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看到銷量很好的產品產出,小米手環、小米掃地機器人等等,這些在“爆品策略”指引下做出來的,基本上都是同品類商品的第一名。
在有了銷量支撐后,小米開始搭建IoT平臺,開放平臺入口,把標準應用于現有的硬件廠商,一套系統連接生態鏈的所有企業。小米生態鏈產品中紛紛加入loT模組,并且開發相關APP,自此以小米手機為中心的米家生態搭建完成,所有設備也都被連接到了小米的終端。
不得不承認,小米生態鏈為小米增添了極強的抗風險能力,也為小米帶來肉眼可見的收益。
根據小米2018年財報顯示,IoT及生活消費品收入達到438億元,占總收入的25%,而且連續三年以來,該項數據都保持著80%以上的增速,總營收額僅次于小米手機業務;2019年,IoT與生活消費產品部分收入為621億元,同比增加41.7%;2020年,IoT及生活消費產品部分的收入為人民幣674億元,同比增幅為8.6%。
但是在一輪高速增長后,小米生態鏈的問題也暴露了出來。
企業不穩,產品亦難
打開小米有品官方,里面陳列著小米生態鏈中的各種產品,并且這些產品都擁有相對統一的設計風格,這就會導致消費者很難區分出彼此的區別,但實際上,不同產品背后有不同生態鏈企業,這些企業與小米之間的關系也并不相同。
曾小米生態鏈負責人劉德曾說,“離手機近點的早點干,離手機遠點的晚點干,離用戶近的早點干,離用戶遠的晚點干。”
小米生態鏈從一開始就遵循這樣的邏輯,手機周邊產品為第一發力點,智能硬件是第二發力點,第三則是生活耗材。
所以這就會導致,生產小米生態鏈的核心產品的企業一定程度上要比其他小米生態鏈企業占據優勢,相對來說也更容易做大。
生產小米充電寶的紫米,是小米生態鏈最早期的成員,因為和小米關系密切,紫米從創辦到產品上市,只用了不到一年時間,并且紫米充電寶上市一年就售出2000萬支。要知道紫米團隊主要負責產品方面,品牌、用戶、渠道、營銷等都由小米一手包攬。
與紫米擁有相似經歷的還有生產小米手環的華米,生產小米耳機的萬魔聲學等,這些企業被外界稱為小米嫡系,經常會出現在小米發布會上,而且常年占據小米官方商城的重點推薦位,也經常能夠得到小米的流量支持。
但是與之相比非小米重點業務,后期加入小米生態鏈的企業成員,待遇要差上不少。床墊制造商趣睡科技因為其在小米生態鏈中的定位與其他更接近手機的企業相比并非重點,所以在加入小米生態鏈后,趣睡科技并沒有獲得太大曝光,甚至其產品在小米有品官方也相對難尋。
小米對生態鏈企業之間的區別,也體現在品牌使用上,自從2016年小米生態鏈戰略升級、推出新品牌米家之后,生態鏈企業想要直接掛上小米的logo變得更加困難,但小米生態鏈的早期成員,卻依然可以繼續使用小米品牌。
此外,由于小米追求極致性價比,無論是生態鏈成員還是小米本身,能夠獲得的利潤并不高,但是小米生態鏈企業在發展自主品牌時,更希望得到更高的合理利潤,這就會使兩者之間存在一定沖突。
例如華米科技,借助小米生態成功上市發家后,推出自主品牌Amazfit,且定價只略低于華為同類產品;萬魔聲學也推出自有品牌1MORE,售價也要遠高于小米售賣的萬魔聲學制造的其他產品;石頭科技在2018年就已推出自有品牌,且自有品牌營收超過總營收的50%。
除了追求更大利潤外,小米生態鏈成員推出自有品牌更是想減少對小米的依賴。雖然小米構建的生態鏈是非常高效的,但其本質是有利于自身業務發展,而對于生態鏈中的企業可能并不友好,“機械化”的管控以及過度壓低企業利潤,對于新興企業所產生的效果,有可能成為它們“反目”小米的原因。
生態鏈企業脫離小米獨立發展或者在寄小米下開拓自有品牌,這對于小米來說都不是好消息,因為這意味著小米將會多上一些“最了解小米產品”的競爭對手。所以,如何平衡好生態鏈各企業之間的關系以及小米與各生態鏈企業之間的關系,是雷軍和他的小米需要思考的問題。
當然,小米生態鏈除了上游企業存在一定問題外,產品方面也正在變得非常艱難。
米家的出現無疑將小米生態鏈產品變得更加豐富,但是SKU數量的暴增從而也會產生很多質量問題。在“黑貓投訴”等投訴平臺上可以看到與小米生態鏈相關產品存在大量投訴內容,而這些品控上的問題對于消費者來說,毫無疑問都是要小米來背鍋的,這非常不利于日后小米生態鏈沖擊高度,甚至可能會影響到小米本身沖擊高端的夙愿。
并且隨著一些老牌企業逐漸互聯網化,小米生態鏈產品在專業性上的不足也逐漸顯露出來,其在功能以及質量上往往會輸給一些同價位大牌產品,并且比起創新功能,消費者更在意的是基礎功能和附加價值,也就是產品本身的質量和售后,這方面小米生態鏈的產品顯然不如在行業內已經耕耘多年的品牌企業。
所以現在的小米生態鏈在過于缺乏行業積累的同時,還在不斷拓展品類,以價換量,以量換利,但是長遠來看,這難免會消耗消費者對其品牌的信任,造成一系列不可逆的后果。
多強“獵食”IoT
小米生態鏈的成功與其早于其他廠商的起步時間脫不開關系,然而在吃盡紅利后,勢必會迎來一場“大戰”。
2015年CES(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上,包括LG、三星、TCL、海爾等企業都展示了以突出智能家電為核心的智能家居概念,并且經過幾年發展也都在智能家居方面也都有了不錯的成績。
當然,入局的不止傳統家電企業,國內各大互聯網企業也紛紛加入。
因為互聯網廠商本就有自己獨立的生態系統,可以吸引各類智能硬件廠商加入自己的生態鏈當中。百度、騰訊、阿里等都建立了智能硬件開發平臺,并且發布智能音箱等硬件產品。雖然在硬件數量方面小米生態鏈遙遙領先,但是從平臺運營角度來看,互聯網企業要比小米更有優勢。
然而最需要小米擔心的還是它的老對手,一眾智能手機硬件廠商。
2015年華為開始布局智能家居,但前幾年的進展一直不算太快,但是2018年華為智選的推出,華為在IoT方面的有了明顯提速,2021年更是推出“1+2+N”全屋智能解決方案,為小米生態鏈的發展增加不少難度。
2018年vivo推出Jovi物聯,以另一種方式進入IoT領域;2020年推出TWS以及智能手表,在IoT市場分得一杯羹。
2019年年初,OPPO成立新興移動終端事業部,發力IoT設備。隨后OPPO推出智能耳機、智能手表等智能硬件產品。2020年9月OPPO推出“智美生活”,發布智能電視,并且與美的達成全面合作。
此外,蘋果、三星等國際巨頭也都盯緊了IoT這個風口,并且一直在找機會打開中國市場的大門。
不得不承認,目前放眼國內甚至放眼全球,小米生態鏈都是最頂尖的存在,但是相對來說小米已經過了那個高速增長的階段,且“風口之下必有勇夫”,在越來越多玩家進入高速增長階段后,小米生態鏈還能否有出色表現,時間會給我們答案。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