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聲音認為,事故暴露了蔚來內部樣車管理的混亂,可能公司為了追求效率,在停車樓測試已經成為了一種日常。
文|張凱旌 編|深海
此前只有在電影里才能看到的橋段,竟然發生在了現實生活中。
據澎湃新聞報道,6月22日17時22分許,安亭鎮安拓路56弄上海汽車創新港8號樓3樓,一輛蔚來測試車從高處墜下,致使杜某和張某某兩名試車員受傷,120到場后將兩人送至安亭東方肝膽醫院救治。其中杜某因搶救無效身亡,張某某經醫院手術后效果不佳,于23日凌晨宣布死亡。
對于事故發生的原因,網傳是試車員掛錯檔、踩錯踏板導致事故。對此,6月23日,蔚來官方回應稱:“根據對現場情況的分析可以初步確認,這是一起(非車輛原因導致的)意外事故。”
很多網友不解,為何試車要在3樓進行。也有聲音認為,事故暴露了蔚來內部樣車管理的混亂,可能公司為了追求效率,在停車樓測試已經成為了一種日常。
有專家向雷達財經表示,事發時的車既然是測試車,也就意味著其軟件或是開發版而非量產版,甚至連車都可能不是量產車。測試時試車員輸入的數據可能讓決策系統錯誤地輸出了計算結果,導致車輛執行層快速啟動倒車,甚至試車員都沒有時間進行緊急處理,又或是車門也被鎖死了,再加上電動車慣性大、加速快,最終釀成慘劇。
雷達財經注意到,去年夏天,蔚來也曾連發“命案”,也是自彼時起,蔚來的銷量開始逐漸掉隊。而當下,則正值蔚來連續下線交付新款車型,期望借此扭轉頹勢的關鍵時間點。
這次“意外”,會打亂蔚來原本的計劃嗎?
ET7測試車沖出大樓,蔚來連續“翻車”
有關蔚來沖出大樓的方式,外界眾說紛紜。一種被較多人認同的說法是,這輛蔚來是在車尾朝外的狀態下,出于某種原因,產生了異常加速,最終撞穿外墻和護欄,直接飛向了地面。
此外,蔚來給出的官方聲明中也透露出了幾個關鍵信息。
蔚來稱:“6月22日17時20分左右,一輛蔚來測試車輛從上海創新港停車樓三層墜落,造成兩名數字座艙測試人員罹難,其中一名為公司同事,另一名為合作伙伴員工。事故發生后,公司第一時間協同公安部門啟動了事故原因調查分析程序。根據對現場情況的分析可以初步確認,這是一起(非車輛原因導致的)意外事故。”
從該聲明中可以看出,事故車是蔚來的測試車,事發當時除公司員工外,還有合作伙伴在場,很可能雙方是在進行對汽車的調試。
值得注意的是,蔚來的聲明也“翻車”了。第二次聲明與初版之間,最大的不同在于最后一句,此前蔚來的說法是,“這是一起意外事故,與車輛本身沒有關系”。在網友們看來,在事關人命后的第一條聲明中呈現如此急于撇清關系的態度過于冷血。
對此,網傳一張蔚來公關總監馬麟對墜樓事件的表態稱:“這個事,第一句,感謝大家。噴也好,提意見也好,都是為蔚來好,如果這個都不能感受到,我不配在這個位子上。第二句,什么時候發聲,能不能發聲,有具體的原因;話怎么說,那句話該說不該說,都考量過,有各種原因,當然不管什么原因。我的考量看起來不全面,不對;大家的意見,是對的。第三句,公司上下都很難過,絕不是冷冰冰的,都是我的責任,我們持續改進。第四句,水軍搞不倒我。”
上海明華有道咨詢公司總監封士明對雷達財經表示,兩篇聲明本質內容基本一致,但對車輛的描述和對罹難者的人文關懷,放在不同位置則體現了不同的重視程度與態度。
“第一篇的行文結構顯然偏重于免責,第二篇偏重于人文關懷。車最終是服務于人的,對于明確提出“用戶型企業”的蔚來而言,降低對人的關懷是對品牌力的一種傷害。幸好它及時糾正,對事態有所挽回。”
事故前車輛處于怎樣的場景中?
雷達財經注意到,有聲音將此次事故的原因歸為試車員掛錯檔、踩錯踏板。對此,封士明指出,兩位罹難人員均為專業的測試人員,操作失誤的概率理論上不會很大。
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認為,此次蔚來的突然啟動很大概率上是在人為調校參數的過程中,系統的軟件方面出現了問題。
通常情況下,蔚來這種智能汽車分為感知層、決策層和執行層。在張翔看來,事故發生前的場景應是蔚來的試車員正在通過電腦往汽車的決策層輸送信號,以此做一些自動駕駛技術的測試,而之所以要在3樓的停車場試,有多種可能。
首先,該停車場就位于上海創新港蔚來汽車總部,可能離試車員的實驗室很近,這種情況下無論是下載數據還是回實驗室分析都很方便,可以提升工作效率。
其次,試車員可能剛好是在模擬停車場場景下的自動駕駛技術,這就需要找到一個真實的停車場,而普通的公開道路上是不允許這種測試的。此外創新港是個公開的園區,容納了諸多公司,也不排除蔚來有害怕車輛被曝光的想法。
需要指出的是,國家對汽車測試有非常嚴格的規定,不僅要在規定的測試場地開展,而且要有專業的測試工程師監督,測試前還需向相關部門提交報告單,通過層層審批。
因此也有聲音認為,事故暴露了蔚來內部樣車管理的混亂,可能公司為了追求效率,在停車樓測試已經成為了一種日常。
“現在他們(蔚來)智能化是最慢的。”某大廠自動駕駛從業者向雷達財經感嘆。
“汽車測試工作如果都搬到遠離普通辦公區的地方,且不允許‘空中試車’作業,是不是會避免悲劇?如果當時正好有人經過事發地,是不是會引發更大的悲劇?”封士明質疑。
據張翔判斷,事發時的車既然是測試車,也就意味著其軟件或是開發版而非量產版,甚至連車都可能不是量產車。測試時試車員輸入的數據可能讓決策系統錯誤地輸出了計算結果,導致車輛執行層快速啟動倒車,甚至試車員都沒有時間進行緊急處理,又或是車門也被鎖死了,再加上電動車慣性大、加速快,最終釀成慘劇。
有報道稱,涉事ET7工程試驗車有著480kw的最大功率,百公里加速3.8秒,重量超過2.5噸。
不過張翔也坦言,停車場的情況并不能代表車在正常道路上行駛的狀態,開發版的軟件可能一些功能在測試階段是不起作用的。但命案的發生,還是會讓不少已經交定金的車主產生恐慌,甚至因此取消訂單。
“這起事件很容易讓人聯想起蔚來去年的命案,再就是包括特斯拉在內都發生過失控的事件,導致車主身亡。大家會覺得智能汽車現在技術還不成熟,還需要進行試錯,總體來說對蔚來的銷量肯定是有影響的。”
悲劇發生前,是否有制止方式?
公開資料顯示,涉事的ET7是蔚來下線交付的首款轎車產品,從蔚來方面給出的介紹來看,其所配備的傳感器、控制器、激光雷達等各項裝置,與蔚來往期產品進行縱向對比后,都堪稱豪華。
具體而言,蔚來ET7搭載NAD(NIO Autonomous Driving)自動駕駛技術,基于NIO Aquila蔚來超感系統、NIO Adam蔚來超算平臺等構建。
其中,蔚來超感系統具備7顆800萬高清攝像頭、4顆300萬像素高感環視攝像頭、5顆毫米波雷達、12顆超聲波傳感器,以及一顆全球首款大規模量產的1550nm超遠距離高精度激光雷達。
在6月22日蔚來舉辦的一場關于ET7激光雷達的解析溝通會上,蔚來智能硬件副總裁白劍用“看得遠”、“看得清”、“看得穩”來形容ET7所具備的瞭望塔式激光雷達,其稱在同樣是10%反射率的條件下,ET7的激光雷達最遠能探測到250m外的物體,而行業內普遍是200m或150m的水平。
為何這樣頂級的配置,卻沒能救下兩名試車員的命?
有行業人士指出,這與當前大多數車企為其產品搭載的毫米波雷達,都在算法層面對靜止目標不做出響應有關。
具體而言,ET7所配備的功能無論是自動緊急制動(AEB)還是后方穿行預警帶制動 (RCTA-B),都不能對墻體這樣的固定物體產生作用。
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汽車安全技術研究所所長朱西產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不僅墻壁,現在的AEB對所有靜態目標基本上都很難做出正確響應。因為AEB主要看毫米波雷達,毫米波雷達對動態目標有多普勒效應,不會誤識別,但是很難把靜態目標物跟路上的井蓋、地上的鋼板,路邊的橋墩區分開。
而超聲波傳感器雖然能夠探測靜止障礙物,但由于信號質量太差,其只能以警告功能為主,基本無法作為自動緊急制動下的決策依據。這也是為何各類智能汽車都曾發生過撞上固定物體的事故。
理想汽車CEO李想曾表示:“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的組合像青蛙的眼睛,對于動態物體判斷還好,對于非標準的靜態物體幾乎無能。”
不過,對此也并非沒有解決辦法。就車身安全而言,最簡單的方式莫過于提升車身的物理強度。
此前一起交通事故中,一輛長城汽車旗下WEY品牌的VV7在正常行駛時遭到后方失控貨車頂撞,致使其從超車道翻滾到應急車道,后從應急車道護欄邊上掉落20米的橋下,但即使VV7車身變形嚴重,車內四人也全部幸存。
對比之下,蔚來ET7雖然聲稱抗扭剛性達到37100牛·米/度,是轎車上游水平,對比奧迪A4、寶馬3系有接近50%的領先,但從此次事故的照片來看,ET7在從10米高空墜下后出現了車頂變形極其嚴重的情況。
“全景玻璃天幕的抗壓性略遜于一般車頂。如果有更強勁的防滾架設計,是不是后果不至于這么慘烈?”封士明提出。亦有網友據此質疑,排除設計問題,會不會是車身為了降本導致整體剛性強度不夠?
還有網友提出,電動車是不是也可以像燃油車一樣,對倒擋的動力輸出進行限制?在目前的場景下,燃油車倒車時就算油門踩到底,時速也會被限制在30公里/小時,而電動車倒車只是通過電動機反轉來完成,這意味著前進或后退的動力是相同的。
新車交付問題頻出,蔚來面臨的挑戰正愈發嚴峻
事實上,這并不是ET7自今年3月下線交付以來首次遭到外界質疑。
蔚來App上,多位ET7車主提到新車后發現,車輛存在后檔玻璃接線裸露、內飾多處異響、座椅松垮起拱、扶手箱翻蓋阻尼需優化等不同程度的瑕疵。
更為嚴重的是,短短3個月來,ET7在總交付量僅2500多輛的情況下,就已出現兩起突然斷電的情況。
如6月11日,就有車主在蔚來App發帖稱,自己僅提13天的ET7在正常行駛過程中,突然整車斷電,剎車失靈,只能依靠慣性緩慢停下,全部電氣設備失靈,雙閃沒法打開。
另一個對蔚來來說不利的信號是,公司產品的銷量自去年7月起就失去了在造車新勢力中的統治地位。
今年前五個月,蔚來新車的總交付量為37866輛,不僅總量落于小鵬、哪吒、理想、零跑身后,且在理想、小鵬同比提升都超過100%的情況下,自身同比僅提高11.8%。
與此同時,蔚來在各個賽道都正面臨對手的強力沖擊。換電方面,寧德時代已經入局;剛剛發布的ES7新品,也被理想L9搶去了風頭。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蔚來銷量持續萎靡背后的原因復雜,供應鏈、踩錯推新節奏等都包括在內,但從時間線上來看,蔚來失去新勢力銷量之王的開始,正逢其去年夏天連續發生“命案”之時。
經歷“當頭一棒”后,蔚來的未來還能實現反彈嗎?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