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周哲浩
來源: 遠川商業評論(ID:ycsypl)
2018年12月21日,北京的冬天一如既往的寒冷。
但在這天清晨6點的西單大悅城門外,卻有兩千多人排起了長龍,他們打算在寒風中再等4個小時,等大悅城一開門就沖進去買一款玩具:泡泡瑪特的新款公仔。
這些來買玩具的人,不是需要哄孩子的父母,而是以95后、00后為主的年輕人。
這種場面,對泡泡瑪特來說已經不算新鮮。在2018年4月,泡泡瑪特在上海舉辦展覽會,同樣是上千人提前足足4天4夜在會場外面排隊。
泡泡瑪特做的玩具仿佛有一種魔力。
這家公司做的玩具,幾乎清一色都是面無表情的搪膠人偶,其中最受歡迎的那個叫Molly。2016年8月,泡泡瑪特推出第一個“Molly Zodiac”盲盒系列。天貓旗艦店上線當天,200套預售產品在4秒內全部賣光。2019年,單單是Molly一個玩具就賣出了4.56億元。
為這些玩具買單的人,并不是小朋友的父母,而主要是18-24歲的年輕女生。她們把泡泡瑪特買成了一家年收入十幾億的公司,也讓盲盒潮玩成了跟漢服、JK、Lo裙相媲美的“少女破產四坑”。
平時只愛喝茅臺的中年人,還沒搞懂這個小小的玩具為什么會受到年輕女生的歡迎,泡泡瑪特就要在明天在香港上市了。
而就在上市前一天,中年人一邊說看不懂年輕人炒玩具,一邊把本來估值500億的泡泡瑪特在券商的暗盤中炒到了超過千億市值。
那么,問題來了:
1. 潮玩跟玩具有什么差別?
2. 盲盒是一種怎樣的商業模式?
3. 為什么泡泡瑪特的玩具那么受歡迎?
蕭條的玩具,火爆的潮玩
泡泡瑪特在招股書中,把自己定義為:中國最大的潮流玩具公司。
一般來說,玩具是給小孩子玩的,例如芭比娃娃;而潮流玩具則是成年人買來擺的,例如HotToys的鋼鐵俠。不同的時代其實有不同的潮玩,就像以前的君子蘭、郵票等等,都具備外觀好看、社交話題、收藏價值等屬性。
現在一年賺十幾個億的泡泡瑪特,把自己稱為潮玩公司,實在是太謙虛了。
最近幾年是全球玩具行業的至暗時刻,不管是給小孩子做玩具的,例如做芭比娃娃的美泰(Mattel)、做樂高玩具的凱知樂(Kidsland)、賣玩具的玩具反斗城(ToysRUs),還是給大人做漫威、DC潮玩的Funko,在這些公司里,活得最好的Funko,凈利率也不超過2%,活得最慘的反斗城2017年就申請破產。
玩具巨頭們過上窮日子,一大原因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可以玩的東西實在太多。全球玩具行業的零售額在2012年就達到800億美元,之后就停滯不前,到了2018年,行業規模還是800億美元。在這樣的存量市場里,手上拿著一大堆IP、又有美國極其發達的影視娛樂工業加持,玩具公司的日子尚且慘淡,做代工、制造的中國玩具廠家就更慘了。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玩具生產出口國,世界上賣的玩具,90%是中國制造。對于玩具,國內廠家早就是想怎么造就怎么造。可是話雖如此,國內玩具行業的格局極其分散,缺少實力強大的龍頭企業,以利潤來算,國內玩具市場前5大和10大廠商的總市場份額均不到美國和日本的三分之一。
這是因為,國內廠家多數都是代工,為國外品牌生產,在玩具生產、銷售的整體過程中只能分得其中極小的利潤。例如售價9.9美元的芭比娃娃,中國工廠只能賺0.14美元。
在時代潮流和競爭結構的雙重夾擊之下,泡泡瑪特在老老實實做玩具和賣玩具的時期,也是碰了一鼻子灰。
2010年,泡泡瑪特的創始人王寧去香港逛街。在一家時尚超市里,看到消費者們拎著購物籃,把化妝品、玩具、文具等商品一股腦地放進購物籃,他覺得發現了新大陸:這是一種內地當時還沒出現的商品集合店。
回到內地,王寧把這種模式照抄了一遍。泡泡瑪特開門店,不光賣玩具,還賣家居、數碼、零食等等,還組了一個買手團隊,到全球各地挖掘潮流玩具和百貨。到2016年底,一共開出了84家門店,大部分在一二線城市的購物中心里。
在電商風起云涌的時代里,在線下店賣標準品,那當然是虧成狗了。2014年、2015年、2016年1-5月,泡泡瑪特的營收分別為1703.21萬元、4537.53萬元、2942.61萬元;凈利潤分別為-277.29萬元、-1598.04萬元、-2483.53萬元。
在虧得一塌糊涂的日子里,王寧有了一個意外的發現。一款名叫Sonny Angel的日本盲盒玩具,占了門店銷售的大頭。
Sonny Angel有著光溜溜的身體和凸凸的小肚子,雙手乖巧地放在身體兩側,背后還有雙天使翅膀。2014年,Sonny Angel貢獻了三分之一的收入,2015年貢獻了三分之二。
Sonny Angel不止在泡泡瑪特賣得火,在老家日本更火爆,自2005年誕生后,發行了超過600多款造型,而且銷售方式不是開門店來賣,而是用扭蛋機、盲盒的方式來賣。
這給了王寧新的創業靈感。2016年1月9日,王寧發了條微博:“大家除了喜歡收集Sonny Angel,還喜歡收集其他什么呢?”一半的回復指向了一個王寧沒有聽過的名字——Molly。
后來,一位泡泡瑪特高管把這條微博底下的評論形容為“價值一個億”。
王寧趕緊帶著團隊飛去香港拜訪Molly的設計師王信民。用王寧的話來說:“他已經是玩具圈子里最頭部的藝術家了,但對我們來說,相當于遇到在酒吧唱歌時期的周杰倫[1]。”
刺激的盲盒,飛漲的業績
在王寧找到王信民的十幾年前,Molly就已經被設計出來了。
Molly是一個嘟著嘴巴,長著藍色大眼睛,沒有表情的小女孩形象。在被泡泡瑪特發現之前,就是在香港的常規門店賣,銷量并不好。
當2016年泡泡瑪特去香港找王信明合作的時候,就提出由王信明設計,泡泡瑪特負責從開模、生產到宣傳的所有其余環節,并仿效Sonny Angel,用盲盒的方式來賣。
所謂“盲盒”就是一個個裝著款式不同的玩偶的盒子,這些盒子的外在包裝一樣,在用戶買到、拆封之前,不知道里面裝的哪一款。
2016年7月,泡泡瑪特推出第一套Molly產品,Molly Zodiac。在天貓旗艦店上線的當天,4秒鐘的時間里,200套預售產品就全部賣光。此前年年虧損的泡泡瑪特,從此走上了開掛的路。
2017年,找到盲盒大法的泡泡瑪特,第一次實現了年度盈利,156萬元。到了2018年,雙十一當天在天貓旗艦店就賣出2700萬元;2019年雙十一,賣出了8212萬元,在天貓玩具大類中排名第一,遠超Funko、樂高等國際品牌。
Molly沒有任何故事,跟它材質、體積近似的玩具售價通常低于10塊,而它卻能賣59塊一個,還能在天貓上賣得比漫威、迪士尼、樂高的玩具好,一大功臣就是盲盒。
泡泡瑪特設置的盲盒有兩種,普通款和隱藏款。以Molly為例,普通款有12個不同的常規造型,一箱12盒,抽中率為1/144。隱藏款只有1個造型,抽中率為1/720。如果想要集齊一套,用戶必須重復購買,跟麥當勞的開心樂園餐每次送不同玩具是一個意思。
買玩具不一定刺激,但變成抽獎就刺激多了。抽盲盒讓人有了一種未知的驚喜,尤其在抽到隱藏款那一刻,可能比喝茅臺還爽。
抽獎一時爽,一直抽才能一直爽。根據泡泡瑪特招股書的披露,2019年,320萬注冊會員的重復購買率高達58%,確實有很多人在抽了一個之后,就想集齊一整套;有了一整套之后,就想要隱藏款、限量款。
找到金鑰匙的泡泡瑪特,當然不會止步于天貓和門店。泡泡瑪特目前有零售門店、天貓店,還有小程序泡泡抽盒機、二手玩具交易平臺葩趣、線下盲盒機(招股書里稱作“機器人渠道”)等渠道。
其中收入增長最快的,是微信小程序。在“泡泡抽盒機”里,用戶不僅可以在線抽盒,還有一套完整的積分系統,用戶在180天內的消費金額會被分成1-4級,最高的4級用戶可以拿到12張“泡泡抽盒機顯示卡”。
也就是說,只要肯氪金,盲盒就不盲了,想買什么就買什么。
憑借這種對用戶上癮的極致開發,小程序的收入突飛猛進:從2018年9月推出以來,從2018年的2300萬收入,增長到2019年的2.71億元,超過了天貓的2.51億。
上癮又上頭,盲盒就是“后浪”的茅臺。
誰在買泡泡瑪特的玩具?
在去年底,泡泡瑪特的首席營銷官果小,在一次活動中公布了核心用戶畫像:75%為女性;32%的人是95后;90%的人月收入在8000元-20000元之間。
打鐵還需自身硬。盲盒再刺激,也得首先讓別人對盲盒里的東西有期待才行,不是隨便放什么東西進去盲盒,年輕女生就會買單的。
王寧找到王信民的時候,曾經想讓王信民把Molly的嘴角往上拉一拉,從毫無表情變成一個微笑表情。
王信民說:不行。
正是這種設計,成就了Molly。形象人畜無害,臉上難見悲喜,這幾乎可以說是一二線城市20來歲且收入較高的年輕人的日常寫照——
(1)累覺不愛。20多歲,能在大城市立足,而且有8000元-20000元月收入,除了少數家里有幾十套房可以收租的人以外,這樣的收入水平往往意味著工作強度極大的996。而在996之后,注意力集中度下滑,身體疲憊,就成了臉上無表情的樣子。
(2)需要短平快的刺激。都是潮玩,Molly跟鋼鐵俠不同的地方在于,Molly沒有故事,這反而是一個優點:如果有故事,用戶還要看完一大堆漫威宇宙,而現在年輕人連看個片都要2倍速了,還是沒有故事,一來就直接上盲盒最好。
在泡泡瑪特發家致富的這幾年,也正好是抖音、快手等短視頻飛速崛起的時期,年輕人的時間變成了碎片,拖著疲憊的身軀尋找即時的刺激。
這一切,王寧看在眼里。他曾經說,買盲盒就像買冰淇淋,存在的意義就是讓消費者獲得5-10分鐘的多巴胺。
為盲盒一擲千金的年輕人,買到了刺激,但不一定買得到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