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商業數據派
來源:商業數據派(ID:business-data)
2020年對小米是非常關鍵的一年。
一方面,是小米成立十周年的繼往開來,整體業務循環的進化——手機業務在5G換機潮期間復蘇、并帶動縱向產業鏈的加深以及橫向生態鏈的鞏固;另一方面,則表現在資本市場上,也一掃過去兩年的陰霾,股價上升至20港幣之上,市值也隨著突破了5000億港幣。
雷軍在小米十周年發布會上感慨,“成功往往不是規劃出來的,危機是你想不到的機會”。這句話放在2020年別有一番滋味。
一切過往,皆為章序,小米的下一個十年應該看什么?
在研究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可能要先研究另外一個問題。
如何做一家有競爭力的公司?
“你們做的事情別人能不能做,或者別人會不會非常非常難做?“——小米生態鏈的“課代表”智米科技創始人、CEO 蘇峻在一次與蘋果公司相關負責人交流時得到了這樣的答案。在蘋果董事會里,在做產品決策的時候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原則——如果產品的毛利率不超過一定值(非常高,不方便透露),這個項目一定不會立項。
做一臺手機是容易的,曾經的華強北就有無數家貼牌手機公司。做一臺極致的手機,并借助這款爆品建立起生態圈是難的,比如蘋果。
由此我們得出一個答案,產業鏈的縱深和生態級能力,即小米的“T 字型”生態,是小米下一個十年要重點關注的。
事實上,這也是每個手機起家的公司,在成功進化之后,未來十年、二十年的終局;也是每個從單點切入商業后,逐步發展為平臺型公司的終局。
●手機是未來十年“最不重要”的事
10月19日,花旗銀行以“華為可能剝離榮耀手機業務的消息出現后,致使競爭格局存在更高的不確定性”,進而預計小米將面臨5-10%的出貨量下行風險,將小米集團評級由“買入”降至“賣出”。
僅從一家手機廠商的動態,就做出下調的判斷,這樣的觀點略顯偏頗和武斷。
首先從終局思維來看,手機是未來十年對手機廠商最“不重要”的事。
iPhone的營收權重在蘋果中逐漸下滑,小米的手機也面臨著同樣的情況。從2015年至2019年間,智能手機的收入占小米總收入的比例從80.4%逐步下降至59.3%。相應的,是IoT與生活消費產品營收占比的大幅上升,近五年間,占比從13.0%大幅上升至30.2%。
一方面,是手機市場已經結束高速增長期,更重要的是,隨著IoT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智能設備或許將補充或替代一部分手機的功能。
再一個,這種“重要性”一定是相對的,相比十年前的all in 手機,隨著手機制造產業鏈的愈加成熟,這樣的競爭越來越多是運營效率的競爭,而非創新的競爭。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無論是華米OV,還是蘋果、三星,手機業務更像是各家廠商的基礎業務,而非開拓業務。
在幾家手機廠商中,小米在IoT領域中布局最早。
而在IoT業務的布局中,電視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品類,也是小米IoT業務中營收最高的品類。奧維睿沃的數據顯示,2020年1-8月全球品牌電視出貨量份額排名中,TCL以11.1%并列第二名,海信以8.5%列第四位,小米以5.7%列第五位,創維以4%列第六位。第二季度全球電視市場出貨整體放緩,小米智能電視的全球出貨量仍達到280萬臺。
當然,從3~5年的短中期來看,手機在今年起仍然面臨著一個從4G到5G的換機潮。
方正證券研究所通過復盤4G的換機周期以預測小米手機在5G時代的表現。目前中國5G建設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疊加目前重塑的競爭格局,預計5G手機換機潮即將到來?!邦A計從2020年到2022年小米手機出貨量增速將分別達到9%、24%和16%,2021年和2022年小米手機出貨量將達到1.68億部和1.95億部,在未來全球手機市場中沖進前三?!?/font>
在手機這個存量市場有競爭,但不能只看手機市場的競爭。何況在整體國際環境變差的情況下,國內競爭反而可能會變成“抱團取暖”。
●如何構建真正的護城河?
T字型生態
天使投資人、金山掌舵人、連續創業者,雷軍的多重身份,給了小米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視角,那就是產業鏈和生態鏈的力量。
從長期來看,這一橫一縱的兩個鏈條才是小米的護城河,自研和技術能力將是支撐未來產品進化最重要的動力。
產業鏈的能力有多強大?拿蘋果無線耳機AirPods為例, 在第一代AirPods里,集成了全球最好的資源,這些供應商一定要給蘋果提供體積最小、性能最靠、技術最先進的元器件.....除此之外,還有一點是其它元器件廠商都做不了的 ,就是能夠達到兩耳協同效應的連接芯片。
當時沒有一家藍牙芯片公司能夠提供方案,所以蘋果直接在底層開發了W1芯片,W1芯片的原理到現在也沒有完全揭示開。
不僅如此,近期最新發布的iPhone 12系列上搭載的A14芯片,也是蘋果多年前通過收購招攬到的大批頂級芯片人才打造的。
事實上,早在前幾年就看到不足的華為和小米都正在產業鏈和生態級布局上加深,小米的產業投資邏輯和版圖是:將成為中國乃至世界重要的硬科技產業鏈(縱向)+小米生態鏈(橫向)股權投資生態,成為下一個騰訊戰投或是硬科技的紅杉。
根據方正證券的梳理,小米拓展供應鏈產業投資布局,主要看重兩大方向:一是國產替代。當前的競爭格局開始倒逼國產核心器件快速崛起,面對國產替代的黃金時期,小米在扶持中國的芯片等快速成長。二是新興技術,投資與國外差距不大的新興技術更能推動中國電子產業鏈的前進步伐,而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正是小米布局產業投資的第一步。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截止目前,成立于2017年的長江產業基金公開投資已有 51項,其中有17家隸屬于芯片行業。這些企業如芯來科技在RISC-V架構,隔空智能在AloT觸控交互傳感器、射頻模擬專用芯片,芯原微電子在IP設計, 比亞迪半導體在功率模塊等方面,從淺層、中層、深層要素對小米的業務進行補充。
在2020年,小米的投資步伐不僅沒有受疫情影響而放緩,反而創下基金成立4年來的新高——已公開投資企業20家,其中戰略投資的比例最高為8家,可見小米投資的思路仍然是以強產業鏈協同為主。
小米投資生態鏈企業的經驗,將再次在產業上游進行復刻,新的投資架構驅動下,小米有著更大的野心。截止到2020年6月30日,投資的賬面價值已達368億元。
無論是騰訊依托投資打造的生態圈,還是阿里巴巴在金融、物流,云服務方面打造的平臺級能力,再到小米的T字生態,看似不同的布局,背后都是一個邏輯。越是巨無霸的平臺型公司,越是重視底層能力的建設。
下一個十年,未來可期。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