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動力電池原材料亟需保供穩價
本報記者 楊忠陽
“再過幾天,您看的這款車要漲5000元左右,建議在漲價前趕緊下單。”近日,在位于北京市朝陽區的廣汽埃安鑫鵬廣源店,一位銷售經理對前來看車的消費者“溫馨提示”。
今年以來,包括特斯拉、比亞迪、小鵬等近20家車企陸續發布漲價公告,新車上漲幅度從千元到萬元不等,但主要集中在3000元到6000元區間。多家車企表示:“相較于補貼退坡給企業帶來的影響,目前車企主要的成本壓力來源于原材料漲價。”
原材料漲價企業承壓
近日,長城汽車旗下歐拉黑貓、白貓兩款車型停產的消息刷屏。“我們已將費用分攤做到極致,但停止接單最關鍵的原因還是虧損,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加上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下調30%,這讓黑貓、白貓兩款車型處于艱難境地。”長城歐拉品牌CEO董玉東說,“現在每賣一輛車,就虧損1萬元。”
作為新能源汽車心臟,當前動力電池價格占整車成本近一半。然而,從上游鎳、鈷、鋰等資源,到碳酸鋰、氫氧化鋰、六氟磷酸鋰等關鍵原料,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紛紛上揚,讓電池生產企業和主機廠不堪重負。
以動力電池中的主要材料碳酸鋰為例,2021年初電池級碳酸鋰僅為5萬元/噸,但目前價格已突破46萬元/噸,上漲超8倍;六氟磷酸鋰從10萬元/噸上漲至50多萬元/噸;電池級鈷從20多萬元/噸上漲至55萬元/噸;硫酸鎳從2萬多元/噸上漲至4.1萬元/噸。
持續上漲的原材料價格,給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帶來巨大經營壓力。去年11月,比亞迪宣布電池產品漲價20%,國軒高科以及鵬輝能源隨之跟進,寧德時代也不得不上調了部分電池價格。
“此次原材料價格上漲幅度過大,單靠產業鏈的某一環節很難消納全部上漲。”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董揚表示,由于中國新能源市場前期是由財政補貼培育而成,市場不會接受新能源汽車價格明顯高于同等級傳統汽車。因此,新能源整車漲價空間極小。如果電池漲價幅度超過新能源整車企業可承受的程度,極有可能出現兩年前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下降的局面,顛覆我國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的大好形勢。
此外,動力電池生產企業與材料生產企業也處于急速擴張期,嚴重依賴資本市場支撐發展。“如果由于消納原材料漲價的成本造成財務狀況明顯惡化,會嚴重影響資本市場的信心,阻斷動力電池及材料生產企業發展的勢頭。”董揚對此深感擔憂。
三因素導致價格飆升
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上漲,也引發業內的反思。“首先是供需失衡,原材料產量增加的幅度跟不上新能源汽車增長的幅度。”董揚坦言。
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售完成352.1萬輛,同比增長近1.6倍,連續七年位居全球第一。受到新能源車需求的強烈帶動,動力電池供不應求。同時,儲能電池的快速發展,對鋰價也形成進一步抬升。工信部發布的鋰離子電池行業運行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鋰離子電池產量324GWh,同比增長106%,其中消費、動力、儲能型鋰電產量分別為72GWh、220GWh、32GWh,分別同比增長18%、165%、146%。其中,鋰電四大關鍵材料產量增長迅猛,正極材料、隔膜、電解液增幅接近100%。
其次是部分原材料主要依賴進口,相關行業缺乏國際定價權。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數據,2021年我國65%的鋰原料需要進口。青海鹽湖資源豐富,但目前年產量為4萬噸LCE(碳酸鋰當量)左右,在全球鋰鹽供應中占比較小,且產品品質無法完全達到電池級要求。西藏鹽湖受限于當地基礎設施、環保和海拔等因素,開發進度遠低于預期,目前碳酸鋰年產量不到5000噸。四川鋰礦品位并不遜色于占全球鋰供應主導地位的澳洲鋰礦,但由于勘探程度低,地理位置和基礎設施建設等原因,目前已進入生產狀態的只有甲基卡鋰礦和業隆溝鋰礦,在建項目為李家溝鋰礦,待開發項目為措拉、黨壩和德扯弄巴鋰礦。
此外,原材料供應商、中間商利用行業景氣度聯手資本炒作現象也不應忽視。2021年7月29日,澳洲鋰精礦供應商Pilbara(簡稱PLS),在其拍賣平臺上公開拍賣少量鋰輝石精礦,拍賣價格1250美元/噸,遠超同期市價735美元/噸。同年9月14日PLS進行第二次拍賣,更是拍出了2240美元/噸的天價(同期市價1000美元/噸)。這也大幅提高了市場對鋰鹽價格的預期,碳酸鋰價格加速上漲,短短3個月就漲了18.5萬元人民幣/噸。
2021年9月30日,贛鋒鋰業聯合海外其他四家鋰資源企業:SQM(智利化學礦業公司)、Orocobre(澳洲上市的鋰鹽生產公司)、Pilbara(澳洲上市的鋰礦業公司,即PLS)和AMG(巴西鋰鹽公司),成立國際鋰業協會(ILiA),聲稱為全球鋰行業及其利益相關者發聲。這使得本就屬于小金屬品種的鋰行業更進一步集中,讓新能源下游產業擔憂上游資源商聯手控制鋰鹽價格,制造需求恐慌,加劇了各環節囤貨。
保供穩價需全產業鏈共同應對
從世界范圍內看,新能源汽車處于高速發展期,原材料生產能力建設速度跟不上新能源汽車發展速度,供需錯配的狀況在一段時間內也難以完全改變。據SNE統計和預測,2025年動力和儲能用鋰電池將超過1400GWh,鋰、鈷、鎳等上游資源需求量巨大。
鋰、鈷、鎳等資源是鋰電池的核心原材料,正確認識和把握鋰電池初級產品供給保障,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曾毓群表示,當前鋰資源供需形勢嚴峻,行業發展面臨挑戰,亟待“保供穩價”。他認為,一方面要加快國內鋰資源勘探開發,保障供應鏈安全;另一方面要加強自主創新和科技攻關,提升資源循環高效利用水平。
“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新能源汽車將成為汽車產業的主流,動力電池將成為萬億元級的大產業,但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生產的重大波動,會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不穩定因素。”董揚為此建議,一是政府主管部門需要對動力電池材料市場進行監管,打擊哄抬物價行為,及時抑制非正常波動。二是動力電池主要原材料要按照大宗商品建立價格協調機制。既需要建立國內期貨市場機制,還需要主動參與國際市場價格協調機制。三是企業要加大對動力電池原材料產業的投入。
中國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秘書長許艷華表示,提升動力電池產業全球競爭力,實現“保供穩價”,關鍵在于加強對礦產資源和上游原材料在全球的布局。如果上游礦產資源無所有權、關鍵原材料沒有定價權,動力電池制造業就會淪為“辛苦而不賺錢的組裝工”,新能源汽車產業就難以實現高質量發展。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