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為什么進化出了父親角色?

人類為什么進化出了父親角色?
2021年09月20日 10:10 新浪科技綜合

  來源 :十點科學

  母愛是天性,父愛是學習的結果?人類學家發現并非如此,父愛其實也是本能,背后有一套復雜的生物、心理、行為系統作支撐,這一切都是數十萬年進化的結果。

  和母愛一樣,父愛也是人類的本能

  作者|生媛 應用心理學碩士

  編輯|陳天真

  相比于母親,父親很少被關注。人們常常帶著先入之見地認為,父親對孩子的生活貢獻不大。如果他們表現出任何養育行為,都是學習的結果,而非出于天性。父親不會像母親那樣與孩子建立深刻的連結,因而是父母中較為“次要”的那一個。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人類學家發現,在靈長類動物世界中,父親大多只會貢獻精子,交配完就匆匆離去,堅持待在身邊參與子女養育,是非常罕見的。事實上,僅有5%的哺乳動物父親會投入到養育行為中,人類是其中之一。

  鑒于進化的吝嗇本質,父親投入養育行為對于我們作為一個物種的延續必然至關重要,否則根本不會出現。那么,人類父親究竟有著怎樣的關鍵作用?為什么在人類群體中罕見地進化出了父親角色?答案就在人類的演化史中。

  父親堅持參與子女養育,在靈長類動物中非常罕見

  文明前進一大步,人類“父親”誕生

  父母們都知道,人類嬰兒出生時,依賴性極高。作為兩足動物,人類產道狹窄,腦袋卻異乎尋常得大。為了降低分娩時的風險,人類進化出較短的妊娠期,使嬰兒頭部能夠安全通過產道,但這也導致了一個后果:嬰兒在大腦充分發育之前就已經降臨人世。

  奇特的是,嬰兒在子宮內發育時間減少,出生后所需的最低哺乳期卻并沒有延長,反而同樣急劇減少。嬰兒的斷奶年齡可短至三、四個月,與黑猩猩的5年哺乳期形成鮮明對比。人類母親因此可以盡快讓嬰兒斷奶,并回歸生殖狀態,以確保種群人口數量穩步增長。

  但早早斷奶的兒童仍需成人喂養,媽媽于是迫切需要外界幫助。人類大腦是如此復雜,耗費能量巨大,為大腦提供燃料所需的食物——肉,又難以獲得。媽媽需要尋找一個和她一樣,在孩子遺傳上有投資的人,一起養育后代——當然,這個人就是爸爸。

  可是,養育孩子必須對爸爸的基因有足夠好處,才能驅使他放棄與其他女性的潛在交配機會,而只關注一個雌性的后代。這次自然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首先,沒有父親的投入,孩子的生存將備受威脅,父親的基因遺傳也會受到威脅,所以總的來說,堅持下去,對一個女性和家庭作出承諾,確保自己的父親身份是合理的。

  其次,隨著時間推移,人類生活的復雜性不斷增加,青少年需要學習大量知識:狩獵時如何與他人合作,有哪些技巧?如何制作生產工具?周圍的環境地形是什么樣?這些都需要父親教給青少年,因此,父親成了孩子的老師。在現代社會,父親仍然在履行這種教學角色,為孩子傳授各種社會技能。

  父親是孩子的老師,向孩子傳授生活經驗

  父愛也是本能

  父親對孩子和人類物種的延續如此關鍵,人類進化出父親角色絕非偶然。像母親一樣,父親也被進化塑造為生物學、心理學和行為學上的養育者。我們常說母愛是本能,父愛事實上也是本能。

  研究發現,新生兒父親會經歷和母親類似的荷爾蒙和大腦變化。睪丸激素的不可逆減少和催產素水平變化,使男性成為更加敏感的父親,能夠與孩子的需求調諧,并準備好與孩子建立連結——關鍵是,減少尋找新配偶的動機。

  隨著睪丸素下降,多巴胺的獎勵則會增加,這意味著每當父親與孩子互動時,都會體驗到異常美妙的神經化學獎勵。

  新生兒父親大腦結構的特定區域也會變化。在進化上更古老的大腦邊緣區域,與親情、養育和威脅探測有關的灰質和白質都有所增加。同樣,在大腦的高級認知區新皮質,神經元連接性增強、數量增加,從而促進同理心、問題解決和計劃能力的發展。

  父親投入養育行為背后有一套復雜的的生物、心理、行為系統作支撐

  父親,不是母親的鏡像

  不過,爸爸并沒有進化成媽媽的鏡像。進化討厭冗余,既然有了媽媽,進化就不會復制相同的角色。爸爸的角色并非一個男性“母親”,而是母親角色的補充。

  大腦的神經結構差異清楚地反映了父母雙方的不同角色。在2012年的一項研究中,以色列心理學家Shir Atzil觀察了父親和母親在觀看孩子視頻時的大腦活動,結果發現,雖然父母雙方大腦中與共情有關的區域都高度活躍,但也存在明顯差異:

  母親大腦最活躍的是與感情和風險探測有關的大腦邊緣區域。父親大腦最活躍的則是新皮質,特別是與計劃、問題解決和社會認知有關的區域。

  父親和孩子還進化出一種獨特的行為——激烈游戲。他們喜歡激烈地玩耍:爸爸將孩子拋向空中,和孩子追逐打鬧,給孩子撓癢癢,一起大喊大叫大笑。這些活動充滿活力和刺激,讓爸爸和孩子迅速建立聯系。由于游戲具有互惠性和風險,它也教導孩子在關系中如何付出、獲得回報,如何判斷和處理風險。

  荷爾蒙分析表明,在父子互動中,父親和孩子在一起玩耍時催產素水平最高,這是他們最快樂的時刻。母親和嬰兒則是在充滿感情地互動時,最為快樂。

  此外,父子依戀與母子依戀也非常不同。擁有強大的依戀關系就像是擁有一個安全基地,我們可以從這里出發去探索世界,也可以安心回歸,獲得情感支持和幫助。

  就親子依戀而言,母子依戀關系具有更多排他性,是一種基于感情和關懷的內向型關系。相比之下,父親與孩子的依戀關系也有感情和關懷的成分,但它更多建立在挑戰之上。父親會更多地促使孩子轉向外界,鼓勵他們認識同伴,建立關系,發展適當的社會行為,并幫助孩子建立價值感,取得成功。

  父親引導孩子進入更廣闊的外部世界

  在社會刻板印象中,父親常常被塑造成缺席者,或者無能人士,需要掙扎著使用洗衣機,獨自照顧孩子時舉步維艱,面對孩子的情緒束手無策。但大多數父親不是這樣的。

  無數父親都為孩子的身體、情感和智力發展投入巨大精力。想想那些教孩子踢足球、打籃球的父親,那些為孩子讀睡前故事、嚇跑夜間怪物的父親,那些為孩子整理書包、輔導功課的父親……

  自然讓人類進化出了獨特的父親角色,成為與母親并肩而行的關鍵養育者。父親為孩子進入這個日益復雜的世界搭建腳手架,引導孩子進入更廣闊的世界。

  統計顯示,大約80%的男性渴望成為父親。我們不應該忽視父親的存在,而是要像認識母親那樣,真正地了解父親,支持他們參與到子女養育中。

  文中配圖來自電影《瘋狂原始人》

  參考鏈接:

  [1]https://aeon.co/essays/the-devotion-of-the-human-dad-separates-us-from-other-apes

  [2]https://knowablemagazine.org/article/living-world/2021/evolution-dad

大腦
新浪科技公眾號
新浪科技公眾號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

創事記

科學探索

科學大家

蘋果匯

眾測

專題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數碼 新浪手機 科學探索 蘋果匯 新浪眾測

公眾號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為你帶來最新鮮的科技資訊

蘋果匯

蘋果匯為你帶來最新鮮的蘋果產品新聞

新浪眾測

新酷產品第一時間免費試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學家新聞,精彩的震撼圖片