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來源:螺旋實驗室
文/螺旋實驗室
29.9元一大箱,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最近網上掀起了一陣臨期零食測評,當博主們打開各大電商平臺,搜羅臨期零食盲盒,不過數十元的價格與堆成小山的零食給人帶來的視覺沖擊力確實很大,動輒數千上萬的月銷更是證明了臨期食品市場的紅火。
艾媒咨詢《2020年中國臨期食品行業市場分析及消費者研究報告》顯示,我國零食行業市場規模在2020年已達3萬億元,以1%的庫存沉淀保守估計,臨期食品行業市場規模報告也將突破300億。
在2021年新冠疫情的影響下,絕大多數消費者的購物策略趨向穩健,大家都在勒緊褲腰帶多做儲蓄,而臨期食品卻因為物美價廉吸引到更多消費者的目光,發展步入高速期。
不同商業邏輯帶來不同盈利邏輯
臨期食品并不是新興概念,它的由來已久。臨期食品是指仍在保質期內,但是距離期滿超過食品管理法規指定日期或者指定日期比例的食品,從烘焙面包坊的晚間特價放送,到商超中瀕死的魚蝦海鮮,再到各式各樣的包裝食品,臨期食品的種類比我們想象得多得多,存在于我們身邊的時間也要來得長。
那么為什么我們會覺得這是一個突如其來的“新物種”呢?就是因為出現了臨期零食這種新玩法。
在過去,零食主要在線下渠道銷售,品牌和商家簽訂的進貨協議中,往往默認訂購食品一旦到達保質臨期,通過促銷打折都無法賣出,就可以退回品牌方換成新生產的同一貨物,所以除了不耐運輸的冷藏制品之外,商家都會將臨期食品退回品牌,避免壓貨和經濟損失。品牌方為了食品安全和品牌信譽,往往會選擇銷毀庫存。
事情轉機出現在2016年左右,電商商家看見了臨期食品這一商機,以極低廉價格向不同品牌批發臨期食品,再通過電商渠道兜售給消費者,取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
目前淘寶上一家2016年成立的,專門銷售國內外臨期食品的金冠店鋪,已經累積了將近160萬關注客戶,擁有十萬左右關注客戶的臨期零食淘店更是不計其數。
以一款月銷3000+的某品牌薯片為例,2.99元的售價是原價的一半,距離保質期滿還有半年多,消費者品嘗后感覺并沒有明顯不同。有些小眾品牌臨期零食的售價甚至是原價的1到3折。
這些店鋪的SKU多達數百個,選擇眾多,種類早已突破了零食的限制,包含日化、糧油、酒水甚至減肥代餐。為了增加銷售量,如今推出了更有噱頭的盲盒玩法,將熱銷食品和冷門食品打包售賣,不僅單筆成交價更高,而且加快了庫存清庫存的速度,營銷方式變得更加高明。
線下店鋪的商業邏輯則與線上存在差異,更強調消費者的體驗感受和便捷性。目前線下臨期食品零售店仍處在擴張階段,還沒有進入下半場,各地域都有頗具特色的臨期零售店,而其中特色最為鮮明的莫過于盤踞上海的好特賣hotmaxx,該企業于兩年內完成四輪融資,去年9月又拿到了一筆A輪千萬融資,受到資本廣泛關注。
好特賣的門店主要選址在一線城市,靠近白領工作園區或者是大學城,最靠近核心用戶的地段,每家店面積都在一百平左右,主打小而美,靠價廉吸引顧客。
好特賣的不同門店在選品上可能會有很大差別,即使同一選品也可能在不同門店標上不同價格,據說是以臨期食品的廠家地址、臨期時段等等共同決定的,就算是同一商品,也會由于保質期的臨近,而采取階梯式折價促銷。
不得不說,這種新奇感確實能夠增加用戶黏性,提高復購率。好特賣模式的特點是能給顧客帶來實在的消費體驗,了解臨期食品的具體保質期和品質,減少不確定性,幫助消費者做出正確的購買決策。
然而線下臨期食品門店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沒有銷售壁壘,同樣的一款臨期商品,你有我也有,門店SKU的多少取決于與品牌方的議價能力。
目前存在的諸多連鎖臨期食品店為了保證選擇的多樣性,在起訂量上難以和大型商超匹敵,品牌也樂得擁有更多渠道解決庫存難題,門店只能通過加速擴張,提高起訂量謀取議價權。
另外,由于臨期商品進貨時的臨期屬性已經明確,品牌幾乎不可能接受臨期食品售后退貨服務,存庫壓力直接轉移到臨期食品門店,如何解決臨期變過期,過期的處理又是擺在門店面前的一個難題,不僅僅是成本增加,也與信譽息息相關。
既是消費降級也是消費升級
消費升級和消費降級出現在同一類型的產品上,聽上去似乎矛盾,但的確是在臨期食品上能夠觀察到的現象。臨期食品在一二線城市受到白領、學生等價格敏感型群體的熱捧,是近年來消費降級熱的一種表現。
豆瓣上的“我愛臨期食品”小組自去年九月成立,不到一年,就吸引了7萬多名組員共同分享臨期食品購物心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注重實用性,追求性價比高的產品,臨期食品自然而然成為了新的心頭好。
而三四線城市的沉淀用戶,對臨期食品的興趣可能不僅僅停留在國內商品上,更多時候他們更感興趣的是國外商品。
由于這些消費者身處的城鎮可能并沒有或者說很少接觸到海外商品的渠道,即使存在海淘店,相對高價也使得他們面對同類型產品時并不會多做考慮。此時電商渠道中的臨期食品,就對他們產生了一定的誘惑。
拼多多上的一款臨期進口牛奶銷量高達1萬多件,寶媽的評價反響不錯,可以說臨期食品給了這些精打細算的客戶們嘗鮮的渠道,成就了他們的消費升級。
相關爭議
豆瓣喪心病狂攢錢小組中的成員是最典型的價格敏感型消費者,近期一則關于是否會為了省錢而選擇臨期食品的投票結果顯示,只有一半的人能接受臨期食品,剩下持拒絕和觀望態度,但是大多數人都認為臨期食品可以吃。
他們更多考慮的是臨期食品的口感、味道以及營養價值是否隨著時間流逝而大打折扣。臨期食品的核心客戶畫像就是價格敏感型客戶,如何贏得他們的信賴,是臨期食品市場發展路上必須解決的關鍵問題。
另外臨期食品安全問題始終是這個市場能否繼續壯大的核心拷問,我國目前的法律法規中只有針對臨期食品定義的闡述,食品安全質檢在產品生產階段已經結束,至于在保質期間是否受到外界溫濕度、物流方式、庫存環境以及銷售渠道等因素的污染,這些疑問對于消費者來說都是一個盲盒,只有打開后才能知道。
尤其是部分保質期本來就短,質檢要求本來就高的產品,萬一變質,帶來的食品安全問題令人憂心。
臨期食品的物盡其用不僅能帶來資源的有效利用,而且解決了零食廠商的庫存問題的同時還給消費者帶來實惠,看起來確實是共贏,那么確實是如此嗎?恐怕還需要打個問號,等待時間給我們答案。
只有一點我們是確定的,那就是臨期食品市場并不是一個新興市場,而是現代食品工業鏈接互聯網后產生的新業態,隨著未來各大食品品牌為了留住客戶日益刁鉆的味蕾,推出層出不窮的新品,臨期食品行業市場產值還會不斷走高,這點顯然毋庸置疑。
未來這個賽道是否會出現一只鯰魚,贏者通吃,仍需觀察。但對于很多樂此不疲的消費者而言,臨期食品顯然已經成為新的“真香”之選。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