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和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科學系統的考古發掘,確定了位于西安市灞橋區江村東側的江村大墓實為漢文帝霸陵,徹底否定了霸陵位于白鹿原鳳凰嘴的歷史記載。今天,國家文物局對外公布了這一成果。
江村大墓東距竇皇后陵約800米,地表無封土,經過探測,該墓墓葬形制為“亞”字形,墓室邊長73米、深30余米,墓室四周有100多座外藏坑,在對大墓外藏坑的發掘中出土了大量著衣式陶俑、陶器、銅器以及“中騎千人”、“中司空印”、“中司空丞”等多枚漢代官署印章,特別是刑徒俑的發現在國內尚屬首次。陶俑
在江村大墓、竇皇后陵外圍考古人員還發現了東西殘長1200余米,南北寬860多米的夯墻遺址,經過專家論證該墻址應為江村大墓和竇皇后陵的外陵園遺址。
夯墻遺址發掘現場
發掘現場討論
江村大墓K38全景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漢陵考古隊隊長馬永嬴告訴我們,從江村大墓的位置、墓葬形制、外藏坑、陵園設施以及外藏坑發掘出土的官印、著衣陶俑,特別是圍合江村大墓與竇皇后陵的外園墻等證據來看,可以確定江村大墓就是漢文帝霸陵。歷代史書記載,漢文帝逝后葬霸陵,不起封土。后世學者一直認為霸陵位于今天西安市東郊白鹿原東北的“鳳凰嘴”。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考古人員在薄太后南陵及竇皇后陵周圍進行過多次考古工作,先后發掘出土各類陶俑1000多件,金、銀、銅、鐵、陶質文物5000余件,基本探明了霸陵、南陵兩座陵區的文物遺存分布狀況與形制布局。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江村大墓考古項目駐場專家焦南峰說,霸陵發現的重大意義在于本次考古工作否定了“鳳凰嘴”為漢文帝霸陵的傳統認識,確定了漢文帝霸陵的準確位置,解決了西漢十一陵的名位問題。霸陵的雙重陵園、帝陵居中、象征官署機構的外藏坑圍繞帝陵布局等,均為西漢帝陵中最早出現,是西漢帝陵制度發展演變的關鍵環節,為西漢帝陵制度形成、發展、演變的研究提供了詳實的考古資料,也為霸陵下一步的保護和利用產生了重要作用。此外,霸陵出土的大量帶有草原風格的金銀器是先秦兩漢時期農牧文化交流與融合的直接證據,見證了中華文明由“多元”到“一體”的歷史發展趨勢。
南陵NWK1龍首金花飾出土現場
南陵金器
南陵鐵器
來源:澎湃新聞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