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吳曉波頻道
生育率下降就像從山上慢慢滾下的石頭一樣,是必然的,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加速了這一過程,現在這塊石頭已經滾到山腳下了,想將它往上搬就很難了。
——人口學專家易富賢
?文 / 巴九靈(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最近,大伙都在討論一個話題——東北率先放開生育。
2月18日,衛健委在對全國人大代表《關于解決東北地區人口減少問題的建議》的公開答復中說到:東北地區可以立足本地實際,對建議中提到的“建議國家率先在東北地區全面放開人口生育限制”進行探索。
為什么是東北?
因為東北人口問題已經很嚴峻。據統計公報,遼寧、吉林和黑龍江三省在2019年年末常住人口分別減少7.6萬人、13.33萬人和21.8萬人,總共減少42.73萬人。三省人口自然增長率均為負值,分別為-0.80‰、-0.85‰、-1.01‰。
東三省人口負增長的原因,除了人口流失,還有一個原因是生育率過低。2019年全國平均出生率為10.48‰,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出生率分別為6.45‰、6.05‰、5.73‰,是倒數三兄弟。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制圖: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頻道編輯部有個90后小巴是東北人,她說,東北的計劃生育執行特嚴,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城鎮雙職工家庭生二胎屬超生,是要掉飯碗的,壓根就不敢生。農村寬松些,第一胎是女孩可以生二胎,第一胎是男孩就不能再生,否則就要交罰款。她的親戚因超生被罰2100元,這在當時并不是小數目。
到了九十年代,東北出現下崗潮,按理說不吃公糧就有膽量生二胎了,但實際上因為收入下降,反而加劇了計劃生育的效果。
所以就有了后面的一幕,東三省出生率全國墊底,人口增長率為負,而且這種狀態很可能繼續持續,因為人們的生育意愿一旦降下來之后,會形成觀念定勢,很難出現逆轉。
更關鍵的是,人口問題并不只是東北的當務之急,從全國看也非常嚴峻。
2016年,中國開始實行“全面二孩”政策,這一年出生人口創下2000年來的峰值,達1786 萬 ,增長7.9%。短暫的上升后便是一路下滑,2017、2018、2019年分別降低3.5%、11.6%、3.8%。
截至目前,2020年的全國出生人口數據尚未公布,但從各省數據看,形勢不容樂觀。溫州、合肥、銀川等多地2020年的出生人口數據(或活產數據),相比2019年下降幅度均超過10%。
來源:網易研究局
有專家預測,2020年全國出生人口相比2019年有較大幅度下降已經沒有懸念。
研究人口問題的攜程集團聯合創始人兼董事局主席梁建章認為,雖然2020年的出生人口是近幾十年來最少的一年,卻很可能是未來幾十年內出生人口最多的一年,除非未來大力鼓勵生育并且取得奇跡般的效果。
這意味著,如果無法大幅提升生育率,人口負增長的趨勢將會持續。
為此,小巴采訪了三位大頭,他們提出了許多鮮明的觀點,比如不應搞試點,就應該全面放開。即使全面放開,也不能挽救下滑的出生率,還得有具體政策,比如建議發放育兒補貼,對已有多孩的家庭買房直接降價,縮短學制,取消中考等。
下面,就來看看他們的分析和建議。
中國人近年來生育意愿降低,在我看來有多方面原因:
1. 中國近年來房價上漲過快,高房價極大地壓抑了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夫婦的生育意愿。
2. 中國的育兒成本過于高昂,原因可能是中國人特別注重教育,除了孩子的衣食住行之外,具有中國特色的應試教育迫使家長不得不花錢送孩子上各種課外培訓班。
3.?中國女性參加工作的比例高于世界上大多數國家,許多職業女性面臨要升職還是要生孩子的兩難選擇。在職場上,女性被要求和男性付出的一樣多;而女性在生育和家務的角色上,社會也要求女性付出更多。而且,相對于其他國家,中國的托兒所奇缺。很多雙職工家庭擔心無人看護小孩,從而壓抑了這些家庭的生育意愿。
4. 中國至今存在歧視非婚生育的政策。西方國家近年生育率的提升與非婚孩子比例的增加也有關系。比如,2016年歐盟國家非婚子女比例達到了43%,其中法國非婚子女比例最高,高達60%。這些國家保障未婚女性的生育權以及非婚生子女的平等權利。中國非婚生子女比例遠低于西方國家,且對非婚生育仍存歧視性的政策,比如有些地方的計生條例規定,非婚生育要繳納社會撫養費。
法國開放單身生育
未來僅全面放開生育,不能有效提高生育率,還需出臺鼓勵生育的政策,我的建議是:
一是現金補助和減稅。建議給多孩家庭支付大約每個孩子每年平均1萬元左右的育兒補貼,并對二孩和多孩家庭減免部分個人所得稅。
二是買房補貼。對已經有多孩的家庭買房直接降價,也就是地方政府將相應地價部分從賣地收入中免除,對于買房以后多孩的家庭則可以退還地稅部分。免除標準可以視生育率情況靈活調整。
三是大力建設幼托設施。原國家衛計委的數據顯示,0-3歲嬰幼兒在我國各類幼托機構的入托率僅為4%。建議把0-3歲的入托率提高到50%左右,要做到這點,政府有必要直接或者牽頭興建大約十萬個幼托設施。
四是縮短學制。在中學階段取消中考,將初中三年和高中三年合并,并且縮短為中學四年;將大學教育分成基礎的本科3年和研究生3年。
縮短學制和買房補貼這些措施,東北地區可以率先試行。
放開生育應是全國同時全面放開,不應該搞試點。近幾年中國的生育率,如果扣除二孩堆積效應,僅有1.1至1.2之間,早已掉入低生育率陷阱。
東北全面放開生育并不能提升過低的生育率,現在東北的生育政策就比其他地區更寬松,例如黑龍江邊境地區的居民允許生育三孩。現在大部分東北家庭沒有生育二胎,全面放開生育后,如果沒有鼓勵生育的措施出臺,大部分東北家庭也不會生育二胎。
從全國看,僅全面放開生育也不能扭轉低生育率趨勢,因為撫養孩子的成本太高。要提升育齡夫婦的生育意愿,得出臺政策來減輕養孩子成本。其中一項可行的政策是直接發放育兒補貼,具體金額視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而定。
有人認為,發放育兒補貼,是用少生孩子家庭的錢來獎勵多生孩子的家庭,不公平。但我認為公平,因為二孩和三孩家庭的孩子長大后所納的稅,多于一孩家庭??梢哉f,少生孩子的家庭將來領的養老金有一部分是來自多生孩子的家庭所納的稅。
另外,過去幾十年的計生宣傳是“獨生子女光榮”,深刻影響了許多中國人的生育觀念;要轉變生育觀念,提升生育意愿,社會輿論需要轉變為“多生孩子利國利民”。
此外,目前國家統計局仍未公布2020年出生人口數據,出生人口數據是反映人口趨勢最重要的指標,及時公布出生人口數據有利于更好地了解人口變化趨勢。
奇怪的是,“老齡化”危機多年來受到了全社會高度一致的重視,可是對“少子化”危機還存在“爭議”。這在邏輯上說不通。
本質上沒有什么“老齡化”,而只有“少子化”。老人不會憑空增加,但孩子會消失。所謂“老齡化”不過是生育率過低導致人口結構失衡的結果而已。在一個生育率正常的時代,不存在什么“老齡化”問題。
由此可見,全面放開生育不是什么理論之爭,而是迫切的現實需要。也不需要局部試點。
誠然,全面放開生育或許不能在短期內扭轉生育率的頹勢,卻是解決“少子化-老齡化”問題的起點,而不是終點。這是扭轉錯誤生育觀導向的第一步,后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大眾關注的支持和扶助生育、降低生育成本的輔助政策。
但應注意到,沒有扭轉錯誤生育觀念之前,其他政策的效果都是不可期待的。
當前中國輿論和政策導向中充斥著大量反生育、反家庭的觀念,誤導作用不可小覷。這些錯誤觀念來源駁雜。
有些長期錯誤導向的結果,諸如過度迷信公立養老福利、盲目追求“優生優育”的教育觀等等。還有一些則是長期以來“進口”激進思潮的影響,諸如挑起性別仇視和對立、否定家庭親情、嚴重混亂的性觀念等。如果這些反生育、反家庭的觀念仍然是主流,即便全面放開生育、配套大量政策,也很難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 李夢清?|當值編輯?| 麻醬
責任編輯?|何夢飛|?主編?|鄭媛眉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