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華中農大團隊
找到控制魚刺基因
有望實現吃魚不挑刺的消息
引發廣泛關注
據了解
華中農大水產學院高澤霞教授團隊
和中科院水生所桂建芳院士團隊
已經分別在鳊魚
草魚和銀鯽身上試驗了
敲除調控魚刺生長的主效基因
獲得的第一代雜合體(F0代)少刺魚
生長良好,形態正常
習性和普通有刺魚沒有差異
此消息一出
不少網友的吃貨DNA動了
有網友提出更多大膽的想法
↓↓↓
對于會不會影響魚游泳的問題
@華中農大水產學院 表示
“大可不必擔心!”
“吃貨福利”的背后
是科研人員日復一日的
試錯和研究
日前,高澤霞教授講述了
以“無刺魚”為攻關課題的來龍去脈
據了解
魚刺學名叫肌間骨
是由肌膈中的肌腱骨化而來
從形成來源上看
魚長刺其實
就和人類長骨刺一個道理
魚刺除了在食用時帶來麻煩
也是大規模機械化加工的障礙
2012年
博士畢業不久的高澤霞
選擇了讓鳊魚有刺變無刺的課題
“創制”無刺魚的關鍵是
找到調控魚刺生長
起主要作用的基因(主效基因)
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
他們將每一根細刺
從鳊魚身上小心翼翼挑出來
剔掉結締組織
在降解之前
快速放進液氮保存
再快速提取RNA
快速進行基因表達
雖說是快速
但將魚刺一根根從魚身上挑出
再到基因表達完畢
整個團隊足足花了三個月時間
才提出了高質量的魚刺RNA
他們最終篩定出候選的近50個基因
正因為這次“挑刺”的程序
非常專業、準確
改進了提取RNA的方法
也實現了世界上
第一次全面魚刺基因表達
高澤霞就此申請了
魚刺研究中的國內第一個專利
高澤霞教授團隊
將找到的近50個基因放到
標準模式魚斑馬魚身上做驗證
利用基因編輯技術
一個一個依次敲掉這些基因
看魚刺的生長有無變化、怎樣變化
驗證的過程一干就是7年
2019年底的一天
“突然一下子”
主效基因出現了
這次真的是無刺斑馬魚
幾百條魚無刺的表型非常穩定
再經過幾代繁育
后代斑馬魚也都是無刺魚
可以確定找到的就是主效基因
這是一個所有有刺魚類
都含有的共通基因
經過測定
雖然魚刺變化了
可魚肉中的氨基酸、脂肪酸含量
和普通有刺魚沒有顯著差異
肉質不變
目前
獲得的第一代雜合體(F0代)的
少刺魚生長良好,形態正常
武漢的鳊魚兩年一成熟
鯽魚一年一成熟
再將這些成熟的雜合體少刺魚
經過純化繁殖一代
到第三代(F2代)就可以
獲得純合體的遺傳性狀穩定的
真正無刺魚
無刺魚要來了
你期待嗎?
來源:中國青年報(ID:zqbcyol)綜合整理自長江日報、人民日報、網友評論等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