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協鑫董事長朱共山:缺電主因是可再生能源占比偏低 | 大道直行

專訪協鑫董事長朱共山:缺電主因是可再生能源占比偏低 | 大道直行
2021年10月27日 08:22 市場資訊
 

  本期嘉賓:

  全球綠色能源理事會主席、協鑫集團董事長 朱共山

  往期嘉賓:

  真格基金聯合創始人 王強

  金沙江創業投資基金主管合伙人 丁健

  清華大學教授、智能產業研究院(AIR)院長 張亞勤

  360董事長、創始人 周鴻祎

  劃重點:

  1、朱共山直言,協鑫創立31年,始終專注做好清潔能源和新能源一件事,不會進入其他行業,永遠不會。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要清楚。

  2、雖然此輪電力短缺來自多重因素的影響,但歸根結底是可再生能源占比偏低,以煤炭為代表的高碳能源不可持續所帶來的結構性問題。

  3、動力煤很可能會處于一個長期緊缺或間歇性緊缺的狀態。高碳化石能源終有一天會完全枯竭,我們必須擁抱也只能擁抱低碳、零碳能源。

  “行業的一名老兵”,全球綠色能源理事會主席、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這樣稱呼自己。在電力行業內,協鑫集團被譽為民營龍頭。

  中國能源發展史上,朱共山的名字足以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他一手創辦了中國最早也是最大的民營清潔能源和新能源企業協鑫集團,創業歷程堪稱傳奇。

  1990年,時年32歲的朱共山辭掉江蘇鹽城輕工局自動化成套設備廠廠長一職,只身來到上海創業,主營電氣設備。

  當時正值市場經濟大潮興起,工商業快速發展,但因為國內發電裝機不足,電力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朱共山審時度勢,決定在在長三角投建環保火電廠。

  1996年,協鑫第一家熱電廠在江蘇太倉落地。隨后十余年里,協鑫主攻熱電聯產、垃圾發電、生物質能發電等清潔能源領域,先后投建20多家熱電廠,將電力版圖延展至蘇州、湖州、廣州等地。

  在幾乎完全是國企天下的電力行業,協鑫成為民營企業進入電力領域的先驅者。

  2006年,協鑫進軍光伏行業。從上游多晶硅材料向下延伸,協鑫用8年時間完成了光伏垂直一體化產業鏈的完整布局,并收獲覆蓋光伏全產業鏈的三家A股、H股上市公司:保利協鑫、協鑫集成和協鑫新能源。

  2021年,中國“碳中和”元年啟步,協鑫加快轉型的新路線藍圖浮出水面。錨定“雙碳”目標,2019年登陸A股資本市場的第四家上市公司——協鑫能科,以綠色能源運營及綜合能源服務主業為基,駛入能源交通融合的重量級組合賽道。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協鑫的新革命已經開始。

  如何解決換電模式痛點?

  今年以來,協鑫能科移動能源戰略轉型、中金協鑫碳中和基金發起設立的消息先后宣布,以太陽能發電為主營業務的協鑫新能源也發布了百億氫能計劃。這些動作背后,是協鑫對標“雙碳”,蓄力多年的一盤大棋。

  協鑫能科是協鑫集團戰略轉型的先鋒。

  自2019年重組完成后,協鑫能科聚焦于綠色能源運營和綜合能源服務兩大主線,業績增速顯著。2017年至2020年,公司歸母凈利復合增長率達55%。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0.74億元,同比增長14.0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98億元,同比增長42.14%,凈利增速顯著高于營業收入增速。

  協鑫能科規劃在綠色能源運營方面,重點建設平價上網風電項目、風電大基地項目、風儲一體化項目,持續推進垃圾發電及靜脈產業園項目,以及具有競爭力的燃機熱電聯產和發電項目,繼續從能源生產向綜合能源服務轉型,重點聚焦綠色出行生態,打造領先的移動能源服務商。

  協鑫能科的目標是,“為電動汽車提供換電服務,整合汽車生產、電池制造、出行平臺等行業以及政府資源,打造網約車、出租車、重卡、私家車等四大應用場景,重點布局長三角、大灣區、京津冀、成渝與北方的重點城市等五大區域,致力于打造便捷、經濟、綠色出行生態。”

  作為清潔能源和新能源行業的頭部企業,協鑫集團擁有先天基因與硬核優勢。一直以來,朱共山的心中有一個夢想,就是開拓移動能源業務。

  根據彭博預測,到204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電能消費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將從目前的1.3%急劇攀升至8%,中國換電市場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協鑫能科瞄準換電賽道,認為新能源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領域有關技術加速融合,換電市場空間巨大。僅2021年上半年,全國已有51款換電車型完成公告。

  雖然換電模式擁有購車成本低、補能效率高、電池壽命長、占地面積少、安全性高等優點,但仍然存在服務費偏高、布局受限、電力增容困難等痛點,電池梯次利用不夠充分。

  協鑫能科針對這些痛點拿出了解決方案。

  首先是通過規模化、低成本綠電供應,解決綠電成本偏高問題。協鑫清潔能源裝機規模超過20GW,未來還在不斷增加,可以按照電力市場交易規則,將充換電業務與清潔能源發電業務協同起來,提供低成本綠色電力。

  此外,協鑫能科有20張售電牌照,年售電量超過200億千瓦時,既可以通過售電公司開展規模化集中采購,也可以依托用戶及自身資源建設分布式風光電站、微網和換電設施,以此獲得低成本綠色電力,還能通過能效管理精準施策,降低用能成本。需求側管理是能效管理的重要手段,協鑫能科需求側管理容量超過1330kVA,擁有國家需求側管理一級資質。

  目前,協鑫能科有20多座電廠分布在長三角、珠三角等發達區域的中心城市,依托電廠區位布局,建設集中充換中心,可以解決城市中心電力增容困難的痛點。

  朱共山認為,“協鑫建的換電站是有電網用電網、沒有電網(用)離網,這是一個技術門檻。”

  此外,他還談到,協鑫在快充領域技術儲備多年,有一整套技術,并可通過儲能應用場景,解決電池梯次利用的價值挖掘問題。31年間,協鑫積累了上萬家工商業企業用戶,這是未來儲能的最佳用戶群,電池梯次利用的痛點或因此迎刃而解。

  永遠守住主業

  早在2016年,協鑫集團就提前布局移動能源、智慧交通領域,按照“固定能源與移動能源比翼齊飛、優勢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協同發展”的思路進行戰略轉型。經過多年醞釀,今年協鑫一系列動作,再次發出了要大干一場的信號。

  首先,協鑫能科與中金資本共同設立了以“碳中和”為主題的產業基金——中金協鑫碳中和產業投資基金,對移動能源產業鏈上下游的優質項目和充換電平臺企業進行股權投資,主要投向充換電網絡、網約車出行平臺、智能車輛管理平臺、電池資產管理、電池梯次利用等移動能源產業鏈上下游優質項目。

  此外,基金設立后,中金資本旗下基金擬以戰略投資者身份進一步參加協鑫能科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其他更深層次的資本合作。

  協鑫能科加快鎖定頭部新能源汽車企業。公司與吉利商用車、三一重卡等多家整車企業聯手開拓新能源電動汽車市場,與中國十九冶、國網江蘇電動、趣鏈科技、西井科技、夢駝鈴等資源方就換電站與無人駕駛、區塊鏈等技術的結合及應用落地達成合作。疊加集團此前與曹操、滴滴京東物流等平臺服務商的戰略結盟,新業務已頗具想象空間。

  “十四五”期間,協鑫能科目標建設6000座以上換電站,服務50萬臺新能源車輛。公司從重卡、出租車和網約車的換電業務切入,圍繞動力電池與儲能應用,重點布局長三角、大灣區、京津冀、成渝等五大區域,聚焦換電站一體化解決方案、換電站運營及能源服務以及電池梯次利用等三大核心業務領域。

  “網約車最大的好處是共享,”朱共山對此的解釋是,“如果協鑫一開始就向全社會布局用電換電場景,財力是做不到的,資產也非常重,作為民營企業,要知道我是誰。”

  在一浪接一浪的造車熱潮中,朱共山頭腦清醒,他強調,“協鑫不會進入到其他行業,永遠不會!”他坦言:“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要清楚。”

  “100億的基金,我們去干什么?主要成立一個電池銀行,電池資產公司是由它去買電池,將來它是一個電池銀行。”朱共山認為,能源企業要往下延伸,向綠色能源的服務企業轉型“但我們的主營并沒發生變化。”

  “整個協鑫仍然圍繞著能源,一個是能源為主線,第二個以硅為主線,”朱共山說,這么多年,自己始終是創新者。“在能源轉型當中,尤其是我們是民營企業,一定要跳到市場里去。”

  高碳化石能源終會枯竭

  中國正步入零碳經濟時代,但萬里長征才剛剛開始。

  今年5月份,協鑫的顆粒硅拿到了同領域的首張碳足跡證書,20.74千克二氧化碳當量的數值,創下了國內、國際最低的硅料碳足跡紀錄。

  朱共山介紹,僅此一項就可以帶動光伏發電全生命周期再次實現至少80%的碳減排,同時可以讓生產每公斤多晶硅的能耗下降到15度電,通過技術迭代,實現光伏全產業鏈全周期全過程大幅脫碳。

  “一部能源變革史就是一部能源科技的發展史,在邁向零碳經濟的能源新征程中,硬核科技是關鍵之中的關鍵。”朱共山強調,在“碳達峰”“碳中和”的結構性機遇下,只有闖過“無人區”的科技引領者,才能成為時代的破局者。

  隨著持續的科技進步,風光儲的度電成本也在快速下降。朱共山預測,“十四五”時期,或將在0.1元到0.15元的區間交匯。

  在綠氫的成本構成中,電力成本占比達70%以上。協鑫憑借多年在“風、光、網、儲、云”方面的積累,結合材料科技與應用創新能力,已具備降本優勢。朱共山表示,未來的光伏發電55%主要用于制氫,隨著電解槽成本的下降和國產化,光伏制氫成本有望降至每立方1塊錢。

  “氫能尤其是綠氫,將以‘一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五年一跨越’的形式,逐步替代灰氫,在工業、交通等領域大規模推廣應用,成為未來的主流能源之一。”朱共山說,“這其實是一場在綠色發展的主題下,圍繞碳排放、碳數據、碳要素,不同行業、不同業態之間的綠色生態大聯合,類似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5G應用等技術,將更多與碳經濟進行鏈接,傳統電力、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金屬、建筑、交通,都將圍繞降污減碳這一關鍵性訴求,與新能源行業進行深度合作,從而創造新業態、新模式、新未來。”

  朱共山還談到了全國多地拉閘限電,甚至全世界都面臨著電力緊缺的“寒冬”的問題。他認為,“雖然此輪電力短缺來自多重因素的影響,但歸根結底是可再生能源占比偏低,以煤炭為代表的高碳能源不可持續所帶來的結構性問題。”

  “雖然可以通過政策之手,推動具備增產潛力的煤礦釋放產能,建立煤電聯動的市場化形成機制,鼓勵煤電企業增加電力供應,解決一時的燃‘煤’之急。但是,在‘雙控’指標的硬約束下,隨著電力需求的大幅增長,動力煤很可能會處于一個長期緊缺或間歇性緊缺的狀態,”他強調,“高碳化石能源終有一天會完全枯竭,我們必須擁抱也只能擁抱低碳、零碳能源。”(劉麗麗)

 

新浪科技公眾號
新浪科技公眾號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

創事記

科學探索

科學大家

蘋果匯

眾測

專題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數碼 新浪手機 科學探索 蘋果匯 新浪眾測

公眾號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為你帶來最新鮮的科技資訊

蘋果匯

蘋果匯為你帶來最新鮮的蘋果產品新聞

新浪眾測

新酷產品第一時間免費試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學家新聞,精彩的震撼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