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柴雅欣)記者6月4日從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瞄準北京時間6月5日10時44分發射,飛行乘組由航天員陳冬、劉洋和蔡旭哲組成,陳冬擔任指令長。
三名航天員全部為我國第二批航天員。其中,陳冬參加過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劉洋參加過神舟九號載人飛行任務,蔡旭哲是首次飛行。
神舟十四號任務是空間站建造階段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在軌工作生活6個月,承擔空間站建造的重要使命。“在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期間,以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為基本構型的中國空間站建造將全面完成,建成國家太空實驗室。”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說。
據林西強介紹,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將和地面配合完成兩個實驗艙與核心艙的交會對接和轉位;首次進駐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建立載人環境;配合地面開展兩艙組合體、三艙組合體、大小機械臂、氣閘艙出艙等相關功能的測試工作;首次利用位于問天實驗艙的氣閘艙實施2到3次出艙活動;完成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十余個科學實驗機柜解鎖、安裝;繼續開展“天宮課堂”太空授課及其他公益活動。
構型多、狀態新、任務密,各次任務環環相扣,對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執行任務能力提出了高要求。據了解,為確保航天員在軌健康生活、高效工作,圓滿完成飛行任務,神舟十四號乘組進行了針對性強化訓練,具備了三艙在軌駐留技能、完成空間站建造任務技能和開展相應科學實(試)驗的技能。
今年底,神舟十四號還將與神舟十五號飛行乘組進行在軌輪換。陳冬在航天員與記者見面會上表示,神舟十五號乘組也會入駐空間站,到時候中國將會有6名航天員同時在軌,共同生活,共同工作。
神舟十四號發射后,問天、夢天兩個實驗艙也將先后到訪,為開展空間科學實驗提供更大的平臺。
“中國空間站艙內可以部署25臺科學實驗柜,每臺實驗柜都是一個小型的太空實驗室,可以支持開展單學科或多學科交叉空間科學實驗,整體上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在回答本報記者關于空間應用規劃的提問時,林西強說,問天實驗艙主要面向空間生命科學研究,夢天實驗艙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學研究。在空間站建造階段,共安排了近百項實驗研究項目,后續轉入常態化運營。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